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甘肃省兰州市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儿科甘肃兰州730065)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儿科诊治的患儿8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人性化护理,护理后调查两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儿科患儿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24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及相关医疗观念的转变,家庭对儿童健康的重视与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儿科因其患者在成长发育及理解认知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特殊性,种种因素使得对儿科的护理质量要求逐渐提高[1]。因此,儿科护理模式要适应社会的进步、适应人们医疗观念及健康意识的转变趋势,为儿科患儿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促进患儿疾病的快速康复。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表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本文将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儿科诊治的患儿80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儿科诊治的80例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儿的年龄在2~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1.4)岁。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儿的年龄在3~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3)岁。排除和认知能力障碍、精神意识障碍、完全不能配合护理的患儿。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指导用药、及时解答患儿及其家长的疑问、健康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其的主要内容为:

(1)环境护理。在病房中根据天气及季节等变化经常开窗通风,保证阳光充足;按时对病房进行检查,对被褥及时清洗,严格执行消毒清洁制度,定期消毒病房,每天一次打扫,做到时刻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适当推广一次性用品等;引导患儿及其家长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以防交叉感染。

(2)心理护理。护士经常与患儿的家长进行沟通,现代家庭中家长对于孩子健康的重视程度较高,儿童生病时家长通常会有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护士通过向其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介绍治疗方案,以真诚、热心的态度赢得家长的信任,疏导其负面心理。同时对待患儿和蔼、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等,用轻松、激励的语言与患儿沟通,利用患儿喜欢的玩具、动画片等转移其注意力,鼓励其坚强勇敢地战胜病魔,提高患儿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2]。

(3)饮食护理。护士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鼓励患儿多食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适当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4)出院指导。患儿出院时护士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细致的出院指导,告知患儿加家长出院后在饮食、环境、用药、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向其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嘱咐定期复查,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来院治疗。

1.3观察指标和效果评价标准

在护理结束后使用本院自行制定的问卷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将评分分为三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作为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软件,以χ2来检验计数资料,以t来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

表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

3.讨论

儿童在社会关系中属于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处于成长发育的初期阶段,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身体机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因此一直以来均受到较高程度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及医疗意识逐渐转变,使得人们对于儿童的健康问题重视程度更高。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在针对性的疾病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高效的护理措施证实可以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模式,秉承人性化的护理理念,以人为本,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讲求人文关怀,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护理服务[3]。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患儿及其家长的总满意率高达97.5%,远高于运用常规护理模式的77.5%,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在提升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秀琴,颜美容.简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26):115-116.

[2]马延玲,康巧乐.儿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现[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173-173.

[3]杨珊.儿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8).

标签:;  ;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