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新形势下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目前,基层水利管理没有保持和水利建设的同步,严重制约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形势下,加快水利事业发展、深化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更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1新形势下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1)它是促进水利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促进水利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同时要重视统筹兼顾,促使水利事业能取得可持续发展。但在轻小型重大型、轻配套重骨干等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基层水利工程报废趋势没有被根本扭转,和实现水利

事业可持续发展存在差距,所以须深化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向基层水利单位、小型水利工程推进改革工作,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2)它是水旱灾害抵御能力得以提升的有效途径。基层水利的基本功能在于实时调配水土资源、兴利除害。为达到该目标,只建好水利工程还不够,做好水利管理工作的意义不容忽视。当下,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下,基层水利工程无法在抵御水旱灾害上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只有深化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将各种管理体制健全、理顺,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才能切实提升水利工程对水旱灾害的抵御能力,才能提高基层水利管理水平,才能使水利综合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3)税费改革形势。税费改革是继农村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次重大改革,是对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稳定农村社会。目前“两工”全部取消,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的“以资代劳”将不复存在。人们对水利认识不一,有的干部认为组织搞水利就违反政策,造成农民负担反弹;有人认为,农村水利建设,只能依靠国家投入。在当前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统一思想意识,如何解决工程投入,已经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4)贯彻落实水行政法律、法规。目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利管理虽有法可依,但由于宣传不到位、群众认识程度低、规费征收力度不大等原因,加上地方政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行税外无费政策,在水利执法过程中,无论是水利设施保护、取水许可、还是水利规费的征管等,均受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制约和地方保护,致使破堤取土、设置行洪障碍、拒缴水利规费等侵占水利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规费征收到位率低、财政投入有限,造成水利行业队伍不稳、地位不高,对于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2新形势下深化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2.1考虑水利发展区域的差异性

一方面,各地区要结合基层水利建设与发展实际,认清区域性差异,注重探索、创新水利管理体制,不同地区要选择不同的策略,并积极调研基层水利管理体制的现状,以便准确掌握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研究深化改革的措施,在大力建设基层水利工程的同时壮大基层

水利管理队伍。另一方面,各地区要从管理效果良好的基层用水户协会汲取经验,基于区域实际推动建立职权更清晰、基层民主自治更完善的专项管理组织,将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基层水利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与审核作用,从而构建群众管理、政府管理有机结合的基层水利管理体制。

2.2改革基层水利工程产权制度

用水户协会是参与式基层水利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深化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但各地区的管理方式及灌区实际情况是不同的,用水户协会的管理形式并非适用于任何地区,各地区要明确,只要某一种方式能在落实管理职责、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那么它的存在就是必要的。因此,各地区要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各种改革水利管理体制的方式,并做出最佳选择。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环节主要涵盖承包、用水户协会以及租赁等方式,而探索适宜实际情况的参与式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对进一步改革基层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有重要意义,是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方向。

2.3处理好政府引导扶持与农民自主兴办的关系

农村水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农民是农村水利事业的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的力量,合作办水利,既要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体制不顺的问题,也要加强经营管理,解决运行机制不活的问题,更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引导,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依靠农民自主兴办的水利,政府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不能把农村水利当做“包袱”甩掉,企图完全靠社会力量或市场机制兴办,当然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包揽的做法。该政府管的、政府办的,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履行职责。该群众办的,一定要放手让群众自己办,不要包办代替、过分干预。能用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建立投入新机制,增加水利投融资渠道

农田水利设施是公益性为主导的基础性设施,属于公共财政支持的范畴,受益范围涉及千家万户,社会效益明显。首先应加大政府投入,正视多数地方财政困难的实际,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地方各级政府也应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预算,逐年扩大投资规模,并形成制度。第二,应充分调动受益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农田水利建设量大面广,完全依靠政府来负担也不现实。建立起以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引导,地方财政负总责,社会力量共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把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鼓励农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第三,整合各类资金。目前,支农资金渠道较多,如农业资金开发资金、土地平整项目资金等,各类资金各自设计使用,渠道较乱,规划不一,不征求水利部门的意见,与水利综合规划不吻合,效益难以发挥。应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农口和综合部门的涉农资金,形成合力,保证投资效果,确保“治理一处、受益一处、建设一处、巩固一处”。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个体、民营、经济组织、社会团体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第四,建立完善水利资金制度。调整现行水利建设基金,通过改革和提高城市水价,形成“取之于城、用之于农、以水养水”的水利建设基金模式,纳入财政预算,足额用于水利建设。

4健全水费的形成和收取机制

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不但要重视创新参与式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内部机制,还要将协会代表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完善建立促进协会正常运行、正常开展工作的动力机制,从而在内部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的保障下让农民们真正认识到参与基层水利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投入到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从大局着眼。在实践中,各地区可依据实际实行承包管理,层层签订合同,明晰责权利,并在合同中纳入开发、经营田间水利资源的内容,赋予承包方经营自主权,农民用水户协会则只提取一些管理费,通过利益机制来促进内部机制创新,调动协会工作人员的水利管理热情。与此同时,参与式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要注重对运行成本、减轻农民负担之间的关系加以协调,因为承包、农民用水户协会以及租赁等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形式拓宽了农民参与基层水利管理的范围,并凭借一体化的送水、放水、开票等服务,避免在水费征收中出现搭便车现象,但当下基层水利供水水价偏低,用水户协会收取的水费无法完全将基层水利工程的日常运营及管护问题解决好,这就要求基层水管单位要严格树立起商品观念,加强对水费的征收,提高基层水利以水养水的能力,使基层水利管理的资金短缺问题能得到本质的缓解,以促进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5结语

只有深刻认识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的确,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牵涉面很广,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社会整个基层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不但能促进农业与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还能为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亚平.加快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J].江苏水利,2014(08):1-2+5.

[2]宋建峰.对基层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相关问题的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3(05):91.

标签:;  ;  ;  

新形势下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