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23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23例临床分析

一、23例糖尿病足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牛胜男[1](2021)在《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辨证多种权威文献和学术界辨证论治文献的全面交叉比较,揭示糖尿病足中医辨证问题的复杂表现形式和基本成因,提出糖尿病足中医辨证规范的对策与方法。材料与方法:1.搜集当今各主管部门颁布且常用的糖尿病足中医辨证权威文献,包括《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等14部权威文献的辨证资料。2.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近10年来中文期刊正式发表的糖尿病足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文献。3.比较糖尿病足辨证权威文献之间、临床糖尿病足辨证论治文献之间和两种文献之间,糖尿病足辨证、症状、病辖症状和证辖症状的差异性,借以全面揭示本病辨证失范的问题、成因和重新规范的思路与方法。结果:1.对14种权威文献中糖尿病足中医辨证进行整理分析,各权威文献糖尿病足辨证数量3-5种不等,辨证总数多达19种,严重超出糖尿病足辨证诊断实际承载的范围;19证之间存在同证异名(血脉瘀阻证与脉络血瘀证、血瘀证、瘀血阻络证;寒湿阻络证与寒湿证;脉络热毒证与热毒证、热毒炽盛证;湿热瘀阻证与湿热瘀滞)、上下位证(血脉瘀阻证与气虚血瘀证、湿热瘀阻证、阴虚血瘀证、阳虚血凝证)、程度差异证(脉络热毒证与热毒伤阴证)等多种问题,缺乏辨证规范和标准的基本条件。2.分析权威文献各证所属症状发现,同证异名的证在不同版本权威文献中的所属症状互有参差,患足疼痛及颜色的文字描述多种多样、局部症状体征描述不全面、存在与糖尿病足无关的症状;还存在证与所辖症状不全吻合,不同证之间主要症状相同而界限不清等诸多问题。3.对学术界64篇文献中糖尿病足中医辨证进行归纳整理,合并同证异名的证后,共得出33个证,其中权威文献中除阴血两虚证外其余证在学术界均有应用,故权威文献中的辨证问题(同证异名、上下位证、程度差异证)在学术界同样存在,此外,学术界扩充的15个证中,疾病定位除权威文献中出现的脾、肾外,还增加了肝、胆、胃、肺,不同的病位论治导致了学术界辨证数量过多,离散程度较大。4.学术界对糖尿病足辨证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完全依据权威文献的辨证标准,证的名称及其所属症状均与权威文献一致;第二类是在权威文献辨证基础上适当变化而来,这类辨证与权威文献比较多是证的名称上存在差异,症状表现多为相似,属于证名的失范;第三类是脱离权威文献,自拟辨证,这类辨证无论是证的名称还是各证所属症状均与权威文献存在较大差异,属于辨证的失范;第四类是将两种证名合并作为一个证,这类辨证多为临床医家根据自身经验,将两种证合并,这类证的所属症状则更加繁杂,属于症状的失范;以上四种情况导致学术界糖尿病足中医辨证数量过多,名称各异,共同造成了学术界糖尿病足中医辨证的混乱情况。5.学术界糖尿病足各证所属症状及症状描述缺乏统一标准;各证之间全身症状、局部的肢体颜色、创面情况,舌脉均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症状过多,其中包含部分与该证不符的症状,以及仅为了辨证存在而非疾病本身的症状。结论:1.各权威文献之间糖尿病足中医辨证数量、名称及所属症状不统一,造成了辨证的差异性,出现同证异名、上下位证、程度差异证等问题,不同文献之间、同类文献不同版本之间,均各有异同,因此导致糖尿病足中医辨证没有统一的标准。2.糖尿病足权威文献中医辨证的差异性,导致学术界没有可以统一执行的辨证标准,再加上临床随意更改证名及症状,灵活辨证,导致糖尿病足临床辨证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及多样性的问题。3.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各证所属症状数量过多,交叉重叠现象严重;糖尿病足所属症状与糖尿病足诸证所属症状差异甚大,用于辨证的全身症状或与疾病无关,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临床辨证差异较大,并推出众多证名,降低了糖尿病足临床辨证诊断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和临床经验的推广。4.糖尿病足辨证规范,应着重解决证名、症状称谓和构成的规范;解决糖尿病足所属症状与病辖诸证所属症状的矛盾问题,剔除来历不明与疾病无关的症状,进而将症状和证的数量切合实际地大幅降下来,还可以将糖尿病足从脱疽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辨证或将糖尿病足分三期进行辨证,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足中医辨证的失范问题。

于锡安[2](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70例糖尿病足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2018-2020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疮疡外科病房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查阅2018年9月1日-2020年9月1日,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疮疡外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脱疽”血脉瘀阻证或湿热毒盛证的诊断标准,符合西医“糖尿病足”的评定标准。通过所收集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情况、DUSS、S(AD)SAD评分、创面评分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研究整理,并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根据所得研究结果,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共70例,治愈10例,显效及有效共59例,有效率为98.6%。无截肢病例。治疗后疼痛改善率为97.1%,麻木改善率为95.8%,肿胀改善率为98.5%,溃疡改善率为98.6%,跛行改善率93.3%。无死亡患者。DUSS评分均值治疗前为1.63±0.726,治疗后为0.86±0.519,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0<0.05)。S(AD)SAD评分均值治疗前为9.61±1.54,治疗后为6.00±1.10,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0<0.05)。创面评分治疗前7.27±1.393,治疗后为3.34±1.443,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0<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降低DUSS及S(AD)SAD评分,有效改善疼痛、肿胀、麻木、溃疡、跛行等临床症状。2.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创面条件,促进鲜活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张达[3](2020)在《四妙通络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下注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四妙通络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下注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以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与四妙通络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对照组同时给与雷佛努尔溶液纱布外敷,治疗周期为1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创面愈合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单项积分、震动觉阈值、Hs-CRP变化情况,以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治疗组29例完成试验,对照组28例完成试验,脱落3例,对此57例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糖脂代谢、Wagner’s分级情况、主要症状、次要症状、震动觉阈值、Hs-CRP等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项症状单项积分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糖尿病足溃疡的Wagner’s分级情况、疼痛程度、倦怠乏力、肿胀程度、排便情况、头身困重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颜色变化、麻木程度、脘腹胀满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震动觉阈值比较:治疗后两组震动觉阈值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Hs-CRP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通络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能改善湿热下注型糖尿病足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震动觉阈值,且优于内服西药联合常规外科换药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Hs-CRP有关。图0幅;表17个;参143篇。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4](2020)在《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文中认为《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是通过分析临床糖尿病足的实践过程,查询理论依据及其等级,给出的推荐意见。本共识主要阐述了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治疗,以及高危足的保护与溃疡预防,内容涵盖内外科、护理和康复等学科,总共5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糖尿病足提供步骤和方案参考。

鲁玉州[5](2020)在《活血通脉颗粒对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血瘀脉阻型)术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项研究旨在探讨活血通脉颗粒对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ulcers,DFU)(血瘀脉阻型)术后的临床疗效,为以后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日照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中药组30例,对照组28例,Wagner分级均为2-4级。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积极内科综合治疗,患者或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后,所有患者均在日照市中医医院骨伤三科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患者在术后第4天开始进行骨搬移,每天向外搬移1mm,分4次搬移完成,搬移2周,之后每天往回搬移1mm,同样分4次搬移完成(手风琴技术),胫骨骨窗在4周后搬移回至原位置,维持6~8周,然后复查X线片,见骨块愈合良好后,给予外固定架拆除;中药组术后第3天给予口服活血通脉颗粒。术前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10g尼龙丝检查评分,患足皮肤温度,溃疡面积,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时记录各项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并采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周期4~6月,平均(4.96±0.77)个月。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对获取的性别、年龄、病程、Wagner分期情况及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研究意义。2.术后3个月两组进行VAS评分,踝肱指数,10g尼龙丝检查评分,皮肤温度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VAS评分:组内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均比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中药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踝肱指数:组内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均比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术后3个月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10g尼龙丝检查评分:组内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术后3个月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皮肤温度:组内比较,中药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术后3个月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创面愈合时间:组间比较,中药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活血通脉颗粒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血瘀脉阻型)比单纯手术治疗疗效明显。活血通脉颗粒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疗效;可促进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改善患肢皮肤感觉,提高患肢局部皮肤温度,加快创面愈合,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连晓彤[6](2020)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病证特点及大截肢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糖尿病足溃疡(DFU)目前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治疗困难、经济负担重、复发率高等特点,既往DFU病史患者复发足溃疡和截肢(趾)的危险分别是无足溃疡史者的13倍和2.0-10.5倍。糖尿病足溃疡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高危足的筛查,认识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现大截肢患者的危险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临床早期防治及干预措施是目前医疗的迫切需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探讨分析DFU患者大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中西医结合早期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集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局部特征、中医证型、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等,统一登记量表。采用双录入数据管理,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DFU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按照是否进行大截肢分成病例组(大截肢组)和对照组(非大截肢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意义的观察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共151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66.11±9.9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7.14±9.05年,平均溃疡面积19.79±33.66cm2。2.DFU患者伴随疾病、既往史、局部特征分布情况:以外周动脉疾病(96.09%)、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13%)、高血压(72.19%)、缺血性心脏病(54.97%)、吸烟史(49.67%)多见,而肾功能不全(19.2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60%)、透析(3.97%)、大截肢病史(3.31%)少见。15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局部特征以溃疡累及骨(50.99%)、踝肱指数(ABI)降低(76.82%)多见。3.151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M=7.69、C反应蛋白(CRP)M=15.36、空腹血糖(FBG)M=7.94、糖化血红蛋白(HbA1c)M=7.70、纤维蛋白原含量(FIB)M=4.38均升高,而白蛋白(ALB)M=34.20降低。4.151例患者中医证型以血脉瘀阻证(30%)最多,其次为湿热蕴毒证(28%)、气血两虚证(26%),热毒伤阴证(16%)最少;151例不同中医证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深度分级有差异(χ2=28.10,P<0.05),感染程度分级有差异(χ2=57.85,P<0.05)。溃疡深度1级的患者更倾向于血脉瘀阻证,溃疡深度2级的患者更倾向于气血两虚证,溃疡深度3级的患者更倾向于热毒伤阴证与湿热毒蕴证;感染程度分级1-2级患者倾向于血脉瘀阻证,感染程度分级3级患者倾向于湿热蕴毒证和热毒伤阴证,感染程度分级为4级患者倾向于湿热毒蕴证。13例糖尿病足溃疡大截肢患者以湿热蕴毒证(69%)、血脉瘀阻证(23%)为主;13例不同中医证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程度分级有差异(χ2=57.85,P=0.021)。5.大截肢组患者13例,非大截肢组患者138例。两组病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溃疡面积、溃疡复发、溃疡累及骨、静息痛、后足位置、多重耐药菌感染、既往大截肢病史、WBC、HGB、PLT、NE%、CRP、FIB、D-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发生大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溃疡复发(OR=5.178,P=0.010)、静息痛(OR=5.257,P=0.020)、溃疡累及骨(OR=6.286,P=0.031)、溃疡面积(OR=1.042,P<0.01)、WBC(OR=1.381,P<0.01)、CRP(OR=1.021,P<0.01)、PLT(OR=1.010,P<0.01)、FIB(OR=0.033,P=1.317);HGB(OR=0.902,P=0.006)为糖尿病足溃疡大截肢的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以男性、老年人、糖尿病病程长多见,当糖尿病患者伴随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往有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史,发生足部溃疡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WBC、CRP与感染和炎症反应有关,FIB与凝血功能有关,HbA1c、FBG反映血糖控制的情况,说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多数有感染、高凝状态、血糖控制不佳、低蛋白且营养不良的表现。局部特征反映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多伴有缺血、溃疡程度较深的表现,DFU患者中医证型则以血脉瘀阻证最为多见,不同中医证型与患足感染程度及溃疡深度分级有明显差异,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程度越重、溃疡深度越深中医辨证中湿热、热毒的可能性越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发生大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溃疡复发、静息痛、溃疡累及骨、溃疡面积、WBC、CRP、PLT、FIB;HGB为糖尿病足溃疡大截肢的保护因素。

刘雪琴[7](2020)在《MEBT/MEBO促进糖尿病足Wagner 3级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及对创面组织AGEs、RAGE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促进糖尿病足Wagner 3级创面愈合作用,初步探讨MEBT/MEBO对糖尿病足Wagner 3级创面愈合过程中AGEs-RAGE信号通路的干预机制,为临床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纳入50~70岁糖尿病足Wagner 3级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均进行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脂,扩血管、营养神经、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采用MEBT/MEBO进行创面处理,对照组采用贝复济进行创面处理,换药次数1~2次/日。在治疗前、治疗两周、治疗四周分别对患者创面情况及症状情况(包括渗液、腐肉、肉芽、上皮量、创面面积及深浅、周围皮色、肿胀、疼痛)进行记录,并依照症状积分量表进行比较。于治疗前、治疗两周、治疗四周分别取部分创面组织,匀浆取上清液采用ELASA法测定AGEs、RAGE表达水平。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例糖尿病足Wagner 3级患者,分为治疗组(MEBO组)36例和对照组(贝复济组)30例。治疗前,两组病例一般情况(年龄、餐后血糖、肱踝指数、创面面积)、症状积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两周后,与贝复济组比较,MEBO组的腐肉、肉芽积分降低趋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后,MEBO组的渗液、腐肉、肉芽、上皮量、创面、创周情况积分较贝复济组下降趋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两周、治疗四周,两组创面组织AGEs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与贝复济组比较,MEBO组AGEs表达量下降趋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BO组在治疗两周、治疗四周RAGE表达量明显下降,与贝复济组比较,两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四周治疗后,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94.4%,显效率63.89%;贝复济组治愈0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83.33%,显效率2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BO组疗效优于贝复济组。结论:(1)MEBT/MEBO可通过改善创面渗液、腐肉、肉芽、上皮量、创面及周围情况,促进糖尿病足Wagner 3级创面的修复,临床疗效确切。(2)MEBT/MEBO可显着降低AGEs、RAGE在糖尿病足Wagner 3级创面的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GEs-RAGE信号通路有关。

马利军[8](2020)在《Ilizarov腔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创伤科收治住院的23例Wagner2期、3期、4期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本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男性13例,女性10例。左足8例,右足15例。Wagner2期3例,3期9例,4期11例。所有手术患者入院均进行糖尿病宣教,严格控制血糖,内科规范化治疗相关合并症,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化验,排除手术禁忌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后行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前有3例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2例并行坏死趾截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后第7天开始实施搬移计划(1mm/天,分4次进行,每隔6小时1次),横向搬移骨块3周,再用3周反方向将搬移骨块压回原位,骨块复位4周后拍患肢X线片、拆除外固定架,创面大的患者采取反复牵拉预搬移骨块进行治疗,最长横向牵拉距离为2cm。足部创面大、感染重、皮损严重的患者,创面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依创面情况给予自体皮肤移植保护创面,治疗期间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加重。术后定期随访相关观察指标,评估手术效果。观察指标有:溃疡愈合情况、炎性指标(血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足皮温(双侧足背、足底中点分别行皮温测量)变化,足趾端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冷感评分、疼痛评分、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wm,TCSS评分),骨搬移前后下肢血管CTA对比,手术前后足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比。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5个月,9例患者足部创面在行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后8周内愈合,其余13例患者在术后7.5个月内足部创面愈合,有1例患者在骨搬移术后2周行坏死脚趾截除术,保肢率达96%,2例糖尿病足患者在1年内足部溃疡复发,1年溃疡复发率9%,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针道感染;WBC术前为(14.0±3.3)×109,术后3个月为(8.3±1.3)×109,ESR术前为(64.4±16.7)mm/h,术后3个月为(14.6±3.9)mm/h,CRP术前(73.18±17.79)mg/L,术后3个月为(14.21±7.71)mg/L,Hb A1c术前为(8.7±1.1)%,术后3个月为(5.3±0.7)%,上述各组数据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足部皮温明显升高,趾端血氧饱和度显着提高,下肢血管CTA造影示骨搬移区域、患侧足部新生大量微血管网,22例患者足背动脉再通,足背动脉搏动较术前不同程度增强;术前核磁共振T2像与术后溃疡愈合时核磁共振T2像比较显示,23例患者足部骨与软组织炎症、水肿均不同程度好转,12例DF患者在溃疡愈合时足部骨质病变基本恢复正常;术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VAS评分、TCS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可以有效的减轻骨髓与软组织水肿及炎症病变,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足部骨坏死与软组织坏死的风险;2).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有效的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3).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内科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明显,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较少,显着提高患者保肢率;4).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可以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王璟[9](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70例糖尿病足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疮疡外科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入院的70例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进行简单概括,并进行相关统计明确治疗有效性。方法:(1)住院患者病例按照筛选标准,将纳入组的70例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回顾及一般情况检查,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并发症情况,并摘录感染灶的基本情况,包括感染程度、渗出量、范围大小、周围红肿情况、患者自觉疼痛程度等。(2)入组患者根据感染为主或是缺血为主确定基本治疗思路,以感染为主患者经控制感染、创面清创、培养肉芽;以缺血为主患者着重改善患肢供血、创面清创、培养肉芽等治疗措施后,记录局部创面资料,并进行出院后的半个月、1个月、3个月的定期随访。(3)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0例患者出院时创面愈合3例,有效65例,无效(截肢)2例,治愈率4.3%,有效率92.9%,无效率(截肢率)2.9%;出院后半个月随访创面愈合26例,面积缩小42例,截肢患者肢体残端生长良好;1个月随访创面愈合43例,面积缩小25例,截肢患者肢体残端拆线后闭合良好;3个月随访保肢治疗者创面全部愈合,截肢治疗者肢体残端闭合良好,符合安装假肢标准;平均愈合天数32.46±10.57天。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针对感染或缺血为主的糖尿病足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祛除腐肉,培养新鲜肉芽,促进上皮化,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及缓解患肢自觉疼痛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疗效,且预后良好,是一项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2.针对感染为主的患者纠正感染状态后加速创面坏死组织液化,培养新鲜肉芽覆盖创面。3.针对合并下肢缺血患者在着重改善下肢动脉供血后进行多种清创方式除去表面坏死组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上皮化。

林井岩[10](2019)在《中药联合拔毒祛瘀通络膏治疗糖尿病足痰瘀阻络挟热毒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联合拔毒祛瘀通络膏治疗糖尿病足(痰瘀阻络挟热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并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新思路。方法:对于前来就诊患者(参与试验患者大部分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进行筛选,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等,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63例)进入本试验,采用临床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2例(因依从性差脱落2例),治疗组31例(因依从性差,脱落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以及外科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同时给予中药口服联合拔毒祛瘀通络膏外用。28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溃疡面的面积大小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溃疡面面积大小的变化,两组溃疡面面积均明显缩小,其中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的变化,治疗组症状缓解更加明显,其中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50%。结果提示中药联合拔毒祛瘀通络膏治疗糖尿病足(痰瘀阻络挟热毒证)的临床疗效确切。结论:中药联合拔毒祛瘀通络膏治疗糖尿病足(痰瘀阻络挟热毒证)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促进溃疡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截肢平面,提高保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及深入研究。

二、23例糖尿病足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3例糖尿病足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足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中西医结合治疗70例糖尿病足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防治进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四妙通络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下注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受试者纳入标准
        1.1.4 受试者排除标准
        1.1.5 受试者脱落标准
        1.1.6 研究方法
        1.1.7 观察指标和方法
        1.1.8 疗效判定标准
        1.1.9 安全性评价方法
        1.1.10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病例完成情况
        1.2.2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3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1.2.4 治疗后两组Wagner’s分级比较
        1.2.5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1.2.6 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单项积分比较
        1.2.7 治疗前后两组次要症状单项积分比较
        1.2.8 治疗前后两组震动觉阈值比较
        1.2.9 两组Hs-CRP比较
        1.2.10 安全性指标评价
    1.3 讨论
        1.3.1 治疗湿热下注型DF的理论基础
        1.3.2 组方依据和药物分析
        1.3.3 研究结果分析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糖尿病足的中医疗法概况
    2.1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
    2.2 关于糖尿病足的中医内治疗法探讨
        2.2.1 分型论治
        2.2.2 分期论治
    2.3 关于糖尿病足的中医外治疗法探讨
        2.3.1 熏洗疗法
        2.3.2 外敷疗法
        2.3.3 足浴疗法
        2.3.4 针灸疗法
        2.3.5 穴位注射疗法
    2.4 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
    2.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1 治疗前后创面愈合情况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不良事件记录表
附录4 病历资料统计表
附录5 中医证候积分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活血通脉颗粒对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血瘀脉阻型)术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西医临床分级
        1.4 中医诊断标准
        1.5 中医辩证分型
        1.6 纳入标准
        1.7 排除标准
        1.8 剔除或脱落标准
        1.9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术后随访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临床观察指标分析
        4.3 典型病例
讨论
    1 中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2 中医学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认识
    3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足发病机制的研究
    4.Ilizarov胫横向骨搬移技术
    5.活血通脉颗粒在治疗糖尿病足的特点分析
    6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症状积分表
致谢
发表论文

(6)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病证特点及大截肢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足中医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糖尿病足及截肢危险因素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资料采集
    2.2 数据录入与分组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伴随疾病和既往史
    3.3 实验室检查
    3.4 局部特征
    3.5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6 中医证型与PEDIS分级的关系
        3.6.1 中医证型与PEDIS深度分级的关系
        3.6.2 中医证型与PEDIS感染分级的关系
        3.6.3 大截肢患者中医证型与PEDIS感染分级的关系
    3.7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大截肢的危险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基本资料
    4.2 伴随疾病及既往史
        4.2.1 与PAD的关系
        4.2.2 与DPN的关系
        4.2.3 与高血压的关系
        4.2.4 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
        4.2.5 与吸烟的关系
    4.3 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4.3.1 与HbA1c、FBG的关系
        4.3.2 与FIB的关系
        4.3.3 与ALB的关系
        4.3.4 与CRP的关系
    4.4 中医证型分布
    4.5 大截肢的危险因素
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糖尿病足溃疡病例资料登记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MEBT/MEBO促进糖尿病足Wagner 3级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及对创面组织AGEs、RAGE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糖尿病足溃疡流行病学情况
    1.2 AGEs-RAGE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关系
    1.3 中医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认识
    1.4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的研究进展
2.资料及方法
    2.1 临床观察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及分级
        2.1.3 病例标准
        2.1.4 治疗及分组
        2.1.5 观察指标
        2.1.6 疗效评价
        2.1.7 伦理学处理
        2.1.8 质量控制
        2.1.9 统计学方法
    2.2 实验观察
        2.2.1 实验标本采集
        2.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2.3 实验仪器
        2.2.4 实验检测方法及原理
        2.2.5 统计学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临床结果
        3.2.1 治疗前两组症状疗效积分比较
        3.2.2 治疗两周两组症状疗效积分比较
        3.2.3 治疗四周两组症状疗效积分比较
        3.2.4 临床疗效评定
        3.2.5 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3.3 实验结果
        3.3.1 AGEs表达水平的比较
        3.3.2 RAGE表达水平的比较
    3.4 MEBO组病例的创面恢复情况
4.讨论
    4.1 关于糖尿病足溃疡发病的机制研究
    4.2 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机制
    4.3 AGEs-RAGE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足溃疡关系
    4.4 溃疡外治的中医理论基础
    4.5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概述
    4.6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依据
    4.7 MEBT/MEBO对 AGEs、RAGE的干预作用
    4.8 MEBT/MEBO对创面渗液、肉芽的影响
    4.9 MEBT/MEBO对创面腐肉的影响
    4.10 MEBT/MEBO对创面疼痛的影响
    4.11 MEBT/MEBO对创面上皮量的影响
    4.12 糖尿病足溃疡预防胜于治疗
5. 结论
6.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综述 糖尿病足溃疡中西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研究情况

(8)Ilizarov腔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2.操作流程及统计学方法
3.结果
4.讨论
5.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Ilizarov外固定架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9)中西医结合治疗70例糖尿病足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中药联合拔毒祛瘀通络膏治疗糖尿病足痰瘀阻络挟热毒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糖尿病足在祖国医学中的认识与治疗
    2 西医对糖尿病足的认识与治疗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临床试验方法
    3 统计分析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作用机理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23例糖尿病足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牛胜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中西医结合治疗70例糖尿病足的回顾性分析[D]. 于锡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四妙通络汤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下注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达.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J].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8)
  • [5]活血通脉颗粒对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血瘀脉阻型)术后的临床研究[D]. 鲁玉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病证特点及大截肢危险因素分析[D]. 连晓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MEBT/MEBO促进糖尿病足Wagner 3级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及对创面组织AGEs、RAGE表达的影响[D]. 刘雪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Ilizarov腔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D]. 马利军.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9]中西医结合治疗70例糖尿病足回顾性分析[D]. 王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中药联合拔毒祛瘀通络膏治疗糖尿病足痰瘀阻络挟热毒证的临床研究[D]. 林井岩.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糖尿病足23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