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工业职业危害及对策研究

我国船舶工业职业危害及对策研究

一、我国造船业的职业危害与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靳匡宇[1](2020)在《自体性观照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对象为美国海事管辖权1的变迁。首先通过对海事管辖权自体性早期发展及消亡历程的阐释,指出美国海事管辖权的统一性理想及其现实境遇。在殖民地经验、英国先例以及欧陆海事法传统的复合影响下,美国海事管辖权总体上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张的过程,这种扩张具有正当性和必然性。然而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在海事管辖权统一性2追求过程中有超越界限的情形,比如在海事侵权管辖权的扩张过程中,由于传统“地点标准”的惯性影响,导致大量单纯发生在水上的欠缺海商事因素的案件被纳入海事管辖权范畴,引发了实践中的极大混乱。纵观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比如“海事法庭是船员的监护人”,就作为一种司法理念深入到海事法官的观念之中,当然也存在新时代下保守的情形,在个别历史时期,一般海事法在水上人身伤害案件中处于缺位状态,以至于在后世饱受批评。在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过程中,一般海事法通过司法实践活动承担着引领性功能,立法在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海事法由法院运用,具有灵活性和统一性等优点,然而也存在因为规范性要素不足、不确定性较大而被误用等问题。在我国当下,也存在类似于美国扩张海事管辖权的需要和隐忧。扩张的需要在于:我国传统受到“轻海重陆”观念的影响,一度缺少经略海洋的规划,导致海事管辖权的外延狭窄,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推出,扩张海事管辖权成为举国共识。此外,船员保护的价值理念在我国亟需更新。在我国,从历时性角度观察,船员保护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从共时性的视角,不难发现我国的船员保护和西方国家存在不少差距,这不但体现在工资福利条件的保障上,更多地表现在海事司法理念之中,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海事管辖权对船员的特别关怀。此外,海事习惯规则在我国海事管辖权中的运用具有局限性,除了国际海事惯例之外,其他惯例尚没有获得应有的适用地位。美国经验从正反两方面对我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带来启示。我国海事法院应以指导性判例为抓手,在司法实践中灵活运用海事习惯规则,肯定其优于一般民事规定的法源地位,以实现海事管辖权的合理扩张,达致更契合海商事本质的海事司法管辖权。本论文尝试通过对美国海事管辖权变迁经验的阐释和检讨,以期对我国当下扩张海事管辖权的变革实践有所启示。在内容框架上,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共七章)和结语,共九个部分:具体章节如次。导论部分阐述本文的写作缘由,对相关文献进行概括梳理,交代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革命之前的海事司法管辖权。第一节主要阐述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世界历史背景。海事管辖权历史的滔滔长河主要有两条源流,分别是普通法国家中的海事管辖权和欧陆国家中海事管辖权,它们在不同程度上给美国海事管辖权提供了历史资源。论文在介绍一般海事法的历史背景基础上,分析了海事管辖权从海事自体法时代到国家主义时代的演变历程。着重讨论了自体法时代在英国的兴起与消逝以及中世纪海事自体法下的特殊关怀取向。第二节主要阐述了海事管辖权在殖民地新世界中的交锋。首先分析了北美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的起源,在殖民地早期呈现出国旗跟着商业走的特点,而后随着英国在殖民地控制力的加强,普通法院和海事法庭延续着在殖民地母国的争斗,其中夹杂着王权和贵族的博弈。由于殖民地处于中心和边缘之间,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呈现出一定的离心倾向。第三节首先列举了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典型诉讼形态,其次分析了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的统一性特点。最后归纳出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中的特殊关怀取向。论文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美国宪法出台前后新旧传统的缠斗与海事管辖权制度的诞生过程。第一节主要论述了美国革命时期在海事司法管辖权的统一性追求及其失落。革命先贤们大胆开展了海事管辖权的新实验,开创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新时代。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革命时代的州海事法庭和上诉法庭之间的博弈和妥协,凸显了管辖权变革的艰难,并对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和检讨。第二节总结了北美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对后世的遗产。指出了革命时代的管辖权探索为后世提供了多项制度的历史实践,提示宪法海事管辖条款出台后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发展方向。第三节论述了美国宪法制定之后海事司法管辖权的法律渊源,指出宪法海事司法条款对海事管辖权的统摄性和解释上的开放性,并分析了其对后世海事管辖权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对诉讼者权利保留条款的阐述,指出其在实质上属于联邦主义下的妥协,为后世海事管辖权的实践扩张埋下伏笔。第四节通过回溯两大法系历史中的海事司法管辖权,阐述了海事司法管辖权变迁的观念源流。第五节通过海事管辖事项公法抑或私法的辨析,揭示了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内容属性以及必然的时代转向。论文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美国联邦主义体制对海事管辖权变迁的影响,具体包含影响和制约两个方面。第一节首先分析了横向联邦主义之下的国会角色。通过海事管辖权在宪法制定之前、南北战争之前、南北战争之后三个历史阶段的变迁再现了国会角色从隐居幕后到走向前台的历程,随后介绍了国会关于海事管辖权的重要法规,这些法规均在海事管辖权变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会和法院之间围绕海事管辖权的互动。第二节对纵向联邦主义之下的各州角色进行了阐述。指出州权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承担着多元角色,其不仅是海事管辖权扩张的坚定异议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关救济与权利的提供者,承担着补位的功能。随后对州法在海事管辖权中的适用进行分析,通过其适用可以看到州在联邦海事管辖权中的深度渗入,并对由此而生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介绍。论文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一般海事法的价值功能和制度实践。第一节首先分析了一般海事法的价值功能,亦即一般海事法的统一性追求和特别关怀取向,并阐述了其间的关系。第二节阐述了大陆法视野下的一般海事法以及其对美国海事管辖权发展变迁的影响。第三节阐述了普通法视野下的一般海事法。首先,通过分析普通法在美国海事管辖权中的演变,并以伊利案和詹森案为时间分界,阐述了一般海事法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一般海事法救济和海事司法管辖权持续扩张。第四节阐述了一般海事法的法律渊源,列举其四种表现形式,亦即:以奥内隆法典为代表的欧陆制定法;航运业的通用形式、术语和惯例;新时代原则和观念的影响;历史立法。第五节主要阐述了联邦法院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主要角色,其作为一般海事法的掌舵者,和国会和州之间的关系。第六节旨在统一性视野下,对一般海事法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评价。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扩张下的海事司法管辖权及其自体性失落。第一节主要阐释了美国海事管辖权在时空维度的拓展。首先,介绍了美国海事管辖权中船舶和可航性水域概念的变迁,二者构成了海事管辖权变迁的概念基础;随后对美国海事管辖权的空间延展进行了叙述,意即从“潮汐水域”进发,止于“所有可航水域”,实现了海事管辖权通航水域的全覆盖。第二节阐述了海事合同管辖权标准沿革,其从最初期的地点标准逐渐回归其本质属性,并进而分析了船舶建造合同、船舶保险合同和海事管辖权的关系以及初步合同原则对海事合同管辖权的影响。最后在统一性视野之下做出评价。第三节阐述了海事侵权管辖的标准变革,首先对海事侵权管辖进行了概论,并对严格地点标准的消逝进行了历时性分析。海事管辖权在扩张过程中,相关联系标准次第出现。最后,主要对工业时代下人身伤亡的海事法救济进行了阐述。第四节主要关注海事管辖权的特别关怀取向,首先是一般海事法下的船员权利。美国船员保护既有继承,也有突破,随着时代的演变,美国海事管辖权下船员保护日渐多元化。其次是衡平救济的正式纳入,主要围绕美国法律研究所对1966年合并的评估阐述了管辖权合并下的海事统一性。第五节论述了面向公海的美国海事管辖权,通过海事管辖权在国际层面的拓展,展现了海事司法管辖权在实践中收缩的另一面相。第六章重估了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功能。第一节归纳总结了百年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取向。首先指出了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存在统一性追求和特别关怀两大取向,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二节指出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商业品质和独特性格。通过分析其在商业中的角色,凸显了其护佑海商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规律;第三节指出在联邦主义背景下一般海事法在实践中的失措、未尽的统一性及其表现形式,并进而引申出美国海事管辖权所能提供的经验和启示;第四节重估了几个世纪以来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变迁模式。从自发秩序和建构秩序的综合视角,归纳出海事管辖权的本质属性和应然方向,并在历史经验辨识的基础之上,寻求海事管辖权统一性迷局的理论和实践破解之道。第七章回归我国海事司法实践,主要论述了美国法观照下中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困惑与成长。第一节在多重视野下对我国海事管辖权的扩张进行正当性分析。主要从规范角度、传统角度、现实角度、未来愿景等四大方面论证了我国海事管辖权扩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节阐述了自体性危机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实践样态,主要包括我国海事管辖权受案范围的扩张之失、海商案件民法一般性规定适用的泛化、普通法院和海事法院间的管辖权冲突;第三节在比较法关照下对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从价值层面进行系统检视。在美国海事管辖权的扩张经验及历史检讨的基础上,对我国海事管辖权从功能视角下进行价值反思;第四节尝试对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进行价值重构和功能厘定;第五节指出,美国海事管辖权在机构互动、海事习惯法、特别关怀理念和管辖权拓展模式四方面的经验是中美海事管辖权的交集之所在,也是我国海事管辖权改革的突破点。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若干扩张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具体设想。本文结语部分在美国海事管辖权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超越自体性的角度对我国海事管辖权制度改革的应然方向进行总体评价。本文的研究任务在于为当下我国海事管辖权的扩张进行论证,并对相关附随问题提供比较法上的解决经验:在我国规划建立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当下,借鉴美国海事管辖权历史经验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借鉴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基础之上,海事管辖权价值取向应该从自体性价值和对船员特别关怀两个方面进行定位,对于其功能设置,可以考虑海商事联系标准,但应注意美国法经验教训,防止标准的抽象化阐释。构建起以实质性海事联系为基础,兼顾统一性价值和弱势群体特殊关怀的受案范围规则体系,宜提倡一种“限定的自体性”,这种自体性不要求将所有涉海的案件一网打尽,而是采取“有进有退”的策略,从而提高我国海事管辖权的制度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服务于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

贾冠华[2](2020)在《国裕物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比国企发行债券时有政府托底、刚性兑付,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其违约频率更高。中国的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民营企业往往存在内部治理问题和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国内很少有人研究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案例。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集钢铁、航运和造船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国民营企业——武汉国裕物流集团作为典型案例回顾其违约过程。希望这一案例分析可以为当前正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断摸索前行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参考意见。本文首先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角度对民营企业的信用债违约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债券违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选出适合研究武汉国裕物流集团案例的KMV模型,为后续分析打好基础。其次,回顾了国裕物流集团债券违约事件并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该债券违约发生的原因,与此同时借助Z-score模型以及KMV模型对公司进行风险预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进行对比。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并针对评级机构、行业、公司多个角度给出信用风险的防范建议,提出构建一个多元化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分析发现:首先,外部因素方面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给周期性行业带来不利影响,钢铁业、造船业、航运业相互影响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过剩造成供给端和需求端错配是债券违约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且信用中介机构的不作为也促使信用风险加剧。其次,内部因素方面,主要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营业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公司管理层激进的扩张战略致使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用Z-score模型和KMV模型对公司进行风险预警分析,发现国裕物流集团的信用风险早已处于高位。因此,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建议:有必要规范信用机构评级机制,鼓励周期性行业去产能化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综合风险管理水平并改善我国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现状。

刘稳[3](2019)在《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漕运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富,漕运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漕运文化遗存的旅游开发是漕运文化的价值得以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客观选择,也是漕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如何更好地发掘漕运文化遗存内涵,探析漕运文化的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并加以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课题。通济渠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变迁及其遗存的旅游开发展开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遗产价值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界定相关概念;其次,对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的变迁、影响因素及漕运文化遗存展开分析;然后,结合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状况分析其旅游价值及开发条件;最后,通过游客感知问卷调查分析归纳总结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开发优化对策。研究表明: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漕运文化遗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以及旅游价值,其中旅游价值在漕运文化遗存的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的旅游发展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足;保护性开发意识不强,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足;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但旅游开发出现同质化现象;景区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设施建设;景区服务体验一般,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资源文化挖掘深度不足;旅游景区宣传营销有待加强等问题。旅游开发主体、旅游开发对象以及旅游市场应加强资源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系统营销宣传,打造品牌特色,以更好地实现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的开发。

李薇[4](2019)在《僵尸企业战略转型路径及效果研究 ——基于*ST舜船资产重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国家越来越重视只注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产能过剩是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僵尸企业”就是产能过剩下的产物。因此,我国逐步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相关政策,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供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2015年1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僵尸企业问题也日渐引起大众关注。僵尸企业不仅自身面临难以经营的问题,更是占用大量社会资源以及政府的不恰当救助给财政、金融行业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对于僵尸企业战略转型路径及效果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对僵尸企业的识别标准、形成原因以及战略转型路径做出具体分析,为指导实践奠定基础。并且对*ST舜船资产重组案例进行解析,通过财务绩效分析,用数据更直观地反映出*ST舜船在重组前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营运能力的变化,进而佐证了*ST舜船的战略转型成功。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要发挥政策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兼顾经济和社会利益。第二,企业要注重内部控制,加强内审机构的作用,给债权人和股东带来价值最大化。第三,对于不同僵尸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战略转型路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并结合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环境,选取被标定为*ST公司的僵尸企业——*ST舜船,进行案例研究,对如何治理僵尸企业以及有关资本运作的相关文献研究做出一定贡献。现阶段,找到有效的方式促使僵尸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对我国改善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彭懿,朱琦,赵晶,甄希金,王浩,周清[5](2019)在《物联网技术在船厂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全国各大船厂安全生产情况的调研,收集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船厂安全生产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从安全生产影响因素人、物、环境的角度,按物联网三层架构分别分析能满足需求的物联网技术,提出物联网技术在船厂安全生产中的3种应用场景,对每种场景所使用的物联网技术和解决的问题做简要说明。最后对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贾宁,陈西峰,郑成彬,曲颖,张雪艳,王忠旭[6](2018)在《某船舶制造厂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某船舶制造厂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经修订的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对我国某船舶制造厂工人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与工效学负荷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开展调查。采用卡方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830份,收回有效问卷809份(有效率97.5%)。工人各部位WMSDs年发生率为12.2%39.4%,发生率排在前四位的部位依次是下背部(39.4%)、颈部(31.3%)、手腕部(26.8%)和肩部(26.3%)。下背部、颈部、手腕部、膝部和踝/足部WMSDs的发生率在不同工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弯腰同时转身是导致下背部和肩部(OR=1.53,1.68)、手腕部长时间弯曲是导致手腕部(OR=1.62)WMSDs的危险因素;身高是导致下背部(OR=1.03)WMSDs的危险因素;经常加班是导致下背部和手腕部(OR=1.62,1.55)WMSDs的危险因素;主观工作姿势舒适是下背部、颈部、手腕部和肩部(OR=0.68,0.52,0.62,0.54)的保护因素;自主控制工作进度是手腕部(OR=0.67)WMSDs的保护因素;工作节奏快是导致颈部、手腕部和肩部(OR=1.60,1.66,1.60)WMSDs的危险因素;上司关心下属是颈部和肩部(OR=0.67,0.69)WMSDs的保护因素。[结论]造船业工人WMSDs的发生率较高,亟须根据WMSDs的职业、个体、心理社会因素制定相关措施,以降低此类疾患对工人健康的不良影响。

冷静[7](2018)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舞弊的识别及其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ST舜船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迅速飞快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也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地完善而不断的增加,财务舞弊事件也开始屡屡发生,从90年代初的原野公司舞弊事件开始,接下来又是银广夏、琼民源、科龙电器等,随后五粮液和中国铝业等公司也卷入了财务舞弊的风波。在我国资本市场飞速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之间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来抢占市场,越来越多发互相持股的现象,从而较为复杂的关联方关系也就形成了。关联方交易一方面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经济效率都提高了;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不合规的交易方式和不公允的交易价格来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进行舞弊也成为了舞弊常用的重要手段。而且关联方交易涉及到的关系十分复杂、隐蔽性极强且难以识破,不仅大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识别难度和审计风险,还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论文正是在此研究背景下展开讨论,针对*ST舜船舞弊案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利用财务分析方法,通过对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异常财务数据的分析以及行业平均数据的对比,对其舞弊行为进行了识别,从隐瞒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未披露的重大事项、粉饰财务报表三个方面探讨该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手段。之后进一步分析导致该舞弊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监管不力、惩罚力度不够大,企业自身存在内部治理体系不健全、规模过度扩张、高杠杆经营等问题,注册会计师缺乏审计的独立性、职业怀疑和谨慎,且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关联交易的审计程序,才导致了该舞弊行为的瞒天过海。接下来论文通过讨论审计风险的识别与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和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分析存在的检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舞弊行为对外部监管机构、注册会计师及被审计单位分别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并从审计风险的角度对注册会计师在对关联方交易进行审计时用到的审计程序提出优化和建议。

张莹[8](2018)在《舜天船舶关联方交易剖析及启示》文中指出我国各行各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改善,甚至逐步出现了许多新兴行业。从证券市场的角度来看,截止到目前,上交所有上市公司1400家左右,深交所上市公司在2100家左右,合计约达到3500家上市公司。飞速发展的另一面必然隐藏着暗涌,一些大众看不到或者难以发现的造假行为都在悄然进行。1999年的“银广厦事件”开启了我国财务舞弊的序幕,接下来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便层出不穷。财务舞弊的手段让人眼花缭乱,而动机却是殊途同归。本文则针对不正当的关联方交易进行深度探讨。近年来国内外不乏针对关联方交易的研究,因为国内针对关联方交易出台的法律法规相对匮乏,这就缺乏一个对于关联方交易合规与否的监管机制。关联方交易并不都是不好的一面,如果合理合法的运用,也会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关联方之间是存在一定得熟悉程度的,所以发生矛盾时能够进行有效的协商,交易能稳步有效地进行,可以最大程度上杜绝信息差异。其次通过关联方内部的适当运作,可达到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效益。而其弊端也是相当的明显,因为是集团内部的交易,交易价格容易出现不公允的现象,这就为有不正当心思的人提供了隐瞒利润、非法转移财产的渠道。本文首先对关联方交易以及关联方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包括舞弊动因理论、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对我国关于关联方规范的进程做出简单的归纳总结。接下来对舜天船舶与明德重工的关联方关系以及关联方交易进行案例剖析,其中包括舜天船舶与明德重工的主要关联交易手段、舜天船舶的股权结构、关联交易金额等细节。然后针对这一案例分析其关联交易存在的动因及事件发生后的结果。最后提出针对关联方交易舞弊的优化方案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赵宇鹏[9](2017)在《北极水域航行安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北极冰层大面积融化,这使北极航线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成为可能。2013年我国货船“永盛轮”从太仓港出发经东北航道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完成首航,这标志着北极航运已经从宏观理论战略评估上升到商业价值利用阶段,在世界航运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北极的恶劣气候和脆弱环境给北极水域近乎空白的船舶航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海事组织出台的《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简称《极地规则》)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极地规则》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和《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MARPOL公约)中诸多关于极地航行安全和防止污染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具有强制力的针对船舶极地航行的技术性国际法律规范,构建了具有约束力的极地水域船舶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框架。我国是近北极国家,是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和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积极参与北极航行和北极开发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极航线开通后,与传统的航线相比,从我国到欧洲和北美洲的海上货物贸易运输效率将大大提高。但是,北极水域的特殊环境又对北极航行船舶设计和建造、管理以及船员培训和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当研究《极地规则》对于极地水域航行安全的强制性要求,分析其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介绍国内外学者和相关科研机构对极地航行安全问题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综合叙述了关于极地航行安全问题的国内国际研究背景,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的学术研究多着眼于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和法律地位,对新出台的《极地规则》尚没有系统研究,这是本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第二章通过介绍《极地规则》出台之前国际上关于北极地区法律法规和区域性协定,对《极地规则》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述评,着重指出《极地规则》的法律属性属于技术性法规,是关于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和防污染方面的技术性规定。第三章是对《极地规则》具体内容的论述,详细分析了《极地规则》所规定的极地航行安全的目标性要求以及具体规定。第四章阐述了《极地规则》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我国的积极应对措施:积极参与北极相关的国际海事立法;根据《极地规则》,在CCS颁布的《极地船舶指南》的指导下提高北极通航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有预见性的完善我国船员培训及资格证书管理机制;确定我国极地航行船舶管理的宏观战略。

庄惠民,赵金桂,唐杰,冯梅,贾晓东,杨志峰,朱素蓉,周志俊,任芳德,杨杰,王宏林,庄亚铭[10](2013)在《《造船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的研制》文中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根据安全风险评估原理,综合考虑造船作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危害的可能性,以及工作场所中的作业环境条件。按以下步骤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1)识别危害因素;(2)划分作业单元;(3)调查现场作业环境条件包括工程防护、个体防护措施;(4)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研制完成的上海市地方标准《造船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规定了造船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基本职业卫生管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应急救援以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等要求。本标准对造船行业职业卫生规范化管理和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提供了依据。

二、我国造船业的职业危害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造船业的职业危害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体性观照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概念辨析及主题限定
    四、研究方法及难点创新
第一章 从殖民地走来:革命之前的海事管辖权
    第一节 介入神秘的海洋:海事管辖权的历史背景
        一、从海事自体法时代到国家主义时代
        二、海事管辖权在英国的兴起与衰退
        三、中世纪海事自体法下的特殊关怀取向
    第二节 新世界中的交锋:重商主义时代下的管辖权历程
        一、国旗跟着商业走:北美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初生
        二、穿越艰难时世:北美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发展
        三、在中心和边缘之间: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离心倾向
    第三节 统一性的基因: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运行形态
        一、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典型诉讼形态
        二、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统一性特点
        三、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中的特殊关怀取向
第二章 旧制度的缠斗与美国海事管辖权的新生
    第一节 革命发出的声音:不尽成功的海事管辖权统一实践
        一、革命前夕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危机
        二、革命时代的海事管辖权实验:以“积极号”帆船案为例
        三、未完成的统一事业:海事管辖权变革的得与失
    第二节 新制度的垫脚石:北美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遗产
        一、为后世提供了多项制度的历史实践
        二、提示宪法后时代海事管辖权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统一性的新起点: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宪法依据
        一、迈向统一性:海事管辖权的法律依据
        二、联邦主义下的妥协:诉讼者权利保留条款
    第四节 因循与扩张之路:海事管辖权变迁的观念源流
        一、管辖权的本源:美国海事法中的大陆法魅影
        二、从奉行到抽离:美国海事管辖权中的英国经验
        三、更自由的经验:北美殖民地管辖权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节 公法年代的终结:海事管辖权变迁的私法转向
        一、海事管辖权的公法年代
        二、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私法转向
第三章 联邦主义情境下美国海事管辖权的运作
    第一节 横向联邦主义之于海事管辖权变迁
        一、国会角色的时代变迁
        二、国会制定法与海事管辖权的拓展
        三、国会和法院的配合与制衡
    第二节 纵向联邦主义之于海事管辖权变迁
        一、州权在海事管辖权的双重角色
        二、海事案件中的州法适用及对海事管辖权的影响
第四章 一般海事法对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塑造
    第一节 一般海事法的概念探析
        一、一般海事法的内涵与外延
        二、流动的一般海事法
    第二节 一般海事法的制度源流
        一、一般海事法的欧陆法基因
        二、一般海事法的普通法源流
    第三节 一般海事法的法律渊源
        一、以奥内隆法典为代表的古海法典
        二、航运业的通用形式、术语和惯例
        三、新时代观念和一般原则的影响
        四、比较历史立法和各国法院判例
    第四节 一般海事法的美国发展
        一、詹森案之前的一般海事法
        二、詹森案之后伊利案之前的一般海事法
        三、伊利案之后的一般海事法
        四、持续变迁中的一般海事法
    第五节 一般海事法的机构运作
        一、法院与一般海事法
        二、法院和国会的角色互动
    第六节 一般海事法的效果评价
第五章 扩张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及其功能失落
    第一节 向西部水域进军:海事管辖权空间维度的拓展
        一、物理空间的重构:船舶和可航性水域概念的变迁
        二、不断扩大的疆域:海事司法管辖权向棕水水域的扩张
    第二节 拓宽流动的边界:美国海事合同管辖权的扩张
        一、先例难弃:地点标准的革命后时代
        二、告别传统:地点标准在合同中的消亡
        三、扩张争议:以船舶保险合同和代理合同为例
        四、总体评价:统一性视野中的海事合同管辖权
    第三节 严格地点标准的变迁:美国海事侵权管辖权的消长
        一、无尽的困惑:寻找海事侵权管辖权的界线
        二、流变的标准:严格地点标准的确立与松动
        三、冲突的时代:人身伤亡的海事管辖权救济
        四、未竟的统一:海事侵权管辖权变迁评价
    第四节 特别关怀的遗泽:海事法人道主义的现代延展
        一、从庇护到多元:美国海事管辖权之于船员保护
        二、衡平救济的纳入:程序合并对海事管辖权的影响
    第五节 有进有退的策略:面向公海的海事司法管辖权
        一、海事司法管辖权在国际层面的拓展
        二、从本国国民保护到一视同仁: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实践收缩
第六章 走出迷津:重估海事管辖权的价值功能
    第一节 价值取向:海事管辖权的自体性追求
        一、海事管辖权的统一性追求
        二、海事管辖权的特别关怀取向
        三、统一性追求和特别关怀之关系
    第二节 现实呈现: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商业品质与独特性格
        一、作为商业推手的海事管辖权
        二、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特征
    第三节 实践反思:联邦主义下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得与失
        一、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实践中的失措及呈现
        二、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变迁中的缺憾与启示
    第四节 模式重估:从变迁模式看海事司法管辖权的自体性
        一、自发秩序和主权建构之间的海事管辖权
        二、海事管辖权自体性迷局之辨识与破解
第七章 美国法观照下中国海事管辖权的困惑与成长
    第一节 多重视野下海事管辖权扩张的正当性分析
        一、从规范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理论支撑
        二、从传统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历史启示
        三、从现实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机制保证
        四、从愿景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价值意蕴
    第二节 自体性危机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实践样态
        一、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实践历程
        二、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中的障碍与不足
    第三节 比较法观照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反思
        一、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扩张经验及检讨
        二、功能视角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价值之反思
    第四节 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重构和功能厘定
        一、扩张视野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重构
        二、扩张视野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功能厘定
    第五节 中国海事司法管辖权改革的若干初步设想
        一、有限统一原则在海事管辖权布局中的践行
        二、海事习惯规则在海事管辖权运作中的措置
        三、特别关怀理念在海事管辖权价值中的引入
        四、有进有退策略在海事管辖权拓展中的运用
结语:源于自体法,超越自体法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类
    二、中文译着类
    三、中文期刊类
    四、学位论文类
    五、外文期刊类
    六、外文论着类
    七、外文案例类
    八、英文法规类
    九、网址报刊类
附录 :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发展大事记
博士就读期间科研成果
博士论文后记

(2)国裕物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营企业信用债违约成因及风险度量
    第一节 民营企业信用债违约成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二、内部因素分析
    第二节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一、定性分析阶段
        二、初级定量模型阶段
        三、现代定量模型阶段
第二章 国裕物流债券违约案例概述
    第一节 违约主体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二、公司发展历程及业务状况
    第二节 违约前后经营与财务状况
        一、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二、融资能力恶化
    第三节 债券违约过程
第三章 国裕物流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第一节 债券违约外部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
        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三、造船业下行趋势明显
        四、世界航运业运力过剩
        五、信用评级未能及时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变化
    第二节 债券违约内部因素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三、偿债能力分析
        四、资本结构分析
        五、现金流量分析
        六、经营战略分析
        七、同业对比分析
        八、Z-score违约预警分析
        九、KMV模型违约预警分析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3)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
        1.1.2 申遗成功为通济渠漕运文化的保护利用提供助力
        1.1.3 通济渠漕运文化价值揭示与旅游开发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大运河文化研究综述
        1.3.2 漕运文化研究综述
        1.3.3 大运河漕运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大运河文化遗存
        2.1.2 漕运文化遗存
    2.2 基础理论
        2.2.1 文化遗产价值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变迁及漕运文化遗存
    3.1 通济渠安徽段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经济背景
        3.1.3 文化背景
    3.2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变迁
        3.2.1 变迁历史
        3.2.2 变迁影响因素
    3.3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特征
        3.3.1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状况
        3.3.2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的特征
第4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4.1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分类
    4.2 三大价值评价
        4.2.1 历史文化价值
        4.2.2 艺术观赏价值
        4.2.3 科学考察价值
    4.3 三大效益评价
        4.3.1 经济效益
        4.3.2 社会效益
        4.3.3 环境效益
    4.4 六大条件评价
        4.4.1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4.4.2 景象的地域组合条件
        4.4.3 旅游环境容量条件
        4.4.4 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4.4.5 投资能力
        4.4.6 施工条件
    4.5 小结
第5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5.1 开发总体状况
    5.2 游客感知调查
        5.2.1 问卷设计与游客感知要素的选取
        5.2.2 数据收集及结果
    5.3 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5.3.1 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5.3.2 保护性开发意识不强
        5.3.3 旅游开发出现同质化现象
        5.3.4 景区设施建设不完善
        5.3.5 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5.3.6 旅游资源文化挖掘深度不足
        5.3.7 旅游景区宣传营销有待加强
第6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开发对策
    6.1 加强资源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6.1.1 提升重视程度
        6.1.2 加大法规政策保障力度
        6.1.3 加强资源保护
    6.2 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开发力度
        6.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2 完善产品体系
        6.2.3 提升服务质量
        6.2.4 进行科学管理
    6.3 系统营销宣传,打造特色品牌
        6.3.1 加强营销宣传力度
        6.3.2 打造特色品牌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B: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游客感知调查问卷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4)僵尸企业战略转型路径及效果研究 ——基于*ST舜船资产重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僵尸企业界定
        1.3.2 僵尸企业形成原因
        1.3.3 僵尸企业的影响
        1.3.4 僵尸企业的处理
        1.3.5 文献述评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僵尸企业界定方法
        2.1.1 FN-CHK法
        2.1.2 HK法
        2.1.3 政策界定
        2.1.4 实际利润法
        2.1.5 过度借贷法
    2.2 理论基础
        2.2.1 预算软约束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并购重组理论
3 僵尸企业战略转型路径的相关理论研究
    3.1 僵尸企业形成原因
        3.1.1 银行的不良动机
        3.1.2 政府的“政企合谋”
        3.1.3 各级政府的业绩需求
        3.1.4 官员的地域偏爱
    3.2 僵尸企业战略转型路径分类
        3.2.1 僵尸企业战略转型路径选择方案
        3.2.2 僵尸企业战略转型路径具体分析
4 *ST舜船资产重组案例分析
    4.1 造船行业背景分析
    4.2 *ST舜船重组前分析
        4.2.1 *ST舜船成为僵尸企业的认定
        4.2.2 *ST舜船重组案例概述
        4.2.3 2013——2015 年财务绩效分析
        4.2.4 *ST舜船与明德重工关联交易案例简要分析
    4.3 *ST舜船重组过程分析
        4.3.1 “债务重整+资产重组”路径选择依据
        4.3.2 重组方案介绍
        4.3.3 重组方案分析
5 *ST舜船重组效果分析
    5.1 重组后企业变化状况
        5.1.1 所处行业及主营业务发生变化
        5.1.2 产权及控制关系变化
        5.1.3 前十大股东变化
    5.2 经济效益分析
        5.2.1 重组后优势分析
        5.2.2 2016——2018 年财务绩效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案例研究结论
        6.1.1 宏观环境的推动作用
        6.1.2 当地政府的全面支持
        6.1.3 控制人未变更未触发借壳条件
        6.1.4 控股股东的推动是*ST舜船重组成功的重要因素
        6.1.5 *ST舜船开创“债务重整+资产重组”同时进行
    6.2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6.2.1 完善相关法律建设
        6.2.2 银行加大对不良资产处置
        6.2.3 对“政企合谋”现象进行治理
        6.2.4 注重企业内部控制
        6.2.5 积极防范合并后风险
        6.2.6 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战略转型路径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物联网技术在船厂安全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船厂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
2 监管需求分析
3 适用于船厂的物联网技术
4 物联网技术典型应用
    4.1 重点区域人员安全监管综合平台
    4.2 危险品定位管理平台
    4.3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安全生产监督平台
5 面临的问题
    5.1 投入不足
    5.2 信息安全
    5.3 终端设备通信接口不一致
6 建议与对策
    1)完善政策导向,加大扶持力度
    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产业联盟,降低技术的研发、应用成本和风险
    3)引进和培养物联网应用型人才,发挥物联网的优势
7 结论

(6)某船舶制造厂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WMSDs的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2 WMSDs的年发生率
    2.3 不同工种WMSDs的年发生率
    2.4 下背部、颈部、手腕部和肩部WMSDs的单因素分析
    2.5 下背部、颈部、手腕部和肩部WMSD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7)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舞弊的识别及其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ST舜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关联交易舞弊及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
    2.1 舞弊动因的相关理论
        2.1.1 舞弊冰山理论
        2.1.2 舞弊三角形理论
        2.1.3 舞弊GONE理论
        2.1.4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2.2 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的相关理论
        2.2.1 关联方的定义
        2.2.2 关联方的界定
        2.2.3 关联交易的界定
        2.2.4 关联交易的主要形式
    2.3 关联交易舞弊的相关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理性经纪人假设
    2.4 关联交易舞弊常用的手段
    2.5 关联交易舞弊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
        2.5.1 审计风险定义
        2.5.2 关联方审计风险的类型
        2.5.3 声誉理论和“深口袋”理论
第3章 *ST舜船关联交易舞弊过程
    3.1 *ST舜船舞弊过程介绍
        3.1.1 公司简介及发展历程
        3.1.2 经营范围及所处行业分析
        3.1.3 公司股权结构介绍
        3.1.4 *ST舜船财务舞弊过程介绍
    3.2 *ST舜船关联交易舞弊案的识别
        3.2.1 分析船舶行业宏观环境发展
        3.2.2 审查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内部控制制度
        3.2.3 通过财务分析法进行识别
    3.3 *ST舜船关联交易舞弊手段分析
        3.3.1 隐瞒关联关系与关联交易
        3.3.2 重大事项未披露
        3.3.3 利用隐瞒的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
第4章 *ST舜船关联交易舞弊原因及审计风险分析
    4.1 造成关联交易舞弊的原因分析
        4.1.1 外部监管不力
        4.1.2 企业自身原因
        4.1.3 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的原因
    4.2 *ST舜船关联交易舞弊审计风险分析
        4.2.1 *ST舜船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原因
        4.2.2 会计师事务所特征与审计风险识别的关系
        4.2.3 公司治理与审计风险识别的关系
        4.2.4 *ST舜船关联方交易舞弊中存在的审计风险
第5章 针对关联交易舞弊审计风险提出防范对策
    5.1 针对外部监管部门提出的防范对策
        5.1.1 明确对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的界定
        5.1.2 完善对信息披露的规定
        5.1.3 加大惩罚力度
        5.1.4 提升证监会的监管力度
    5.2 针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的建议
        5.2.1 制定针对关联交易审计的审计程序
        5.2.2 会计师事务所应执行审计轮换制度
        5.2.3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
        5.2.4 审计关联方交易是否符合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5.2.5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5.3 针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防范对策
        5.3.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结构和内审制度
        5.3.2 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5.3.3 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机制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及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舜天船舶关联方交易剖析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关联方交易相关理论研究
    2.1 我国关于关联方规范的进程
    2.2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
        2.2.1 关联方关系的界定
        2.2.2 关联方交易的界定
    2.3 关联方交易现状
        2.3.1 我国关联交易现状
        2.3.2 关联方交易类型
    2.4 相关理论依据
        2.4.1 舞弊动因理论
        2.4.2 “理性经济人”假设
        2.4.3 委托代理理论
3 案例剖析
    3.1 案例简介
        3.1.1 关联双方公司简介
        3.1.2 关联交易简介
    3.2 关联方交易路线
        3.2.1 刻意隐藏关联关系
        3.2.2 为明德重工提供资金支持
        3.2.3 关联购销
        3.2.4 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波动
    3.3 舜天船舶关联交易失控原因
        3.3.1 内部控制出现漏洞
        3.3.2 未遵循会计准则制度进行披露
        3.3.3 关联交易审计失败
        3.3.4 未对财务风险做出识别
        3.3.5 没有充分识别行业风险
4 启示及优化方案
    4.1 优化内部控制
        4.1.1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4.1.2 优化独立董事制度
    4.2 提高审计质量
        4.2.1 提升审计质量
        4.2.2 提高审计人员个人素质
    4.3 法律法规的优化
        4.3.1 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优化
        4.3.2 加大打击力度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北极水域航行安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北极水域航行安全的提出和法律变迁
    2.1 北极水域航行安全问题的提出
        2.1.1 航行安全的含义
        2.1.2 北极水域航行安全的提出
    2.2 北极航行国际立法的变迁
        2.2.1 北极航行相关国际公约
        2.2.2 北极航行相关区域性协定
    2.3 北极航行安全的核心规则——《极地规则》
        2.3.1《极地规则》的产生背景及形成过程
        2.3.2《极地规则》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2.3.3《极地规则》的法律性质
        2.3.4《极地规则》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极地规则》对航行安全的具体要求
    3.1《极地规则》总则对航行安全的规定
        3.1.1 影响极地航行安全的危险源
        3.1.2《极地规则》对海冰的划分
        3.1.3《极地规则》对冰区船舶的界定
    3.2《极地规则》对船体总体结构的强制性法律规定
        3.2.1 船舶极地航行结构设计
        3.2.2 船舶极地航行材料选取
        3.2.3 船舶分舱及稳性
        3.2.4 船舶水密和风雨密完整性
    3.3《极地规则》对船舶安全设备的强制性法律规定
        3.3.1 消防设备系统
        3.3.2 通信设备系统
        3.3.3 救生安全设备系统
    3.4《极地规则》对船员配备与培训的强制性法律规定
        3.4.1 液货船船员执业资格规定
        3.4.2 客轮船员职业资格规定
    3.5《极地规则》对船舶管理的要求
        3.5.1 极区水域操作手册
        3.5.2 航行计划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应对北极航行安全规则挑战的法律措施
    4.1 北极航行安全规则带给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4.1.1 北极航行安全规则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4.1.2 北极航行安全规则对我国的挑战
    4.2 我国应对北极航行安全规则挑战的法律措施
        4.2.1 积极参与北极相关的国际海事立法和北极治理
        4.2.2 在CCS《极地船舶指南》的指导下提高北极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
        4.2.3 完善我国船员培训及资格证书管理机制
        4.2.4 加强我国极地航行船舶管理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造船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制定本《标准》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意义
3《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1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3.3 职业病危害的控制
    3.4 职业卫生宣传与培训
    3.5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
    3.6 职业健康监护与管理
    3.7 应急救援措施
    3.8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
4 作为强制性标准的理由
5 贯彻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四、我国造船业的职业危害与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性观照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演进研究[D]. 靳匡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国裕物流集团债券违约案例研究[D]. 贾冠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 刘稳. 湘潭大学, 2019(02)
  • [4]僵尸企业战略转型路径及效果研究 ——基于*ST舜船资产重组案例分析[D]. 李薇. 安徽财经大学, 2019(09)
  • [5]物联网技术在船厂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 彭懿,朱琦,赵晶,甄希金,王浩,周清. 船舶工程, 2019(05)
  • [6]某船舶制造厂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J]. 贾宁,陈西峰,郑成彬,曲颖,张雪艳,王忠旭.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8(05)
  • [7]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舞弊的识别及其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ST舜船为例[D]. 冷静. 沈阳工业大学, 2018(12)
  • [8]舜天船舶关联方交易剖析及启示[D]. 张莹.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
  • [9]北极水域航行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 赵宇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10]《造船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的研制[J]. 庄惠民,赵金桂,唐杰,冯梅,贾晓东,杨志峰,朱素蓉,周志俊,任芳德,杨杰,王宏林,庄亚铭.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3(05)

标签:;  ;  

我国船舶工业职业危害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