谈李清照的议论文300字

谈李清照的议论文300字

问:对李清照的评价作文
  1. 答:古往今来,嗜酒的女词人屈指可数。中国古代女诗人的魁首李清照,远近闻名。她爱酒之深,亦可与李白、苏轼等同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瞧,这位一世才女,竟醉成如此。不过细想,在夕阳下,一个女子独自摆舟,品着美酒,那是多么惬意的情景啊。
    早期,酒伴随着李清照,渡过了浪漫、潇洒与安逸的日子。酒,成了她笔下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靖康之乱,国破家亡。清照流离失所,老来无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急……”此时李清照的杯中酒,已满是凄凉之意,再无祥和之韵了,词调也充满了低沉。我却为之惊叹:一个饱经世态炎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写出的作品反而更脍炙人口。而且,像李清照这样嗜酒的人应该更容易麻醉自己吧!可她却没那么做。她用词,倾诉了内心的苦闷,记载了历史。这段坎坷,使她的词风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她的词更加丰富,而且,她的全身心都得到了磨练,她变得更坚强。她为后人留下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说,是磨难造就了如今的李清照。我这么说可能太残酷了。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在我看来,磨难确实是一种财富。怎么看待磨难也是关键。若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它,那只能越陷越深;若坚强、正确地对待磨难,那就是无价之宝。李清照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但不管怎样,李清照的诗词、人生就像她的杯中酒一样,流光溢彩,回味无穷。来源网络
问:我心中的李清照 完成小作文。300字左右
  1. 答: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词人,她年轻时的生活十分富贵,中年开始,生活变得落魄,她所写词的内容随之发生变化,变得有些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她擅长写词,偶尔也写诗。但她写的诗并不比她写的词逊色。就拿入选《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里的诗---《夏日绝句》来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也表明了李清照的风骨。
    李清照的诗都那么的有名,那她的词就更不用说了。她青年时写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让我知道了李清照家当时十分富裕,从“卷帘人”、“应是绿肥红瘦”等这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同时,李清照又是一个仔细的人:她知道昨晚刮了一阵大风,所以很多花瓣都打落在地---“应是绿肥红瘦”。
    再看李清照中年时期写的《声声慢》。这是一首凄凉的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开头,就让读者感到她格外的凄凉。经过我的查阅、搜索,我还知道了,这时的李清照,不仅有着凄凉,还有一种悲痛。
    在我眼中的李清照,她是一位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才女!还是一位坚强、不贪富贵的人。
    李清照的一生,随着家庭的富贵、衰败而跌宕起伏。我想,也许,就是这样的遭遇,才造就了她的性格,创造了她的杰出的诗词
问:怎样评价李清照
  1. 答:著名女词人,婉约正宗。
  2. 答:评价一、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评价二、李清照少年时即负文学的盛名,她的词更是传诵一时的。她的词可惜现存的不多,(有王氏四印斋刻本),但大家知道李清照是最会做白话词的。例如:《一剪梅》(略),《添字采桑子·芭蕉》(略),最有名的自然是他的《声声慢》(略),这种白话词真是绝妙的文学,怪不得李清照在当日影响了许多人。
    评价三、在北宋末再有一个著名的女词人名叫李清照,李清照的《漱玉词》,在文学界里是极有名的。李清照的佳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尤为人所称道。
    评价四、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有天才的女子,李清照论词对于北宋诸大家,多有不满,可见李清照的眼光之锐敏。李清照的词在当日很受人崇敬,如辛弃疾有时自称“效李易安体”。可见她的影响很大。
    评价五、李清照是南渡前后的女词人,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李清照是遵守着词的一切规律而创作的。李清照一面重视音律,精炼字句,同时,李清照的词富于真实的性情与生活的表现。
    李清照生逢国变、家破人亡,李清照的笔下,虽没有直接反映现实,但大家要知道李清照丈夫的死,李清照的流浪贫穷,李清照改嫁事件的受冤,都是那个乱离时代、封建社会直接给李清照的迫害。李清照正是当日一个受难者的代表;李清照的生活情感,也正是当日无数难民的生活情感。
    以上内容参考
  3. 答:李清照的精神和人格魅力要结合她的词作来理解。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这是总说她的精神】
    李清照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这里体现的是她作为一位女子的才华横溢更兼多思善感】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这里体现了她那种身为巾帼,却有豪迈之志、慷慨之思。】
    李清照最为人所称道的一种精神体现在她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里,这不仅是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还有一种慷慨洒然的傲骨。
  4. 答: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5. 答: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古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代表作有《如梦令》
  6. 答:害我们学生时代多背了几首词
  7. 答:千古第一才女。
    不用于青史留名的大部分女性,李清照是以一己之力,而不是靠她身后的男性亲属来获取历史上的地位。
    独立思考,自强不息的古代女性,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易安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真是太经典了。
谈李清照的议论文300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