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力营销模式创新研究邵学兵

“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力营销模式创新研究邵学兵

国网黄冈供电公司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在智能电网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电力营销的发展方向受到供电企业高度关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各行各业的营销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国家提出的“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更是让我国进入了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本文根据时下发展情况,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力营销模式进行创新探讨,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创新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营销逐渐从传统的主要由企业向消费者推销的营销模式朝着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网络营销模式转变。每一行业的企业要想在信息时代成功的处于领先主导地位,就要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模式,逐渐形成网络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的优势互补,才能使企业更有竞争优势,更符合未来市场“以消费者满意为导向”的服务需求。

1“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发展的必然性

1.1电力体制改革的推动

在国家新的能源布局下,电力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为最大亮点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开始,供电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到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电力市场将逐步由传统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供电企业应更好地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客户。

1.2电力客户的最终需求

电力营销作为供电企业实施最为核心的业务,是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开展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从管理向运营的机制转变,从传统单一服务向互动化、智能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转变,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电网企业从被动粗放向主动创新型营销服务模式的转型,增强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与电力服务的信心,从而抓住市场机遇,占领日趋激烈的能源市场。

2传统电力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柔性程度不显著

随着我国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柔性化生产成为了各类实体经济所要重视的原则。柔性化直接与服务个性化相联系,这也是电力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完成供给侧改革所必要的能力构成。然而,目前仍较少存在电力企业在提升柔性化服务上做出显著改变。

2.2办公时效性较弱

电力企业属于自然垄断类型,这就说明该企业的营销目的与普通企业不同,即电力企业的营销更具有外部性的特征。这种外部性也可以被看作为公益性,从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传统营销模式下,客户企业与电力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交互上的漏损情况,以及受到电力企业自身办事流程的决定,便使得针对客户企业的需求表现出时效性不强的现状。

3“互联网+”电力营销的渠道管理创新

3.1施行分层客户模式

电力企业在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新模式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将精力首先放在优质客户群体上,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在提供柔性化服务方面则需要建立客户分层模式。

3.2推进电子服务,加快业务转型

电子服务渠道的推广应用不仅为客户提供电费账单信息、日电量分析数据、停电信息、营业网点信息、安全用电常识、电子账单“云投递”、移动缴费等基础服务,还能运用大数据提供节能诊断、电能质量监测、智能设备控制、用电需求响应、分析客户用电规律、故障报修等增值服务,同时多维度拓展在线服务项目和运营效率,能效管理、品牌传播等延伸服务。基于对用户身份以及地理位置的识别,还可实现精准的信息点对点推送,使得信息发布、营销推广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客户与供电企业双向同步互动,更好地满足用电客户流畅、愉悦的深度诉求。

3.3实施O2O模式

电力企业在强化电商平台应用上,需要做到线上与线下相互联动。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力企业在营销领域需要达到时效性和柔性化两大目标,所以线上应主要在于接收客户订单和与客户进行即时沟通。这里需要拓展对电商平台的认识,当前电力企业需要打造基于移动终端的线上营销服务平台,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开发出自己的APP软件。对于线下营销服务而言,则在于主动与区域实体企业联系,并在上门访问的基础上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进而与客户之间形成深度互动。

3.4延长办公时间,施行线下“一站式”办理

供电营业厅从以前办理业务、营业收费到目前的供电服务业务上网,实现“互联网+全天候智能营业厅”、“互联网+新型电力服务平台”,在避免客户来回往返营业厅的同时,供电企业规避了耗费时间长,消耗空间资源、服务风险点多、成本高、效率较低等弊端,向电力客户实施24h全天候服务,使电力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得到良好的服务,同时达到企业追求电力营销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3.5改进办公流程

电力企业尽管早已完成了企业化改革,但其中的办事流程仍然存有原有的传统,即中间环节较多。为此,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具体要求,这里需要从优化组织架构的前提下来改造办事流程。为了追求时效性,在组织架构领域应细化班组层级的职能,并在引入业务外包的市场模式下来激励班组更多、更好的为客户企业服务。另外,客户企业对于电力服务的需求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为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重置处于变动之中),从而班组在为客户企业服务时应借助电商平台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4“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实践指导

随着“互联网+”概念上升到国家战略,以主营业务为核心,大力拓展新业务的经营模式正成为更多企业未来的选择。东阳公司遵循客户导向的服务战略,注重提升客户体验,加快“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响应速度,提高内部作业效率。启用小前端、大后台运作模式,深化业扩报装提质提速,积极推行“一岗制”快响作业模式试点,大力推进“四表合一”采集应用,完善客户基础档案,进一步深化应用营配贯通,并在地市公司层面率先取消纸质账单,全面推送电子账单,“互联网+供电服务”的模式进一步深入人心,实现“与时代同行,与客户互动”。搭乘互联网的快车,“互联网+电力营销”的融合应用前景令人遐想,未来1~2年,公司进一步将提升市场拓展、客户管理、服务提供、渠道运营、数据管理等能力,智能用电将得到普及,电力将实现智能化应用,电力客户服务端将产生更多附加价值,手机可以实现能效分析、家电控制、与电网互动等智慧电力综合服务功能。

结合语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部门只有不断地顺应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主动挖掘客户需求,才能迎合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客户需求变化。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创新电力营销平台,提高电力部门工作的效率,最终达到提升自身服务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通讯员李艳娜本报记者程伟.让电力服务便捷移动[N].国家电网报,2017-02-07007.

[2]崔实.移动互联网下的电力营销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01):368.[2017-08-03].

[3]康军章.关于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措施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24-25.[2017-08-03].

标签:;  ;  ;  

“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力营销模式创新研究邵学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