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多元入学论文_李梦楚,周启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学多元入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学,制度,台湾地区,台湾,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中国台湾。

大学多元入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楚,周启坤[1](2019)在《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改革新探——基于2022年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台湾地区的2022年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其在原有的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基础上提出了多项创新性举措,主要体现为"X+Y+P"的多资料采用模式、学习历程资料库的建置、申请入学和繁星推荐作业时程的延后以及校系考试科目数量的降低等方面。虽然此方案尚未正式施行,但其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凸显,诸如学生的考试负担过重、城乡学生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共性问题存在。因此,此方案在正式出台前仍有可完善的地方。(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考试》期刊2019年02期)

宋卫民[2](2016)在《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考试英文考科中译英题的考试内容、特点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译英是2004年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考试英文考科推出的一个主观题。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考试英文考科中译英题以话题的形式呈现,考试内容健康向上、丰富多彩。中译英题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命题设计视野宽阔、关注生活、联系实际;二是题型结构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稳定性。中译英题对大陆高考英语科目一年两考改革题型结构的配置与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湖北招生考试》期刊2016年04期)

林宁[3](2014)在《管窥中国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的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年,中国台湾地区全面实行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正式取代了大学联考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地位,标志着中国台湾地区进入多元入学时期。本文把中国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的沿革概分为传统联招期、多元入学酝酿期、多元入学实验期以及多元入学形成期等4个时期分别论述,并从联考本身的弊端、教育改革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自身的需要、顺应各大学入学制度改革的趋势等方面追根溯源其变革的根本动因。(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4年13期)

林宁[4](2014)在《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现状的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年,台湾地区首次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对于大学而言,学校可以依据院校发展特色,招收符合要求的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进入大学院校就读。本文以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其优点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方案的考试形态、甄选入学、考试分发及其对台湾高中教育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大学多元入学制度进行评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期刊2014年13期)

赵青[5](2013)在《台湾地区多元大学入学制度下高考历史试题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课改背景下,关注高考历史试题研究动态,比较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的高考历史试题,特别是借鉴台湾地区的高考历史命题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国大陆高考历史改革及历史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关于"指考"、"学测"历史试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整理。(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3年86期)

李谧,卢青[6](2011)在《台湾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对大陆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简称高考)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教育界研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大陆高考先后推出了"3+X"、"3+综合"、"二次高考"、"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制"等改革政策,这些改革与台湾2002年全面实施的多元入学方案相似,所遇到的问题也基本相同。台湾已实施多元入学方案近十年,分析台湾高考制度改革的利弊,对大陆高考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期刊2011年11期)

朱贺玲[7](2011)在《海峡两岸大学入学考试多元评价制度改革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岸的大学入学考试因其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也显现不少相似的发展和问题,积极探索多元评价制度便是两岸的重要共识之一。对比两岸大学入学考试多元评价的改革方案,发现二者在改革目的、策略、方向等方面几乎一致,但在改革路径、力度和原则方面则存在较大差异。两岸改革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告诉我们:高考改革必须以公平为主旋律,强化循序渐进原则,同时重视传统文化和观念的改造。(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1年09期)

孙文振[8](2010)在《中央民族大学多举措保证 受灾地区和贫困新生“第一时间”入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接到中央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真正落了地。同时,我还收到一本《新生入学指南》,上面介绍了新生入学报到的各项事宜,特别详细……”中央民大新生、回族女孩兰梦雨一边说,一边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录取通知书和指南。    这本指南共分入学篇、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0-09-21)

龙藜[9](2008)在《台湾“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是台湾地区依据"考招分离"原则,实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在介绍方案具体内容、考试设计以及方案的特点基础上,认为大陆地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应考虑到澄清教育目的、认清社会现实和加强大学的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大学(研究与评价)》期刊2008年11期)

林宁[10](2007)在《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探析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与大陆在上个世纪50年代殊途同归地走上了统一考试的道路,所不同的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台湾地区对大学入学制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2002年,台湾地区全面实行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正式取代了大学联考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地位,这标志着台湾进入多元入学时期。台湾现行的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包括甄选入学和考试分发入学两个入学渠道,并实行学科能力测验和指定科目考试两阶段考试,坚持考招分离的原则。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产生和实施,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因素,也有大学联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问题而需要变革的必然原因,实施的成效褒贬各异,但从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各国大学入学制度改革的趋势上来看,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取才多元化的要求,给学校以自主权,给学生更多选择上大学的机会,实现了学生、大学、高中之间充分的双向选择。到2007年,大陆的高考整整走过了30个年头,在这30年里我们一直沿用统一考试的大学入学制度。考试引导教学、一试定终身、大学缺乏自主选择权、学生学业压力过重等弊端日趋严重,改革势在必行。1999年大陆开始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在考试内容与招生形式上都有所变动,但仍无法解决实质性矛盾。本论文选取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以及访谈法进行研究,力图对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与把握;在此基础上,以台湾大学入学制度的变革及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产生、发展为切入点,详实地展现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法源基础、具体措施、特色和宗旨,并以亲历台湾所获得的一手访谈资料和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来考察这一方案实施的现状及其影响;再结合分析中国大陆这几年高考改革的实际情况,探究其成功的做法与经验,提出对高考改革的几点启示,以期能引起后续研究者的思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了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并综合呈现台湾及大陆相关学者的研究现状,阐明了相关概念,提出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分析了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变革的背景。从联考本身的弊端、教育改革的推动等五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变革的动因所在。并从传统联召期、多元入学酝酿期、多元入学试验与推广期以及多元入学实施期等四个时期来回顾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变革的轨迹。第叁个部分就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本身进行介绍,从社会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和教育机会均等叁个方面来说明这一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接着详细介绍了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具体内容、措施、特色和宗旨,目的在于详尽地展示这一方案本身。第四个部分对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考察与评析。考察部分结合了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结论以及笔者亲历台湾后的一些所见所闻和部分访谈记录来论述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的情况。最后从这一制度本身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对高中教育的影响以及影响这一制度执行的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评析。第五个部分为思考与借鉴。这部分首先回顾了大陆高考改革的简单历程,着重分析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现状,并从考试、招生以及配套措施等叁个方面对目前的高考改革提出几点启示:(1)坚持统一考试,拓宽入学渠道。(2)建立专业化考试机构,实行考招分离。(3)考试内容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考试科目的设计要富于弹性化。(4)考试的形式要逐步由统一走向多样化。(5)增加考试的次数,让考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6)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创建学校特色。(7)建立多元评价的招生制度,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8)重视高中学生的生涯辅导和职业指导,帮助高中生拟定个人发展计划。(9)重视高考改革方案的宣传。(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大学多元入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译英是2004年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考试英文考科推出的一个主观题。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考试英文考科中译英题以话题的形式呈现,考试内容健康向上、丰富多彩。中译英题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命题设计视野宽阔、关注生活、联系实际;二是题型结构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稳定性。中译英题对大陆高考英语科目一年两考改革题型结构的配置与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学多元入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梦楚,周启坤.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改革新探——基于2022年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9

[2].宋卫民.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考试英文考科中译英题的考试内容、特点与启示[J].湖北招生考试.2016

[3].林宁.管窥中国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的变革[J].时代教育.2014

[4].林宁.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现状的评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

[5].赵青.台湾地区多元大学入学制度下高考历史试题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3

[6].李谧,卢青.台湾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对大陆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

[7].朱贺玲.海峡两岸大学入学考试多元评价制度改革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8].孙文振.中央民族大学多举措保证受灾地区和贫困新生“第一时间”入学[N].中国民族报.2010

[9].龙藜.台湾“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

[10].林宁.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探析与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1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流程学习历程资料库采用项目及上传权责图历年高中教师年龄分布书馆、出版社及刊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书馆、出版社及刊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

标签:;  ;  ;  ;  ;  ;  ;  

大学多元入学论文_李梦楚,周启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