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温带论文_邱雪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暖温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阔叶林,山地,黄土高原,暖温带,土壤,过渡带,格局。

暖温带论文文献综述

邱雪丽[1](2019)在《改变碳输入对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叁种林型土壤碳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会改变碳输入量,从而引起土壤碳库改变,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微小改变都将会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释放产生显着影响。土壤碳库主要来源是植物凋落物、根系分解及根系分泌物。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存储库,因此,研究碳输入对森林土壤碳组分的影响成了热点问题。但是凋落物和根系这两种碳输入途径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土壤碳组分?森林土壤碳组分对碳输入方式改变响应机制依然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另外,不同物种产生的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存在差异,不同物种凋落物输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也会不同。2015年,在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区的针叶林(马尾松纯林)、阔叶林(麻栎纯林)和针阔混交林(马尾松-麻栎混交林)叁种森林类型中建立了凋落物添加和去除及断根实验,研究凋落物量和植物根系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并比较叁种林型碳组分对碳输入的不同响应。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2017年和2018年,实验处理包括:对照、添加凋落物、去除凋落物、断根、断根和添加凋落物、断根和去除凋落物六个处理。本研究中测量的碳组分指标有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易分解有机碳和难分解有机碳。通过2017年和2018年数据分析发现,1)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森林土壤总有机碳对添加、去除凋落物和断根处理没有响应,但在阔叶林中,凋落物去除降低20%土壤总有机碳。2)添加凋落物处理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13%,去除凋落物处理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减少16%,断根处理使土壤可溶性有机碳降低8%。3)凋落物去除和断根去除都降低14%微生物生物量碳,凋落物和根系处理对叁种林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没有影响。4)土壤轻组有机碳对凋落物和根系处理没有响应,断根处理在针阔混交林中增加9%的轻组有机碳。5)去除凋落物处理降低14%的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凋落物添加处理增加阔叶林土壤重组有机碳的14%,断根处理则降低4%的重组有机碳。6)凋落物去除处理和断根处理对土壤易分解有机碳有降低作用,分别降低15%和7%,凋落物去除降低针叶林土壤易分解有机碳20%,降低阔叶林土壤易分解有机碳19%,断根处理使针阔混交林土壤易分解有机碳含量减少14%。7)难分解有机碳对凋落物和根系处理没有响应。一方面凋落物通过机械粉碎、淋溶等分解过程直接影响土壤碳组分,另一方面,凋落物添加和去除会改变土壤微环境,通过温度湿度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间接影响土壤碳组分。不同林型中,凋落物种类和数量不同,土壤微环境也存在差异,不同林型土壤碳组分对凋落物处理响应不同。断根处理后,根系分解减少,根系分泌物输送被阻断,减少土壤碳库中有机物输入同时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降低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重组有机碳和易分解有机碳等土壤碳组分。本实验揭示了凋落物和根系对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森林土壤碳组分的影响,研究土壤碳组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对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森林碳输入的响应程度和响应机制,为预测土壤碳组分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反馈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徐国庆[2](2019)在《污泥生物炭输入暖温带人工杨树林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开展污泥生物炭(SSBC)林地利用探究了市政污泥生物炭输入温带杨树林的土壤环境效应,从土壤肥力、环境污染与生态风险和微生物与植物特性叁个方面,验证污泥以生物炭形式作为营养基质开展林地利用的处置方式可行性。田间试验SSBC用量分别为0 t·hm~(-2)(CK)、15 t·hm~(-2)(LS)、30 t·hm~(-2)(MS)、60 t·hm~(-2)(HS),每个用量设置五个重复。对不同用量的SSBC施加后两个不同季节土壤基础理化指标和养分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显示:SSBC能够显着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土壤肥力。试验土壤属于典型的高pH低电导率(EC)类型土壤,不利于土壤营养元素吸收。施加SSBC后,pH(H_2O)随着SSBC用量增加而显着降低,最大从8.66降低至8.49,土壤EC值提高了3.23~25.64%。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和全磷(TP)分别提高了18.36~67.99%、6.96~46.44%和25.12~89.45%;SSBC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显着性改良效果,其中对硫、硼含量提高较为显着,分别为18.56~57.81%,16.73~36.75%。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SSBC施用前后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F值在夏季和秋季分别从1.18上升到1.40和从1.10上升到1.31。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中土壤TP和有效磷的单因子肥力指数F_i值较高,SOM和TN的F_i值较低,分别是土壤综合肥力的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从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MBC、MBN)的角度探求SSBC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SSBC处理组β-葡糖苷酶(BG)、蛋白酶(LAP)和N-乙酰-葡糖苷酶(NAG)整体上分别提高了17.85~44.50%、24.99~70.46%和17.85~44.50%。相关性分析表明BG、LAP和NAG与大多数参数成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BG、LAP、NAG、SOM、TN、TP、硝态氮、有效磷,是SSBC提高土壤综合肥力的主导因素;碱性磷酸酶、MBC和氨态氮得分低,是主要限制因素。SSBC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也引入了以重金属为代表的污染物,添加生物炭后,7种金属元素最大增加幅度顺序为Cu>Zn>Ni>Cr>Pb>Hg>Cd,最大增加幅度依次为763.66%>141.35%>91.51%>81.12%>80.09%>68.15%>38.19%,但均符合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对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单一重金属污染风险和重金属综合污染风险增大随SSBC用量正相关,但未造成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HS组具有中等生态风险,主要由Hg和Cd造成。杨树胸径在MS组取得最大,比CK高出6.64~7.24%;而相对生长量在LS组取得最大值,相对5月份平均增加了32.36%。SSBC显着促进了杨树营养吸收,毛细根生物量相对于CK高出11.60~57.46%,N含量高出15.16~48.09%,且两者呈现线性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赵芳,张百平,朱连奇,姚永慧,崔耀平[3](2019)在《秦巴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空间分异与暖温带—亚热带界线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巴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空间分异对于揭示秦巴山地地域结构复杂性和过渡性、探索中国复杂的生态地理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献中搜集了秦巴山地33个山地垂直带谱,建立了秦巴山地数字垂直带谱体系,从纬向、经向和坡向3个维度分析了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特征、数量、高度以及分布模式。结果表明:①纬向上从南向北基带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逐渐转变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垂直带结构由复杂逐渐变得简单;优势带由山地针阔混交林和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转变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带;②经向上山地垂直带结构呈现复杂—简单—复杂的特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海拔呈现了二次曲线分布模式;山地针阔混交林带的海拔则呈现显着的线性降低趋势;③坡向方面,秦岭北坡和南坡基带均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南坡含有常绿成分;大巴山北坡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大巴山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秦岭和大巴山北坡优势带类似,均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或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但大巴山南坡具有独特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带,这表明了大巴山比秦岭更适合作为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线,但是未来还需使用土壤和气候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芳[4](2019)在《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动态与物种共存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气候变化情景下,暖温带森林受人为干扰破坏最为严重,己成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的成分之一,因此探明区域森林共存机制对于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建立,为探索不同尺度的物种共存提供了条件。本研究基于北京东灵山20公顷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永久固定监测样地,以活立木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粗木质残体(CWD)第一次调查数据,采用基于不同零模型的空间格局分析,分析了东灵山样地生态分化及负密度制约(距离制约以及密度制约)效应的普遍性。目的在于更清晰地认识生态位分化及负密度制约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及物种共存的作用。结论如下:1.东灵山大样地中木本植物温带成分优势显着,物种组成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与中国其它动态监测样地相比,活立木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明显低于南亚热带(鼎湖山)、中亚热带样地(古田山),高于温带(长白山)样地,且不同样方间物种丰富度、多度差异显着。样地内物种层次结构清晰,径级格局总体以增长型为主,幼树库存丰富,表明群落更新良好。粗木质残体:杨柳科杨属山杨(Populus davidiana)个体数最多,其次为桦木科桦木属黑桦(Betula dahurica)、壳斗科栎属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槭树科槭属色木槭(Acerrnono)械粗木质残体的组成,乔木层物种占优势,且径级5-10 cm的物种多度优势明显,随着径级增大,多度递减。2.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分析了东灵山样地常见种的分布格局。活立木整体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向随机模式扩展;活立木径级的分布也呈现进展型种群格局,幼树储备丰富,及时补位。随尺度增大,活立木分布聚集度降低;聚集度与生活型、平均胸径、最大胸径、种-多度呈负相关。粗木质残体整体空间格局与活立木相似,总体趋势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逐渐趋于随机模式;样地粗木质残体5-10 cm个体呈现较高死亡率。随尺度增大,粗木质残体分布聚集度降低;物种聚集度与平均胸径、最大胸径、种-多度呈负相关,与生活型呈正相关。3.利用多元回归树可以将样地划分为低海拔山谷、高海拔山谷、低海拔山脊、高海拔山脊四种生境类型。根据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表明,四类生境之间群落组成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更多的物种与低海拔山谷呈现正关联,与高海拔山脊负关联。Totus-translation检验表明,活立木有27种与生境显着关联,其中25种表现出明显的生境偏好,16种表现出生境排斥;粗木质残体11种表现显着的生境偏好,8种则存在生境排斥。在41种被检测到正关联的物种中,只有3种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生境偏好完全相同,2种生境排斥完全相同。大多数物种的生境关联在生长过程中发生改变,表明成树阶段的生态位分化并不是在幼树时期形成的,且生态位分化对物种共存的贡献不大。4.以组分独立性零模型结合最近邻体距离,分析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关联性,推演距离制约效应是否驱动空间动态。活立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空间关联性表现出较强的尺度依赖性,个体的不同生长阶段最强关联倾向于表现在小尺度上。在0-30m的空间尺度上,不同生活史阶段种间关联的最大强度有80%发生在5 m范围内,20%发生在10 m范围内,距离是制约种间关联的关键因素,种间关联随着尺度的增大而降低。生长较快的物种表现出受距离制约的程度更大。粗木质残体对活立木物种各生活史阶段均基本表现为积极的正作用,且最大的关联强度均表现在小于5 m的尺度上,表明粗木质残体对活立木的正效应也受到距离的制约。运用随机标记零模型中案例-控制设计法剔除生境异质性干扰,分析了不同生活史阶段群落空间格局差异。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总体趋势表明,0-30 m的尺度上,剔除生境异质性后,不同生活史阶段存在密度制约效应,大径级表现出比小径级更强烈的尺度依赖性。生长较快的物种表现出受密度制约的程度更大。不同生活史阶段整体趋势表明,0-30m的尺度上,小径级与大径级利用生境的方式不同,二者均呈现出密度制约稀疏效应。随着尺度的增大,利用生境方式趋于相同,密度制约稀疏效应逐渐减小。这表明,密度制约稀疏效应主要在距离较近的邻近个体间发生。总体来讲,负密度制约在东灵山20公顷样地里普遍存在,它对群落空间格局进行调节,一定程度上促进大树空间的规则化,制约极优种发展,进而提供空间和资源给其它的物种,在维持物种多样性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与生态位分化(生境过滤)相比,负密度制约对东灵山样地物种共存贡献更大。(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黎武标,李志文,王志刚,詹江振,杜兰[5](2019)在《中国暖温带海岸风尘沉积序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暖温带海岸的风尘沉积序列是断续分布于渤海-北黄海沿岸的以黄褐色为主的粉砂质或砂质沉积物。通过查阅1960年以来的文献资料,综述了此类沉积的分布规律、地层形态、沉积特征、地质年代、形成机制和古环境演变等方面的成果,认为其主体为陆架沙漠化环境下的衍生沉积,是冬季风搬运近源物质的结果,时代上属中-晚更新世。因此,暖温带海岸风尘沉积序列是渤海-北黄海陆架沙漠化的有力佐证,且较好地记录了中国中更新世以来中纬度沿海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时间上,气候逐渐干冷;空间上,自北向南风化作用增强。基于研究现状,展望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6期)

刘校铭,杨晓芳,王璇,张守仁[6](2019)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辽东栎和五角枫生长和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其在氮添加下的生长和生理生态响应,有助于深入理解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全球氮沉降背景下的生长和变化规律。该研究通过在北京东灵山落叶阔叶林的模拟氮沉降控制实验,以优势种辽东栎(Quercuswutaishanica)和伴生种五角枫(Acerpictumsubsp.mono)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和氮添加2种处理,每种处理4个重复,对照样地不做处理;氮添加样地施加尿素(CO(NH2)2),总的氮添加量为100kg·hm–2·a–1,测定氮添加对其生长和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氮添加显着提高了两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同时扩大了叶片光系统II反应中心电子传递体库,增加了基于光合电子流驱动的初级受体醌(QA)被还原的周转次数。氮添加也增加了两个树种当年生枝条的长度和生物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辽东栎种子的质量。辽东栎光合作用氮利用效率、枝条生物量对氮添加的响应程度明显超过五角枫。在未来氮沉降加剧的情景下,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优势种辽东栎的优势地位会进一步加强。(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牛晓栋,刘晓静,刘世荣,孙鹏森[7](2018)在《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天然栎林的能量平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仪器观测了我国北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带(河南南阳)的一片锐齿栎天然林的能量通量及常规气象。以一个完整年(2016年10月—2017年9月)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定量分析了此锐齿栎林的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各能量分量的分配特征,并计算了能量闭合度以及波文比。结果表明:锐齿栎林观测期间一整年净辐射为2626.17 MJ/m~2,感热通量为867.1 MJ/m~2,潜热通量为1417.25 MJ/m~2,土壤热通量为-2.60 MJ/m~2,土壤为热源;各能量分量日变化基本呈单峰型曲线,季节变化特征明显。非生长季,锐齿栎林的能量主要分配给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54.18%;生长季,能量主要分配给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67.48%。观测期间研究区年降雨量较平均值稍大(1231.8 mm),森林蒸散量为579 mm,仅为降雨量的47%。波文比受森林物候变化影响较大,在非生长季平均值约为2.1,生长季约为0.2。土壤热通量在生长季2017年4—9月份为正值,土壤表现为热汇,其余月份皆为热源。土壤热通量的变化过程主要受净辐射调控,森林物候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河南宝天曼锐齿栎森林通量观测站全年能量闭合度为67%,在国际同类观测站的范围之内(55%—99%)。不能完全闭合的原因可能与通量源区面积不匹配、计算能量平衡时忽略冠层热存储等有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8期)

孙沅浩,张生瑞,许清海,李怡雯,沈巍[8](2018)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花粉组合对植被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黄土高原中部黄陵地区34个样点苔藓样品的孢粉分析和植被调查数据,阐述了落叶阔叶林顶级群落花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植被组成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落叶阔叶林顶级群落花粉组合以栎属(42%)、桦属(16%)和松属(13%)等木本植物花粉类型为主,不同群落间花粉组合差异较小。单个样点花粉组合与0~100 m范围内植被组成存在差异,与0~1000 m范围内植被绝对盖度较为相似,表明表土花粉指示区域植被,而不指示样点周围植被组成。栎属、桦属和松属花粉含量与植被盖度相近;海棠(蔷薇科)和槭属等落叶阔叶属种花粉含量总和不足10%,但对应的区域植被高达50%;因此,解释地层花粉组合时应考虑低含量花粉类型蕴含的植被信息。根据获得的主要属种花粉—植被的数量关系,尝试重建了黄土高原东北部公海湖区中全新世(距今7300~5000年)时期的区域植被组成,该时段湖区发育了以栎属为主的落叶阔叶林顶级群落。(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李明燕[9](2018)在《暖温带四种常见乔木幼苗对水分等生态因子的生理生态学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和氮沉降日益严重,同时也使森林病虫害以及光异质性发生频率显着增加。目前,森林植被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干扰,正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面临退化的风险。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需顺应森林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而植被恢复物种的选择,应考虑群落的演替阶段、物种的演替地位及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本研究以中国暖温带森林中常见的演替前期的本地先锋物种臭椿(Ailanthusaltissima)、外来先锋物种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与刺槐发育距离较近的且适宜做先锋物种的本地种国槐(Sophora japonica)和演替后期优势物种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为研究对象,筛选影响不同物种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测量植物的株高、基径、冠幅、叶片形态、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分配、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等功能性状,探讨各个物种对不同主导环境因子生理及生长的响应机制,本研究有利于理解暖温带常见植物对未来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为植被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干旱和氮沉降对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涉及两种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已有较多的报道,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臭椿作为我国北方落叶阔叶林中的常见本地种,常常被用来做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本实验采用双因素处理,分别为两个水分梯度(土壤水分含量占田间持水量的35%和75%)及叁个氮添加水平(0、5以及15gNm-2y-1)。在温室中,对一年生臭椿幼苗实施了 50天的处理。本实验测量了臭椿幼苗的株高、基径、叶片生理和生物量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臭椿幼苗显着降低了其株高、基径以及部分生物量指标。生理指标也受到了干旱的影响:叶片氮含量和光化学淬灭随土壤水分的下降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则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臭椿幼苗通过提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来应对干旱环境。干旱对生物量分配指标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这是由于土壤的干旱同时抑制了臭椿幼苗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的生长。氮沉降明显增大了幼苗的冠幅,增加了侧根、根以及整株幼苗的生物量。对于生理指标来说,在高氮沉降处理下,臭椿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氮含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和光系统Ⅱ有效量子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干旱和氮添加的交互作用对一年生臭椿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没有明显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我国北方地区降雨量的减少,也导致森林爆发病虫害的机率增加,极大地影响着森林植被的生长动态和恢复进程。外来先锋物种刺槐,与刺槐系统发育距离较近的且适宜做先锋物种的本地种国槐,均易遭受害虫的啃食,且均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征。本实验设置了叁个水分(土壤水分含量占田间持水量的35%、55%和75%)和叁个去叶(不去叶、去除上部50%的叶片以及去除100%的叶片)水平的双因素温室控制实验,对刺槐和国槐的幼苗进行了为期57天的处理,通过对幼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分配、气体交换、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分配指标进行了测量。在100%去叶条件下,刺槐和国槐的生长、生物量以及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经过57天的生长,遭受100%去叶的植物的生长水平未能恢复到对照组的生长水平;遭受50%去叶的刺槐的生长、生物量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50%去叶处理下的国槐的指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这表明在遭受去叶后国槐比刺槐具有更强的恢复生长能力。去叶14天后,在中度干旱下遭受50%和100%去叶的刺槐和国槐以及在正常水分处理下遭受50%和100%去叶的国槐的净光合速率均有明显上调,而在正常水分下遭受50%和100%去叶的刺槐以及在严重干旱处理下遭受50%和100%去叶的刺槐和国槐其净光合速率均没有显着上升;去叶57天后,去叶对两物种的净光合速率没有显着影响,说明在实验末期,去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去叶对生物量分配产生了显着影响。在50%和100%的去叶处理下,国槐的叶和茎生物量比以及刺槐的茎生物量比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而刺槐的叶生物量比要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两物种在遭受去叶后,均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地上部分,以此获取更多的光照用于自身的恢复生长;相比国槐,刺槐分配了更多的资源到地上部分。去叶对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分配没有显着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在秋季,落叶植物会将大部分叶中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转运到根中,从而抵消了去叶对植物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干旱明显抑制了两物种的生长,但在任何水分处理下,刺槐的大部分生长和生理指标均显着高于国槐。两物种的生物量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分配对干旱也有不同的响应机制,说明两物种对干旱有不同的适应策略。总之,刺槐虽然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其干扰后恢复能力并不如国槐,加之其外来物种的属性,因此,在森林植被恢复中对刺槐的使用仍需慎重。经文献调研,选取氮沉降和影响植被林下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光照为处理因素,以演替后期的物种麻栎幼苗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设计了包括两个光照(8%和80%的全光照)和叁个氮添加水平(0、6和12 gN m-2 y-1)的温室控制实验。实验处理持续87天后,测量了麻栎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叶片形态、气体交换、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分配指标。结果表明,氮添加对任何光强下的麻栎幼苗的生长等指标均没有明显的影响。遮荫明显抑制了植物的株高、基径、叶片数、总生物量、气体交换特征以及减少了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但是,在遮荫下的麻栎幼苗具有高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这说明植物通过提高其自身的光利用效率来适应低光照环境。遮荫条件下幼苗具有较低的比叶面积和较薄的叶片,说明植物通过改变叶片形态来获得更多的光资源,以维持植物的生长。遮荫环境下,麻栎幼苗具有较高的叶和茎生物量比,以及较低的根冠比以及根生物量比,这表明植物对地上部分投入更多资源,以获得更多光资源。叶片的碳水化合物分配对光照有不同的响应。首先,光照对可溶性糖比没有显着影响,这是由于植物的生长没有受到水分胁迫,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力没有发生变化;而纤维素比在遮荫条件下较高,原因是纤维素作为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遮荫条件下植物也不会减少对纤维素的资源投入;在遮荫环境中,植物将淀粉转化为其它单糖和多糖来维持植物的生存和生长,所以,淀粉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此外,光照强度和氮添加的交互作用对麻栎幼苗的生长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总之,不同类型的胁迫条件(干旱、病虫害和低光照)均限制了植被恢复物种的生长。但是四种物种都能通过功能性状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资源获取和利用策略来应对各种不利的环境,较大程度的维持自身生长。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臭椿通过增加其水分利用效率来应对干旱;先锋物种刺槐通过增加根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比例,来提高根系的渗透压力,增强吸水能力;适宜做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国槐通过较低的地上生物量分配和较高的地下生物量分配,来减少水分的散失和增加水分的吸收;刺槐和国槐通过提高其净光合速率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来应对去叶的影响;演替后期物种麻栎则通过增加地上生物量分配、光合色素含量、比叶面积以及减小叶片厚度等一系列的措施,来适应低光环境。通过对演替先锋物种和后期物种的比较发现,两者对于氮沉降的响应不同,营养元素(氮元素)的添加对先锋物种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后期物种的生长没有产生显着影响。综上所述,在未来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应结合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综合考虑物种的演替阶段和物种特性,对不同植被恢复时期植物的生长进行监测管理,加速植被恢复和重建进程,使森林群落快速到达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9-04)

马芳,王顺忠,冯金朝,桑卫国[10](2018)在《北京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枯立木与活立木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是保存较完整的落叶阔叶次生林,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是次生林演替过程的重要体现,也是下一步演替发生的基础。为了更好地研究其演替动态、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以东灵山20hm~2样地为固定监测平台,分析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的活立木、枯立木物种组成、径级结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样地中DBH≥1 cm的活立木共有103702株,植株密度为5185.1株/hm~2;枯立木共有4543株,植株密度为204.9/hm~2二者均包括了分枝和萌枝的个体数。样地内DBH≥1 cm的活立木共有58种,分属于33属18科,DBH≥1 cm的枯立木共有33种,分属于23属15科。(2)活立木与枯立木整体分布随径级增大,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小径级个体多度在分布中优势显着。(3)活立木空间分布随径级增大,聚集强度减小,10 cm≤DBH<20 cm、DBH≥40 cm此趋势明显,而20 cm≤DBH<40 cm在0—50 m的尺度范围内,规则、随机、聚集分布均出现。枯立木的空间格局,DBH<5 cm,DBH≥40 cm,尺度接近30 m时,随机分布;5 cm≤DBH<40 cm,0—50m尺度范围内,聚集分布。空间分布格局显示了径级大小在空间分布上互补,不同径级的个体占据了样地内不同的生态位。(4)不同径级活立木与枯立木关联性分析表明,小径级小尺度,关联显着,大径级大尺度空间关联性逐渐减弱。枯立木的产生,是活立木受密度制约调控、演替地位及演替阶段、生境异质性等因素调控的结果,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6期)

暖温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通过开展污泥生物炭(SSBC)林地利用探究了市政污泥生物炭输入温带杨树林的土壤环境效应,从土壤肥力、环境污染与生态风险和微生物与植物特性叁个方面,验证污泥以生物炭形式作为营养基质开展林地利用的处置方式可行性。田间试验SSBC用量分别为0 t·hm~(-2)(CK)、15 t·hm~(-2)(LS)、30 t·hm~(-2)(MS)、60 t·hm~(-2)(HS),每个用量设置五个重复。对不同用量的SSBC施加后两个不同季节土壤基础理化指标和养分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显示:SSBC能够显着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土壤肥力。试验土壤属于典型的高pH低电导率(EC)类型土壤,不利于土壤营养元素吸收。施加SSBC后,pH(H_2O)随着SSBC用量增加而显着降低,最大从8.66降低至8.49,土壤EC值提高了3.23~25.64%。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和全磷(TP)分别提高了18.36~67.99%、6.96~46.44%和25.12~89.45%;SSBC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显着性改良效果,其中对硫、硼含量提高较为显着,分别为18.56~57.81%,16.73~36.75%。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SSBC施用前后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F值在夏季和秋季分别从1.18上升到1.40和从1.10上升到1.31。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中土壤TP和有效磷的单因子肥力指数F_i值较高,SOM和TN的F_i值较低,分别是土壤综合肥力的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从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MBC、MBN)的角度探求SSBC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SSBC处理组β-葡糖苷酶(BG)、蛋白酶(LAP)和N-乙酰-葡糖苷酶(NAG)整体上分别提高了17.85~44.50%、24.99~70.46%和17.85~44.50%。相关性分析表明BG、LAP和NAG与大多数参数成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BG、LAP、NAG、SOM、TN、TP、硝态氮、有效磷,是SSBC提高土壤综合肥力的主导因素;碱性磷酸酶、MBC和氨态氮得分低,是主要限制因素。SSBC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也引入了以重金属为代表的污染物,添加生物炭后,7种金属元素最大增加幅度顺序为Cu>Zn>Ni>Cr>Pb>Hg>Cd,最大增加幅度依次为763.66%>141.35%>91.51%>81.12%>80.09%>68.15%>38.19%,但均符合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对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单一重金属污染风险和重金属综合污染风险增大随SSBC用量正相关,但未造成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HS组具有中等生态风险,主要由Hg和Cd造成。杨树胸径在MS组取得最大,比CK高出6.64~7.24%;而相对生长量在LS组取得最大值,相对5月份平均增加了32.36%。SSBC显着促进了杨树营养吸收,毛细根生物量相对于CK高出11.60~57.46%,N含量高出15.16~48.09%,且两者呈现线性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暖温带论文参考文献

[1].邱雪丽.改变碳输入对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叁种林型土壤碳组分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9

[2].徐国庆.污泥生物炭输入暖温带人工杨树林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3].赵芳,张百平,朱连奇,姚永慧,崔耀平.秦巴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空间分异与暖温带—亚热带界线问题[J].地理学报.2019

[4].马芳.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动态与物种共存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5].黎武标,李志文,王志刚,詹江振,杜兰.中国暖温带海岸风尘沉积序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沙漠.2019

[6].刘校铭,杨晓芳,王璇,张守仁.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辽东栎和五角枫生长和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19

[7].牛晓栋,刘晓静,刘世荣,孙鹏森.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天然栎林的能量平衡特征[J].生态学报.2018

[8].孙沅浩,张生瑞,许清海,李怡雯,沈巍.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花粉组合对植被的指示意义[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9].李明燕.暖温带四种常见乔木幼苗对水分等生态因子的生理生态学响应机制[D].山东大学.2018

[10].马芳,王顺忠,冯金朝,桑卫国.北京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枯立木与活立木空间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沿线地貌特征图暖温带范围变化趋势示意图2-4宁夏山地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暖温带馆F区平面分布图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中碳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中碳现...

标签:;  ;  ;  ;  ;  ;  ;  

暖温带论文_邱雪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