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前沿之一——液晶物理学

物理学前沿之一——液晶物理学

一、物理学前沿之一──液晶物理(论文文献综述)

蔡铁权,谢佳莹[1](2021)在《现代物理学成就与物理课程改革——从21世纪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谈起》文中研究说明对21世纪初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仔细的梳理,提炼出现代物理学发展成就对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包括:引入了课程新内容、引起了课程内容的新变革、引发物理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改变、引进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变化、启发学生感悟物理本质和激发学生钟爱物理学习等方面。

李宾军[2](2020)在《液晶材料物理参数对微驱动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液晶引流效应的微驱动方式是微流体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枝。通过施加外场的方式进行液晶驱动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无论是电磁场还是温度场驱动,液晶材料的物理参数是决定驱动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物理参数对驱动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向列相热致性液晶DFP-PBC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物理参数测量实验和大量电、磁场驱动实验,得到了温度对液晶材料DFP-PBC的粘、弹性及介电常数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与5CB液晶驱动实验的对比,得到了影响DFP-PBC材料驱动性能的关键物理参数。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1)测量液晶材料DFP-PBC主要物理参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材料的熔点和清亮点。搭建液晶材料物理参数测量系统,在确保DFP-PBC材料处于液晶态时,利用液晶参数测量系统得到了在不同温度下液晶的展曲常数K11、弯曲常数K33、垂直于光轴方向的静态介电常数ε⊥、平行于光轴方向的静态介电常数ε∥、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ε和液晶的旋转粘度γ1等重要物理参数,并分析各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2)改进外场施加实验装置和方法。首先在电场驱动实验装置中制作了新的功率放大器、增加温度控制部分;其次在磁场实验装置中制作了磁场控制仪、增加了灭弧装置、更换了新的观测部分、增加温度控制部分;最后在驱动实验内容部分,增加了角度实验、温度实验和连续性实验。(3)液晶材料DFP-PBC电、磁场微驱动实验及分析。首先利用改造后的电场驱动实验系统,研究了液晶DFP-PBC的微驱动速度与温度、驱动方波电场幅值与占空比、液晶盒扭转角度的关系;其次利用改造后的磁场驱动实验系统,研究了液晶DFP-PBC在强磁场驱动下移动速度与温度、磁场强度、占空比与周期以及液晶盒扭转角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与液晶5CB材料驱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液晶材料物理参数对驱动效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液晶材料作为微流体驱动的介质,或者对合成全新适合于液晶引流微驱动的液晶材料奠定理论基础,从而得到最佳的驱动效果。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赵东旭[4](2019)在《掺杂型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颜色的光温调控》文中指出掺杂型胆甾相液晶由于独特的螺旋结构和刺激响应颜色而备受青睐,可用于传感、化妆品、高端防伪等领域。实现螺旋扭曲能力的精准调控、刺激源的清洁无毒和体系颜色的长期稳定是制备胆甾相液晶的难点;与此同时,当前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流动体系,体系的力学等相关性能亦有待改善和提高。为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型轴手性偶氮苯掺杂剂,系统研究了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分子结构与异构化反应、螺旋扭曲能力(HTP)的关系,实现了胆甾相液晶螺距、反射光波长和颜色的精准调控。随后,通过对母体偶氮苯基团进行邻位氟取代修饰,制备了全可见光响应的掺杂剂。基于简单的掺杂剂共混策略,实现了胆甾相液晶反射光波长及颜色的快速、可逆调控和长期稳定。进一步,结合非共价键作用力,对流动性液晶凝胶化,制备了自支撑和温度响应型的物理凝胶。另外,通过在液晶中引入功能化的凝胶因子,赋予了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颜色的全可见光和温度双响应。首先,采用重氮耦合、亲核取代、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4种末端烷基/烷氧基长度递增的普通偶氮苯(parent azo)联萘轴手性掺杂剂(dopants 14)。基于掺杂剂的紫外-可见光致异构化行为,结合理论计算,建立了烷基/烷氧基长度与异构化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向同性溶剂和各向异性液晶中,从掺杂剂1到掺杂剂4,trans→cis异构化速率递增,cis→trans异构化速率递减。接着,利用溶解度参数和DSC分析了掺杂剂与向列相液晶P0616A的相溶性,并制备了不同反射光波长和颜色的胆甾相液晶。通过对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HTP的分析,结合指数衰减(增长)规律,实现了HTP、体系反射光波长和颜色的精准调控。其次,采用Mills反应,通过调控氨基氧化为亚硝基的时间制备了4种氟取代偶氮苯(F-azo)手性掺杂剂(S-1F、D-1F、S-4F、D-4F)。采用密度泛函激发态理论和自然跃迁轨道模拟F-azo两种异构体的n-π*跃迁,紫外-可见光谱实验进一步证实了F-azo在550 nm绿光和450 nm蓝光照射下的可逆异构化反应,避免了紫外光的引入。特别地,D-4F顺式异构体的最大含量、半衰期分别高达49%和46 h,满足颜色大范围调控与长期稳定的要求。此外,基于溶解度参数匹配原则,利用简单的共混策略有效改善了共掺杂型胆甾相液晶的相溶性。更有趣的是,实现了体系三基色(red-green-blue,RGB)的快速转变,每一种颜色在暗室下均可稳定保存24 h,显着提高了体系超螺旋结构及其性能的稳定性。再次,在保持液晶对外场快速响应的同时,通过将手性与含四重氢键的脲基-嘧啶酮衍生物(UPy)结合得到了凝胶因子AG,并制备了各向同性溶剂型和各向异性液晶型物理凝胶。特别地,AG含量超过3 wt%时,P0616A/AG液晶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G’达到104 Pa以上,具备自支撑能力。系统研究了凝胶-溶胶转变过程中体系的焓变和熵变,定量研究了构筑凝胶的氢键强度。另外,基于凝胶的形成机理,探究了降温速率对凝胶形貌的影响。最后,综合上述F-azo和UPy的特性,合成了一种集手性、全可见光响应和温度响应的凝胶因子S-4F-AG。550和450 nm可见光照射下S-4F-AG具有很好的光致顺反异构化行为,且顺式异构体的最大含量、半衰期分别是35%和62 h。另外,S-4F-AG对P0616A、dopant 2/P0616A具有较好的凝胶能力,最低凝胶化浓度分别为1.5和2.0wt%。变温偏光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两类凝胶体系的形貌均具有很好的温度、可见光响应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在保持自支撑性的同时,所制备的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的反射光波长和颜色在温度或全可见光刺激下表现出良好的可逆行为,并几乎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域(470800 nm)。

刘寄星[5](2018)在《刘寄星自述(三)》文中研究表明5理论物理研究所(1986—1998)前面的文章里提到,1986年3月我接到郝柏林同志的来信,希望我回所助他"一臂之力",共同保住理论物理所这块基础研究阵地。我随即向聚变所提出辞职,于5月29日离美回国,6月即到理论物理所报到,担任业务处长。那时的所址还在中关村一小对面的小院,不过最初的木板房已经变成了二层小楼。到所后不久,就接到了协助李政道先生筹备建立高等科技中心的任务,周光召所长专门指定我负责

郑琳琳[6](2017)在《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从21世纪初以来就反复强调了原始性创新是基础研究的迫切需要,它是整个创新体系中最有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创新类型,由此引发学者对原始性创新的关注,在中国广泛兴起了“原始性创新”的研究热潮。此后,原始性创新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演化机理等内容不断被学者研究。由于原始性创新成果高效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原始性创新被看成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然而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前,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零诺贝尔奖”现象一直存在并被学者称为当代“李约瑟难题”,体现中国科技界对原始性创新的重视。国际科技竞争实质是原始性创新人才的素质较量,原始性创新人才承担实现社会科技进步和财富创造的神圣使命,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素质更值得学者研究。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认为不能绕开非智力素质来探讨人才如何推动原始性创新。西方创造力理论彰显了人格要素是创造力重要构成,决定了人格特质引入原始性创新研究很有必要,而且随着创新环境、创新体制和机制逐渐改善,人格特质对原始性创新而言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成为原始性创新亟待解决的新兴议题。本文以1901-2012年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55-2011年375位中科院院士和1994-2011年291位工程院院士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典型样本,由研究团队的教授、博士和硕士采集数据,着重探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评价及形成因素分析、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以及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原始性创新理论,对培养科学发明创造人才、打造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提供指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确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首先,根据原始性创新的定义及成果类别、创新人格特质的前人定义,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内涵与特征。其次,将有独特优势的大五人格特质模型作为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雏形,对人格特质维度按原始性创新的思路来语义分析和文献考究,初步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概念模型,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指标检验,确定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第二,采用证据推理法,评价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具体过程:假设人格特质维度分5个评价等级且假定评价完全,通过ER递归算法综合评价结果,引入效用函数处理。第三,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BP-DEMATEL算法,解释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第四,结合本研究的两个实证结果,不仅对原始性创新人才进行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也对比较的差异进行形成因素方面的原因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关于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和人格特质评价结果。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包括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神经质人格下的所有人格特质维度,还包括宜人性人格的信任、坦诚、利他、谦逊。三类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共同规律是,开放性人格效用值最高,责任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次之,宜人性人格和神经质人格靠后些。其次,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差异及差异形成因素方面。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显着于两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开放、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良师教导、优良家族传统;中科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交流合作的文化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开放与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雄厚科研资金、民主教养与家人支持;工程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宽容的文化环境、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学校创新理念和学习氛围,本研究也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提出新见解。最后,探讨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和对策,认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不仅关乎国民创新素质,还受到西方高度重视,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策略,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构建,也需要个体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不断积累关键的人格特质。

杨傅子[7](2016)在《从晶体光学到液晶光学—液晶物理的光学研究方法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液晶材料的光学测试和光学应用是液晶物理的主要研究手段和应用领域。所以液晶的光学研究方法也是随着液晶学科研究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并反过来又推动液晶这一诱人学科进入更加色彩绚丽的胜景。本综述主要是以液晶这一学科发展的历史纵向为轴线,介绍和评述了在液晶研究领域中,诸多常规的以单体晶体光学为基础的光学研究方法、原理、应用以及液晶物理研究中的局限和错误。考虑大多实际测试和应用中液晶材料是锚泊和局限在液晶盒中,本综述着重介绍了以多层各向同性-各向异性介质薄膜系统为基础的液晶光学研究方法,以正确地描述液晶(盒)的光学测试和响应。其中,以现代光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光导波技术、光学表面波技术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影响、液晶材料对其调制及应用等等,都作了较为详细地介绍和比较。近年刚刚开拓发展的,作为有机各向异性材料的液晶与无机各向异性材料的异型金属纳米颗粒的有序混合物,在液晶(盒)器件中的表现及应用前景和对于光学测试及表征的的挑战,也加以介绍和讨论。

张志国[8](2016)在《软凝聚态物质的特性及研究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软凝聚态物质的特性及重要性,以及软凝聚态物质的研究展望.

宋紫艳[9](2015)在《手性偶氮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偶氮液晶高分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以液晶态存在的高分子,它兼有偶氮液晶分子的取向序和位置序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而偶氮液晶弹性体除具有偶氮液晶优异的光学性质外,还具有网络高分子优良的机械性能、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液晶高分子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课题,而且在光学和光电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对偶氮液晶弹性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有关偶氮液晶弹性体的研究报道较多,但侧链型聚硅氧烷类偶氮液晶弹性体很少,因此,本论文所开展的侧链型聚硅氧烷类偶氮液晶弹性体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液晶高分子的内容,而且为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的偶氮液晶网络高分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理论依据。本工作合成了胆甾单体(M)、单酚(N)、偶氮单体(L)和偶氮交联剂(J);然后将手性单体M、单酚N与PMHS接枝共聚,合成了P1系列侧链液晶聚合物前体;利用己二酰氯将P1-5和P1-7侧链液晶聚合物前体进行交联,合成了 P2和P3系列偶氮液晶弹性体;再利用偶氮非液晶交联剂L将P1系列侧链液晶聚合物前体进行交联,合成了 P4系列偶氮液晶弹性体;并通过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表明结构均符合分子设计。由DSC曲线知,单体M和L的升降温曲线都出现明显相应的熔点和清亮点。前体聚合物P1、偶氮液晶弹性体P2、P3系列的升温曲线大多出现明显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说明P1、P2、P3系列都属于半结晶型聚合物。随着组分的变化,P1系列的Tg先逐渐升高再降低,Ti逐渐降低;P2系列的Tg逐渐升高,Ti逐渐升高;P3系列的Tg逐渐升高,Ti逐渐升高;P4系列的Tg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Ti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通过POM测得,两个液晶单体都具有明显的特征织构,其中M为胆甾型液晶单体,L为向列型液晶单体。四个系列均具有较宽的液晶相温度范围和特殊的彩色织构,都是在升降温时具有热致互变性的液晶聚合物。在前体聚合物P1系列中,聚合物呈现出彩色的Grand-jean织构,而且P1-1和Pi-2由于M单体的含量较高,有油丝织构出现,因此,P1-1~P1-7为胆甾液晶聚合物;偶氮液晶弹性体P2、P3和P4系列按压下均能看到明显的鲜艳的彩色织构,随着偶氮单体L含量的增加,红色逐渐占主导地位,属胆甾型液晶。

方晶[10](2014)在《可用于光信息存储的新型偶氮苯液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偶氮苯光致变色化合物在特定波长的光和热的作用下会在棒状的反式构型及曲棍状的顺式构型间发生相互转化。当它作为光响应掺杂剂与基体液晶相混时,该顺反异构光化学特性会对基体液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最为显着的影响当属体系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可逆的等温光催化相转变。该性质使得偶氮苯光致变色染料掺杂的主客液晶复配体系在光电光学开关、光信息存储、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设计合成了几种新型偶氮苯液晶化合物,并将其掺入向列相基体液晶中制备得到了光响应性偶氮苯液晶复配体系。探讨了掺杂剂结构、含量改变对体系液晶性及光响应性能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偶氮光致变色液晶化合物构效间的关系,为今后该体系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偶氮苯光致变色液晶化合物(AzoMC1),该化合物由于自身具有的向列相液晶性质,使得其可以在较高溶解度下与基体液晶互溶而不产生析出。克服了传统偶氮苯类光致变色掺杂剂在基体液晶中溶解度差、难以在室温下实现紫外光等温光催化相转变的缺点。因此当它作为光信息存储设备中的介质材料使用时,不仅所存图片对比度高、清晰度好,且在室温条件就可通过紫外光(365nm)和可见光(455nm)的照射实现信息的写入与擦除。同时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这类高溶度液晶复配体系在光信息光学存储时的光异构反应动力学及光异构过程与所存图片对比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合成化合物AzoMCl具有响应速度快、可擦重写、耐疲劳性好等特点。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含手性碳尾链获得了两种结构新颖的偶氮苯类液晶化合物(Azo-CM和Azo-CP)。研究手性碳原子引入对整体液晶复配体系相态特性及智能光响应效应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添加量为5wt%的手性液晶复配体系中(Azo-CM/E7或Azo-CP/E7),在室温条件下就能发生由向列相到胆甾相最后变为各向同性态的等温光催化相转变。然而,在添加量不变的情况下在其非手性对照体体系中(Azo-nCM/E7或Azo-nCP/E7)却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相转变迹象。经UV-vis吸收光谱测试同样表明手性偶氮苯化合物显示出更优良的光致变色性能,与其非手性对照体体系的对比可以看出,引入手性碳基团后光致变色光谱表现出更明显的光化学响应和更快的光响应速率。3.结合光诱导相转变显示模式的研究基础,本文又创新性地将树枝状大分子作为凝胶因子加入到偶氮苯液晶主客复配体系中制备了可应用于光控光散射液晶显示元件的超分子液晶物理凝胶。该凝胶中,凝胶网络将液晶基体分子分割成无数个微小区间,各个区间内部的液晶分子由于有序指向矢方向的不统一而呈现散射不透明状态。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基体液晶分子发生由向列相-各向同性态的等温光催化相转变,致使各微区的折射率彼此之间相匹配,因而整个体系变得透明。这类无取向膜、非偏振片式液晶物理凝胶显示屏,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成型高亮度、宽视角的大面积柔性显示器件,具有良好的应用特性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物理学前沿之一──液晶物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学前沿之一──液晶物理(论文提纲范文)

(2)液晶材料物理参数对微驱动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1.3.2 论文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 液晶参数测量
    2.1 液晶参数
        2.1.1 静态介电常数
        2.1.2 弹性常数
        2.1.3 正性液晶的旋转粘度
    2.2 液晶参数测量系统
        2.2.1 测量系统的组成
        2.2.2 参数测量的理论基础
    2.3 液晶参数测量实验
        2.3.1 测量液晶5CB物理参数的测量
        2.3.2 测量液晶DFP-PBC的物理参数
        2.3.3 参数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2.4 本章小结
3 液晶驱动实验的改进
    3.1 电场驱动实验的改进
        3.1.1 电场驱动实验系统的改进
        3.1.2 实验内容扩展
    3.2 磁场驱动实验改进
        3.2.1 磁场驱动实验系统改进
        3.2.2 实验内容扩展
    3.3 本章小结
4 电场驱动实验
    4.1 电场驱动实验步骤
    4.2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4.2.1 实验数据处理
        4.2.2 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磁场驱动实验
    5.1 磁场驱动实验的步骤
    5.2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2.1 实验视频处理
        5.2.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实验结果分析
    6.1 液晶参数对比分析
    6.2 液晶电场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6.3 液晶磁场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温度检测模块关键代码
附录二 定时计时模块关键代码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掺杂型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颜色的光温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液晶概述
        1.2.1 液晶的定义
        1.2.2 小分子液晶和液晶弹性体
        1.2.3 溶致液晶和热致液晶
        1.2.4 近晶相液晶和向列相液晶
        1.2.5 胆甾相液晶
    1.3 光响应性分子
        1.3.1 普通偶氮苯
        1.3.2 取代型偶氮苯
        1.3.3 偶氮苯的制备
        1.3.4 光响应掺杂型胆甾相液晶
    1.4 超分子凝胶
        1.4.1 水凝胶
        1.4.2 有机溶剂凝胶
        1.4.3 向列相液晶物理凝胶
        1.4.4 温度响应型胆甾相液晶超分子
    1.5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2 掺杂型胆甾相液晶螺旋结构的光致异构化调控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试剂
        2.2.2 四种掺杂剂的合成
        2.2.3 仪器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掺杂剂的光致手性和异构化行为
        2.3.2 掺杂剂的异构化速率
        2.3.3 掺杂剂和液晶P0616A的相溶性
        2.3.4 掺杂剂诱导型胆甾相液晶的螺距
        2.3.5 掺杂剂诱导型胆甾相液晶的螺旋扭曲能力
        2.3.6 掺杂剂诱导型胆甾相液晶反射光波长和颜色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全可见光响应型胆甾相液晶颜色的调控与长期稳定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氟取代偶氮苯掺杂剂的合成
        3.2.3 仪器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可控Mills反应和氟取代偶氮苯掺杂剂的合成
        3.3.2 氟取代偶氮苯掺杂剂的单晶结构
        3.3.3 氟取代偶氮苯掺杂剂的模拟计算
        3.3.4 氟取代偶氮苯掺杂剂的紫外-可见光谱
        3.3.5 顺式氟取代偶氮苯掺杂剂的寿命
        3.3.6 共掺杂型胆甾相液晶
        3.3.7 全可见光响应胆甾相液晶颜色的快速调控与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基于四重氢键的温度响应自支撑性液晶物理凝胶的形貌调控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凝胶因子AG的合成
        4.2.3 仪器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凝胶的形成
        4.3.2 形成P0616A/AG凝胶的驱动力研究
        4.3.3 P0616A/AG凝胶体系的溶胶-凝胶相变行为
        4.3.4 P0616A/AG凝胶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4.3.5 P0616A/AG凝胶形貌的调控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可见光区域颜色的全可见光和温度调控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凝胶因子S-4F-AG的合成
        5.2.3 仪器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凝胶因子S-4F-AG的紫外-可见光谱
        5.3.2 S-4F-AG顺式异构体的寿命
        5.3.3 S-4F-AG的凝胶化行为
        5.3.4 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的变温形貌
        5.3.5 液晶物理凝胶微观结构的调控
        5.3.6 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颜色的温度响应
        5.3.7 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颜色的可见光响应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全文总结
致谢
附录 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 Ⅲ 第3章中D-1F和 S-4F的晶体结构
附录 Ⅳ 第3章中D-4F和 S-4F的笛卡尔坐标
附录 Ⅴ 第3章中D-4F和 S-4F的单线激发态能级和振子强度

(5)刘寄星自述(三)(论文提纲范文)

5 理论物理研究所 (1986—1998)
6 退休之后
    (1) 参加陆坤权小组的研究工作, 努力推动国内软物质物理的教学和研究的开展
    (2) 担任《物理》杂志编委并一度担任副主编, 为提升杂志的质量尽了绵薄之力
    (3) 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名词委员会委员及副主任, 参与《物理名词》第三版的修订
    (4) 担任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及科学出版社“现代物理学基础丛书”编委会委员, 促进国内物理学着作出版
    (5) 与人合译朗道、栗弗席兹《理论物理学教程》第七卷、第八卷
    (6) 历时8年, 主持翻译物理学史三卷巨着《20世纪物理学》
    (7) 与人合作, 编辑《木铎金声集》、《挑灯看剑集》
    (8) 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物理学》编委, 撰写“非线性科学”有关词条
    (9) 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出席IUPAP召开的“科学不端行为以及物理学刊物在防止与调查此类行为中的作用研讨会”, 撰文传播会议精神
    (10) 物理学史研究点滴
7 结语

(6)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原始性创新理论
        2.1.1 原始性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研究启示
    2.2 创造力理论
        2.2.1 创造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2.2.2 研究启示
    2.3 人格特质理论
        2.3.1 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研究启示
第三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概念模型的构建
    3.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3.1.1 内涵界定
        3.1.2 主要特征
    3.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初步构造
        3.2.1 大五人格特质模型的运用
        3.2.2 人格特质维度与概念模型
    3.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分析与修正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3.3.2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验证
        3.3.3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修正
    3.4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
    4.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评价方法选择
    4.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权重计算
    4.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效用评价
        4.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评价
        4.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4.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实证研究
    5.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文献分析
        5.1.1 外部形成因素
        5.1.2 内部形成因素
    5.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评价方法选择
    5.3 基于BP-DEMATEL模型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实证分析
        5.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
        6.1.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两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群体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两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3 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研究见解
        6.3.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提出
        6.3.2 对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间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
    7.1 发展思路
        7.1.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关乎国民创新素质
        7.1.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受西方重视
    7.2 主要策略
        7.2.1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外部环境
        7.2.2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内部环境
        7.2.3 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推动人格特质的创新积累
    7.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样本
附录B 375位中科院院士样本
附录C 291位工程院院士样本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从晶体光学到液晶光学—液晶物理的光学研究方法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液晶研究和探测的常规光学技术
    2.1 液晶材料参数的光学测量
        2.1.1 正交偏振光显微镜及液晶的Schlieren织构
        2.1.2 锥光显微成像术(Conoscopy)及对液晶光学探测的应用
        2.1.3 阿贝折光计(Abbe refractometer)和液晶双折射率的测量
        2.1.4 喀诺劈(Cano wedge)和手征向列相液晶的螺距测量
    2.2 液晶盒诸状态参数的光学测量
        2.2.1 旋转晶体法和液晶锚泊预倾角的测量
        2.2.2 液晶盒-偏振片组合旋转法和液晶锚泊扭曲角状态的测量
        2.2.3 法布里-玻罗(Fabry-Perot)干涉和液晶盒腔厚的测量
3 琼斯(Jones)矩阵和液晶盒的实际光学结构
4 液晶物理研究中的光导波和光学表面波
    4.1介质薄膜中的光导波[36]和液晶光波导
        4.4.1 射线光学模型
        4.4.2 电磁模场理论
        4.4.3 液晶盒中光导波的偏振转换效应
        4.4.4 光导波对于指向矢在液晶盒中空间分布的鉴定优势
        4.2 液晶和金属介质界面上的光学表面波
        4.2.1 光学表面波(Optical surface wave)的基本概念
        4.2.2 液晶光学研究中的光学表面波
        4.3 液晶盒中光学表面波和光导波的交叉耦合及其应用
5 液晶与纳米等离子激元学器件的光学调制
    5.1 本地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LSPR和金属颗粒纳米点阵的光学响应[69]
    5.2 纳米等离子激元学及可调制的纳米等离子激元器件
    5.3 液晶在可调制的纳米等离子激元器件中的应用
        5.3.1 由金纳米颗粒阵列的LSPR直接变换液晶薄膜指向矢结构的全光调控器件[87]
        5.3.2 由液晶和光学各向异性金属纳米颗粒互混组成的可调制纳米等离子激元器件
        (A)金属纳米棒长轴或金属纳米板板面水平锚泊于液晶指向矢的GNP-LC超物质[89]
        (B)金属纳米棒长轴或金属纳米板板面垂直锚泊于液晶指向矢的GNP-LC超物质[91]
6 结论

(8)软凝聚态物质的特性及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什么是软凝聚态物质
2 软凝聚态物质特性及研究重要性
    2.1 特性
    2.2 重要性
3 软凝聚态物质研究展望
    3.1 聚合物体系
    3.2 膜和表面活性剂
4 结束语

(9)手性偶氮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液晶
        1.1.1 液晶及其发展
        1.1.2 液晶的分类
        1.1.3 液晶分子的化学结构与要求
        1.1.4 液晶的研究领域
        1.1.5 液晶的表征
        1.1.6 液晶的织构
    1.2 液晶高分子
        1.2.1 液晶高分子的定义
        1.2.2 液晶高分子的发展
        1.2.3 液晶高分子的应用
    1.3 偶氮类液晶高分子
        1.3.1 含偶氮基团的侧链液晶高分子
        1.3.2 含偶氮基团的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制备
        1.3.3 偶氮类液晶高分子的应用前景
    1.4 液晶弹性体
        1.4.1 液晶弹性体的介绍
        1.4.2 热致形变液晶弹性体
        1.4.3 电致形变液晶弹性体
        1.4.4 化学刺激导致形变的液晶弹性体
        1.4.5 光致形变液晶弹性体
    1.5 本论文特色及意义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试剂和物化性质
    2.2 测试仪器
    2.3 分子设计
    2.4 合成步骤
        2.4.1 对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的合成
        2.4.2 烯丙氧基苯甲酸对苯单酚(N)的合成
        2.4.3 4-硝基偶氮苯己二酸单酯(L)的合成
        2.4.4 4-羧基基偶氮苯己二酸单酯(J)的合成
        2.4.5 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前体聚合物P_1系列的合成
        2.4.6 偶氮液晶弹性体P_2系列的合成
        2.4.7 偶氮液晶弹性体P_3系列的合成
        2.4.8 偶氮液晶弹性体P_4系列的合成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构分析
        3.1.1 中间体和液晶单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3.1.2 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3.2 液晶性能分析
        3.2.1 液晶单体的偏光织构分析
        3.2.2 液晶聚合物的偏光织构分析
        3.2.3 液晶单体的热性能分析
        3.2.4 聚合物的热性能分析
        3.2.5 偶氮弹性体的有效交联密度的测定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10)可用于光信息存储的新型偶氮苯液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液晶材料简介
        1.1.1 液晶的发现
        1.1.2 液晶的化学结构
        1.1.3 液晶分子的分类
        1.1.4 液晶的应用和发展
    1.2 光致变色液晶
    1.3 偶氮苯类光致变色液晶
        1.3.1 偶氮苯化合物光致异构化机理
        1.3.2 偶氮苯类液晶光学性质与应用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章 可应用于室温可擦重写光控信息存储的高浓度偶氮苯向列相液晶复合体系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原料
        3.2.2 表征测试仪器
        3.2.3 高溶解性硝基偶氮苯液晶化合物(AzoMCl)的合成
        3.2.4 可逆光催化相转变
        3.2.5 平板光信息存储设备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体液晶E7和光致变色掺杂剂AzoMCl介晶性的表征
        3.3.2 从光催化取向度的扰乱到光催化相转变
        3.3.3 室温可擦重写光信息存储设备
        3.3.4 反-顺(trans-cis)光异构化动力学行为
        3.3.5 顺-反(cis-trans)光异构化及其热回复行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性杂环基偶氮苯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响应性的表征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原料
        4.2.2 表征测试仪器
        4.2.3 手性偶氮苯化合物(Azo-CM)的合成
        4.2.4 手性杂环偶氮苯化合物(Azo-CP)的合成
        4.2.5 Azo-CM非手性对照体Azo-nCM的合成
        4.2.6 Azo-CP非手性对照体Azo-nCP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手性偶氮苯化合物及其对照体的液晶性表征
        4.3.2 手性偶氮苯化合物及其对照体的光催化相转变行为
        4.3.3 光异构特性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液晶物理凝胶光控光散射显示屏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原料
        5.2.2 树枝状凝胶因子POSS-G1-BOC的合成
        5.2.3 液晶物理凝胶光散射显示屏的制备
        5.2.4 液晶物理凝胶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凝胶效果的表征
        5.3.2 凝胶网络形貌
        5.3.3 光控液晶凝胶光散射显示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物理学前沿之一──液晶物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物理学成就与物理课程改革——从21世纪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谈起[J]. 蔡铁权,谢佳莹. 物理教学, 2021(09)
  • [2]液晶材料物理参数对微驱动性能的影响[D]. 李宾军.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掺杂型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颜色的光温调控[D]. 赵东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刘寄星自述(三)[J]. 刘寄星. 物理, 2018(06)
  • [6]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D]. 郑琳琳. 福州大学, 2017(04)
  • [7]从晶体光学到液晶光学—液晶物理的光学研究方法进展[J]. 杨傅子. 液晶与显示, 2016(01)
  • [8]软凝聚态物质的特性及研究展望[J]. 张志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9]手性偶氮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表征[D]. 宋紫艳. 东北大学, 2015(07)
  • [10]可用于光信息存储的新型偶氮苯液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 方晶.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物理学前沿之一——液晶物理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