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关于中国集合式住宅发展的另一条可能途径

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关于中国集合式住宅发展的另一条可能途径

陈力[1]2004年在《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人类迈入21世纪,人居环境及其建设程度早已今非昔比。而中国当代集合住宅,作为当下建设速度最快、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与人们生存与生活最密不可分的居住建筑,亦在人们不懈努力下为营造更人性、更完善的人类栖居空间和场所而孜孜以求。如果从更深远更本质的意义上说,人类的现实生存乃至人的心灵状态与居住空间及其本质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本文则立足于现今集合住宅的未来发展这一关怀核心,以现代人的精神和情感等深层人类意识与居住场所的关系为引入,着眼于居住空间的本质意义的深刻思索与探寻,尝试性提出“集合住宅本土化”这一论题和观点。试图从人与居住空间的本质关系——“空间情感性”角度出发,在客观剖析当今中国集合住宅居住空间其本质意义和传统住宅居住空间内涵与理念的基础上,依借“本土化”这一特殊手段、途径和过程,探寻现代居住空间物质条件与古代空间精神和内涵新的契合节点,思考并探索一种在现有居住空间物质形式基础上的“情感性空间”,即试图从居住空间更本质的意义上去把握当代集合住宅的空间改善与转变乃至进步,以期为中国集合住宅的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性探讨和另一种角度的新思路,也为未来的集合住宅道路找寻新的启迪和思维参考。 本文首先在阐述和透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及建筑等诸方面的现实状态后,对现代人的精神与情感进行冷静反思,并深入思索人类生命的存在意义与居住现象本身、住宅中居住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人类栖居场所的日后发展,在不断满足人类居住生活物质条件的基础下,或可从空间本质乃至人与空间的关系等深层意义上做出回应。而本文则尝试性提出“集合住宅本土化”的论题,试图从居住空间的深层意义上去把握其发展途径。之后,本文对论照本身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必要介绍和阐释以表明,本文提出的“本土化”,不过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也是达到我们所要追求的居住空间本质意义上一种可能性发展的方法和过程。进而,文章通过对集合住宅的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的详尽论述剖析,论证并指出中国集合住宅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光辉业绩的同时,亦存在其自身深刻的矛盾,即物质条件的完善和丰富与居住空间的单一僵化、缺乏表情及缺少对居住空间本质意义的深刻探求,同时指出其深刻原因在于对居住建筑的理解倾向单纯物质技术层面而忽视居住空间最深层的含义:空间情感性,即人与空间的诸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今天的、终极的问题关怀出发,并以现代理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居住空间进行重新解读和深入剖析,论证传统居住空间形态其客观而积极的意义在于,其间凝结的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本体的意义内涵以及空间生成理念等隐型的空间精神,而并非在其他诸如物质形式的材料质感、符号构件抑或其单纯的审美价值。从而论证,传统居住空间之于今天集合住宅的价值,在于对居住空间本质的精确把握,对空间←→人的互动关系的注重,借以说明,这种凝结在传统住宅空间中的深刻内涵无疑可成为现代集合住宅的发展提供在居住空间本体意义方面的有益启迪。最后,本文尝试性对以上论述加以补充,通过类型学的思考与设计方法,倡导并提出以“本土化”的手段和动态过程,对传统空间其抽象的“原型”意义,还原于集合住宅居住空间的现实形式中,寻求一种历史的空间意义与现代住宅的空间物质条件的合理契合“节点”,并就此“本土化”的方法对某些必要的把握原则进行说明,同时简要阐述其具体操作方式,以期为集合住宅的发展从空间形态角度,向人们表明另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启示。

向旋[2]2011年在《1949-1978江浙沪工人新村住宅建筑及其户外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新中国政府为了解决迫切的住房问题,从1951年开始建设工人新村。这是一种以公房为主,按分配制度进行统一分配,为解决工人居住问题而建立的集合式住宅社区。它在新中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深远的影响着新中国住宅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的步伐将这些工人新村远远抛在了后头,成为大多数城市“大拆大迁”的对象。无情的拆除,使得这些曾经辉煌的工人新村被彻底从城市中抹除,曾经艰苦奋斗的工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活,伴随着工人新村消逝而去,这段记忆正在被刻意遗忘。从文献综述的研究结果来看,对于工人新村的研究普遍处于起步的阶段。最早的关注来源于社会学角度,旨在揭示工人新村的社会价值和意义。随后又发展出关于工人新村保护策略的研究,但是对于工人新村基本物质形态尚且不了解的情况下谈保护策略,稍显不足。系统完整的关于工人新村形式和特征的研究尚且没有,工人新村价值的发掘和保护策略的探索都需要基于对其物质形态特征的明确。本文正是针对现有研究的问题,从设计艺术学、建筑学的角度入手,针对工人新村空间形态和形式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完善对于工人新村物质形态层面的研究工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江浙沪地区1949-1978年的工人新村。本文首先对工人新村的概念从物质形态层面上加以定义,确定其集合住宅的基本形式,初步对国内外集合住宅进行梳理研究。其次针对精神层面加以定义,对“新村主义”进行研究。通过物质精神层面相结合的研究,确定工人新村的基本概念。根据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本文将对象划分为1949-1957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1958-1965“大跃进”及其调整时期、1966-1978“文化大革命”及其影响时期等叁个时期。文章首先从社会政治经济、相关政策、设计主导思想等背景入手,研究每个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对于工人新村建设的影响。其次,对各个时期工人新村住宅平面及其空间形态进行梳理归纳。再次,针对其住宅建筑形式特征进行梳理归纳。文章最后利用历时性的研究手法对各个时期工人新村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发掘每个时期的差异与联系,发掘每个时期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以及推动这种演变产生的原因。同时,运用对比研究的手法将江浙沪地区与北方城市的工人新村进行对比研究,对比归纳两者间的差异,发掘江浙沪地区工人新村的区域性特点。

胡占芳[3]2018年在《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近代化历程中,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针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展开的系列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笔者在查阅大量翔实历史文献资料和对现存近代住宅实地调研踏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准确地考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区)的发展特征。笔者在研究中翔实地考察每一历史阶段内住宅建筑本体特征、住宅区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住宅制度与规章策略等,并以住宅建筑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主线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发展演进形成整体性认识,即南京近代城市住宅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论文主体内容共由七个章节组成,各章节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其划分为叁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第二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第叁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第一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由第一章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第二章南京近代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两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由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等四个章节组成,分别是针对1840-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和1945-1949年等四个历史时段内近代城市住宅规划建设与发展变化的综合考察;第叁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由第七章节构成。

杨婷婷[4]2007年在《中国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城市住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20年时间住宅总量增长了几倍乃至10倍,其中批量生产的城市住宅占大多数。与住宅建设的速度不相协调的是我国现代住宅理论层面的缓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显着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只满足于住宅空间大小、户型的合理程度、住房的声、光、热、空气等物理环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宽敞美观整洁等方面的改善,而是寻求更高的居住要求——真正的诗意的栖居。居住建筑的灵魂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得到继承和发展。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法。首先对于传统民居和集合住宅二者,从形成发展和现状各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其本质和现象上的异同点。其次是从文化的角度对传统民居和集合住宅进行比较和分析。文化的叁个特征是物质、制度和精神,分别对应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文观)和人的自身感受(心理观)。因此分析问题部分从自然观、人文观和心理观叁方面对传统民居和城市住宅中的建筑元素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找出传统民居中凝结的人文精神与情感智慧等文化隐性层面与当代城市住宅的契合点,提出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住宅中应用的设计方法,从而试图改变现有现代城市住宅“缺乏表情,忽视情感”等现有的缺憾,以期为人们更好地栖居生活探索另一条发展途径,也为形成有中国特色居住建筑理论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本论文共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论文题目确定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的确定以及研究范畴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框架;第二章首先通过溯源,纵向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与现代城市住宅的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历史文化和社会状态对二者发展的影响。其次结合实地调研对于二者的现状以及特点作了具体的说明;第叁章分析了文化对于居住建筑的影响,然后从文化的人文观、自然观和心理观叁个方面对于传统民居和现代城市住宅的建筑元素进行比较和分析。第四章根据上文的分析提炼出传统民居适应现代住宅的元素,并分析了四个传统民居元素应用在城市住宅中的例子,最后提出几点传统民居现代应用的设计方法。第五章是对上述四章的研究的概括总结以及对于今后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城市住宅中应用的展望。整个论文结构的研究顺序,是按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的。

张福强[5]2014年在《西方现代集合居住体的简约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二十世纪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简约化设计思想和现代集合居住体建筑成为了工业文明社会主流建筑思潮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媒介。尽管在二十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复古的建筑思潮,但简约化思想作为一种思潮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在当下,追求“少就是多”的简约化设计风格得到了社会新兴主流群体的认同与推崇,简约化设计思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在居住模式的层面上,新兴群体越来越注重简约,舒适,便捷的生活理念,而西方现代集合居住体作为与其生活最为紧密的建筑形式更成为了简约化设计思想的重要体现。当下,中产社会阶层与新兴社会群体对居住生活空间的简约化的功能,美学以及对公共功能服务的需求使得对现代集合住宅体的简约化设计研究符合实际意义。本文对西方现代集合居住体的简约化设计思想的本源做以探究,通过对简约抽象美学形成的本源和简约化设计在集合居住建筑理论发展的主线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潜在的简约化规律与表达,为对具有简约化设计思想的现代主义集合居住体设计提供思路与方法。对西方典型现代集合居住体进行解读,并将集合居住体的简约化设计策略归纳总结为叁个部分,即外部形态的简约化设计,公共空间的简约化设计以及居住单元的简约化设计,并结合当下的简约化生活方式,对多元化思潮中的简约化设计思想和现代集合居住体做以评述,同时结合试设计的方式对简约化设计思想进行更加客观的诠释,进而对现代集合居住体的简约化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这也是本文的行文意义。

万晶[6]2018年在《西风东渐下的南通近代建筑装饰装修样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西风东渐下的中国近代的建筑装饰装修是承接古代迈向现代的中间环节,它集中反映了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国社会对西方建筑艺术的态度转变。彼时的南通,既没有政治中心城市的规划与引导,也没有被迫开埠城市的殖民与西化,但在短时间内,却集中产生了一批功能性强、形态丰富、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的建筑,其装饰装修样式的发展是边缘城市民众对于先进思想与文化进行自我调适、主动变化的过程。它激发出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的动荡局面中,运用民族智慧“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创新之举,在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西风东渐下南通地区的近代建筑为例,在基于大量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对南通现存的优秀近代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深入分析南通近代建筑的装饰装修样式。通过对西风东渐下南通近代建筑装饰装修样式的梳理,力求探索相关特征产生与发展的动因、特点及路径。本文的论题从研究对象来看,不属于主流的地域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也集中于易被忽略建筑的细节部分。因此,本文期望能为丰富中国近代建筑史,为当代建筑装饰装修的多样化贡献微薄之力。绪论,从研究背景和缘起着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进行梳理与评析。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意义、范围、对象及内容,并制定研究框架。论文主体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西风东渐下南通近代建筑装饰装修样式产生的背景做了详细的阐述,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装饰装修样式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将西风东渐下南通近代建筑装饰装修样式的现存状况进行了梳理,对相关问题做了情况说明。第叁章以典型案例作为支撑,介绍了西风东渐下南通近代装饰装修中出现的几种样式语汇。第四章将西风东渐下南通近代装饰装修样式进行分类解析。第五章在对西风东渐下南通现存的近代建筑装饰装修样式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视知觉实验,以科学的实验分析数据来佐证南通近代装饰装修样式的发展轨迹与样式特征。第六章分析其样式特征产生与发展的动因、特点及路径,从而得出在西风东渐这一特殊时期,文化交融、社会变革、建筑技艺革新、建筑材料的革新以及传统营造业的嬗变是影响和推动南通近代装饰装修样式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覆盖面广、外向型、多元化是其主要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本土化演变和“朋友圈”的扩散是其主要路径。文末结论归纳主要创新点及学术贡献。

张世进[7]2016年在《现代小型住宅设计的秩序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于住宅形态的物质形态和审美内涵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中国传统的住宅形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本文通过传统住宅与现代住宅进行对比,首先分析伦理秩序及自然观对传统住宅形态的影响,根据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归纳居住者对现代住宅空间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对空间设计的影响,及其存在着怎样的秩序性。文章着重分析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类型家庭的不同需求给设计造成的影响。发现小型住宅种存在的秩序性不只表现在空间组成的几何秩序上,而且功能空间的组成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性,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居住者的要求下,基本功能的空间秩序会随之被打破。因此作为现代住宅设计的一种特殊形式—小型住宅的设计,设计师需要把握其空间组合的秩序性,功能的秩序及生活中的秩序,将设计与生活有序的结合起来,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D]. 陈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2]. 1949-1978江浙沪工人新村住宅建筑及其户外环境研究[D]. 向旋. 江南大学. 2011

[3].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D]. 胡占芳. 东南大学. 2018

[4]. 中国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城市住宅中的应用研究[D]. 杨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5]. 西方现代集合居住体的简约化设计研究[D]. 张福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4

[6]. 西风东渐下的南通近代建筑装饰装修样式特征研究[D]. 万晶. 东南大学. 2018

[7]. 现代小型住宅设计的秩序性研究[D]. 张世进. 武汉纺织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关于中国集合式住宅发展的另一条可能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