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古籍及辽宁省图书馆藏书综合录》出版

《满族古籍及辽宁省图书馆藏书综合录》出版

一、《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王硕[1](2021)在《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文中指出乾隆朝“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同文盛世”达到顶峰。这期间随着乾隆朝儒家经典重译,随后儒家典籍的自发满译,儒家思想以满语文为载体深刻影响了“满语世界”。“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在儒家典籍满译中取得了平衡的同时,满洲人也借由儒化实现了中华化。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共五章:第一章追根溯源,梳理了乾隆以前的儒家典籍满译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回溯了满文创制及其改革过程这一儒学典籍满译的前提,指出以蒙古文为模板创制老满文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对老满文的改革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新满文的推行也非一蹴而就;然后梳理清楚翻译机构的变迁过程,汉籍满译初由文臣衔命而为,后在翰林院与内国史院间辗转,至康熙十年(1671年)设内翻书房方结束汉籍满译执掌不定问题;最后总结了顺康雍时期儒家典籍满译的情况,一是完成入关前未竣翻译项目,二是新译儒典多为奉敕之作,三是自主翻译者多为修身齐家类心得、规范、训蒙读物等。第二章讨论乾隆重译儒家典籍及其成就。首先,理清“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发展的过程,明确清的“大一统”与“同文之盛”互为表里不断扩展;其次,讨论前代儒家经典翻译存在对汉语原文理解偏差、满语译本选词不当、未能反应原文文体特征、音译词过多且未厘定专有名词等缺失现象及成因;再次,考察乾隆以先后两次厘定清文《四书》为始,展开经典重译工程的过程,揭示其宣示经典解释权和宣扬国语优越论的目的,同时指出作为乾隆朝“同文”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经典重译,实现了对满语的规范,同时加强了对经典的解释权。第三章讨论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自发满译。通过梳理对儒学典籍满译的旗籍士人群体出现的时间线,并将各时代有代表性的译者及其作品逐一从基本情况、成书过程、内容述评与受众等几方面做案例分析发现:除富察氏公鲁外,所有自发对儒家典籍进行满译的旗籍士人译者,均活跃于乾隆以降,其中活跃于乾嘉以降者约半数,其余均活跃于道光以降;其中六成为八旗满洲,三成为八旗蒙古,一成为八旗汉军;京旗占绝大多数。此外,还对较有代表性的翻译家孟保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其翻译生涯与其仕途起伏关系较为密切,这种情形在其他译者身上也有所体现。第四章讨论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影响。首先,儒家典籍满语译本透过公、私学校,以教本或教辅的形式成为“国语”学习内容;其次,清代各类大小翻译考试是旗人实现仕途迁升的重要途径,而儒家典籍满语译本是各类翻译考试的主要命题范围;最后,“话条子”类活语料反映出儒家思想借由儒学典籍满译进入到了旗人基层社会,并且成为旗人基层社会的道德标准,影响了当时的旗人价值观念。第五章以达呼尔新满洲为例,讨论满译儒学典籍在其满化与儒化中的作用。首先,满语与达斡尔语差异小,对达呼尔新满洲而言学习难度低;其次,要对达呼尔加以满化需借助教育,而彼时达呼尔无文字,满语文自然成为了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再次,达呼尔教育是旗人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其教育内容同样是以满语文为载体的儒家思想;最后,儒家思想借由满译儒学典籍对达呼尔新满洲产生了满化与儒化的双重作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朝维护“满洲习俗”具体手段即是“国语骑射”;“崇儒重道”即是接受中原思想与政治传统,即是接受中华文化。二者看似矛盾,而清帝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一再“国语”翻译和推广,实现了对清帝心中的“华”与“汉”的切割:通过“国语”翻译来实践“崇儒重道”,接纳中华优秀文化,使满洲自我儒化,自我华化;通过对以“国语”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内容的教育的坚持,实现了在新旧满洲中“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的和谐共存,客观上在思想层面将新旧满洲融入到了“中华”之中,实现了“大一统”下的“和而不同”多元共存,是多民族统一国家构建的重要一环。

李敏,丁一,王绍霞[2](2020)在《满族文献目录编制工作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族文献目录是汇集并描述和序化满族历史文献和现代文献资料而成的着作,因受各领域专家重视,在编制工作的起步期、积淀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中都产出不少馆藏目录、研究成果目录和档案资料目录等。这些目录极大促进了满文古籍保护工作和满学研究健康发展;多模式的编制持续完善了原有目录,体现了后出转精的学术规律;专家化和专业化的编撰队伍让目录编制获得了跨界发展。当然,部分目录也需进一步完善以提升质量。

丁一[3](2020)在《基于书目文献的满族信息资源元数据框架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大族,在历史上因创建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而流传下来大量的宝贵的文献资源。在满文使用日渐稀少后又有各领域专家学者以汉文和其他文字,一方面继续记录着满族人民的生活,另一方还开展了满族的历史文化等的研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满族文献资源相继开展数字化工作,满族网络化信息资源也不断涌现,民族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一大趋势。满族信息资源若要在网络环境下获得更好地共享利用,其元数据框架的构建刻不容缓。当然,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信息资源元数据构建还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但也有不少可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本文基于以上考虑,以现有的满族以及满族文献书目编制研究成果为基础,归纳现有满族信息资源着录元素的基本情况,再借鉴已有的元数据规范标准,拟建出一个简单级的满族文献中三类较为典型的满文古籍、满文档案、满文拓片的元数据框架。首先,梳理国内外满族书目文献编制研究成果,提出满族信息资源元数据构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满族书目文献所提供的大量元数据,以及满族信息资源元数据框架构建的重要意义;其次,厘清书目文献和元数据的关系,对书目文献及其编制进行总结,对元数据及其构成进行分析,最后表明二者的关系;再次,对满族书目文献的编制进行详细描述,总结满族书目文献的成果,对书目文献的收录资源情况、着录项目信息、分类体系以及编制规则研究成果等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在充分讨论了满族信息资源元数据的设计原则、元数据的设计基础和已有的相关元数据标准之后,构建出满族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满文古籍、满文档案、满文拓片三类文献的元数据框架,分别定义它们的描述性元数据和管理性元数据等的元素内容。当然,这是一个简单级框架,包括的满族信息资源种类也不全面,希望今后能进一步研究完善。

张闶[4](2018)在《关于王锺翰藏满文《上谕八旗》》文中指出《上谕八旗》是清朝允禄等纂辑的雍正帝有关八旗事务上谕的汇集,是研究八旗制度的重要文献。已故的着名清史、满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锺翰先生生前收藏有一部满文《上谕八旗》,并做了详细批注。因此,该版本是名家批注本,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考证了这一满文文献的版本和王锺翰先生的批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王锺翰先生作为老一辈史学家,有着扎实的文献功底与严谨的治学精神,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学习的。

李雄飞,顾千岳[5](2019)在《顺治十二年内府刻本《御制劝善要言》辨证——《国家珍贵古籍名録》及《图録》纠谬一则》文中提出《御制劝善要言》是清世祖福临辑译汉文典籍中的劝善格言,劝人向善、行善,宣扬因果报应,以教化臣民,宣扬其治国理念的一部伦理道德方面的文献。出於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此书被奉爲治国驭民的精神圣典而被广泛传刻,爲後人留下了汉、满、蒙等多文种的多个版本,其中以满文本爲多,尤以清顺治十二年(1655)内府刻本最爲着名,也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该本在各种书目中多有着録,但几乎所有关於该版本的着録都是错的,包括经过国内顶尖版本专家审定的、作爲国家珍贵古籍版本范本的第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録》及其《图録》。本文对该书的满文刻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辨析,推翻了一直以来被奉爲权威的、传讹已久的版本着録,还其版本的真实面目。

张建军[6](2017)在《清代蒙旗教育教材的出版与使用情况初探》文中提出清朝立国后,为对蒙古草原上的民众进行教化,广发《圣谕广训》和《三字经》等蒙文译本。与此同时,一些浅显易读的儒学读本、启蒙读物陆续刊印,并在蒙古民间流传。社会上通行的并不规范的识字教育,使得这些读物客观上成为一些地方私塾的教本,彼此间传抄开来。清末新学制推行后,蒙旗地区开始出现新式教科书,或为蒙文教材的直接出版,或为汉文教科书的蒙文选译,尤其着称于世的是《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同时,还有些地区使用纯由内地引入的汉文教科书。

张建军[7](2017)在《民国初年蒙旗学校用教科书的编纂与使用状况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民国共和初建,中央政府对于新时期教科书的编纂使用制定了原则,但内地通行的有关课程教材的统一规定尚难迅速推广到内外蒙古各地。民国初年蒙文教科书的印刷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察哈尔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及沈阳东蒙书局。还有一些学校按照自己意愿编纂教科书。百花齐放式的自行编印出版,使蒙旗学校教本使用的互异性进一步增大。针对新式教育下蒙旗教科书的编纂,许多有识之士各抒己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蒙旗学校教育。

卢秀丽[8](2017)在《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概况与入选珍贵古籍名录书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满文古籍图书定义、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的成书时间、合璧文种、在全国所处地位、四部分类、装订形式、版本类型、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辽宁珍贵古籍名录》等方面,概括介绍了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情况,从近几年来陆续公布的几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中辑出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入选书目。

王敌非[9](2016)在《俄罗斯满文文献典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满文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包括满文文献在内的大批中国文献散失收藏于海外。俄罗斯是海外收藏满文文献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多年来这批文献的历史、现状以及流传情况不为学界所知。俄罗斯满文文献典藏可分为古籍图书、文书档案和来华传教士的着述。按照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分类方法,俄罗斯满文古籍可分属经、史、子和集四大部,经部下分设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四书类和小学类等八类;史部下分设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和诗评类;子部下设儒家类、道家类、兵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杂家类、释家类和天主教类;集部下设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和小说类,其内容涉及中国和俄罗斯历史、文化、外交和边疆等多方面,对于中俄文化关系及东北边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俄罗斯藏满文文献多来自传教士、科考队以及商人多年的搜集,其中尤以语言文字、宗教文化、历史政治和军事经济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海外蒙古文、藏文、西夏文等其他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典藏的总体特点。

吴元丰,徐莉[10](2015)在《满文古籍丛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后金—清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满文经历了创制、改进和完善,进而形成了大量的古籍图书。在官刻和坊刻的共同推动下,满文古籍广泛流传。满文古籍起初版式简单,后沿用明朝的刻本版式,在版本、版式、题名、装帧等方面各具有特色,丰富了中华民族古籍宝库。

二、《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清中叶以前儒学典籍满译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汉籍满译发端
        一、满文的创制与改革
        二、汉籍满译的发端
    第二节 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满译
        一、从内三院、翰林院到内翻书房
        二、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的满译
第二章 乾隆时期儒家经典的钦定重译
    第一节 儒家经典重译的历史条件
        一、“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的历史进程
        二、前代儒家经典满译的缺失
    第二节 乾隆朝儒家经典的重译及成就
        一、乾隆与儒家经典的重译
        三、儒家经典重译的面向与成就
    第三节 重译与旧译儒家经典比较——以《大学》为例
        一、改音译为意译
        二、内容有所增删
        三、钦定名词术语
        四、注重“取意协音”
第三章 乾嘉以降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满译
    第一节 民间满译士人群体
        一、满译士人群体的出现
        二、满译对象的选择与受众
    第二节 孟保的满译生涯
        一、孟保其人与满译作品
        二、孟保翻译作品的刊印及流布
第四章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教育与影响
    第一节 清代旗人学校教育
        一、旗人官学教育
        二、旗人私学教育
    第二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入仕的影响
        一、翻译考试与旗人入仕
        二、翻译选拔考试试题与儒家典籍满译
    第三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思想塑造——以“话条子”类语料为例
        一、“话条子”类文本的产生
        二、“话条子”所透视出的儒家思想
第五章 满译儒学典籍在他者中的传播——以达呼尔为例
    第一节 满语文成为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和内容
        一、达斡尔语与满语的差异
        二、满语文在人才选拔中的地位
    第二节 满语文学校的建立与满译儒学典籍的传入
        一、达呼尔官学与私学
        二、满译儒家典籍的传入
    第三节 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与影响
        一、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
        二、满译儒家典籍对达斡尔语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满文转写对照表
    二、新旧译《大学》多版本比较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满族文献目录编制工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满族文献目录的编制工作
    1.1 起步时期(—1949年)
        1.1.1 着述目录
        1.1.2 馆藏目录
    1.2 积淀时期(1949—1978年)
        1.2.1 着述目录
        1.2.2 馆藏目录
    1.3 发展时期(1979—1999年)
        1.3.1 馆藏目录
        1.3.2 研究成果目录
        1.3.3 档案资料目录
    1.4 繁荣时期(2000年—)
        1.4.1 馆藏目录
        1.4.2 研究成果目录
        1.4.3 档案资料目录
2 目录编制成绩与问题讨论
    2.1 馆藏目录编制促进满文古籍保护工作和满学研究健康发展
    2.2 多模式持续编制的目录符合后出转精的学术规律
        (1)补漏式。
        (2)续编式。
        (3)重编式。
        (4)精编式。
        (5)汇辑式。
    2.3 专家化和专业化的编撰队伍使目录编制获得跨界发展
        (1)专家个人编目。
        (2)多位专家合作编目。
        (3)组建团队编制。
    2.4 编制目录中存在的问题
3 结语

(3)基于书目文献的满族信息资源元数据框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情况
        1.3.2 国外情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书目文献与元数据的关联
    2.1 书目文献及其编制
    2.2 元数据及其构成
    2.3 书目文献与元数据的关系
3 满族书目文献的编制
    3.1 满族书目文献编制成果
        3.1.1 满族书目文献概述
        3.1.2 满族书目文献编制工作及成绩
    3.2 满族书目文献的收录资源
    3.3 满族书目文献的着录信息
    3.4 满族书目文献的分类体系
    3.5 满族书目文献的编制规则讨论
4 满族信息资源元数据框架的构建
    4.1 元数据设计原则
        4.1.1 实用性原则
        4.1.2 针对性原则
        4.1.3 可扩展性原则
        4.1.4 互操作性原则
    4.2 元数据设计的基础
        4.2.1 元数据相关标准
        4.2.2 满族书目资源
        4.2.3 满族元数据相关研究
    4.3 元数据框架的构建
        4.3.1 满文古籍元数据框架
        4.3.1.1 满文古籍描述性元数据
        4.3.1.2 满文古籍管理性元数据
        4.3.1.3 满文古籍元数据的框架
        4.3.2 满文档案元数据框架
        4.3.2.1 满文档案描述性元数据
        4.3.2.2 满文档案管理性元数据
        4.3.2.3 满文档案元数据的框架
        4.3.3 满文拓片元数据框架
        4.3.3.1 满族拓片描述性元数据
        4.3.3.2 满文拓片管理性元数据
        4.3.3.3 满文拓片元数据的框架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概况与入选珍贵古籍名录书目(论文提纲范文)

一、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概况
二、辽图满文古籍入选珍贵古籍名录书目
    1. 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书目
    2. 入选《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书目

(9)俄罗斯满文文献典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Резюме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俄罗斯满文文献典藏研究现状
        一、整理编目
        二、专题研究
        三、研究现状简评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凡例
第一章 俄罗斯满文文献分布与源流
    第一节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
    第二节 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图书馆
    第三节 俄罗斯国家公共图书馆
第二章 满文经部古籍典藏
    第一节 易类
    第二节 书类
    第三节 诗类
    第四节 礼类
    第五节 春秋类
    第六节 孝经类
    第七节 四书类
    第八节 小学类
        一、训诂
        二、韵书
        三、字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满文史部古籍典藏
    第一节 正史类
    第二节 编年类
    第三节 纪事本末类
    第四节 杂史类
    第五节 诏令奏议类
    第六节 传记类
    第七节 地理类
    第八节 职官类
    第九节 政书类
        一、通制
        二、典礼
        三、军政
        四、法令
    第十节 史评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满文子部古籍典藏
    第一节 儒家类
    第二节 道家类
    第三节 兵家类
    第四节 医家类
    第五节 天文算法类
    第六节 术数类
    第七节 杂家类
    第八节释家类
    第九节 天主教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满文集部古籍典藏
    第一节 总集类
    第二节 别集类
    第三节 词曲类
    第四节 小说类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俄罗斯满文文献典藏特点
    第二节 满文文献西传俄罗斯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满文古籍丛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文及其古籍形成
二、满文古籍的流传
三、满文古籍版本及其特色
    1. 版本
    2. 版式
    3. 题名
    4. 责任人
    5. 装帧与装饰
    6. 书写工具及纸张
三、满文古籍鉴定及其定级
四、满文古籍编目及分类

四、《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D]. 王硕.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满族文献目录编制工作述评[J]. 李敏,丁一,王绍霞. 图书馆学研究, 2020(12)
  • [3]基于书目文献的满族信息资源元数据框架构建研究[D]. 丁一. 郑州大学, 2020(02)
  • [4]关于王锺翰藏满文《上谕八旗》[J]. 张闶. 民族史研究, 2018(00)
  • [5]顺治十二年内府刻本《御制劝善要言》辨证——《国家珍贵古籍名録》及《图録》纠谬一则[J]. 李雄飞,顾千岳. 历史文献研究, 2019(02)
  • [6]清代蒙旗教育教材的出版与使用情况初探[J]. 张建军. 教育史研究, 2017(03)
  • [7]民国初年蒙旗学校用教科书的编纂与使用状况初探[J]. 张建军. 教育史研究, 2017(01)
  • [8]辽宁省图书馆入藏满文古籍图书概况与入选珍贵古籍名录书目[J]. 卢秀丽. 兰台世界, 2017(02)
  • [9]俄罗斯满文文献典藏研究[D]. 王敌非. 黑龙江大学, 2016(02)
  • [10]满文古籍丛谈[J]. 吴元丰,徐莉. 满语研究, 2015(01)

标签:;  ;  ;  ;  ;  

《满族古籍及辽宁省图书馆藏书综合录》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