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7个泥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我国7个泥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论文摘要

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使我国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资源量锐减,种质资源不断退化。为探索我国泥鳅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鄱阳湖地区及珠江流域共7个泥鳅群体(鄱阳湖,英德,清远,连南,南雄,梅州,柳州)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基因座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umber of allele, 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 Ne)分别为7和2.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 Ho)和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分别为0.327 4和0.396 0。7个泥鳅群体间的近交系数(population inbreeding coefficient, Fis)、遗传分化系数(genetic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 Fst)和基因流(number of migrants per generation, Nm)分别为0.093 0、0.372 0和0.422 1,表明7个群体间遗传交流水平低,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10对微卫星引物在7个群体中共扩增出79个等位基因,群体的Na为3.0~7.5个,Ne为1.7~5.5个,Ho为0.307 4~0.534 7,He为0.329 0~0.861 5,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为0.316 8~0.529 4。7个泥鳅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45 3~1.602 3,柳州与南雄群体遗传距离最小(0.0453),亲缘关系较近;清远与梅州群体遗传距离最大(1.6023),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显示,柳州、南雄、连南和梅州群体聚为一个分支,而清远、英德和鄱阳湖群体聚为另一个分支。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泥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泥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受自身迁移能力和地理隔离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可为泥鳅良种基础群体的进一步选择及泥鳅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基因组DNA提取
  •     1.2.2 PCR扩增
  •     1.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7个泥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2.2 7个泥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     2.2.1 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
  •     2.2.2 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
  • 3 讨论
  •   3.1 7个泥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3.2 7个泥鳅群体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洁,高风英,卢迈新,陈刚,曹建萌,刘志刚,王淼

    关键词: 泥鳅,微卫星,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多态信息含量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6)

    分类号: Q959

    页码: 2101-2109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353K

    下载量: 159

    相关论文文献

    • [1].“黄金泥鳅”实现人工养殖[J]. 农家之友 2019(10)
    • [2].泥鳅存塘量增加 价格总体回暖[J]. 农村新技术 2020(03)
    • [3].沿江平原地区泥鳅野生资源状况调查[J]. 渔业致富指南 2020(03)
    • [4].泥鳅主要养殖模式及其新形势下产业发展趋势探讨[J]. 水产养殖 2020(05)
    • [5].沿江平原地区泥鳅野生资源状况调查[J]. 渔业致富指南 2020(04)
    • [6].台湾泥鳅胀气症状的诊断治疗[J]. 江西水产科技 2020(01)
    • [7].泥鳅行情回暖 存塘量仍较大[J]. 农村百事通 2020(12)
    • [8].沈良:一尾泥鳅,"游"出富裕未来[J]. 新农村 2020(06)
    • [9].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4)
    • [10].覆盆子泥鳅 益气又补血[J]. 农村百事通 2020(18)
    • [11].儿时最爱捉泥鳅[J]. 工友 2020(10)
    • [12].北方内陆地区泥鳅繁育养殖投喂技术研究[J]. 科学养鱼 2018(11)
    • [13].杂交泥鳅亲本培育与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J]. 科学养鱼 2019(07)
    • [14].江西泥鳅产业精制加工新思路与发展对策[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02)
    • [15].一种环保型泥鳅饲料养殖效果初探[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02)
    • [16].连云港市泥鳅产业发展的思考[J]. 水产养殖 2017(12)
    • [17].台湾泥鳅养殖技术[J]. 植物医生 2018(05)
    • [18].“泥鳅大王”养成记[J]. 农村百事通 2018(08)
    • [19].台湾泥鳅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J]. 水产养殖 2018(05)
    • [20].泥鳅池塘健康养殖技术[J]. 河北渔业 2018(05)
    • [21].高温季节泥鳅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16)
    • [22].春夏养生吃泥鳅养肾又补血[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0(05)
    • [23].莲藕与泥鳅高效生态种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8)
    • [24].黄金泥鳅可批量繁殖[J]. 农村新技术 2016(09)
    • [25].泥鳅人工控制越冬方法[J]. 渔业致富指南 2017(02)
    • [26].新挖池塘养殖泥鳅需注意的问题[J]. 渔业致富指南 2017(02)
    • [27].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J]. 科学养鱼 2017(02)
    • [28].稻田生态养殖泥鳅试验[J]. 科学养鱼 2017(03)
    • [29].乙氧氟草醚对泥鳅的毒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8)
    • [30].好山好水好生态 铜梁泥鳅出国门[J]. 渔业致富指南 2017(08)

    标签:;  ;  ;  ;  ;  

    我国7个泥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