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棘球蚴病论文_何伟,王谦,黄燕,喻文杰,张光葭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粒棘球蚴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粒,病例,静脉,石渠县,绦虫,分类学,原发性。

细粒棘球蚴病论文文献综述

何伟,王谦,黄燕,喻文杰,张光葭[1](2019)在《四川省石渠县人群细粒棘球蚴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四川省石渠县人群细粒型棘球蚴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6月,随机抽取四川省石渠县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病例组)和健康者(对照组)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宗教信仰、居住方式、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以及家庭饲养犬、牛、羊数以及庭院内犬粪便密度等信息,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患细粒棘球蚴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的有7项,年龄、居住方式、养牛数、养羊数、养犬数、庭院内犬粪便密度等6个因素进入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1.026、4.792、1.067、1.022、1.709、1.095。结论高年龄组、游牧生活方式、养牛数多、养羊数多、养犬数多、庭院内犬粪便密度大等因素与四川省石渠县居民患细粒棘球蚴病高度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潘思宇,王志鑫,郭新建,许晓磊,王晶晶[2](2019)在《巨大细粒棘球蚴病合并原发性肝癌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70岁,汉族,青海西宁人。2016年8月11日因间断右上腹痛1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入院治疗。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不适,呈间断性胀痛,消化、循环、呼吸等其他系统无特殊症状,自行口服"消炎利胆片"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半个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甚至无法行走。入院查体:体温(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司塔[3](2019)在《牛羊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细粒棘球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动物一旦患病不仅给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威胁。因此,加强该病防治成为社会公共卫生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介绍了牛羊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方法。(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03期)

田青山,阿吉德,王向前,赵顺云,宫子轩[4](2018)在《青海地区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变化及乌司他丁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青海地区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变化,评价乌司他丁对肝棘球蚴病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60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术后使用乌司他丁,对照组不使用。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第1、3、5天及第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8、IL-9、IL-10含量,并分析乌司他丁干预的效果。结果乌司他丁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IL-6、IL-8、IL-9和IL-10水平变化趋势不同。乌司他丁干预组IL-6、IL-8、IL-9、IL-10水平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第1、3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5~1.82,P均> 0.05);而在术后第5、7天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23.51,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在抑制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方面有很好效果,对术后肝损伤可以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董永兴,白峻虎,张永海,韩秀敏,余晓晟[5](2018)在《肝细粒棘球蚴病下腔静脉肝静脉CT成像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与下腔静脉、肝静脉关系的准确性。方法 100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行腹部CT叁期扫描,得到下腔静脉、肝静脉叁维重建图像,观察棘球蚴病病变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关系,将结果与术中结果对比,分析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侵犯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可靠性。结果 CT成像评估血管推移、伴抱球征、界限不清楚、血管狭窄等与术中所见一致。有4例患者CT成像判断为病灶与下腔静脉界限清楚,而术中示病灶与血管有一定黏连。对于有血管狭窄判断为受侵犯的结果中,有3例为过度诊断。结论肝静脉、下腔静脉CT成像能清晰显示肝棘球蚴囊肿与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王峰,王晋龙,罗峰,扎西平措,张宝鹏[6](2019)在《西藏某医院泌尿系统细粒棘球蚴病23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单中心仅表现于泌尿系统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23例泌尿系统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肾脏细粒棘球蚴病19例,肾盂细粒棘球蚴病1例,膀胱细粒棘球蚴病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细粒棘球蚴病。术前明确诊断者17例,误诊者6例,其中误诊为肾囊肿3例、肾上腺囊肿1例、胰腺囊肿1例、囊性肾癌1例;23例患者中,18例患者术后均给予阿苯达唑片10~15 mg/(kg·d)口服,持续1~9月,其余5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术后未服用阿苯达唑片;平均随访14个月(1~24个月,3例失访),19例患者均无复发,1例术后未服用阿苯达唑患者术后7个月原位复发,予该药口服9个月后,影像学达到临床治愈。结论西藏地区是细粒棘球蚴病的高发区,仅表现于泌尿系统细粒棘球蚴病临床少见。特别是病灶较小、影像学检查特征不典型时容易误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和军,颜景灏,刘东,刘妍芳,李水学[7](2018)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细粒棘球蚴病临床体会:附26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肝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采用腹腔镜治疗的26例小儿肝细粒棘球蚴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腹腔镜探查,外缘性肝细粒棘球蚴囊肿采用"沿肝组织与囊肿间前卫间隙切除包虫外囊"治疗方案,内缘型肝细粒棘球蚴囊肿采用"内囊部分摘除术+外引流术"治疗方案。术后服用阿苯达唑片进行治疗,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结果 26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250 min,平均(150±43) min;出血量10~20 m L,平均(14±3) m L;住院天数6~18 d,平均(10±3) d。18例行腹腔镜下外囊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下部分内囊摘除术+外引流术",4例行"腹腔镜下外囊切除+部分内囊摘除术+外引流术"; 2例术后出现残腔感染,4例术后出现残腔胆汁瘘。无1例发生肝细粒棘球蚴囊液溢出及过敏性休克,无1例死亡,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肝细粒棘球蚴病整体效果良好,对于手术难度较大的肝细粒棘球蚴病,"腹腔镜下部分内囊摘除术+外引流术"可能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手术方案。(本文来源于《临床小儿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尚婧晔,张光葭,何伟,喻文杰,廖沙[8](2018)在《细粒棘球蚴病病原分类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粒棘球蚴病是由棘球属内多个虫种的幼虫感染引起,呈全球性分布的常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群和动物健康,影响流行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本文从分类学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就细粒棘球蚴病致病原的分类、传播、宿主、分布等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细粒棘球蚴病的病原学、分子遗传学、流行病学与防控策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吴文婷,伍卫平,官亚宜,韩帅,薛垂召[9](2018)在《藏区人群细粒棘球蚴病患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藏区人群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8-9月,在环境、海拔相似的西藏那曲县和四川石渠县共选择4个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率较高的乡,采用1∶1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入户问卷方式调查影响当地人群患细粒棘球蚴病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378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89人。单因素分析发现,养狗年数(OR=1.032,P<0.05)、养狗数量(OR=1.260,P<0.05)、养狗方式(OR=1.434,P<0.05)、是否喂狗内脏(OR=1.531,P<0.05)、周围是否有流浪狗(OR=1.946,P<0.05)是患细粒棘球蚴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是否喂狗内脏、周围是否有流浪狗、饮水来源等3个变量纳入了多因素回归模型。结论喂狗内脏、周围有流浪狗、饮用河水均是人群患棘球蚴病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云哲琳,周永升,张焱,李冰[10](2018)在《阿苯达唑联合IFN-α抗小鼠细粒棘球蚴病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BALB/c小鼠体内评价阿苯达唑(ABZ)联合干扰素(interferon,IFN)-α对于CE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原头蚴腹腔继发感染5个月后,小鼠被随机分配到4组:ABZ组、IFN-α组、ABZ+IFN-α组和未经处理对照组。不同处理组分别给药2个月。在治疗的第0、7、14、28、36、48、60d从小鼠尾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相关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P<0.01)或ABZ组(P<0.05)相比,ABZ+IFN-α组包囊的数量、大小及重量都显著减少。对不同处理组的包囊进行透射电镜观察(TEM)发现,ABZ+IFN-α组的包囊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ELISA实验结果表明,ABZ+IFN-α组的血清与脾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显着下降(P<0.01);血清中IgE、IgG抗体及其亚型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证实ABZ联合IFN-α可能成是一种有效的CE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细粒棘球蚴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患者,女,70岁,汉族,青海西宁人。2016年8月11日因间断右上腹痛1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入院治疗。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不适,呈间断性胀痛,消化、循环、呼吸等其他系统无特殊症状,自行口服"消炎利胆片"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半个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甚至无法行走。入院查体:体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粒棘球蚴病论文参考文献

[1].何伟,王谦,黄燕,喻文杰,张光葭.四川省石渠县人群细粒棘球蚴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

[2].潘思宇,王志鑫,郭新建,许晓磊,王晶晶.巨大细粒棘球蚴病合并原发性肝癌1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9

[3].司塔.牛羊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4].田青山,阿吉德,王向前,赵顺云,宫子轩.青海地区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变化及乌司他丁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

[5].董永兴,白峻虎,张永海,韩秀敏,余晓晟.肝细粒棘球蚴病下腔静脉肝静脉CT成像的评估价值[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

[6].王峰,王晋龙,罗峰,扎西平措,张宝鹏.西藏某医院泌尿系统细粒棘球蚴病23例临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

[7].和军,颜景灏,刘东,刘妍芳,李水学.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细粒棘球蚴病临床体会:附26例报告[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8

[8].尚婧晔,张光葭,何伟,喻文杰,廖沙.细粒棘球蚴病病原分类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8

[9].吴文婷,伍卫平,官亚宜,韩帅,薛垂召.藏区人群细粒棘球蚴病患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

[10].云哲琳,周永升,张焱,李冰.阿苯达唑联合IFN-α抗小鼠细粒棘球蚴病的实验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细粒棘球蚴病-图6-21-13 包虫囊肿由...新疆昌吉市屠宰场采集新鲜自然感染细细粒棘球蚴病肝Fig8.2Liverinf...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骨细粒棘球蚴病大体标本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组...

标签:;  ;  ;  ;  ;  ;  ;  

细粒棘球蚴病论文_何伟,王谦,黄燕,喻文杰,张光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