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的程度范畴

论现代汉语的程度范畴

龚娜[1]2011年在《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文中提出客观世界存在程度差异,反映客观世界的语言必须有相应的形式来表现它,因此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范畴——程度范畴。本文在“语义语法理论”指导下,从“程度”这一语义范畴入手,考察程度在湘方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各种不同形式的语义特征与语用价值,同时结合认知理论、标记理论等进行一些较为合理的解释。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以外,共分为8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概况,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运用的方法与理论,以及调查布点、材料来源、发音合作人简况等。第一章主要对程度范畴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同时总结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的语义内涵、构成要素、系统分类以及表现形式等,并以现代汉语程度范畴为参照对象,全面构建湘方言程度范畴形式系统。本文从第二章到第六章选择湘方言程度范畴比较有特色的几种具体形式进行微观描述。第二章讨论湘方言中表程度的“XA”式状态形容词,详细列出6个湘方言点“XA”式状态形容词表,并从结构形式、语义特征、语法功能以及语用效果等方面对“XA”式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还将湘方言与其他汉语方言的“XA”式从数量、变式、语法功能等角度进行比较与探讨。第叁章讨论湘方言中表程度的重迭形式,主要从结构类型、语义特征、语法功能和语用认知因素等方面对湘方言表程度的重迭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章讨论湘方言中的程度状语,程度状语包括程度副词、表程代词和语气副词等,其中以程度副词为主。因此本章主要探讨湘方言程度副词的性质与分类、“程度副词+程度心语”的句法分析、程度副词与其他程度表达形式共现的制约机制等问题,并选择湘方言几组有特色的程度副词进行个案分析。第五章讨论湘方言中的程度补语,首先讨论程度补语的界定标准、语义特征、语用效果等问题,然后分别论述湘方言的组合式述程短语与粘合式述程短语,并将组合式与粘合式、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从形式、语义、语用等几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讨论湘方言中的程度否定现象,比较分析湘方言“否定词+程度词+V”与“程度词+否定词+V”两种语序的不同表现,以及与普通话的异同,并对湘方言表达强程度否定的“连不”结构、“前世(不)”结构、“崽……”结构和“V不得的苦/V不得个苦”结构等特殊程度否定形式进行研究,最后总结湘方言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形式与意义的扭曲等现象。第七章讨论湘方言程度范畴对语法、语用的制约和影响,主要从组配成分的选择性、语法结构的规约性、语法功能的完句性等几个方面考察了湘方言程度范畴对语法的制约,并从语气表达、句子感情色彩以及信息传递等角度分析湘方言程度范畴对语用的影响。第八章总结了湘方言程度范畴既具有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的共性,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中共性特征主要有:一是量性特征,包括主观量与相对量、模糊量与等级量、离散量与连续统;二是语义范畴的不对称性,包括强与弱的不对称、隐比与显比的不对称、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个性特征包括:一是湘方言内部较为一致的特性,如多使用“XA”式、贬义程度补语和“连不”结构等;二是湘方言内部的差异性,包括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演变发展的不平衡性。结语部分对全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进行总结,并提出湘方言程度范畴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金茗竹[2]2016年在《突显观视角下的汉语高程度语义的句法实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代汉语中七个高程度构式为研究对象,在突显观的视角下试图从一些不同的角度探寻汉语高程度语义实现的多种可能机制与途径。从构式义的解析与浮现、构式固定部分的构件、变项w的特征与准入限制、与w共现成分的限制与特征、话语功能等角度对这些构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从其他语义范畴与程度范畴的关系角度来思考汉语高程度语义的句法实现问题,以期能在汉语高程度语义范畴研究方面往前推进一小步。全文共分为8章。第1章是绪论。我们从具体问题入手,传统的高程度语义大多是通过程度副词和程度补语的形式来实现的,而汉语在高程度语义实现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推进。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符号说明和语料来源等。第2章侧重于理论研究。我们首先对以往程度范畴的研究做了简单的回顾,并对以往高程度语义实现的研究做了概括式的总结。其次我们对认知突显理论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探讨有关认知突显的多种分析角度与实现机制。这些内容成为本文理论建构的基础。我们主要想在突显观的视角下通过构式表征建构一个不同语义范畴实现为程度范畴的系统,探讨不同语义范畴(非程度范畴)是如何投射到程度范畴的,即不同语义范畴实现程度语义时的机制与途径。第3章到第7章是以各个具体的构式为研究对象,是对我们理论建构的具体运用与阐释。我们认为不只是要研究“构式内”,还要探寻“构式外”,从系统观的高度来思考这些构式是如何实现高程度语义的。我们以“不同语义范畴到程度范畴的投射”为支撑点尝试着建立一个“小”的系统,把这些“各自为政”的、代表着各自语义范畴的构式纳入到这个高程度语义系统中来,探讨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语义范畴与程度范畴之间的关系,试图说明汉语在实现高程度语义时可能存在的多种途径与机制。第3章是以“不知道有多w”与“w就别提了”为例展示并说明了汉语在否定范畴实现为程度范畴时可能会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这两个构式的共同之处在于在语言的形式表征上都是以“否定”形式出现的,但表达的意义却是肯定的。除了由于具体的构件不同因此实现程度语义的机制不同之外,最值得关注的是变项w的准入限制及与之共现成分的限制,即突显的方式存在差异。第4章是以“怎么这么w”与“是有多w”展示并说明了汉语在疑问范畴实现为程度范畴时可能会采用的途径和方法。这两个构式的共同之处从大的方面来说都是利用疑问句的非疑问用法来实现其高程度语义的,但突显程度语义的方式不同。我们通过对这两个具体构式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同一语义范畴内部的成员在实现高程度语义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第5章主要是对构式“这是要w的节奏”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看似与程度语义特征无关的w的分析来展示具有动态趋势特征的构式是如何与高程度语义特征产生紧密联系的。第6章是对构式“w死我算了”的研究。与以往“死”作程度补语实现高程度语义不同的是“w死我算了”中“算了”对该构式高程度语义的产生与浮现具有重要意义。第7章是对“一顿+w”的研究。“一顿”在语法化的过程中渐渐表现出了描摹情状的副词性成分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我们试图通过对构式“一顿+w”的研究探讨从数量范畴到程度范畴转化时可能有的实现机制。第8章是结语。对全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在我们所搭建的框架下,尝试系统性地观察各个具体构式之间的联系,以期能有一些新的发现。此外,还总结了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我们今后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吕文杰[3]2013年在《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词汇层面,如状态形容词、含有程度义的词语、固定短语;语法层面,如重迭、程度状语、程度补语、含有程度义的框架结构、某些特定句式;语用层面,如语气。其中程度副词和程度补语是最为重要的两种表达方式。作状语的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中表达程度量的最主要的方式。程度副词作为汉语程度量的语法标记成分,具有语义模糊、语义指向单一、功能粘着性强、分布定位性强等特点。我们认为语义上表示程度量,放在形容词(包括部分动词、名词)前作状语是其区别于其他副词的本质特征。以此为标准我们共筛选出101个程度副词。并从程度等级、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不同的角度对程度副词进行了全方位的分类。程度副词以状语的身份修饰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心理动词、一般动词及其短语,还可以修饰部分名词,将这些中心语所含有的性状义加以量化。程度副词与其所修饰的中心语之间存在双向选择关系,这种选择既受到程度等级的影响,又受双方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的制约,有的还受到音节数目的限制。一般说来,高量级的程度副词在与中心语搭配的时候表现出更大的自由度;“有点儿”、“稍微”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倾向性;搭配双方语体色彩要保持和谐一致。程度副词作为一个封闭的类,其内部成员的地位并不平等,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各个成员的功能不尽相同。同时这个系统也具有其开放性,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具体到程度副词个体,它们在语义、句法分布、句式选择方面各有特点。程度补语是现代汉语表达程度量的另外一个方式。程度补语与程度副词最大的不同是其表达的程度量多为高量级。程度补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程度补语在形式上和语义上有着鲜明的特征:1)不能单说,不能单独回答问题;2)一般不能被否定;3)扩展能力很弱;4)表高程度义;5)语义虚化;6)语义指向述语。我们并以此为依据穷尽式地确定了现代汉语中狭义程度补语的范围,得到程度补语43个。程度补语的成员可以从程度等级、褒贬色彩、结合方式等不同的角度分成不同的类别。能与程度补语组合的述语中心语跟程度副词可以修饰的中心语基本对等,包括形容词、心理动词、一般动词及其短语、部分名词,但是同程度副词相比,具体程度补语的组合能力相对较弱,与述语的双向选择受到更多的限制,这与很多程度补语的词义虚化程度不高有很大关系。程度补语本身没有完全虚化的词汇义、感情色彩义、语体色彩义都大大制约着程度补语的组合能力。很多补语与述语组合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广义的程度补语与结果补语、状态补语、数量补语存在交叉关系,这是由于述语与补语之间存在多重语义关系造成的。在现代汉语中,“高兴得跳起来”类结果补语、“胖得像充了气的皮球”类状态补语、“高几倍”类数量补语都可以表示述语的程度。广义程度补语与狭义程度补语不同,其是开放的,成员数量可以认为是无限的。程度补语和程度副词在表达程度量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补语处于信息焦点的位置,使程度得以凸显,同时由于位于句子的表层,往往带有更浓重的主观色彩。程度副词、程度补语,连同状态形容词、形容词重迭、表达程度的框架结构共同表达着现代汉语的程度量,表现出与印欧语言不同的风格特点。

吴立红[4]2006年在《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的程度范畴,是汉语语义范畴系统中一个重要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说,程度范畴研究的就是根据程度副词的分布规律对程度副词所处的句法环境进行形式和语义分类。基于这个认识,本文以程度副词及其与主体词的组合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总的说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表现在以下叁个方面: (1)文章在梳理有关程度副词及其组合问题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力求对原有的程度副词本体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有所突破。我们在研究视角上由以往的单视点改为双视点,即不是单纯着眼于程度副词,而是着眼于程度副词跟其他词语的结构组合,并有意识地关注程度副词近年来的一些新变化——内部成员的扩容和组合能力的泛化。 (2)文章对程度范畴及其分类进行了系统、透彻的讨论,提出程度范畴,无论相对程度范畴还是绝对程度范畴,都是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的。因此,站在比较的立场上,我们将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分为“原型比较程度副词”、“个体比较程度副词”和“泛用比较程度副词”叁类。 (3)文章对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与形容词、动词、名词这叁大主体词的组合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 首先,与形容词的组合。文章分别对程度副词与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组合规律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论述了这种组合语义程度的变化及其在句法中的表现,并从动态角度分析了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新变化以及“雪白”类状态形容词与程度副词组合这种新的表示高程度的表达方式。 其次,与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组合。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重新考察了《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所有可以受程度副词“很”修饰的动词,分出“程度动词”、“心理动词”、“程度化动词”以及“程度短语”几种类型,并具体考察了它们的语义语法特点。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观察的范围、深度以及分类都有明显的突破。 最后,与名词的组合。我们根据语义的双向选择性原则对程度副词与名词的组合重新进行解释。不仅提出了“语义特征的唤醒机制”,而且还对程度副词的语义指向进行了分析,根据“形态名词”的特点,提出语义指向新品种“语义特指”,包括:语义斜指法,语义内指法,语义偏指法,语义深指法和语义外指法。还讨论了这类组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本文以组合论思想为主导,从语义出发,采取语义语法理论,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方法,双向选择的研究手段,深入讨论了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组合问题,进而建立起程度副词的分类系统,在理论上,为建立现代汉语的程度范畴提供一个比较有价值的分析。同时,观念上,我们采用动态变化的观点,注意到了汉语在最近叁十年里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我们对程度副词组合问题的研究,吸取了最新的语料,并对这些新现象给予了密切关注和系统考察。

蔡丽[5]2010年在《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语义语法理论”为基本研究理论,遵循形式和意义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现代汉语中程度范畴的语义系统及程度范畴在补语系统中的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对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进行了全面研究。包括分析程度范畴与量范畴、数量范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量度范畴”的概念,认为程度范畴与数量范畴属于并列关系的两个范畴,二者隶属于量度范畴;全面归纳了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第一次全面分析了含有程度义的各类短语:第一次构建了程度的范畴系统,提出动作也有程度,并从程度的角度对动词进行了分类;首次提出“程度的表达类型”,梳理了9种程度的表达类型;首次总结了程度范畴的性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归纳了程度范畴的特点。2.首次从程度范畴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程度补语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现代汉语补语系统进行了重新分类,讨论了各类补语与程度的关系,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汉语补语系统中程度表达的类型与表达机制,丰富对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的系统研究。第一次明确分析了述补结构的两种不同语义类型,单一语义述补结构和复合语义述补结构;提出了指示述语程度的补语和自含程度义的补语等概念。3.首次从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高程度补语的立类依据,并依此标准穷尽式地确定了现代汉语中高程度补语的成员,对现代汉语中的高程度补语进行了多角度、有层次的分类。4.利用计算语言学自动分词技术进行大规模语料计算与分析,第一次基于大规模语料调查结果全面分析了高程度补语与述语的组合规律。5.第一次尝试从认知的角度来全面、系统地解释高程度补语的产生机制。我们根据理想化认知模式区分了结果的不同类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性质的结果与程度的关系。6.关注高程度补语的动态变化,首次对高程度补语中的新成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

曹春静[6]2018年在《当代汉语新兴程度量级构式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当代汉语新兴程度量级构式为研究对象,以构式理论、语言演变理论、历时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结合语言类型学、互动语言学等理论,较为系统地探究当代汉语新兴程度量级构式与既有结构的扩展承继关系,从语言内部和外部探析演变的机制与动因,并通过跨语言调查考察人类语言在程度量级表达方面的共性以及汉语的个性,为当代汉语某一特定范畴构式的系统性研究作出积极的尝试。全文共十叁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缘由、选题价值与研究现状;第二章概述,对新兴程度量级构式的定义、分类与特点等进行说明;第叁章至第八章为个案分析;第九章至第十二章为整体性研究;第十叁章为结语。第叁章以当代汉语“最高级”在“最高级的X”和“X的最高级”中发生的语义演变为例,考察构式演变为兼表程度极量与序列首位的双重语义功能的过程与动因。演变的实现主要得益于X的扩大化与“最高级”语义演变的交互作用、构式与构件的互动以及序列首位与最高程度之间的高度相似性。构式的语义演变,受到说话人主观性量级序列临时建构的驱动,也与语言接触中对英语量级语法术语“最高级”的汉语翻译密切相关。第四章以当代新兴“副词+语气词”组合“简直了”为研究对象,对其语义与功能、演变的机制与动因进行探讨。“简直了”表达对极量程度的主观评价与感叹,可充当谓语或单独成句。“简直了”受到已有“副词+语气词”的平行类推,在语境吸收和边界化、重新分析等机制的作用下形成。演变过程受到信息传递即时性、语用模糊、主观化与交互主观化等因素的驱动。第五章以“有一种X,比Y更W”为例,探讨话题显赫范畴在当代新兴差比构式中的扩张。与典型差比句相比,该新兴构式中比较主体表义模糊,且作为新信息被话题化,这一特点高度符合“有+一量NP+VP”的特性,两者话题结构高度同构,前者是后者的次类,是话题作为汉语显赫范畴在差比范畴中扩张的产物。这种扩张受到话题优选、认知凸显、交际互动等需求的驱动。第六章以“A和B之间,隔着/了一个C”为例,从构式互动的角度考察构式之间的双重多义同构关系,探讨其产生的机制与动因。构式可以表示条件或差距,其构式义的形成与组构成分之间的互动、构式与组构成分之间的互动密切相关。构式的多义同构关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互动、概念整合与指称转喻之间互动的结果,主要受陌生化与熟知化互动运作以及具象画面与抽象语义互动的驱动。第七章以新兴构式“X到哭”为例,考察当代共同语构式对方言构式的语法复制。“X到哭”与粤语构式“X到喊”在构式义、句法结构和句法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并且“X到喊”产生在前,“X到哭”形成过程中存在与粤语接触并复制其构式“X到喊”的语言事实。这种语法复制的实现受到粤语的地位与构式独特表达效果的驱动,并且模式语的适当变异以及共同语内部“到”向新兴补语标记的演变为此提供了基础。第八章以“不能更X”为例,考察构式的结构特点、句法语义功能,并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考察其形成过程,探讨极量语义的触发结构。“不能更X”是对英语程度极量构式“couldn’t be+比较级”的语法复制,即通过否定比较级存在的可能性来表达程度极量。跨语言调查表明,表示能力的“能/can”发展出表示认知可能性的语义是该结构触发极量语义的基础,具备这一基础的语言可以触发结构的极量语义,反之则不能。第九章至第十二章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兴程度量级构式的构造与扩展承继、演变的机制与动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进行类型学考察。主要结论如下:大部分新兴程度量级构式与既有结构同构异义,小部分新兴程度量级构式与既有结构不同构。新兴程度量级构式变项的扩展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核心谓词的扩展、中心语的扩展、组配构件替换引起的扩展和依据同一理据产生的构式整体扩展。新兴程度量级构式的演变存在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两种情况。内部机制主要是重新分析和扩展。重新分析是句法演变的主要机制,大部分的新兴程度量级构式是在重新分析和扩展的交互作用下发生演变的。少数构式只发生了扩展,并未发生底层结构的变化。外部机制是指语言接触引发新兴程度量级构式的产生,主要表现为对方言或英语相关量级表达结构的借用和复制,前者如“不要太X”,后者如“不能更X”。新兴程度量级构式的演变动因较为多元。主观量的语义磨损、基于语言使用者创新心理的“陌生化”和“去惯例化”以及网络语境的表情性与互动性特质促使新的程度量级构式的产生。语用推理如诱使推理、回溯推理和缺省推理以及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的表达推动了新兴构式演变的实现。经济性与象似性之间竞争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则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力。跨语言调查结果显示,程度副词是多数语言中表达程度量级的主要手段。当代汉语新兴程度副词主要由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发生副词化而产生,这一演变路径是多数语言副词化的共性,其实现必须具备语义和句法两方面的基础。程度补语是汉语程度量级表达的重要手段,主要由结果补语虚化而来。在有动结式的语言中,表示“动作-结果”的动结式虚化成为程度量级表达的情况存在但并不像汉语这样普遍。最为典型的是“死”作为结果的动结式发展出表示程度极量的语义。汉语的显赫范畴在新兴程度量级构式的演变过程中也有所体现,如补语显赫范畴诱发由结果补语演变而来的程度补语的大量出现,话题显赫范畴在差比句中扩张形成新兴构式。最后,对本文的基本观点进行总结,指出新兴程度量级构式发展的叁大趋势,并说明影响其发展趋势的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说明预测新兴构式发展趋势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参考价值,指出本文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万菁[7]2015年在《近二十年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客观世界的事物具有量性特征,而程度则是量的表现形式之一。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状作出不同程度的区分,从而对客观世界产生更加深刻和客观的认识。对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程度范畴研究进行回顾,发现语法学界主要从形式和意义两个角度对程度范畴进行探讨。根据二十余年来程度范畴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问题,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对程度范畴的研究作出展望。

黄氏娴(Huvnh, Thi, Nhan)[8]2013年在《汉语越南语形容词程度表示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汉-越语形容词程度表示法为研究对象,在句法、语义、语用叁个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综述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缘起和意义,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论文结构。第二章第一部分略述汉-越两种语言在形容词程度状语方面的差别。汉语有程度状语,越南语没有,这一语法类别的有无差别,凸显出汉语形容词和越语形容词之间用法上的差异。第二部分略述汉语与越南语形容词的程度补语,并选用汉-越语里一些常用的程度副词跟形容词连用的语例来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在搭配、位置、修饰等方面的异同。第叁章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汉-越语形容词“生动形式”展开对比,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汉语和越南语重迭式有相同之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不少的差异。第四章对汉语形容词BA式与越南语形容词AB式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透过一些比较特别的语言现象,考察语言发展变化的结果。第五章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句,如王国章主编(1996)《现代汉语重迭形容词用法列释》(北京:商务印书馆)中的例子,一些常见文学作品和大学本科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形容词重迭式的例子,采用对译的方法,揭示汉语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翻译成越南语可能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以此探寻两种语言在转换中的规律,希望能给越南学生在汉语学习和汉-越互译方面提供帮助。第六章对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形容词程度表示法时产生的偏误展开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首先是越南顺化外语大学使用的教材,不能完全满足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其次是在越南的汉语教学忽略了这方面的问题。另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汉语在这方面的知识本身很复杂,学习者母语规律负迁移的因素。本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是结语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过程做了归纳,并指出论文创新之处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王信娟[9]2012年在《现代汉语词汇层面表程度的义类语素研究》文中指出程度范畴作为一种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越来越受到语法学界的重视,目前对程度范畴的讨论研究涉及到各个方面。在现代汉语中存在一些本身含有程度义语素的词语,如“暴涨、生疼、酷热”等,其中的“暴、生、酷”作为表程度的义类语素,凸显了后一成分的程度,前人论着对这类词语虽有提及,但系统而又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拟从量级特征,句法形式、框架压模等方面对这类词语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本文运用的理论、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根据前人对“程度范畴”的研究概况,对“程度范畴”各方面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进一步归纳判定“程度范畴”的标准。第叁章借助语料对程度范畴系统进行了意义上的分类和构成方式上的归类,重点研究含程度义语素的各词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区别词的量性特征。第四章从句法功能、组合功能、分布功能分析了程度范畴对句法形式的影响和制约,试图研究含程度义语素的各词类的量级特征对其句法形式的制约作用。第五章从认知角度对双音节复合词程度义的凸显进行了研究,尝试从框架组合和框架压模的角度研究复合词内部的语义构词规律。第六章总结本文的结论,并对本文写作过程中未深入讨论的问题进行整理,同时指出今后能够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陶瑷丽[10]2009年在《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研究述评》文中提出汉语学界关于程度范畴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程度范畴的研究重心是性质量程度的表达法,而且主要是通过程度副词和形容词的体现的;另一方面,关于程度范畴的系统研究。据此我们归纳出程度范畴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除"性质量"之外,诸如物量、时间量、空间量、动作量和语势等量的层级表现即关于它们的程度表达研究,几乎没人涉及;第二,现有的程度范畴研究主要是通过程度副词和形容词的量级表现体现的,对程度范畴的系统研究很少见。这也给程度范畴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 龚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 突显观视角下的汉语高程度语义的句法实现研究[D]. 金茗竹. 吉林大学. 2016

[3]. 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D]. 吕文杰. 吉林大学. 2013

[4].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D]. 吴立红. 暨南大学. 2006

[5]. 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D]. 蔡丽. 暨南大学. 2010

[6]. 当代汉语新兴程度量级构式演变研究[D]. 曹春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7]. 近二十年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研究综述[J]. 万菁.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8]. 汉语越南语形容词程度表示法比较研究[D]. 黄氏娴(Huvnh, Thi, Nhan).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9]. 现代汉语词汇层面表程度的义类语素研究[D]. 王信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10]. 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研究述评[J]. 陶瑷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标签:;  ;  ;  ;  ;  ;  ;  ;  ;  ;  

论现代汉语的程度范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