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重点及难点处理措施

重庆地区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重点及难点处理措施

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根据重庆大观园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场地狭窄、地层为泥岩及砂岩,结合重庆地区桩基施工的特点及本工程的特殊性,对人工挖孔抗滑桩安全技术要点进行剖析,并对施工过程中安全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流水施工

1序言

重庆地区多为山地,地形较为复杂,场地条件有限,因此,人工挖孔桩应用较为广泛。人工挖孔桩是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现场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由于人工挖孔桩在成孔作业过程中主要以人工为主,且属有限空间作业,因此而产生的安全隐患较多,对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很大的挑战,而安全又是建筑施工行业重中之重,因此结合重庆大观园游客集散中心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对重庆地区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辨析,确定隐患及重大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项目施工安全。

2概况

重庆大观园游客集散中心项目人工挖孔桩分为人工挖孔抗滑桩和人工挖孔基础扩底桩。其中抗滑桩桩径为1.0×1.2、1.2×1.8、2.0×2.5m,桩间距3.5-4.0m,最大桩长15.8m,人工挖孔扩底桩桩径1.3-2.0m,扩底直径2.9-4.2m,扩底桩最小净间距1.5m,桩长3.3-9.8m。人工挖孔桩分布密集,结构形式多,且长度不一。

3地质概况

经场地平整后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强~中风化砂岩、泥岩,依据《勘察报告》,施工区域内无无断层及褶皱构造。岩层产状为88°∠13°,在主要施工区域内为顺坡向,场地内基岩构造裂隙较发育,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区内构造裂隙为:①张开度2~4mm,裂面凹凸不平,有少量粘土质充填,延伸长度1.5~3.0米,间距1~2.5m,结合很差的软弱结构面,为中厚层状结构;②微张~闭合,裂面平整,无充填物,延伸长度1~2.0m,间距0.8~2.0m,结合很差的软弱结构面,为中厚层状结构。层面结合很差,层面为软弱结构面。桩深范围内无地下水。

4施工重点和难点及安全措施

4.1施工重点和难点

(1)作业空间窄小

孔底空间有限,作业人员在孔底进行挖孔作业时极易受到物体打击;挖孔作业人员上下桩孔容易失稳发生坠落。控制物体打击是本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

(2)桩深较深

本工程开挖深度4-18m,孔深较大,确保井下通风、及时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是本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

(3)施工机械伤害及临电

施工提升机具包括:卷扬机配提升设备,吊桶。挖孔工具包括:短柄铁锹、镐、锤、钎、风镐、水磨钻等。用电设备较多且现场场地狭窄,同时南川区域雨水较多,因此确保用电使用安全时本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

(4)行为主体伤害

施工企业一线施工主体是农民工,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对现场规范化施工的思想觉悟接受程度比较受限,因此对民工的安全培训和过程管控是本工程安全动态管理的重点。

(5)流水施工

人工挖孔施工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测量放线、锁口护壁、取芯、切割、调运土石渣等。而人工挖孔桩类型及结构形式复杂、多样,再加上本工程场地条件有限,必须要在有限的场地中布置材料堆场、库房、加工场地等,施工区域内交叉作业较多。因而确定合理的流水施工工序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点。

4.2安全措施

4.2.1物体打击

孔底挖孔作业人员始终处在孔底作业,空间有限,极易受到物体打击;另外基岩裂隙较发育,开挖孔桩后可能发生掉块现象,威胁井下人员安全施工。控制物体打击是本工程的重点。本次施工采用信息法施工,及时掌握孔壁地层岩性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必要时清除危险体,并采取护壁措施。采用混凝土护壁时,护壁模板拆除应在护壁混凝土灌注24h后进行。当护壁有孔洞、漏筋、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1]。另外,在及时清除、整理孔口物体和做好孔口防护的同时,起吊前井底人员升至孔口,保证起吊时井下无人员,避免物体打击伤害。

4.2.2桩深较深

本工程开挖深度4-18m,挖孔桩桩身深度未超过5m,确保井下通风、及时抽排井内地下水是重点,作业前要多孔桩内送风,当桩孔深度超过5m,或孔内空气含氧量不足时要配鼓风机、输风管,全过程断进行送风,风量不小于25L/S[2]。有地下水还应配潜水泵及胶皮软管等。本工程采用点型气体报警器进行有害气体检测,对于开挖超过5m时,对井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通风,每天上班之前由安全员对每孔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尤其在雨后加强对其检测。

4.2.3交叉作业较多

本工程因为场地条件有限,桩分布较密集,桩的结构形式亦较多,且深度不一,同一种类型桩位分布无规律,施工作业各施工工序无法进行统一安排,从而导致交叉作业,增加施工时的不安全因素。针对以上问题,管理人员对场地进行分割划分编号,在划分后的片区内进一步对桩的结构形式进行细化,确定先施工比较浅的桩孔、后施工深一些的桩孔[3]及跳槽开挖的施工原则,先整体施工第一片区的锁口,待砼强度达到要求后开始起架开挖,同时施工第二片区锁口,避免人工挖孔和锁口护壁施工两大工序交叉作业。

4.2.4施工机械伤害及临电安全

(1)本工程所使用的机械要派技术熟练的信号工和操作工进行操作,持证上岗,做到定时保养及时维修,按时检查,确保各种安全保险灵敏有效。

(2)使用的电动葫芦等设备应安全可靠,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吊索、吊具等的选用应根据所吊重物经计算选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

(3)临时用电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锁,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4)孔内照明应用12v以下的安全电压,灯具须符合防爆要求的安全电灯或采用安全矿灯,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

4.2.5人员安全管理

(1)落实工人进场的三级教育,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生产管理人员凭安全资格证工作。

(2)强制使用“三宝”,采购时要有厂家合格证和监督部门的生产许可证,使用前要进行性能实验,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有碍安全生产。

(3)加强现场巡查巡视力度,对发现的人为行为违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设立习惯性违章办公室,时时让施工人员处在安全意识形态下。将安全当警钟留在心中。确保项目所有人员将安全牢牢记在心中,将安全管理作为第一位。

(5)孔内必须设置爬梯,供人员上下井,挖孔桩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护壁上下,并配备应急安全绳随桩孔开挖延长,人员上下时系好安全绳,孔口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挂好防坠器。

(6)现场设置监控值班人员,孔内有作业人员时孔上口值班人员应加强对桩内作业人员的巡视和监测,注意施工顺序及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及人员保护,避免交叉作业,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7)井下人员严禁吸烟,不得穿化纤衣裤,不得在孔内使用明火。同一工人在孔内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水钻施工时,井内人员必须穿戴绝缘靴和绝缘手套,水钻施工时操作人员穿绝缘胶鞋。

5结论

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隐患较多,且各因素相互影响,对于重庆地区复杂场地的人工挖孔桩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切实的配备相应的安全保障设施,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流程,形成规范、标准性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施工工期进度及安全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9页《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JGJ/T429-2018.

[2]54-55页《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

标签:;  ;  ;  

重庆地区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重点及难点处理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