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双季铵盐论文_任慧平,矫桂丽,杨丽斌,马海兵,邹志琛

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性双季铵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铵盐,手性,催化剂,诱导,不对称,酪氨酸,效应。

手性双季铵盐论文文献综述

任慧平,矫桂丽,杨丽斌,马海兵,邹志琛[1](2006)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和不对称诱导效应——以L-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的手性单季铵盐和双季铵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酪氨酸为原料,经氨基保护、醚化、酯化等步骤制得L-(-)-对甲氧基苯丙氨酸(1),化合物1经NaBH4还原得到L-(-)-对甲氧基苯丙氨醇(2)。以化合物1和2为原料,经过季铵化合成了4种手性单季铵盐和2种手性双季铵盐。6种手性季铵盐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在α-羟基苯乙酸的合成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作用和一定的不对称诱导效应。(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6年11期)

邹志琛,矫桂丽,刘文陆,焦晓云,华玉夏[2](2005)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和不对称诱导效应Ⅳ——手性双季铵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 (- ) 苯丙氨酸、(+) 樟脑酸和 (- ) 氯霉素为原料 ,合成了 3种手性双季铵相转移催化剂 ,它们在α- 羟基苯乙酸的合成中显示良好的催化作用和一定的不对称诱导效应。(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5年03期)

李培刚,薛爱英,邹志琛[3](2004)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及其不对称诱导效应——Ⅲ.手性双季铵盐的合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氯霉素为原料 ,经水解、双叔胺化、双季铵化合成了光学纯二溴化 ( -) -N ,N′-二 ( 1-对硝基苯基 -1,3 -二羟基-2 -丙基 ) -N ,N ,N′ ,N′ -四甲基 -1,6-己二铵 ,作为相转移催化剂 ,它对苯乙腈α -甲基化、苯甲醛与氯仿的亲核加成的催化作用和不对称诱导效应均优于单季铵盐 .(本文来源于《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陈继俊,杜争鸣,施耀曾,朱文胜,胡宏纹[4](1992)在《手性双季铵盐诱导下的硝基甲烷与查尔酮的Michael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具有用量少、催化活性高的特点,比单官能团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更为显着。手性季铵盐是进行不对称(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1992年06期)

手性双季铵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 (- ) 苯丙氨酸、(+) 樟脑酸和 (- ) 氯霉素为原料 ,合成了 3种手性双季铵相转移催化剂 ,它们在α- 羟基苯乙酸的合成中显示良好的催化作用和一定的不对称诱导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性双季铵盐论文参考文献

[1].任慧平,矫桂丽,杨丽斌,马海兵,邹志琛.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和不对称诱导效应——以L-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的手性单季铵盐和双季铵盐[J].化学试剂.2006

[2].邹志琛,矫桂丽,刘文陆,焦晓云,华玉夏.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和不对称诱导效应Ⅳ——手性双季铵盐[J].化学试剂.2005

[3].李培刚,薛爱英,邹志琛.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及其不对称诱导效应——Ⅲ.手性双季铵盐的合成与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4].陈继俊,杜争鸣,施耀曾,朱文胜,胡宏纹.手性双季铵盐诱导下的硝基甲烷与查尔酮的Michael反应[J].有机化学.1992

论文知识图

催化剂单晶结构(Ⅲ)X/大位阻有机碱MTBD双组...手性联二萘磷酸催化的不对称Strecke...手性Brnsted酸催化亚胺的胺化反应“手性CTAB”分子的合成路线图

标签:;  ;  ;  ;  ;  ;  ;  

手性双季铵盐论文_任慧平,矫桂丽,杨丽斌,马海兵,邹志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