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最优控制论文-毕凯,周雒维,卢伟国,栗安鑫

准最优控制论文-毕凯,周雒维,卢伟国,栗安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准最优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Buck变换器,电容电流,非线性控制,准最优动态特性

准最优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毕凯,周雒维,卢伟国,栗安鑫[1](2013)在《纹波电流调制准最优控制Buck变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纹波电流脉宽调制策略,以电容电流为调制信号主体,实现了动态调节过程的非线性控制,变换器动态过程逼近时间最优控制(TOC)运行轨迹。结合Buck变换器实例,导出了基于电容电流调制的控制方程,构建了相应的模拟控制电路。理论上重点分析了变换器的动态特性,给出动态调节时间与输出电压跌落的近似解析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变换器动态响应过程逼近TOC运行轨迹,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优越的动态响应,实现了系统的准最优快速调节控制。(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3年10期)

全玉生,刘赫,李文,李建歧,张学东[2](2010)在《双向工频通信下行信号系统的准最优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向工频通信系统(two way power frequency automatic communication system,TWACS)下行信号系统的特性由调制信号特性、配电变压器的传输特性和线路的传输特性决定,通过下行调制回路和传输通道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的分析对比,提出各频率特性有效频带的协调配合问题,传输通道的相频特性起决定性作用。推导出在下行调制回路中串入电阻和串入阻容串联电路的调控方法。给出1阶系统电阻的选取公式和2阶系统电阻及电容的选取公式。在满足IEEE暂态电能质量条件下,实现下行信号系统准最优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孙俊,刘胜忠[3](2007)在《准最优控制理论在航天器轨道交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准最优控制理论用于轨道自主快速交会时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根据轨道交会动力学和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律的轨道交会优化,提出了一种线性二次型准最优控制器的设计,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律的交会精度较高、计算量小,可实现轨道交会控制的自主性和快速性。(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07年05期)

瞿伟廉,李海峰[4](2007)在《武汉天兴洲大桥主梁纵向地震反应的准最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天兴洲大桥主梁纵向地震反应进行粘滞阻尼器控制的准最优控制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最小范数法和最小误差激励法求得了与主动控制效果尽量等效的粘滞阻尼器准最优参数,并对控制力与主梁纵向位移的权系数进行调节,使粘滞阻尼器产生的控制力和主梁的纵向位移都比较小。(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张丹,张洵安,崔艳丽[5](2002)在《应用准最优控制理论设计MTMD系统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被动控制与现代控制理论相结合,采用准最优控制理论和二次等效最优控制法(ECPM),从最优控制的角度优化MTMD控制系统的参数;并应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对控制实例的效果做了动态仿真;阐明了准最优控制算法可适用于多振型反应的被动控制装置的设计过程.(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期刊2002-10-01)

卞永明,朱剑慷,乌建中[6](1999)在《结构主动抗振状态参数敏感度及准最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主动抗振中,因环境条件、测量手段等限制,不可能测得全部状态参数以满足全状态反馈意义上的最优控制.对状态反馈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以确定关键的状态反馈参数,实现准最优控制,可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5期)

朱崇杰[7](1988)在《准最优控制方法在发电机机炉负荷协调控制系统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火力发电机组这一复杂的多变量的受控对象,本文提出了准最优机炉负荷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带有积分环节和前馈控制,并在PDP-11/44和FOX-3两个计算机系统中分别进行了实时和非实时的仿真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仪表》期刊1988年01期)

佟允宪,吕崇德,李天锋[8](1983)在《单元机组准最优控制的数字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分析了20万千瓦单元发电机组的动态非线性数学模型,并采用微扰线性化数学模型设计了多输入-多输出的准最优控制器。数字仿真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最优控制系统改善了单元机组跟踪负荷变化的能力。 本文并简要地论述了一类离散线性输出最优PI调节器的设计方法。线性最优PI调节器保留了线性最优调节器的优点,并同时具有经典PI调节器无调节静差的优点。(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3年04期)

准最优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向工频通信系统(two way power frequency automatic communication system,TWACS)下行信号系统的特性由调制信号特性、配电变压器的传输特性和线路的传输特性决定,通过下行调制回路和传输通道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的分析对比,提出各频率特性有效频带的协调配合问题,传输通道的相频特性起决定性作用。推导出在下行调制回路中串入电阻和串入阻容串联电路的调控方法。给出1阶系统电阻的选取公式和2阶系统电阻及电容的选取公式。在满足IEEE暂态电能质量条件下,实现下行信号系统准最优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准最优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毕凯,周雒维,卢伟国,栗安鑫.纹波电流调制准最优控制Buck变换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

[2].全玉生,刘赫,李文,李建歧,张学东.双向工频通信下行信号系统的准最优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

[3].孙俊,刘胜忠.准最优控制理论在航天器轨道交会中的应用[J].上海航天.2007

[4].瞿伟廉,李海峰.武汉天兴洲大桥主梁纵向地震反应的准最优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

[5].张丹,张洵安,崔艳丽.应用准最优控制理论设计MTMD系统参数[C].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2002

[6].卞永明,朱剑慷,乌建中.结构主动抗振状态参数敏感度及准最优控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7].朱崇杰.准最优控制方法在发电机机炉负荷协调控制系统中应用[J].自动化仪表.1988

[8].佟允宪,吕崇德,李天锋.单元机组准最优控制的数字仿真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

标签:;  ;  ;  ;  

准最优控制论文-毕凯,周雒维,卢伟国,栗安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