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重症治疗分析

急性胰腺炎重症治疗分析

古交矿区总医院普外科山西030200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所具有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所收治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道疾病与高脂血症,病情较急较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反应普遍严重,腹腔中压升高容易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而在运用保守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积极介入和引流减压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成效。结论:早期积极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愈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

前言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急腹症之一,发病急骤,临床表现凶险。当前,重症急性胰腺炎已经成为危及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在当前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之中,通过强化监护为主,将保守治疗作为主导性地位,而在CT或者B超的引导下经过皮穿刺置管引流,这一部分特定病例已成为创伤相对较小,也较为安全的替代手术治疗之最佳选择,能够实现机体损伤的最小化。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间一共收治了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40例;年龄为32至81岁,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胆道疾病36例(含胆囊结石胆囊炎24例、胆总管结石12例),高脂血症16例,酗酒与暴饮暴食8例,车祸外伤4例。临床表现是出现急性和持续性上腹部的剧烈胀痛,而且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腹痛自从得病至入院6小时至4天不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与呕吐症状,并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与腹水,腹穿抽出液的淀粉酶显著增高,其中有48例为血性腹水;合并胸腔积液的有2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8例,肾功能不全的有6例。对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所制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本组64例全部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1.2方法与结果:全部64例均予以禁食和胃肠减压,并维持水电解质之平衡,运用生长抑素以抑制胰酶的分泌,用抑酸剂保护胃粘膜与心肺肾功能,4例在入院之后第4天施行手术清创引流;32例在入院后的3至9日采取保守治疗,同时,在B超或者CT的引导之下进行腹腔内积液和积脓的穿刺引流。64例患者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之后,均在入院之后8至18日内进食,并逐步痊愈出院。

2讨论

2.1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起病较急较重,上腹部剧烈疼痛,大多伴有恶心呕吐与发热症状,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血尿淀粉酶的升高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也有一些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正常或者低于正常值,本组中有16例血尿淀粉酶属于正常值,所以仅仅凭此进行早期诊断显得较为困难。对于中老年和出现胆石症病史与酗酒、暴饮暴食的患者,一旦出现上腹部的剧痛,应当考虑为本症。根据国内外公开报道,低钙、高糖与白细胞总数增高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提示性意义。通过CT检查能够明确胰腺的坏死之范围,而增强CT检查则是诊断该症的标准。当前,坏死组织的感染是造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并发症。

2.2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在诊疗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重症急性胰腺炎仍保持着相当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重点在于让患者胰腺尽量处于休息的状态,尽量减少对于胰腺之刺激,从而避免急性炎症的重新发作。要尽快开展液体复苏治疗,以纠正血流动力学之改变,较快地恢复有效的内脏灌注,并且重建电解质的平衡以防治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应当加大重症监护的力度,通过禁食与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胰酶活性等方式,在尽量不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总体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加快恢复肠内的营养,并且减少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所造成的并发症。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须区分是胆源性还是非胆源性。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如果患者没有胆道梗阻者,就可以先进行非手术保守治疗,待其好转之后再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而避免患者症状的重新发作。对于伴胆道梗阻的患者,应当依据指南,开展急诊内镜下的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并加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管引流,或者联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从而缓解梗阻等因素。本组病例主要进行保守治疗,其后再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无胆道完全梗阻,在行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术同时,进行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取石术,疗效较为理想。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局部病变而引发全身性病理与生理紊乱的典型疾病,腹腔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胰性渗液,其中含有高浓度胰酶与各类存在毒害作用的炎症介质。它们不仅会加重肠麻痹,造成患者肠腔的积气积液与肠壁水肿,还会引发腹内压的明显提高与腹腔室间隔综合征,而且毒性物质一旦吸收入血,就会引发机体的全身毒害,造成多脏器功能的障碍。所以,要在早期积极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患者在入院之后应积极进行保守治疗,并在B超或者CT的引导之下实行腹腔内积液与积脓穿刺引流,从而降低腹腔内压,并为开展其他治疗提供充分的空间与时间。

3结论

总之,鉴于我们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这一疾病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与提高,临床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了持续的丰富与完善。笔者觉得,应当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强化相互协作,从而尽量开展个体化的治疗,从而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治愈率及其生存的质量。

标签:;  ;  ;  

急性胰腺炎重症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