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宋强

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48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进一步扩大。不同水利水电工程对于不同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本文首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接着,根据影响中出现的问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的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水利水电;环境影响评价;保护措施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此,中国已成为发展中世界水利工程的首批国家之一。对保护和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利用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中国水利工程建设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都江堰已在应用。从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悠久的历史,经过不断的努力,在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水电工程不仅可以进行灌溉、发电、输水,还具有防洪、调水的能力。对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又能在旅游、交通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是绿色的水资源、电力资源和绿色资源,在全社会的资源危机,必须提高水电资源开发力度和应用力度,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在世界各国水资源丰富的大国,近两年来,中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国家的关注程度。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资源,而且对防洪、调水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发展,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城市居民的素质有着重要的关系,如何对中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是更好的在中国的水利企业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对水文和水体的影响

兴修水利水电工程,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当地的水文和水体。天然河流的水文环境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会持续保持自己的流速和航道大小,但是经过人工的改造之后,上下游的流量过程会被改变,在下游的鱼类和水体植物均会受到影响;在水体方面,水库的蓄水功能会让天然活水进入其中并且保持不动,在这种情况下,水体将会发生质的改变,届时,水质或将会因为水温升高、水压增大等原因变成一个轻微污染源。

2.2对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大气环流的平衡有可能会因为水道改变等原因失调。在土壤方面,水体的冲刷会使得土壤失去原来的肥沃,加之水体的覆盖,土壤也不能维持原来的平衡状态,使得居住在土壤的生物和生长的植物失去生命力。

2.3对泥沙淤积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势必会造成水道泥沙的淤积。因为工程建设要保持水质和保证水的清澈度,这样就要对水里的泥沙进行拦截,但是如果使用的方法不当,有可能造成上游水环境污染,泥沙将会大量淤积,水的澄清度也会随之下降

3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开发方式主要有:大江大河上的区域性重点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小型电站等,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然河流的渠道化。体现了河流平面形态直线化,将原本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折线形或者直线形的人工河流,或者通过直接横断河道的几何形状,将原本自然的河流断面改变成为梯形、弧形等。自然河流的渠道化会严重影响地域的生物多样性,直接改变了两岸生态环境与水文环境,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2)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是指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直接改变了原本复杂的天然水文情势,例如将流动的河流生态系统变成相对静止的人工湖。在这种情况下,河流的水深、水温、水流边界条件句法变化,进而影响了两岸生物栖息地,影响了正常的物种分配。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快速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常见的环境影响评价路径主要包括:(1)开展工程影响区域内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了解影响区域内的生物分布情况,包括生物种群数量、濒危物种状况等;同时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之后,相关人员就能根据流域生物多样性的特征来判断所需要采用的针对性措施,保证了保护手段额科学性。(2)从工程的实施与未来运行阶段两个方面来评价环境影响。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其铺路、挖掘、弃渣等行为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都会直接影响生物栖息地;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结束后,沼泽化或者地区淹没将会间接的影响环境,导致地区生态环境发生直接改变。

4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4.1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评估的标准进行完善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评估标准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对水利水电工程在该区域建设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进一步的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评估的标准进行完善。并且对完善后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科学的定位。同时,应该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我国有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定制度仍然不够详细,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工程质量的横梁。进而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2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负责人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此来监督工程人员在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负责。国家政府要对兴修水利水电的周边人群灌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大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人人对环境保护做出行动,我们的生态环境才不会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4.3减少对水文情势影响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水利电站蓄水池可以顺利运行。在进行水利电站蓄水池运行时,还要对水位进行合理的控制。在水池两侧设立生态放水孔,这样可以保证在进行排水的过程中,减少下泄流量,进而有效的缓解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情势影响力度。

4.4开发环境友好型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应该从水利水电工程对水资源的开发的管理入手,针对分层取水以及放流增殖等项目的运行进一步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技术运用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环境进行考虑,加大对环境的维护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环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加以实施。例如,加快对新材料的开发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制定新的施工标准。增强对于环境修复的管理力度以及技术创新。以上这些项目的实施都要建立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利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将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总结: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这项工程是一个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发展中的工程。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无论是初时的规划设计,还是到实际的施工之中,都体现出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真正做到将水利工程建设成为一大惠民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冰玉,刘莉.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6(20).

[2]朱梓铭.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功能及作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4).

[3]李玉海,陈亚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8).

标签:;  ;  ;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