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致髋部骨折的综合治疗体会

老年骨质疏松致髋部骨折的综合治疗体会

雷凌云(湖南省蓝山县中心医院骨科湖南蓝山425800)

【摘要】目的通过对62例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的治疗,探论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了病例的骨质疏松程度、术前并存症、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组患组、住院时间17-33d,平均22d,并发症少,发生率12.5%,疗效较好;保守组至少卧床3个月,并发症较多,发生率为30%,疗效相差;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是必要的,也是安全的,同时采用抗骨质疏松性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手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性22例,女生40例,年龄60-88岁,平均72岁。股骨颈骨折41例,男性8例,平均70.8岁。女生33例,平均72.3岁。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男性11例,平均72.3例,女性10例,平均74.7岁。62例患者中9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13例行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术,空心螺钉治疗6例;保守治疗30例;保守治疗者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术,定期床旁摄X线片调整牵引。所有患者均服用健骨钙片0.75g2次/d,VitD2丸3次/d,1个月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少数患者加用密钙息50U1次/2d,10次为1个疗程,2-3个疗程。牵引病例为12周,解除牵引后行功能锻炼。手术患者拆线后即行功能锻炼。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

1.2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并发症情况,62例获得随访,其中手术治疗共30例,其中存有并发症9例;手术治疗共32例,其中存在并发症4例。

1.3并存症41例伴有并存,2种存症以上8例,心电图异常18例,高血压病19例,老慢支、肺气肿、糖尿病,贫血各3例,脑梗塞、帕金森氏病及肝肾功能差各1例。

2、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疗效情况比较:手术组患都江堰市,住院时间17-33d,平均22d,并发症少,发生率为12.5%,疗效罗好(优良率78.1%);保守组至少卧床3个月,并发症较多,发生率为30%,疗效稍差(优良率53.0%);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

疗效评估方法为:①骨折愈合,髋部无疼痛,骨关节活动恢复到伤前状况为优。②骨折愈合,髋部偶有疼痛,骨差节活动大部分恢复到伤前状况为良。③骨折愈合,有轻度髋内翻,骨关节活动受限,有时疼痛为可。④骨折畸行愈合或未愈合,髋部疼痛,不能下床活动为差。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疗效评价(图一)

3、讨论

3.1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的特点[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设的全高性代谢性骨病。髋部骨折后长期卧床会导致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及患肢深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重者可致死亡。牵引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是传统的方法,但一般需2-3个月,长期卧床例原有的合并症加剧,易出现髋内翻、关节僵直等后遗症,护理也很困难。随着内固定物与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国内外学者对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

3.2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

本组患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治疗目的是尽快达到生活自理,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尽可能选用创伤小,疗程短,可早期功能锻炼及离床活动,对全身和局部有利的方法。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耐受情况及骨折类型综合考虑。股骨颈骨折,由于血运较差,骨折愈合时间长,股骨头坏死率发生率罗高,对股骨颈头下型骨折,采用全髋置换术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血运丰富,骨折一般均能愈合。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钉内固定。术后坐位在床上轴向方向活动患肢,锻炼肌力,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4周开始在陪护下扶拐进行部分负重练习[2]。

老年人股骨上端骨小梁组织结构的数量和质量受个体、职业、活动情况、居住条件、遗传、内分秘、物质代谢、营养、年龄、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述条件的不利改变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3.3骨质疏松是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因素,本组6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渐下降,一旦发生了骨折,特别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需要长期卧床,容易产生心、肺、泌尿系、褥疮、关节僵硬、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甚至死亡,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女生绝经期后,男性50岁以后就应及早检查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

3.4本组患者对股骨颈骨骨折积极采用髋关节或股骨头置换,对粗除间骨折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术为首选,这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优点,可缩短卧床时间,骨折达到良好的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明显提高疗效。在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同时,应注意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对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手术后远期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都有积极意义。

3.5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常规给予药物治疗,应用骨吸收抑制剂、骨开成刺激剂、骨矿化刺激剂等三类药物,如降钙素、磷酸盐类等,除此之外,可以给予理疗、体疗、进行功能锻炼活动,给予髋关节及全身以适量的生物国学刺激,促进骨小梁结构的重建和修复[3]。

3.6老年人多用手杖保护,能抵消外展肌肌力,大大地减少髋关节承重,防止骤然受力,防止疲劳骨折,给已断裂的骨小梁以新生重建的机会,还有防止骨塌陷、防止产生创伤性关节炎作用,减少跋行,促进健康。

3.7健康教育对预防骨质疏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地降低骨的发病率,因此对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的检查,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及早进行预防用药及综合治疗,以防治骨质疏松,促进骨折的愈合,可有效地预防再骨折的发生。减少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刘学漠,区品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骻部骨折的综合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9).

[3]蒋尧传,唐志宏,老年骻部骨折的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

标签:;  ;  ;  

老年骨质疏松致髋部骨折的综合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