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例肺心病患者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109例肺心病患者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一、109例肺心病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黎辉[1](2019)在《“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评价“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为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临床依据。2.简要整理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诸多疾病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的学术经验。方法:1.临床研究(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设计方法,通过采用中心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将预计的9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因时间的限制,实际共纳入89例受试者,病例纳入后,对三个中心的病例分布、完成情况、基线水平进行比较,以保证三个中心的受试者分布均衡和基线一致,具备可比性。(2)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汤剂,一次100毫升,每日三次,疗程总共为14天,观测时点为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出院后第3个月。(3)按照研究方案中已拟定的在相关时间点观测或者记录: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心功能分级、MLHFQ总积分、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六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的情况,研究结束后,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做出评价。2.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概要通过跟师学习,以张晓云教授临证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张晓云教授发表的论文,对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作简要的概括。结果:1.临床研究(1)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愈显率为63.6%。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愈显率为40.9%。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情况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痰的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次要症状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受试者的心功能分级、MLHFQ的总积分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心功能分级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MLHFQ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FEV1/FVC比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FEV1%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6)两组受试者的血气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Pa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PaC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红细胞压积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两组受试者的六分钟步行试验、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六分钟步行距离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T-proBNP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两组受试者的炎症指标比较:两组受试者白细胞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9)两组受试者营养指标、电解质指标、再住院率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前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a+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K+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再住院率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2.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1)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2)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3)与时偕行,中西并重;(4)注重以人为本;(5)注重调摄脾胃;(6)注重疏畅情志;(7)用药贵在精准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治疗方案均可有效的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健脾渗湿”法联合西医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2.“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高度安全且疗效肯定。3.张教授认为中医是一门极为特殊的医学,它根源于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医先哲们耗其毕生心血所总结的诊疗疾病的领悟和经验,是历代中医先哲们的智慧结晶和名族文化的成果展示,其底蕴深厚,范围广泛,需恬淡虚无,集思广益,追根朔源,方可窥其真正内涵,又能药到病除,拔刺雪污,解除病痛,予患者以健康的体魄!对中医的学习,张教授认为当从细节出发,注重中医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应该辨识细节之间的不同;在辨证上,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并重的诊断观点,更需要有“治未病”的远瞻眼光;在治法上,当重视脾土的功能,脾旺则万物生化,正气充足,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后期的恢复;人为社会的人,疾病不仅仅是身体不健康的反应,它的发生发展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影响,故在治疗时应当关爱、关心患者,更有助于病痛的祛除和身心健康的恢复,而又因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很多人的发病往往多由“因情致病”或“因病伤情”,故在治疗时当重视对情志的调节,而肝主疏泄,可调畅情志,脾又可养肝疏肝,故用药方面,善用逍遥散、小柴胡、参苓白术散等方治疗诸疾。

吴翠霞,罗丽英,钟淑琼[2](2014)在《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经痰标本细菌培养的检测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经痰标本细菌培养的检测价值,为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寻找有效手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对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观察患者痰培养的结果及其对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经痰培养检测后,阳性患者98例,阳性率31.4%。312例患者在痰培养出结果前均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抗生素的使用与药敏结果不一致的共34例,11例有效,23例无效。经调整后,21例有效,2例无效。19例与药敏结果一致且均有效。结论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经痰培养细菌检测后能正确的指导临床用药,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林允信,王恒辉,付学锋,许昌泰[3](2013)在《老年肺心病呼吸道感染262例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01~2012-12住院且资料完整的肺心病伴呼吸道感染患者262例,男性190例,女性72例,年龄61-89岁,平均(76.7±13.4)岁。采集患者早晨痰于1 h内送微生物室行真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然后进行经验性抗菌药治疗。结果共送痰培养检测406次,培养出病原菌364株,其中细菌278株,真菌86株;革兰阳性菌96株(34.5%),革兰阴性菌182株(65.5%)。262例肺心病患者中有92例经验性治疗较好,78例根据痰培养更换或联用抗生素后感染得到控制,34例因明显抗药性感染无法控制而死亡,住院病死率为13.0%。结论肺心病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茵,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细菌耐药的重要措施。

雷竹红[4](201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检查结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 220例患者晨起漱口后,咳深部痰进行细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150例次(68.16%)细菌培养阳性,革兰阴性杆菌90例次,对万古霉素、第三代头孢、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敏感性高,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性高;革兰阳性球菌41例次,对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氟喹诺酮类敏感性高,对青霉素类、红霉素耐药性较高;真菌19例次,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培养结果复杂,耐药性严重,临床应及时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朱深银,龙锐,邱峰,姚高琼,杨佳丹[5](201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肺炎病例的用药干预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肺炎病例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一例临床药师实时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肺炎的药物治疗案例,分析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多种危重并发症的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与临床药师干预的必要性。结果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多种危重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复杂,临床药师干预可提供更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朱深银,龙锐,邱峰,姚高琼,杨佳丹[6](2011)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肺炎病例的用药干预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肺炎病例个体化治疗中作用。方法通过一例临床药师实时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肺炎的药物治疗案例,分析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多种危重并发症的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与临床药师干预的必要性。结果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多种危重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复杂,临床药师干预可提供更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黄林锋,林美珊,林广玲[7](2010)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病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肺部病原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97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共行192例次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后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32分析仪和配套细菌鉴定及药敏卡进行分析。结果192份痰培养阳性率为82.81%(159/192),单纯细菌感染119例,混合细菌感染26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14例。革兰阳性菌感染占26.63%(53/199),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52.26%(104/199),真菌感染占21.11%(42/199)。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四种常见阴性杆菌耐药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均高于35.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耐药率分别为6.5%、5.3%和13.6%),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洛培南。结论应重视慢性肺心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李冬梅[8](2009)在《109例肺源性心脏病痰液检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给临床提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细菌感染趋势及药敏数据。方法对109例肺心病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行药物敏感测定。结果109例住院肺心病患者的痰标本细菌分布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占30.2%,革兰阴性菌感染占43.63%,真菌感染占26.17%,肺心病下呼吸道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结论临床上应重视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王亚霞,苏振杰,任凤秋[9](2009)在《肺心病患者细菌感染趋势及其耐药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细菌感染趋势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109例肺心病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行药物敏感测定;结果:109例住院肺心病患者的痰标本细菌分布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占30.2%,革兰阴性菌感染占43.63%,真菌感染占26.17%;肺心病下呼吸道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结论:临床上应重视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王景红,顾媛媛[10](2008)在《20052007年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用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用药情况,探讨该疾病在我院的药物基本治疗方案及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0052007年呼吸科诊断为COPD的病历进行回顾分析,对抗菌药物、相关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依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评价我院呼吸科治疗COPD药品使用及利用的合理性。结果:98.5%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抗菌药物;67.1%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更换了品种,其中有指征更换比例占91.9%,60.3%的患者采用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消除呼吸道症状的治疗,使用了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糖皮质激素、辅助呼吸衰竭治疗及氧疗。此外85.1%的患者同时使用了中药进行治疗。结论:我院治疗COPD用药结构与"指南"基本一致,药品的使用及利用基本合理,但仍存药敏检查比例较低、药物使用剂量过度、超长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档次偏高、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应加强合理用药。

二、109例肺心病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9例肺心病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课题来源
    3 研究对象
        3.1 研究对象的来源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4 研究方案
        4.1 试验技术流程图
        4.2 设计类型
        4.3 样本含量估计
        4.4 治疗方案
        4.5 观察指标
        4.6 疗效的判定
        4.7 安全性判定
        4.8 盲法的设计
        4.9 质量控制
        4.10 数据管理
        4.11 统计分析
        4.12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处理
        4.13 伦理委员会审批和知情同意书
    5 结果
        5.1 病例分布情况
        5.2 试验完成情况
        5.3 基线分析
        5.4 疗效分析
        5.5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肺动脉高压、COPD、肺心病之间的联系
    2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CPHD合并心衰的现实意义
    3 研究基础
    4 科室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
        4.1 慎用镇静剂
        4.2 慎用强心剂
        4.3 慎用利尿剂
        4.4 慎用碱剂
        4.5 慎用激素
    5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基本认识
        5.1 祖国中医学对“CPHD”和“CPHD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5.2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5.3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5.4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治法认识
    6 探讨“从脾论治”在肺胀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6.1 从脏腑功能来看脾肺的关系
        6.2 从六经辨证来看脾肾的关系
        6.3 从气机升降路径来看肺脾肾的关系
        6.4 从痰湿瘀的生成路径来看三者与脾的关系
    7 “健脾渗湿”法治疗肺胀病的立论依据
        7.1 脾土虚弱为肺胀病发病之本
        7.2 痰湿内生为肺胀病发病之关键
        7.3 瘀血阻滞为肺胀病可见之兼症
        7.4 “健脾渗湿”为肺胀病的基本治法
    8 组方及方药分析
        8.1 参苓白术散
        8.2 五苓散
        8.3 合方分析
    9 临床研究结果的讨论
        9.1 治疗后临床总疗效的情况
        9.2 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
        9.3 治疗后痰的总积分的变化
        9.4 治疗后次要症状的总积分的变化
        9.5 治疗后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变化
        9.6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的变化
        9.7 治疗后受试者的MLHFQ总积分的变化
        9.8 治疗后肺功能的变化
        9.9 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
        9.10 治疗后六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
        9.11 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
        9.12 治疗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
        9.13 治疗后炎症指标的变化
        9.14 治疗后电解质的变化
        9.15 治疗后营养指标的变化
        9.16 治疗后再住院率的情况
    10 “健脾渗湿”法治疗CPHD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机制探讨
        10.1 祛痰抗炎,改善通气功能,改善肺功能
        10.2 利尿强心,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
        10.3 改善低氧血症,控制感染,有助于降低肺动脉高压
        10.4 改善胃肠症状,改善营养状态,增加御病能力
结论
创新与特色
问题与展望
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概要
    1.重视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2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2.1 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2.2 明确疾病的诊断,避免治疗的盲目性
    3 与时偕行,中西并重
    4 注重以人为本
        4.1 关爱患者及其家属
        4.2 尊重和平等对待患者
        4.3 以中医整体观为治疗原则
    5 注重调摄脾胃
        5.1 用药首当不伤脾胃
        5.2 重视补益脾胃
        5.3 重视养护脾胃
    6 注重疏畅情志
        6.1 擅于疏通开导,建立信心
        6.2 擅用柴胡逍遥,调畅肝气
        6.3 强调自我调节和心理治疗
    7 用药贵在精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研究进展
        1.1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的研究
        1.2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辨证治法的研究
    2 现代中医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研究进展
        2.1 现代中医学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2.2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2.3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2.4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治法方药的研究进展
    3 总结和展望
        4.西医学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治疗研究进展
        4.1 控制感染
        4.2 保持气道通畅
        4.3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4.4 利尿剂
        4.5 正性肌力药
        4.6 血管扩张剂
        4.7 抗凝剂
        4.8 其他治疗措施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2)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经痰标本细菌培养的检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痰培养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痰培养细菌检测阳性结果
    2.2 痰培养细菌检测阴性结果
    2.3 抗生素使用与药敏结果对比
3 结论

(3)老年肺心病呼吸道感染262例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采集痰标本
    1.3 培养方法
    1.4 治疗
2 结果
    2.1 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2 疗效
3 讨论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检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痰标本确认及培养
    1.3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痰培养结果
    2.2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3 讨论

(8)109例肺源性心脏病痰液检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肺心病患者细菌感染趋势及其耐药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109例肺心病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D]. 黎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经痰标本细菌培养的检测价值[J]. 吴翠霞,罗丽英,钟淑琼.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3)
  • [3]老年肺心病呼吸道感染262例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临床分析[J]. 林允信,王恒辉,付学锋,许昌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08)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检查结果分析[J]. 雷竹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13(13)
  • [5]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肺炎病例的用药干预与分析[A]. 朱深银,龙锐,邱峰,姚高琼,杨佳丹. 第五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6]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肺炎病例的用药干预与分析[A]. 朱深银,龙锐,邱峰,姚高琼,杨佳丹. 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11
  •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病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分析[J]. 黄林锋,林美珊,林广玲. 中国综合临床, 2010(03)
  • [8]109例肺源性心脏病痰液检测报告[J]. 李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09(05)
  • [9]肺心病患者细菌感染趋势及其耐药情况分析[J]. 王亚霞,苏振杰,任凤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03)
  • [10]20052007年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用药分析[J]. 王景红,顾媛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07)

标签:;  ;  ;  ;  

109例肺心病患者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