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加工业增长研究

中国食品加工业增长研究

罗国亮[1]2003年在《中国食品加工业增长研究》文中指出食品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它与农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农村经济进行战略调整中,它已成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食品加工业是我国就业和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关联效应它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综合应用C-D模型、产业组织方法(SCP分析范式)和案例分析,旨在探讨我国食品加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特点。 1、理论分析表明,一个产业增长的决定因素或源泉是知识、人力资本积累和制度这样一些内生因素,而不是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这些外生因素。即产业内含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不是来自劳动和物质资本数量增加,而是来自知识、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以及有效率的制度。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研究产业增长不仅要借鉴和利用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更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体制特征。 2、国内消费规模扩大是拉动食品加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在外饮食增加,食品加工品在食品消费中的比重上升。 3、我国食品加工业增长主要依靠物质投入,是一种粗放增长。技术投入少、人力资源素质低和体制的约束共同促成了这种结果。 4、我国食品加工业不仅具有要素投入占主导地位的粗放型特征,而且,推动增长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它们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就业压力和表现政绩,往往把经济高速增长作为首要目标。 5、由于受地方政府的干预,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退出困难,从而导致不规范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是推动我国食品加工业粗放增长的产业主体。而其它企业的竞争行为主要受市场约束,它们选择了最佳的技术路线,为我国食品加工业效率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马琳[2]2011年在《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工业是与人类生活需要息息相关的产业,其发展水平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文明程度,更是农业、工业和第叁产业等相关产业的重要支柱。食品工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1996年以来,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多次位居各工业部门之首,1996年食品工业总产值约为7250.67亿元,并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逐年增长,其发展速度大大高于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有效解决“叁农”问题、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以及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主要是集中于对食品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的研究,而对食品工业区域分布状况及其演变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食品工业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自定义五(八)省地区集中度和区位商等计量指标和方法,分析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其地理集中趋势、主要产品产量的地理分布变化状况,探讨中国食品工业的区域分布演变趋势与存在的问题,寻求决定食品工业区域分布与演变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为中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提出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食品工业指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是连续而且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按照《中国食品工业年鉴》的统计分类,食品工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采盐业五类。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分类,食品工业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四类。农副食品加工业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食品制造业主要包括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罐头制造以及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等。饮料制造业主要包括酒精制造、酒的制造、软饮料制造以及精制茶加工等。烟草制品业主要包括烟叶复烤、卷烟制造和其他烟草制品加工等。中国食品工业较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发展初期主要以农副食品为原料进行初加工,生产水平比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从食品工业总体发展状况看,我国食品工业产值随时间变化可以分为1978-1990年、1991-2003年和2004年到现在叁个阶段。从食品工业内部四大子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看,在食品工业内部,农副食品加工业所占比重最大,特别是近几年,其所占比重呈显着上升趋势;烟草制品业则与农副食品加工业有着截然相反的变化,所占比重最小,且显示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所占比重没有明显变化。从食品工业与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看,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不断攀升,2005年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我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区域分布状况及演变趋势表明,食品工业不同产业的分布演变过程差异较大。我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五(八)省地区集中度、食品工业子行业产值集中度、食品工业四大子行业的区位商等计量结果表明,我国食品工业虽然整体表现出集聚的趋势,但是其中的子行业变化趋势并不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食品工业对自然条件依赖程度比较高,其分布范围主要受到原料产地和销售地的共同作用。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下,中国食品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呈现出较大的集聚趋势,其集聚状况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较大,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在频繁波动中稍有集聚,但并不明显,烟草制品业则表现出先集聚后分散的变化特点。农产品原料分布、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因素、市场化条件,以及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食品工业的区域分布是影响其分散或集聚的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地区经济条件、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影响中国食品工业的区域分布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很难分清到底是哪一种因素比其他因素更加重要,因为在生产要素转移和集聚的过程中,集聚和分散因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食品工业的产业特性,利用何种方式影响其地区产业布局具有巨大差异。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食品工业主要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结构不合理、与农产品布局衔接出现断层等问题,并逐渐演变成为约束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合理布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应该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食品工业竞争能力;第二,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食品精深加工,努力提高农产品原料加工转化效率;第叁,政府应当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为食品工业的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王图展[3]2006年在《市场关联、比较优势与产业集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集聚是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不仅在发达国家存在,发展中国家同样表现出经济活动的集聚趋势。由于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各国政府迫切希望弄清产业集聚的演变规律,以便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然而,对于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问题,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性意见。 过去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普遍强调报酬递增、地方市场规模等绝对优势对产业集聚的决定作用,由于对比较优势的片面理解和运用,在那些精美的数学模型中,比较优势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往往被认为是不重要的。本文以我国食品工业的区域布局为切入点,将现代贸易理论对比较优势内涵的拓展带入对产业集聚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食品工业与关联产业特别是与农业的关联效应变动规律,以及食品工业显示性比较优势变动格局的把握,研究了影响食品工业(资金要素)空间集聚的经济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特别是市场关联效应和比较优势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终对食品工业的实证分析获得了与理论假说完全一致的检验结果。本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对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本文共分8个部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迅速增长,近年来的区域分工水平也有所提高。我国食品工业增长得益于市场需求扩大及结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物质要素投入以及技术进步等。但与世界食品工业相比,我国食品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之比还很低,区域布局也不尽合理。同时,通过区位基尼系数等指标的测算,本文发现,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和沿海性的区域布局特征,山东、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是食品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域,而且,改建的行业分工指数的测算结果也表明,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的区域分工水平有所提高。 第二,我国食品工业与农业的市场关联性有所降低,各子行业之间及与农业的市场关联性存在差异。通过对可比价I/O表的动态分析,本文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与农业的市场关联性有所减弱,食品工业对农业的原料依赖性下降而与其他工业部门的关联性有所增强,食品工业发展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显现不足。与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比较来看,未来我国食品工业与农业的市场关联性还有可能继续下降。进

江秋艳[4]2007年在《食品加工业产业绩效动态研究》文中指出分类号学号2004106041南京震昔*考硕士一学位论文食品加工业产业绩效动态研究江秋艳指导教师孟令杰教授专业名称产业经济学研究

孙继光[5]2016年在《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竞争力一词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演进的产物,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重要体现。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由国际竞争力衍生而来的概念,从产业的投入与产出角度出发,通过对某一国家的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与评价,分析产业发展规律,发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可以为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政策建议。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食品加工业承担着为国民提供安全、健康、营养食品的重任,是保障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产业,但中国食品加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美国食品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对世界食品加工业具有重要的影响,系统研究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3个理论和实践问题:(1)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评价?(2)美国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表现如何?(3)影响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表现的因素包含哪些方面,有何影响?为了回答上述核心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问题提出部分:该部分在梳理现实背景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路线等,主要集中在第1章中。其次,研究主体部分,该部分为本研究的核心,通过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分析形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基础,进而详细分析美国食品加工业及其产业国际竞争力表现形式、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影响因素等,力求比较全面地展示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及其背后的产业生态系统。最后一部分为论文的政策建议部分,总结美国食品加工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对中国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升中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章节安排、研究结论和发现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交待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食品加工业承担着为国民提供安全、健康、营养食品的重任,是保障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国食品加工业加大了产品研发力度,积极进行技术升级,食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发展方式粗放、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在对理论背景、现实背景的梳理与分析基础上,交待本研究开展的大背景。从提高中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这一现实问题入手,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范式为方法论基础,笔者通过对具有国际代表性的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对提高中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2章“产业国际竞争力及相关理论分析”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及相关理论分析进行系统梳理、回顾,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第一节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定义出发,明晰产业范畴,并明确产业国际竞争力就是一个国家某一产业在现有国际市场环境下,在国际以及国内市场与制度安排下,通过对资源与要素的配置与转换,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促使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接下来,本章对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等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回顾与综述,进一步探索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来源与机制。在此基础上,重点回顾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影响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变量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要素,为后续分析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美国食品加工业及其国际竞争力表现形式”主要考察美国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以及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本章首先对食品加工业进行界定,从美国食品加工业总体规模和内部结构变动、要素投入状况、研发投入状况以及内外部市场需求状况等方面分析美国食品加工业整体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美国在全球食品加工业进出口市场所占份额、食品加工业贸易顺差以及大型食品加工跨国企业市场表现等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表现。第4章“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基础和条件”对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分析。美国食品加工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美国失业率的降低贡献显着,并且对世界食品生产、食品质量和食品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究其原因,这与美国整体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同时美国食品加工业在国际上的较强竞争力与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生产技术等优势条件密不可分,或者说,这些条件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本研究分别从美国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劳动力素质、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工业生产集中化程度四个方面进行剖析。第5章“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从美国食品加工业产业生态系统入手分析对其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与维持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产业生态环境。为了进一步剖析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笔者以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为框架,系统分析了由人力资本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等构成的生产要素体系,由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构成的市场需求,由物流运输业与包装业等组成的相关支持产业以及政府制度安排与监管等对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具体影响。第6章“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绩效评价”从美国食品加工业对外贸易角度考察其国际竞争力,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指数(TC)作为具体评测手段考察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对美国的RCA和TC指数与选定的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横向分析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结果显示在2000-2006年间,美国食品加工业出口处于显示性比较劣势地位,而在2007-2013年间,美国食品加工业出口表现为显示性比较优势。美国食品加工业竞争力指数在2000-2005年间呈现下滑的趋势,由2000年的0.01降至2005年的-0.07,而后其竞争力指数则出现了较为快速的提升,在2008年达到观测期最大值0.1,美国食品加工业-0.07到0.1之间的振幅基本上可以视作美国食品加工业的进出口贸易刚好平衡,美国在大量出口食品的同时,也在大量地进口食品。第7章“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总结美国食品加工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主要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企业效率,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提升。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食品加工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产能过剩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针对我国食品加工业存在的不足,笔者分别从食品安全监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建设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

吕立才[6]2006年在《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文中认为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此,国内外学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目前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许多研究领域,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证层面,都还存在很大分歧,因而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成为全球流入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966.0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621.0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从诸多方面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针对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现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从既有文献来看,大多集中在国家和企业层面,而产业层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由此,笔者针对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现有理论的进一步检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当前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前中国“叁农”问题的解决。 基于上述考虑,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可简单地概括为叁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论文中的第1、2章,主要为研究背景介绍,选题的依据,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既有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回顾和评述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引出相关的问题。 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3、4、5、6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该部分主要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之间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具体而言,笔者重点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业增长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业市场结构效应,并分别给出了简要的结论。 第叁部分包括论文的第7、8、9章。针对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以及中国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出现的问题,同时借鉴农业及涉农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笔者在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决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罗国亮[7]2006年在《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地区增长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测定、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食品加工业增长的影响因素,探索了专业化、区位商、效益与各地区食品加工业增长的关系。本研究发现,从各地区食品加工业的总要素生产率及其区位优势的比较来看,虽然东部地区比不上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但由于东部地区食品加工业在产销组织和营销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部地区在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并仍将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肖爽[8]2016年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加工业已经发展成为集现代流通服务业、制造业为一体的独立产业体系,这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竞争优势和历史进程。随着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重心不断变化,食品加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目前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了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和长期支持的问题。因此,为了尽快扭转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产业竞争力先天较弱这一情况,需要利用国内外高科技资源,在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层面上,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完善政府的保护政策,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大力培育专业型人才,牢固产业基础,综合性地促进食品加工业的进步,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的战略任务。东西湖食品加工区是在走马岭农场的基础上改革开发建立的食品加工新城区,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发展成食品加工业。根据东西湖区食品加工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未来需要考虑到更规范合理的发展研究模式和产业组织规划。本研究主要运用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这两种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东西湖区食品加工业目前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优势,借鉴国外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经验,获得相关启示,找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分析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最后提出针对研究地区的具体经营建议并指出发展方向,提出研究对策。

胡晓鹏[9]2006年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安全》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产业安全为切入点,在对中国食品加工业地位进行基本界定的前提下,分别从对外依存、资本控制、市场控制和技术进步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安全能力。总体上看,我国食品加工业虽然在上述四个方面处于不利的位置,但国外同行并没有构成对我国食品加工业显着的产业威胁。长远来看,中国食品加工业必须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开放中加强产业安全,一味地保护只能是失败。

吴学君[10]2010年在《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绝大多数贸易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并且发生在同一产业内部,这种全新的贸易形式就是产业内贸易。一般认为,积极发展产业内贸易不仅可以降低产业结构调整成本,而且可以避免贸易条件恶化,缓解贸易摩擦,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成品领域,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才开始把目光聚焦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上。入世后中国农业面临贸易自由化的严峻挑战,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成为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如何,其发展受制于哪些因素,它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将产生什么效应?这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笔者正是基于回答这些问题选择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本文坚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归纳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计量模型分析法,重点分析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和结构的现状。本文第叁章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12年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平均值仅为29.79%,农产品贸易方式仍以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按照SITC分类的四大类农产品除饮料及烟草(SITC 1)贸易模式已经实现了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外,其它叁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仍然很低;中国大多数品类的农产品贸易方式仍属于产业间贸易。(2)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高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各大类及各组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结构各不相同。(3)虽然中国与各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和结构存在差异,但均具有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增长快、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产业内贸易结构体现为高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不足的特点。2.基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第四章通过计量模型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在阻碍中国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地理距离阻碍了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和市场规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促进了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程度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均具有明显的阻碍或低估作用。3.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产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第五章通过计量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层面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加工农产品的产品差异、农产品加工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资本密集度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经济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4.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效应分析。本文第六章通过计量模型研究了初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食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与劳动就业效应、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民福利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初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能够带动中国农业GDP的增长,中国食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对该行业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中国食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贸易调整成本较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使农产品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增加。5.促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针对不同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本文第七章提出应该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实施品牌战略和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企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产业资本密集度、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争取对中国更有利的农产品贸易环境、推进中国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等措施推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食品加工业增长研究[D]. 罗国亮. 中国农业大学. 2003

[2]. 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演变研究[D]. 马琳. 吉林大学. 2011

[3]. 市场关联、比较优势与产业集聚[D]. 王图展.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4]. 食品加工业产业绩效动态研究[D]. 江秋艳.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5]. 美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继光. 吉林大学. 2016

[6]. 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及涉农产业发展[D]. 吕立才. 浙江大学. 2006

[7]. 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地区增长分析[J]. 罗国亮.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8]. 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D]. 肖爽. 武汉轻工大学. 2016

[9].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安全[J]. 胡晓鹏.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10]. 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 吴学君.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中国食品加工业增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