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羟基查耳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2’,4’-二羟基查耳酮,前列腺癌,存活率,凋亡率
羟基查耳酮论文文献综述
盛玉青,邹明畅,李琦恒,王艳[1](2016)在《2’,4’-二羟基查耳酮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2’,4’-二羟基查耳酮(TFC)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TFC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C-3细胞的存活率,增加PC-3细胞的凋亡率,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 TFC能降低PC-3细胞的存活率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其引起PC-3细胞G0/G1期阻滞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6年03期)
韩聪聪,徐溢,张晓凤,曹坤,张庆[2](2016)在《接枝4,4’-二羟基查耳酮壳聚糖/硅胶吸附款冬花黄酮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制备了一种以硅胶为基材,表面接枝4,4’-二羟基查耳酮的新型交联壳聚糖材料(D-Chitosan@Si),用于选择性分离和富集天然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并以槲皮素为吸附对象,考察了影响D-Chitosan@Si吸附性能的因素,分析其吸附机制。研究显示,D-Chitosan@Si对槲皮素的吸附为吸热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槲皮素在DChitosan@Si上的吸附可能受多个步骤共同控制,并且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槲皮素在D-Chitosan@Si上的吸附行为。进一步将D-Chitsoan@Si用于传统中药款冬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总黄酮的吸附量可达52.31 mg/g,处理后的款冬花总黄酮的纯度由18.9%提高到85.6%,D-Chitosan@Si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吸附效果。(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陈善龙[3](2016)在《羟基查耳酮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合成高收率的含羟基查耳酮。方法通过两步法合成含有羟基查耳酮,第一步采用传统的Claisen-Schmidt羟醛缩合反应来合成高收率的含甲氧基的查耳酮,第二步应用脱甲基试剂BBr3将含甲氧基的查耳酮转化成含羟基查耳酮,并通过MTT法测试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结果高收率(>75%)的合成了含1个、2个和3个羟基的查耳酮,其结构均通过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这些羟基查耳酮对CNE2、KB、A2和PC3展现出了中等的抑制活性。结论通过应用脱甲基试剂BBr3,能够有效、简便的合成含有羟基的查耳酮。(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6年03期)
刘健[4](2015)在《2-羟基查耳酮合成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查尔酮是合成广泛应用的医药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2-羟基查耳酮的经典合成方法是以叁甲氧基苯为原料,与乙酰氯反应生成叁甲氧基苯乙酮,再与二甲氧基苯乙醛发生反应生成查耳酮。实验结果表明,以叁氯化铝为催化剂,在二硫化碳溶液中,叁甲氧基苯和乙酰氯配比为1:1.05时,在恒温40℃搅拌,得到的2,4,6-叁甲氧基苯乙酮产率最高,为92%。2,4,6-叁甲氧基苯乙酮再与2,4-二甲氧基苯甲醛反应得到2-羟基查耳酮,大量的乙醇溶液中反应物配比1:1,2,4,6-叁甲氧基苯乙酮与50%的KOH加入量配比为1:4,反应收率为96%,最后总反应收率为88%,为工业生产最佳反应条件。(本文来源于《南通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王亚男,沈莱莱,王占坤,周嘉蓓,程婵婵[5](2015)在《酰化4-羟基查耳酮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查尔酮化合物B1、B2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模型,用MTT法检测化合物B1和B2的抗氧化活性及细胞毒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其对转录相关因子Nrf2调控基因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血红素氧合酶-1(HO-1)m RNA表达的影响;用Hoechst染色检测其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果:分别加了B1、B2的细胞孵育1 h后,B1、B2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无保护作用,而孵育24 h后,B1、B2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两者在浓度为10μmol/L时对细胞无毒性;B1对Nrf2下游GCLC、HO-1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而B2可明显激活GCLC、HO-1基因的表达,且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的凋亡。结论:B1、B2均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保护作用,B2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ARE抗氧化信号通路来实现,B1可能是通过其他机制起到抗氧化作用。(本文来源于《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朱建明,郭敏,胡君茹,姜华[6](2013)在《HPLC同时测定藏药镰形棘豆中鼠李柠檬素和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藏药镰形棘豆中鼠李柠檬素和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Lichrospher 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0.4%磷酸水溶液-甲醇(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6 nm;柱温:30℃。结果鼠李柠檬素、2’,4’-二羟基查耳酮分别在0.080~0.60μg(r=0.999 8)、0.22~1.68μg(r=1.00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RSD=1.17%)、99.0%(RSD=1.1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镰形棘豆中鼠李柠檬素和2’,4’-二羟基查耳酮的质量监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谢晶晶,郑旭煦,殷钟意,何文香,张玉静[7](2011)在《溴化正丁基吡啶增敏2'-羟基查耳酮的碱催化环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溴化N-烷基吡啶存在下的2'-羟基查耳酮碱催化环化反应及动力性质。结果表明,溴化正丁基吡啶能有效促进NaOH催化2'-羟基查耳酮转化为黄烷酮,在室温下反应2 h,黄烷酮产率达89.4%;碱催化环化反应为一级反应,当溴化正丁基吡啶作增敏剂时,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将从161.9 KJ/mol降至18.07KJ/mol。(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1年02期)
何文香,郑旭煦,殷钟意,谢晶晶,熊长海[8](2010)在《基于吡啶-水体系的2′-羟基查耳酮环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羟基查耳酮为原料,吡啶-水溶液为催化剂,分别在加热和光照条件下合成黄烷酮,考察了吡啶-水体积比、加热温度、光照强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吡啶-水体积比为4∶6,加热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 h时,黄烷酮产率达89.0%;在吡啶-水体积比为4∶6下,采用500W氙灯辐射7.5 h,黄烷酮产率达93.7%。(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0年09期)
吴诚,沈存思,崔姣,许惠琴[9](2010)在《HPLC测定不同批次镰形棘豆中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镰形棘豆中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的HPLC方法,测定不同批次镰形棘豆中2’,4’-二羟基查耳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10个主产地12批次镰形棘豆中2’,4’-二羟基查耳酮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Dikma Technologies Diamonsil 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365nm。结果:2’,4’-二羟基查耳酮在0.0834~0.83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5.2%,RSD=2.078%。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镰形棘豆药材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0年05期)
石玉,李祎亮,刘巍,邹美香,赵乐晶[10](2010)在《2-羟基查耳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2-羟基查耳酮类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方法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过4步反应得到13个5-哌啶基甲基-4-乙氧基-2-羟基-查耳酮类化合物。用MTT法检测13个目标化合物对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白血病细胞株L1210、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等4种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以研究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了13个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过1H-NMR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这一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该合成路线反应温和、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目标化合物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0年01期)
羟基查耳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以硅胶为基材,表面接枝4,4’-二羟基查耳酮的新型交联壳聚糖材料(D-Chitosan@Si),用于选择性分离和富集天然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并以槲皮素为吸附对象,考察了影响D-Chitosan@Si吸附性能的因素,分析其吸附机制。研究显示,D-Chitosan@Si对槲皮素的吸附为吸热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槲皮素在DChitosan@Si上的吸附可能受多个步骤共同控制,并且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槲皮素在D-Chitosan@Si上的吸附行为。进一步将D-Chitsoan@Si用于传统中药款冬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总黄酮的吸附量可达52.31 mg/g,处理后的款冬花总黄酮的纯度由18.9%提高到85.6%,D-Chitosan@Si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吸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羟基查耳酮论文参考文献
[1].盛玉青,邹明畅,李琦恒,王艳.2’,4’-二羟基查耳酮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
[2].韩聪聪,徐溢,张晓凤,曹坤,张庆.接枝4,4’-二羟基查耳酮壳聚糖/硅胶吸附款冬花黄酮类化合物[J].食品工业科技.2016
[3].陈善龙.羟基查耳酮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J].海峡药学.2016
[4].刘健.2-羟基查耳酮合成工艺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
[5].王亚男,沈莱莱,王占坤,周嘉蓓,程婵婵.酰化4-羟基查耳酮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
[6].朱建明,郭敏,胡君茹,姜华.HPLC同时测定藏药镰形棘豆中鼠李柠檬素和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
[7].谢晶晶,郑旭煦,殷钟意,何文香,张玉静.溴化正丁基吡啶增敏2'-羟基查耳酮的碱催化环化反应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
[8].何文香,郑旭煦,殷钟意,谢晶晶,熊长海.基于吡啶-水体系的2′-羟基查耳酮环化反应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
[9].吴诚,沈存思,崔姣,许惠琴.HPLC测定不同批次镰形棘豆中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
[10].石玉,李祎亮,刘巍,邹美香,赵乐晶.2-羟基查耳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筛选[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