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与ENSO关系的研究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与ENSO关系的研究

夏冬冬[1]2003年在《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与ENSO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分析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总结了1920—2000年期间发生的ENSO事件的年表。 用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1948-2000年期间的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合成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检验。结果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大范围地明显减少。显着的地区是:赤道西太平洋区、中国的华北、赤道中美洲区、孟加拉湾北部及尼泊尔、东澳大利亚区、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南部、勒拿河以东地区,西欧及南极的威尔克斯等区域。在暖事件年,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不多,主要是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中东的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及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统计检验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减少的面积比降水量增加的面积要大,而且更为显着。将本文结果与早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还指出,ENSO的年代际变化对上述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是,80年代以后的暖事件对东澳大利亚干旱、中国的华北的干旱的影响比80年代前的影响更大。 还用到了陈绿文利用PREC/L资料将Hulme的资料插补为完整的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场资料,研究了1920—2000年期间发生ENSO事件年份的全球及区域降水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当暖事件发生时,全球的降水是减少的,当冷事件发生时,全球的降水是增加的。冷事件对降水的影响的时段比暖事件短一些。1976年以后暖事件发生降水异常的月份要少于1976年以前,而1976年以后冷事件发生降水异常的月份要多于1976年以前。当ENSO发生时,1976年以前和1976年以后的的全球降水发生了年代际变化。还分析了不同区域在ENSO开始年的前(后)6个月的降水变化特征。最后还研究了与ENSO有关的最大降水出现月份的地理分布。

黄先香[2]2003年在《1948~2001年全球陆地6~8月降水场气候变化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Chen等(2001)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美国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风场资料和英国气象局整编的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分析了1948-2001年全球陆地6-8月降水场气候变化的若干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分析了全球陆地6-8月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指出降水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而且季风区的降水均方差较大;降水在纬带分布上有着较大的连贯性。 分析了全球陆地6-8月及其逐月降水的时间序列变化。指出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尺度的振荡,1940S末至1960S末为多雨期,1980S至今降水多为负距平;1970S降水的年际变化比较大。降水量的明显减少开始于1970S后期。全球陆地降水序列中有明显与2-7年ENSO周期相吻合的变化周期,也有年代际的周期变化。 分析了全球陆地6-8月及其逐月降水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全球降水以负趋势为主要特征。近54a,全球、北半球降水呈显着的负趋势特征,南半球降水的负趋势不显着。全球6个大尺度区域的降水均呈负趋势特征。其中,非洲大陆的降水负趋势最为显着,其次是欧亚和澳洲大陆,而北美、南美和南极大陆的降水负趋势不显着。全球6个纬度带的降水均呈负趋势特征。其中,热带地区的降水负趋势最显着,南、北半球的高纬度降水负趋势不显着。 划分了全球、北半球、南半球和欧亚大陆、非洲、澳洲、北美、南美及南极大陆等大尺度区域的6-8月旱涝年并作了检验。指出全球尺度的旱涝与冷暖事件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全球旱涝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北半球、南半球和6个大尺度区域旱涝年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 最后,探讨了全球陆地6-8月降水异常与大尺度风场、SST和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球的旱涝变化与同期风场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全球的降水异常同样与SST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大尺度降水场的变化关系密切,全球大部分区域E1 Nino年的平均降水量少于La Nina年的平均降水量。

施能, 陈绿文, 封国林, 高鸿, 林振敏[3]2004年在《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气候特征与变化》文中提出分析了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场。指出降水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在季风降水区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随纬向分布有着较好的连贯性,即热带地区比较湿润,从赤道向南向北递减,但是在南半球40°~50°S中高纬度降水量还比较多,故南半球降水随纬度分布呈双峰型。文中还分析了全球陆地平均的全年、各季降水序列的周期和趋势特征。指出全球降水序列中有明显的与2~7年ENSO周期相吻合的变化周期,也有年代际变化。在1920—2000年期间,除了冬季降水有一个弱的上升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很明显。分析比较了全球陆地年、各季降水长期趋势的地理分布差异,指出在南半球,赤道~10°S除了在春季降水表现为弱的负趋势外,其他季节都是正趋势,其中冬季最明显,但是并不显着。10°~25°S在冬、秋季是正趋势而夏季是负趋势,趋势都不显着。在20°~40°S夏、秋季的降水量正趋势达到0.01显着性水平。在北半球,25°N以南的热带地区的四季降水都是负趋势,在秋季尤为明显,达到0.01显着性水平。在30°N以北,除了在30°~40°N冬季表现为降水的负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为正趋势。在45°~55°N地区,降水的正趋势在春季表现的最为明显,在北半球更高的纬度上,冬季降水的正趋势表现的特别明显。

陈绿文[4]2002年在《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场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Mike Hulme博士的G55wld0098全球陆地降水资料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该资料有非常好的精度,并且利用PREC/L插值资料将Hulme的资料插补为完整的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资料场。 指出降水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在季风降水区域,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降水在纬带分布上有着较大的连贯性。 分析了全球陆地平均的年、季降水序列的周期和趋势特征。指出全球降水序列中有明显的与2-7年ENSO周期相吻合的变化周期,也有年代际的变化。除了冬季降水有一个弱的上升趋势,其他序列无明显趋势。分析比较了全球陆地年、季降水长期趋势的地理分布差异。, 提出了大尺度区域6-8月旱涝年的划分和检验方法。给出了1920年-2000年全球6-8月旱涝年表。指出全球尺度的旱涝与冷暖事件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全球6-8月旱涝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 划分了南、北半球6-8月旱涝年。指出两个半球6-8月的旱涝联系并不明显。 划分了欧亚大陆、非洲大陆、澳洲大陆、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5个大区域6-8月旱涝年。指出了各个大区域6-8月的旱涝之间的相关联系。 用REOF方法将全球陆地6-8月降水场分成34个大尺度降水分区。指出全球6-8月大尺度区域降水之间存在明显的遥相关关系。

杨扬, 施能, 白彬人, 封国林[5]2004年在《近50年秋季全球旱涝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温和ENSO的关系》文中认为该文用Chen等(2001)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 L),划分并检验了1948年~2001年全球9月~11月的旱涝年。结果表明,冷事件大多对应涝年,暖事件大多对应旱年。全球9月~11月降水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涝年大多在80年代以前,旱年大多从80年代开始。其中,1987年~1997年全球9月~11月的连续旱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段。指出,印度季风区域、东南亚地区、热带太平洋岛屿、我国的东南沿海及日本一带、西非季风区及墨西哥湾区域,是旱涝年的平均降水差异较大的区域。并指出,东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3月~5月海温的变化对于9月~11月全球陆地降水的趋势变化有很好的预报意义。划分并检验了南、北半球9月~11月的旱涝年。指出,北半球旱涝年的分布和全球的是基本一致的,南半球与北半球的旱涝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相关。

施能, 陈绿文, 封国林[6]2003年在《1920~2000年全球6~8月陆地旱涝气候变化》文中提出用 192 0~ 2 0 0 0年全球 6~ 8月陆地降水量资料研究了全球、北、南半球 6~ 8月旱涝特征。采用加权平均的 6~ 8月降水距平指数和加权平均的 6~ 8月旱涝面积指数来表示全球的旱涝程度 ;从而划分了 192 0~ 2 0 0 0年的全球 6~ 8月降水量的旱涝年。对划分的旱、涝年进行了旱涝年差异的MonteCarlo检验。研究结果指出 ,在 192 0~2 0 0 0年中 ,1988( 193 0 )年是全球最严重的涝 (旱 )年 ,其次是 195 4( 1976)年。全球的及北、南半球的旱涝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2 0世纪 2 0年代为全球 6~ 8月干旱多发期 ,2 0~ 40年代为全球 6~ 8月洪涝少发期 ,5 0~ 60年代为全球洪涝多发期 ,70年代~ 2 0 0 0年全球旱涝爆发频繁 ,旱年多于涝年。北半球的特征与全球较为一致。南、北半球陆地分别作用为一个整体 ,它们的 6~ 8月旱涝没有明显的联系 ,但是当发生暖 (冷 )事件时 ,南、北半球 6~ 8月可能出现干旱 (洪涝 ) ,全球 6~ 8月的旱涝变化与ENSO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张俊, 施能, 封国林, 刘锦绣[7]2006年在《1948~2001年全球旱、涝变化和ENSO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回顾了全球旱涝气候变化的一些最新研究,提出全球旱涝年定义方法,用最新资料对全球的旱涝年,旱涝季进行了补充计算与统一划分。给出了1948~2001年全球旱涝年和旱涝季表。据此,研究了全球旱涝气候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了全球旱涝年、旱涝季、全球降水量与ENSO的关系。计算了南方涛动在解释年、季平均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中的方差贡献百分比,结果表明,南方涛动在对全球,北半球和南半球陆地年降水量中的解释方差百分比,分别是59.5%;28.6%和47.2%。南方涛动在9~11月,0°~10°S纬度带内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中的解释方差高达到67.9%。南方涛动在20°N~30°S纬度带内的年降水量中有很大的解释方差。

闫飞强[8]2011年在《基于GIS的祁连山叁河源区近48年来气候时空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祁连山叁河源地区是黑河、布哈河和大通河的源头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是青海湖及河西走廊的重要补给地。气候是影响该地区水源涵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祁连山叁河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与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相交汇地带,这一特点就使得对祁连山叁河源地区气候研究工作具有典型性,因此祁连山叁河源地区在我国自然地理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祁连山叁河源地区还是一个庞大而完备的生态系统,海拔2500~3000m之间的坡地为原始森林与大片的草地,构成祁连山叁河源地区独特的水源涵养林。这些森林处于冰川和河川水系之间,起着调蓄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水量,调节气候的作用。因此,对祁连山叁河源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祁连山叁河源地区8个气象站点,1961~2008年的月最高气温数据、月最低气温数据、月平均气温数据、降水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法、距平法对祁连山地区气温、降水变化速率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MATLAB周期分析对祁连山叁河源地区气温、降水的周期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近48a祁连山叁河源地区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气温倾向率分别为0.40℃/10a,0.18/10a,0.44/10a,升温幅度: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春、夏、秋、冬气温升温率分别为0.58℃/10a、0.41℃/10a、0.35℃/ 10a、0.31℃/ 10a,春季的升温幅度最快。祁连山叁河源地区的气温分别在80年代后期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平均气温变化有20a、14a以及6a左右的周期,最高气温变化有7a和15a左右的周期,最低气温变化有12a、17a和5a左右的周期。祁连山叁河源地区近几十年来的降水变化幅度较大,在波动中呈增加趋势,年均降水的气候倾向率为31.55mm/10a。祁连山叁河源地区干湿季降水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9.4mm/10a、29.7mm/10a。祁连山叁河源地区降水变化的周期主要有:2~3a、5a、7a、12~13a和21a左右。在空间分布上,多年平均气温及年代际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在叁河源区的东部,最低气温以野牛沟为中心区域。年代际平均降水最高的地方在叁河源的东部地区,降水量最低的是西部地区,总体而言,祁连山叁河源地区降水量大体和祁连叁河源的气温、地形分布基本一致,在祁连地区形成多雨和高温中心。

参考文献:

[1].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与ENSO关系的研究[D]. 夏冬冬. 南京气象学院. 2003

[2]. 1948~2001年全球陆地6~8月降水场气候变化的若干问题研究[D]. 黄先香. 南京气象学院. 2003

[3].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气候特征与变化[J]. 施能, 陈绿文, 封国林, 高鸿, 林振敏. 高原气象. 2004

[4].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场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研究[D]. 陈绿文. 南京气象学院. 2002

[5]. 近50年秋季全球旱涝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温和ENSO的关系[J]. 杨扬, 施能, 白彬人, 封国林. 资源科学. 2004

[6]. 1920~2000年全球6~8月陆地旱涝气候变化[J]. 施能, 陈绿文, 封国林. 气象学报. 2003

[7]. 1948~2001年全球旱、涝变化和ENSO关系[J]. 张俊, 施能, 封国林, 刘锦绣. 气象科学. 2006

[8]. 基于GIS的祁连山叁河源区近48年来气候时空变化研究[D]. 闫飞强. 青海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与ENSO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