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畜牧养殖环境保护问题与改进对策

浅谈畜牧养殖环境保护问题与改进对策

杨丽平四川省宜宾县畜牧水产局64460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6-156-01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养殖业发展的发展现状是:家禽养殖仍以散养为主,养猪、养羊、养牛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养猪业,农户散养基本已退出,主要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从2007年起,为了大力发展养猪业,鼓励农户发展中小型养猪场,而忽略了环境污染,再加上养猪业的几起几落。产生了大量的养殖粪便等废弃物,污染了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畜牧养殖环境保护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存在主要的问题

1.粪便未处理直接排放

一些大、中、型养殖场,由于缺乏资金和环保意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直接排放到稻田、溪流或土壤中,这些污物随水流走,造成大面积污染,臭气熏天。

2.处理不彻底。一部分养殖场,早期建场时未考虑周全,修建了简单的小型的粪污处理池和化粪池,由于畜禽粪便的产生是持续性,加上养殖数量的增加,尤其是市场行情好时,产生的粪污也就不能及时处理,也只能满山流走。

3.对养殖污染问题认识不到位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治理的加强,但一些养殖户重生产、轻治理还不同程度存在。有些养殖户第一责任人意识淡漠,对养殖污染治理紧迫感缺乏认识,没有把环保作为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对设施配建积极性不高,依赖政府思想较强,注重养殖增效,忽视环境治理,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废弃物乱推、乱发问题较为突出。禁养区内有些养殖场从业较久,在关闭搬迁过程中,虽有政府引导或政策支持,但转产意愿不强。有些畜牧兽医系统人员,多注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的相关标准、技术指标等把握不准、指导不够。

4.养殖主体粪污综合利用投资能力弱

许多畜禽养殖场规模小、实力弱,而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投资大,费用高,养殖业主无力投入,投资意愿不高,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初级产品基本不盈利,即使配套了设备,也难以做到可持续运营,污染治理设施投资运行压力大。

二、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保护改进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环保中来,人人具备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时时注意环境保护,才能真正解决环保问题,更好地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为此,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1)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活动,提炼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配以通俗易懂的宣传画面,编写各种环境污染危害的资料。通过政府机关宣传栏,学校黑板报,乡村社区展览等形式,普及公民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2)普及环保知识,有组织地开展公民环保宣传教育。对各类从业人员、农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环保意识深入到千家万户,把“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形成全社会重视环保、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3)落实环保宣传教育的责任,把环保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环保宣传教育绩效指标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级政府对环保宣传教育工作负总责,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每年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大力推行标准化清洁生产。一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组织环保饲料研究开发。积极推广饲料科学配方、新型饲料添加剂、分阶段高效饲养技术,提高畜禽生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完善技术、设备的组装配套,引导大型养猪场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采用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加强养殖全程监控,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二是全面推行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使粪污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3.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排泄物综合利用率。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深化沼气建设。以畜禽粪便为基本原料,建成“简便适用、造价低廉、运行费低”的大型沼气池;同时,结合沼气建设配套改造生产生活设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二是大力提倡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将发酵的畜禽粪便和污水用于农田、大棚、果园和鱼塘,发展优质农业、优质果类、优质疏菜,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提高养殖业管理水平。应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禽类饲养管理水平,完善兽医防疫体系,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推进健康养殖,善待动物,保证禽类生产健康发展,并控制疫情发生,减少畜禽类养殖场的废弃物。另外,还应限制一些抗生素及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粪便中氮的含量和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尽最大可能节省饲料,节约用水,做到粪便干湿分开清理。

5.科学规划,切实减轻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将畜禽养殖污染纳入环境统计和污染总量控制,建立完善畜禽养殖环境标准体系,实施畜禽养殖废水生态还田综合利用工程项目。要按照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科学划定禁养区,依法限期关停和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改变人畜混居现状。规模化养殖场要全面实施排污许可、排污申报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不能达到环保要求的养殖场要限期治理。同时,积极争取国债资金,以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加大农村沼气推广力度,确保补助资金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梅付春,周新红,李淑梅,等.河南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经济政策选择[J].河南农业科学,2007(11):20-22.

[2]李景明.低碳养殖的挑战与机遇[J].北方牧业,2010(11):20-22.

标签:;  ;  ;  

浅谈畜牧养殖环境保护问题与改进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