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与鉴定论文_高娃,张冬梅,高振江,刘丹,尚春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筛选与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鉴定,蛋白酶,甘草,芽孢,抑菌,病原菌,酵母菌。

筛选与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高娃,张冬梅,高振江,刘丹,尚春明[1](2019)在《番茄溃疡病病原的鉴定和抗性品种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番茄"CM966"病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的方法和形态学鉴定法对包头市采集的疑似番茄病株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期确定其分类地位;以17个番茄品系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与番茄溃疡病相关的QTL位点中贡献率最高的Rcm5.1对17个番茄品系及品种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同时进行田间接种试验,探究番茄溃疡病抗性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采自4个不同番茄种植田的疑似溃疡病病株,均携带番茄溃疡病菌。经过BLAST比对,其中4个病原菌的分离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Cmm)的一致性达90%以上,其中1个病原菌分离物序列与其它菌株亲缘关系较远;对17个番茄品系及品种进行检测,均不携带QTL位点中Rcm5.1点的抗性基因,但是田间接种试验表明有3个品系'山东荷兰''圣490'及'紫晶'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分别为2%、4%、4%。"160""CM966"'T54'及"普罗旺斯"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均大于50%。(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3期)

姜硕,许哲祥,王宇晴,郑春英[2](2019)在《基于甘草苷生物合成的甘草内生细菌的筛选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甘草苷的生物合成,筛选甘草苷产生菌。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从甘草叶中分离内生细菌;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以甘草苷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内生细菌发酵液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从目的菌株中分离得到甘草苷;结合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目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甘草叶中分离得到32株内生细菌,其中有28株内生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并在内生细菌GYX9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甘草苷,经鉴定GYX9为嗜根寡养单孢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结论:甘草叶内生细菌GYX9可以产生甘草苷,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甘草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李俊辉,王燕,周宝琳,李丕武,赵鑫君[3](2019)在《Nisin产生菌株的筛选及产物初步探究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良GM17培养基,以蔗糖为唯一碳源,加入0.004%溴甲酚紫和1500IU/mg的Nisin标准品,从新鲜的白菜叶片表面筛选到具有Nisin耐受性、产酸、革兰氏阳性的球形菌株,经牛津杯法抑菌圈试验和16SrDNA初步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命名为L-217;通过对该菌株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进行稳定性验证,发现其在低pH及90℃水浴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进行吸附并浓缩纯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纯化液与Nisin标准品进行对比,确定抑菌物质为Nisin。(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12期)

桑鹏,王肇衿,陈贵元,杨力权[4](2019)在《耐热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云南大理市弥渡县白总旗热泉的55℃底泥中筛选到1株高温蛋白酶的高产菌株,进行显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短杆菌属(Brevibacillus sp.)的一株菌,命名为Brevibacillus sp.Pro-55。对其生长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耐高温性较好,菌株在55℃仍能生长,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43℃。所产蛋白酶最适酶活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6.0。该酶在25℃以下,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Mn~(2+)、K~+、Fe~(2+)对该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Zn~(2+)、Ca~(2+)、Mg~(2+)、Cu~(2+)均对该酶活力起到促进作用,其中Cu~(2+)的促进效果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23期)

李照君,郭秀秀,宫永超,蒲艳艳,田汝美[5](2019)在《萌芽期大豆耐盐指标鉴定及耐盐品种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大豆萌芽期耐盐指标和品种间耐盐性差异,选取9个大豆品种进行不同浓度NaCl处理,测定了大豆的发芽率、胚根长、株高等指标,分析各处理下的相对盐害指数,对9个品种进行耐盐性鉴定。试验表明,大豆大部分生理指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都有所下降,品种间受胁迫影响差异显着,不同品种各指标也具有一定差异。其中临豆10号的耐盐性最强,属于较耐盐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相对盐害指数与发芽率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能够准确地反映大豆的耐盐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潘晓梅,李昭煜,石晓玲,林胜红,李佳佳[6](2019)在《番茄灰霉生防菌XF的筛选、鉴定及生防因子的初步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菌株XF是一株分离自甘肃省兴隆山原始森林土壤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学特征观察以及16S rDNA序列的分析鉴定,确定菌株XF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拮抗试验表明,菌株XF能显着抑制番茄灰霉菌菌丝的生长,抑制率可达66.35%,并使菌丝出现异常分枝,囊泡状畸形且伴有细胞壁破裂,内涵质外泄的现象。菌株XF发酵60 h,10%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菌菌丝的抑制率为98.19%。生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菌株XF的次生代谢物含有蛋白酶、葡聚糖酶、几丁质酶、铁载体以及生长素IAA,表明该菌株具有生物防治潜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顾欣,刘文辉,杨环羽,柳强娟,孙权[7](2019)在《有机磷农药广谱降解菌A1A18菌株(Brevundimonas sp.)的筛选、鉴定与降解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宁夏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中筛选对毒死蜱、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等3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残留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确定其降解能力的代际稳定性及其对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特性。采用选择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目标菌株,依据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分子测序结果进行分类鉴定,气相色谱法检测液体培养环境和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分离、筛选获得1株有机磷农药广谱降解菌A1A18菌株,鉴定为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 sp.);在液体培养环境中,A1A18菌株对毒死蜱、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3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分别为45.82%、9.52%和13.96%;经10代培养,确定该菌株对3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能力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在有机磷原药质量分数为1.0 mg·kg~(-1)干土的土壤中施用A1A18菌株,降解菌初始数量密度为0.2×10~8 CFU·g~(-1)干土,施药后第21天,土壤中毒死蜱和水胺硫磷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8.81%和87.75%,较对照提高16.24%和24.62%;施药后第7天,土壤中氧化乐果降解率达86.19%,较对照提高12.69%。短波单胞菌A1A18菌株能促进土壤中毒死蜱、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的降解,具有较好的田间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路雪纯,张根生,张凯,吕云雄[8](2019)在《冷冻面制品中耐冻藏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8℃的冷冻老面中分离出6株酵母菌,考察其产气性能、耐酒精能力、耐酸能力、发酵力和耐冻藏能力等指标,筛选出一株最佳菌株,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Y005为最佳菌株,产气效果较好,发酵力最好,面团膨胀体积最大达到250 mL;菌株AY005在-18℃环境下储存60 d,酵母菌仍然具有比较好的发酵活力,存活率为62.5%,表现出较好的耐冻藏能力;菌株AY005被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16 h为菌株AY005的对数生长期。该实验对耐冻藏酵母菌AY005在冷冻面制品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抗冻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1期)

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9](2019)在《Cr(VI)还原微生物筛选、分离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本文以分离并获得具有Cr(VI)耐受、还原能力的微生物为目标,[方法]从受污染土壤提取液中富集Cr(Ⅵ)耐受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实验共筛选出四株具有Cr(VI)耐受、还原菌株,其中2株菌株的Cr(VI)耐受能力较好,W1菌株和W3菌株。这两株菌株均能在铬浓度为100mg/L的培养液中生存,且具有一定的还原Cr的能力。[意义]这两株菌株的筛选、分离与鉴定丰富了处理铬污染微生物的生物资料,对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2期)

陈孝,温承坤,张玉,李小强,方尚玲[10](2019)在《黄酒发酵菌株筛选、鉴定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初筛从酒曲中筛选得到6株产蛋白酶的菌株。通过对6株菌株进行酶活检测,得到高蛋白酶活力菌株CX1。同时对CX1进行菌株鉴定,通过BLAST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其为黄曲霉。利用黄曲霉毒素在360 nm紫外灯下有荧光反应进行毒理试验,菌落无荧光斑点,检测无毒。蛋白酶活曲线中CX1的蛋白酶活力最高可达到196 U/mL,进行黄酒发酵实验测得氨基态氮1.51 g/L、糖度96.95 g/L,氨基态氮大于优质黄酒的标准值。(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筛选与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甘草苷的生物合成,筛选甘草苷产生菌。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从甘草叶中分离内生细菌;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以甘草苷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内生细菌发酵液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从目的菌株中分离得到甘草苷;结合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目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甘草叶中分离得到32株内生细菌,其中有28株内生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并在内生细菌GYX9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甘草苷,经鉴定GYX9为嗜根寡养单孢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结论:甘草叶内生细菌GYX9可以产生甘草苷,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甘草苷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筛选与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高娃,张冬梅,高振江,刘丹,尚春明.番茄溃疡病病原的鉴定和抗性品种的筛选[J].北方园艺.2019

[2].姜硕,许哲祥,王宇晴,郑春英.基于甘草苷生物合成的甘草内生细菌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新药杂志.2019

[3].李俊辉,王燕,周宝琳,李丕武,赵鑫君.Nisin产生菌株的筛选及产物初步探究与鉴定[J].中国调味品.2019

[4].桑鹏,王肇衿,陈贵元,杨力权.耐热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J].中国饲料.2019

[5].李照君,郭秀秀,宫永超,蒲艳艳,田汝美.萌芽期大豆耐盐指标鉴定及耐盐品种筛选[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潘晓梅,李昭煜,石晓玲,林胜红,李佳佳.番茄灰霉生防菌XF的筛选、鉴定及生防因子的初步探索[J].西北农业学报.2019

[7].顾欣,刘文辉,杨环羽,柳强娟,孙权.有机磷农药广谱降解菌A1A18菌株(Brevundimonassp.)的筛选、鉴定与降解特性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9

[8].路雪纯,张根生,张凯,吕云雄.冷冻面制品中耐冻藏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性能研究[J].中国酿造.2019

[9].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Cr(VI)还原微生物筛选、分离及鉴定[J].科技风.2019

[10].陈孝,温承坤,张玉,李小强,方尚玲.黄酒发酵菌株筛选、鉴定及应用[J].酿酒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大肠杆菌中表达亚油酸异构酶的质粒图耶氏解脂酵母中表达亚油酸异构酶的质...淡色库蚊南京现场种群抗性品系和敏感品...正向SSHcDNA文库重组质粒中cDNA插入片...抗体和腹水还原性SDS-PAGE结果转录因子起始位点预测

标签:;  ;  ;  ;  ;  ;  ;  

筛选与鉴定论文_高娃,张冬梅,高振江,刘丹,尚春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