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孔分子筛论文_王伟,张凡,杨恬甜,裴霏,罗小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微孔分子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筛,微孔,甲基,薄膜,烷基化,成法,丁烯。

超微孔分子筛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张凡,杨恬甜,裴霏,罗小林[1](2019)在《微孔分子筛对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微孔分子筛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开展研究,探讨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HY,ReUSY,USY,LaY,ZMS-5,Hβ等微孔分子筛为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_2物理吸附仪和化学吸附仪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催化剂活性数据进行关联。结果 Y型、Hβ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中USY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转化率,最高达到68.6%,ZSM-5具有最优选择性,最高接近100%。结论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受比表面积、孔道结构、酸密度及酸强度等的影响,比表面积及孔道结构决定原料的转化率高低,酸密度及酸强度等影响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强酸位的存在会导致深度脱烷基化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冯凯,孙亚猛,袁梦,王超男,孙春艳[2](2018)在《以盐湖高含泥提钾尾矿制备微孔分子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海柴达木盐湖地区高含泥提钾尾矿为起始原料,添加适量铝源,利用水热合成法及"液相转移"技术成功合成出13X型和4A型微孔硅铝酸盐分子筛。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做了表征。考察了材料对水溶液中的铷离子以及十八胺分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对于制备硅铝酸盐分子筛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且这两类分子筛对溶液中的铷离子和十八胺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8年05期)

王艳菊[3](2018)在《超微孔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表征及分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项新兴高效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生物技术以及物质分离等领域。分子筛是一种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晶体材料,因其孔道结构的可调性、酸碱可控性、类别多样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吸附、催化、离子交换、光电材料、膜材料等领域。本论文设计制备多种类型的超微孔分子筛膜,考察其在气体与液体分离方面的应用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晶种法在不锈钢金属基底上合成制备了AlPO_4-18分子筛膜。利用渗透汽化技术,将活化后的AlPO_4-18分子筛膜进行海水淡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分子筛膜的脱盐截留率高达99.5%以上,水通量远远高于盐离子的通量,这是由于分子筛的孔道窗口尺寸小于水合盐离子的动力学直径,因而对盐离子起到孔道筛分效果。水通量高达2.14-3.37 kg·m~(-1)·h~(-1),突破之前以往分子筛膜海水脱盐水通量记录。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分析推断可知,较高的水溶性和较快的有效扩散系数协同作用,使得水分子在分子筛膜中的传输速率较快,因此具有较高的水通量。除此之外,我们合成制备的AlPO_4-18分子筛膜对盐溶液淡化行为具有稳定性和可重复性。2.将合成制备的AlPO_4-18分子筛膜应用于Kr/Xe混合气体分离。分子筛膜对氪气氙气混合气体的分离因子为4.0,略高于努森扩散常数(1.25),Kr透过率约为4×10~(-8)mol·m~(-2)·s~(-1)·Pa~(-1)。分子筛膜对Kr/Xe具有分离性能,这是由于氪气分子动力学直径小于分子筛孔道尺寸,氪气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分子筛孔道,而尺寸较大的氙气分子不可以通过,因此AlPO_4-18分子筛膜对Kr/Xe具有分离性能。3.进一步采用晶种法合成制备了AlPO_4-18、NaA和Silicalite-1分子筛膜,随后将合成制备的分子筛膜应用于盐溶液淡化脱盐处理,叁种类型的分子筛膜均展现出优异的脱盐截留率,截留率均高于99.4%。另外,我们发现每种类型的分子筛的水透过率和可逆吸水量成正比,说明可逆吸水量的大小是直接影响海水脱盐过程中的水分子的透过率的因素。4.采用晶种法合成制备了SAPO-34分子筛膜,将其用于乙烷/乙烯混合气体的分离。我们合成制备的SAPO-34分子筛膜对乙烷/乙烯的分离因子为2.0,略高于努森扩散系数(1.2),说明我们制备的分子筛膜具有一定的致密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李丹[4](2018)在《高疏水有机—无机杂化微孔分子筛的一步控制合成及催化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无机杂化微孔分子筛是一类将有机基团与无机分子筛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自身独特性质的新型功能材料,拓展了传统无机分子筛在选择性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然而,由于这类材料的控制合成难以实现,导致其结构及组成多样性受到限制,从而制约了这类材料更广泛深入的应用研究。本论文围绕有机-无机杂化微孔分子筛的一步控制合成和有机催化应用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不仅成功制备出一系列高疏水的有机-无机杂化微孔分子筛材料,同时发现其在加氢、碱催化等多相有机催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异催化性能。采用动态干胶转化法,分别以甲基叁乙氧基硅烷、乙基叁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有机硅源,成功一步合成出有机-无机杂化微孔分子筛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通过与静态干胶合成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动态干胶合成路线不仅具有绿色、高效的优点,同时可大大提高有机硅源的利用率: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有机硅源合成的杂化材料疏水性最优,水接触角为150°(目前报道杂化分子筛中最高值),且表现出良好的疏水稳定性;对上述杂化分子筛进行不同的后处理制得的催化剂被用于催化苯酚加氢、酸催化环己酮与乙二醇缩合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这归因于杂化材料对反应中界面分子相互作用的有效调控。以(N,N-二甲基-3-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为有机硅源,通过动态与静态干胶转化法的对比研究,一步合成出NN尽二甲基-3-氨丙基功能化MOR分子筛催化剂,其在碱催化苯甲醛与氰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丙烯腈与甲醇的Michael加成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拓展了杂化微孔分子筛的应用范围。采用静态干胶法,以巯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为有机硅源,在合成过程中加入过渡金属盐,一步合成出巯丙基和钻双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微孔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与两步法制备的杂化分子筛催化剂相比,一步法合成的杂化分子筛催化剂在催化α-蒎烯空气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催化活性,这与无机分子筛骨架中钻的配位环境及有机基团对材料表面疏水/亲油性质的有效调控有关。(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8-04-09)

柳娜,管啸天,吴浩,罗军,李永昕[5](2017)在《TiO_2改性微孔分子筛择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二甲苯(para-Xylene, PX)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1]。通过改性微孔分子筛催化甲苯烷基化合成PX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择型催化中,对微孔分子筛改性的目的是覆盖其外表面的酸性位,抑制PX异构化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其择型性能~[3]。金属氧化物改性是择型催化领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4]。通过浸渍法制备的金属氧化物改性微孔分子筛催化剂虽然对甲苯烷基化过程表现出很好的择型性能,但其催化活性下降明显。这是因为在浸渍过程中大量的金属离子(氧化物前驱物)进入分子筛孔内,经高温焙烧后形成的氧化物堵塞分子筛孔道所致。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文以分子尺寸较大的钛酸四丁酯(TBOT)为氧化钛前驱物,通过浸渍、酸性水解和焙烧等程序制备了新型TiO_2改性微孔分子筛MCM-22择型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甲苯与碳酸二甲酯(DMC)烷基化合成PX过程。表征结果显示,经TiO_2改性后分子筛孔内酸性位被有效保留(图1A)。因此,该催化剂在甲苯与DMC烷基化合成PX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择型效果(图1B)。(本文来源于《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会场:MOFs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多孔复合材料》期刊2017-10-24)

李佳澄[6](2017)在《钛改性介微孔分子筛(氧化铝)担载铂锡催化剂上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石化原料,可以用来制造大量下游产品。近年来丙烷的直接脱氢由于在满足丙烯需求方面具有重大潜力,得到了持续的关注和研究。丰富的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储量可以进一步促进将来丙烷脱氢工业的繁荣发展。以铂或氧化铬为基础的催化剂在目前的商业丙烷脱氢制丙烯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考虑到绿色化学的需求,后者由于具有较大的毒性使其受到的关注较少。与之相反,铂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促进丙烯产量稳定可持续地增长,人们投入许多努力来探索具有高活性的铂锡基催化剂以活化丙烷的碳氢键。由于丙烷脱氢反应是一个吸热过程并且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约为590℃)下进行,深度脱氢也会发生,导致积碳副产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仍需对催化剂改进以减少副反应,提高丙烯选择性。众所周知,在非均相催化中,催化剂活性显着受到活性中心和载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对于传统的铂锡基催化剂,载体类型和性质的改进是得到更好催化结果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工作制备了一系列介孔Ti-KIT-6、多级孔TS-1、叁维介孔钛硅微球以及不同形貌氧化铝载体及其负载的铂锡催化剂,并进一步探讨了它们的结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工作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钛掺杂的KIT-6介孔材料。钛改性之后,样品的比表面积保持800 m~2/g以上,高于纯氧化硅KIT-6材料,同时保持了长程有序介孔结构。此外,钛物种高度分散于氧化硅并通过Ti-O-Si键结合,无较大的团聚。新的金属位点在Ti-KIT-6上产生并与铂锡金属中心配合。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tSn/Ti-KIT-6催化剂,铂锡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载体表面,颗粒直径约为7.3 nm。钛修饰PtSn/Ti-KIT-6催化剂展现了很高的丙烷单程转化率(54%)并且在反应30 h后转化率依然保持51%以上。然而,PtSn/KIT-6催化剂具有相对较低的丙烷转化率(48.7%)并且活性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显着降低。通过XPS表征对产生不同催化活性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PtSn/KIT-6催化剂,金属锡所占比例为44%,形成了较多的铂锡合金颗粒,这会导致铂活性位点的永久失活。相反,PtSn/Ti-KIT-6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氧化锡含量(85%),可以在丙烷脱氢反应中与铂配合发挥助剂作用。由于这种较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催化剂的性能得到显着改进。(2)将TS-1分子筛用于制备铂锡基催化剂的载体。TS-1分子筛可以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具有典型的MFI结构,大量的微孔但无强酸性位点。因此,反应物易于传质并且可以避免大量积碳和裂解等副反应。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可以系统控制TS-1分子筛的晶粒尺寸,得到一系列晶粒直径(100 nm,201 nm,350 nm,650 nm,1.10μm and 5.72μm)不同的TS-1分子筛。载体的尺寸对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制丙烯过程中的催化活性具有显着影响。通过建立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确立载体尺寸和丙烷初始转化率的关系。较小尺寸的TS-1分子筛展现出了多级孔结构。分子筛颗粒尺寸的减小伴随着不同晶粒之间介孔结构的产生,每个晶粒内部的微孔长度缩短。在丙烷脱氢测试中,尺寸最小的TS-1(100 nm)负载型催化剂由于其多级孔结构展现出了最好的催化性能。我们进一步根据Weisz-Prater法则对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证实小粒径催化剂可以增强传质和扩散能力。晶体内部扩散阻力减小有助于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传递。反应后的催化剂经过连续再生依然展现出了较好的循环活性,这让其商业应用成为可能。(3)对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其理想的载体应具有较小粒径和较大孔径。我们通过不同方法,制备了叁种具有不同直径的叁维介孔钛硅微球。添加的钛组分以小的氧化钛颗粒或骨架掺杂的方式存在于介孔氧化硅体系中,通过形成Ti-O-Si键而稳定存在。相应的催化剂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规整的介孔结构,在丙烷脱氢反应中展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性能。其中,具有最小直径(约40 nm)的PtSn/MS催化剂展现出了最高的丙烷初始转化率55.6%。印证了我们之前的结论。(4)通过较为廉价的初始原料制备了介孔氧化铝。在氧化铝的合成过程中,准确控制体系处于不同的ph值。所得的不同氧化铝的最后形貌呈现了从小棒状到片状的生长趋势;而且,在片状氧化铝的表面还产生了大量介孔,因此易于反应物扩散且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结焦或裂解等副反应的进行。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后,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晶型的氧化铝(γ-,δ-,θ-,和α-Al_2O_3)。评价了具有不同晶型和形貌的PtSn/Al_2O_3催化剂上丙烷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片状PtSn/δ-Al_2O_3催化剂由于具有适宜的表面酸性和载体上大量的介孔结构展现出了最好的催化性能。进一步制备出尺寸分别为6.9 nm和0.9 nm的铂纳米颗粒催化剂,前者由于适中的尺寸展现出了较高的丙烷脱氢活性。反应后的催化剂上的积碳通过HAADF-STEM和Raman表征进行了分析。没有发现大的积碳颗粒,积碳类型大部分都是规整的石墨晶。(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7-01)

张颖[7](2017)在《合金表面微孔分子筛薄膜的微波—水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筛薄膜是在陶瓷、金属及合金等载体表面形成的致密无机薄膜,以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分子尺寸水平的孔道直径、催化—分离一体化功能、热稳定性、热传导性、疏水亲水性及抗腐蚀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膜分离、膜催化、抗腐蚀、气敏、湿敏以及抗微生物等领域的研究备受关注。随着分子筛薄膜应用领域的扩展,对多功能复合分子筛薄膜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子筛—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而对分子筛—分子筛无机复合薄膜材料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单层分子筛复合膜的研究刚刚起步。该领域的研究,从应用方面能够满足材料多功能一体化的要求,从理论方面对研究分子筛多孔材料之间的界面性质、成膜机制、转晶机制等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分别以航空铝合金及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为载体,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ZSM-5分子筛薄膜、ZSM-35分子筛薄膜和NaA/ZSM-5复合分子筛薄膜;对比研究了微波法、原位水热合成法、水热二次生长法对上述薄膜生长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成膜条件,得到致密连续的分子筛薄膜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电化学测试、水接触角测试等手段,对薄膜的组成结构、表观形貌、抗腐蚀性能、亲水性能等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为上述材料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微波—水热二步合成法,分别在铝合金片材及ZTA陶瓷表面制备了具有致密性和连续性的ZSM-5分子筛薄膜,研究了Silicalite-1晶种浓度、ZSM-5分子筛母液组成、微波处理温度及水热晶化时间对ZSM-5分子筛薄膜成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成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600 W、温度65°C条件下处理0.5h,为最优成膜条件,微波处理明显缩短了ZSM-5分子筛薄膜的成膜时间;在最优成膜条件下制备的ZSM-5分子筛薄膜连续、致密,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能(平均亲水角为9°)和抗腐蚀性能。2.将微波—水热二步合成法应用于ZTA陶瓷基片表面ZSM-5分子筛薄膜及Ag+/ZSM-5分子筛薄膜的制备,所得薄膜连续、致密、亲水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TT法测试细胞存活率可达到95%以上,薄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在24h内持续性良好。3.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了纯净的高结晶度的NaA分子筛,分别采用微波—水热二步法和原位水热合成法研究了铝合金片材表面NaA/ZSM-5单层复合薄膜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水热二步法,虽然缩短了ZSM-5薄膜的成膜时间,但微波处理破坏了NaA分子筛结构,造成NaA组元缺失,且重复性较差。而采用二次水热生长法,在基体表面分别旋涂NaA、Silicalite-1晶种后,在晶化温度175°C,晶化时间19h条件下,可以制备比较致密、连续、组元完整的单层NaA/ZSM-5复合薄膜。该薄膜经Ag+交换后,同时具有亲水性、抗腐蚀性和抗菌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潜在应用。4.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方法,在铝合金片材表面制备了连续、致密的层状ZSM-35分子筛薄膜,研究了载体表面预处理、生长母液预处理、母液配比、水热处理条件等因素对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长母液进行水热预晶化、载体表面酸、碱预处理、载体表面Al2O3溶胶凝胶过渡层的涂覆等均有利于在载体表面形成连续、致密、高度结晶的层状ZSM-35薄膜。在最佳成膜条件下制备的ZSM-35沸石膜的亲水角为8.5°,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能,在强酸和强碱环境,表现出抗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何淼[8](2017)在《几种微孔分子筛上丁烯异构化和甲烷氧化反应路径的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筛催化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以及优异的择形性而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化学反应中。近年来,在分子筛催化剂上进行反应机理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采用实验方法往往受到实验条件及技术手段的限制不能获得较详细的实验结果。本论文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研究在几种不同的微孔分子筛上孔道结构和酸性质对丁烯异构化反应机理的影响;同时,在金属负载的微孔分子筛中,又讨论了不同金属活性位点上甲烷氧化反应机理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分子筛自身属性对催化反应机理可能存在的影响,为制备和选择高效催化剂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的第一部分采用ONIOM (B3LYP/6-31G(d,p),UFF)计算方法,选取57T,80T,96T和64T的模型来分别代表FER,ZSM-23,ZSM-48与ZSM-5四种具有十元环孔道但却有不同孔道尺寸和形状的分子筛,来比较孔道尺寸和形状对丁烯骨架异构为异丁烯反应机理的影响。通过比较丁烯和异丁烯分子在不同催化剂上的吸附能,可以发现,在具有相同椭圆形孔的FER、ZSM-48和ZSM-5分子筛中,随着孔道尺寸的增大,对丁烯和异丁烯的吸附能也在增大。但由于异丁烯的支链结构会受到分子筛孔道较大的空间位阻作用,因此,异丁烯的吸附能均小于正丁烯的吸附能。而对于具有水滴状孔口形状的ZSM-23来说,由于异丁烯分子位于水滴形的最宽处所受空间位阻作用较小,而且与分子筛骨架氧形成两个氢键作用,从而使其吸附能高于正丁烯。在FER、ZSM-23和ZSM-48上,丁烯骨架异构的单分子反应机理包括叁个步骤:1)吸附态正丁烯质子化;2)2-丁基氧化物的环化;3)异丁基氧化物去质子化。其中,FER上的速控步骤为第叁步,而ZSM-23和ZSM-48上则为第二步。但在ZSM-5上,虽然反应机理的前两步与在另外叁种催化剂上一致,但异丁基氧化物又经过叔丁基碳正离子的过渡态生成叔丁基烷氧化物,这步也是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然后,再通过叔丁基烷氧化物的去质子化生成异丁烯。由此可以看出,由于ZSM-5分子筛的孔道尺寸比FER大1.0 A更易于碳正离子的形成,导致具有相似二维交叉孔道结构的FER和ZSM-5分子筛上具有不同的丁烯骨架异构反应机理。虽然具有一维直孔道十元环的ZSM-23和ZSM-48具有相同的反应路径和速控步骤,但由于ZSM-48较大的孔道尺寸可以降低反应物在孔道中所受的空间位阻,因此,ZSM-48上的速控步骤的活化能为31.8 kcal/mol,比ZSM-23上35.1 kcal/mol的活化能较低。总的来看,FER,ZSM-23,ZSM-48和ZSM-5四种分子筛上丁烯异构速控步骤活化能的大小顺序为ZSM-5 (36.1 kcal/mol) >ZSM-23 (35.1 kcal/mol) >FER (32.9 kcal/mol) >ZSM-48 (31.8 kcal/mol),表明在 ZSM-5上最不易发生丁烯骨架异构反应,在ZSM-48上丁烯骨架异构反应最易发生,但由于ZSM-48分子筛过大的孔道尺寸,会降低对异丁烯的选择性。因此,FER依然被认为是这四种分子筛中最适合用于丁烯骨架异构的催化剂,这一结论不仅与前人所报道的实验结果相吻合,而且也很好的解释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第二部分中,以孔道结构差异较小的FER和ZSM-5分子筛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包含十元环孔道的90T和128T模型,采用ONIOM(B3LYP/6-31G(d,p),AM1)计算方法系统的研究不同数量Al原子取代Si原子后所形成的Bronsted酸位(B酸位)分布的稳定性及酸强度等性质,并比较不同性质的B酸位作为催化反应活性中心对丁烯双键异构反应过程的影响。在FER的1-Al取代中,Al4-06-Si2具有最强的稳定性,Al3-O7-Si4具有最高的B酸强度。在2-Al取代模型中,Al4-OH-(SiO)2-Al4-OH 和 Al1-OH-(SiO)2Si-HO-Al4 分别成为稳定性最高和酸强度最大的B酸位点。在ZSM-5上的1-Al取代中,Al9-018-Si6具有较强的稳定性,Al6-018-Si9具有较高的酸强度。HO-Al6-OSiOSi-OH-Al6 和 Al6-OH-SiOSi-OH-Al6 成为 2-Al 取代形成 B酸位中稳定性最高和酸性最强的B酸位点。通过分析发现,无论在FER还是ZSM-5上,H质子的落位对B酸稳定性及酸强度都有重要的影响,在1-Al取代模型中H质子的落位会导致与分子筛骨架结构形成特殊的相互作用(氢键),从而提高该处B酸位点的稳定性及酸强度。在2-Al取代模型中,H质子落位在两个Al原子同侧形成的B酸位比落位在两个Al原子之间形成的B酸位具有较低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酸强度。另外,2-Al取代所形成B酸的酸强度和稳定性随着两个取代Al原子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强。与此同时,随着分子筛中Al原子取代数量的增加,所形成的B酸位点的稳定性增强,但是酸强度却呈现减小的趋势。B酸位点酸性质的不同对丁烯双键异构反应的影响体现在:B酸性质不同的活性位点并不会改变丁烯双键异构过程的反应路径,但酸性质的不同却会导致反应能垒、中间产物结构以及过渡态构型的较大差异。在FER中,酸强度最强的B酸位点Al3-07-Si4和Al1-O-(SiO)3-Al4上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1.8 kcal/mol和 18.1 kcal/mol,而稳定性最强的 B 酸位点 Al4-O6-Si2 和 Al4-O-(SiO)2-Al4上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5.1 kcal/mol和27.6 kcal/mol。在ZSM-5中,酸强度最强和稳定性最高的B酸位点分别是Al6-O18-Si9、Al6-OH-SiOSi-OH-Al6 和 Al9-O18-Si6、HO-Al6-O-SiOSi-OH-Al6, 丁烯双键异构在这些位点上的活化能分别为20.7 kcal/mol、17.8 kcal/mol、24.0 kcal/mol以及26.7 kcal/mol,由此看出,相对于稳定性,B酸位点的酸强度可以直接决定丁烯双键异构化过程的反应活性。但B酸位点较高的催化活性是适宜的稳定性和酸强度协调作用的结果。在本论文的第叁部分,针对金属改性分子筛Fe/ZSM-5,采用ONIOM分层的方法,讨论金属离子Fe2+和[FeO]2+在ZSM-5不同结构中的分布稳定性。同时,又选择含有8T的双五元环模型,以B3LYP/6-31G(d,p)方法考察了双铁位点[Fe(μ-O)Fe]2+、[Fe(μ-O)2Fe]2+、[Fe(μ-O)(μ-OH)Fe]+ 和[HOFe(μ-O)FeOH]2+上甲烷氧化过程的反应机理。对于金属在ZSM-5上的落位,无论是Fe2+还是[FeO]2+最稳定的落位在ZSM-5直孔道中的六圆环上(δ-6MR)两个T1 1位被Al取代时形成的对称构型中,位于直孔道δ-6MR上的其他位置和α-6MR上的稳定性次之,位于直孔道与正弦孔道交叉处的β-6MR中较不易落位,稳定性较低。另外,对Fe2+来说,在正弦孔道中的八元环上的分布也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总的来说,金属离子的分布稳定性主要依赖于金属阳离子与铝氧四面体中的氧负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除此之外,分子筛自身骨架结构的可延展性也有能提高金属离子分布的稳定性。在四种不同的双铁位点[Fe(μ-O)Fe]2+、[Fe(μ-O)2Fe]2+、[Fe(μ-O)(μ-OH)Fe]+和[HOFe(μ-O)FeOH]2+上,甲烷氧化生成甲醇具有相同的反应机理:1)甲烷C-H键断裂;2)甲醇的生成。但在[Fe(μ-O)Fe]2+位点上,甲醇的形成是整个反应过程的速控步骤,反应活化能高达43.3 kcal/mol;而在另外其他叁个位点上,速控步骤都是甲烷C-H键的断裂,在四种不同位点上反应速控步骤的活化能为:[Fe(μ-O)Fe]2+ ( 43.3 kcal/mol) >[Fe(μ-O)2Fe]2+ (41.5 kcal/mol) >[Fe(μ-O)(μ-OH)Fe]+ (26.2 kcal/mol) >[HOFe(μ-O)FeOH]2+ (20.2kcal/mol)。通过观察,在含有羟基的双铁位点[Fe(μ-O)(μ-OH)Fe]+和[HOFe(μ-O)FeOH]2+上,羟基的存在可以降低甲烷C-H键断裂的活化能,提高其反应速控步骤的反应速率。而在不含羟基的[Fe(μ-O)Fe]2+和[Fe(μ-O)2Fe]2+位点上,通过加入水分子,可以明显的降低甲醇形成过程的活化能,与无水分子加入时相比,分别降低了13.2 kcal/mol和37.4 kcal/mol。这主要是加入的水分子与活性位之间存在竞争吸附导致的。我们的计算结果不仅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而且为制备高效的甲烷氧化反应的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7)

燕丰[9](2016)在《介孔-微孔分子筛MAS-7催化裂解聚烯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科技大学采用两步法制备强酸性、高水热稳定性以及具有晶态孔壁的介孔-微孔复合型分子筛MAS-7,将其应用于催化裂解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丙烯(PP)。在最佳工艺下,催化裂解L-LDPE、PP和HDPE的转化率分别为96.2%、96.5%和87.6%,液体收率分别为7 5.7%、7 6.1%和7 0.3%。分子筛的催化效果和其结构相关联。MAS-7对聚烯烃的催化裂解具有最高的(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6年20期)

郭祎阁,赵颖,龚斌,郭宇杰,刘东方[10](2016)在《改性介孔微孔分子筛去除水中亚甲基蓝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壳聚糖包覆介孔-微孔复合分子筛(CS/MCM-41-A)为吸附剂去除水中的亚甲基蓝,研究了反应时间、溶液pH、溶液亚甲基蓝初始浓度、CS/MCM-41-A投加量、竞争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CS/MCM-41-A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25℃下,当CS/MCM-41-A投加量为0.3 g/L,溶液亚甲基蓝初始浓度100 mg/L,pH为6,吸附时间为40 min时,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92.57%。CS/MCM-41-A吸附亚甲基蓝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更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CS/MCM-41-A对亚甲基蓝的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6年09期)

超微孔分子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青海柴达木盐湖地区高含泥提钾尾矿为起始原料,添加适量铝源,利用水热合成法及"液相转移"技术成功合成出13X型和4A型微孔硅铝酸盐分子筛。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做了表征。考察了材料对水溶液中的铷离子以及十八胺分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对于制备硅铝酸盐分子筛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且这两类分子筛对溶液中的铷离子和十八胺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微孔分子筛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张凡,杨恬甜,裴霏,罗小林.微孔分子筛对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影响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冯凯,孙亚猛,袁梦,王超男,孙春艳.以盐湖高含泥提钾尾矿制备微孔分子筛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8

[3].王艳菊.超微孔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表征及分离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4].李丹.高疏水有机—无机杂化微孔分子筛的一步控制合成及催化应用研究[D].湖北大学.2018

[5].柳娜,管啸天,吴浩,罗军,李永昕.TiO_2改性微孔分子筛择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C].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会场:MOFs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多孔复合材料.2017

[6].李佳澄.钛改性介微孔分子筛(氧化铝)担载铂锡催化剂上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7].张颖.合金表面微孔分子筛薄膜的微波—水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

[8].何淼.几种微孔分子筛上丁烯异构化和甲烷氧化反应路径的理论计算[D].北京化工大学.2017

[9].燕丰.介孔-微孔分子筛MAS-7催化裂解聚烯烃的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6

[10].郭祎阁,赵颖,龚斌,郭宇杰,刘东方.改性介孔微孔分子筛去除水中亚甲基蓝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6

论文知识图

一5:样品SMS一8(51/AI二40)的扫描电镜(...一6:样品SMS一8(51/AI=40)的透射电镜(T...一6:样品SMS一12(51/AI=7)的透射电镜(T...一5:样品SMS一12(51/AI=7)的扫描电镜(S...一7NP一30导向合成的超微孔氧化硅薄膜材...硫化态NiMo/MY-x系列催化剂的HRTEM照...

标签:;  ;  ;  ;  ;  ;  ;  

超微孔分子筛论文_王伟,张凡,杨恬甜,裴霏,罗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