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的展示论文_何海汛,陈威,李丹,孙国鹏,李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肽的展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噬菌体,技术,乳腺癌,体外,内毒素,芽孢,正交。

肽的展示论文文献综述

何海汛,陈威,李丹,孙国鹏,李鹏[1](2019)在《利用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筛选与犬PD-1和PD-L1结合的多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癌症是致犬死亡的常见病之一。目前治疗犬肿瘤的方法有手术、化疗和放疗。除此之外现已开发出了一些针对免疫检查点的靶向抗体药物,并在体外和体内进行了测试,如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它是一种重要免疫抑制分子。PD-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CD274)是PD-1的天然配体。PD-1/PD-L1结合激活通路后,在癌症、病毒感染、器官移植方面会抑制免疫系统发挥功能。阻断PD-1和PD-L1(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7)

叶长烂,周霞,谢浩然,马金魁,张宏斌[2](2019)在《噬菌体展示随机环八肽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表达于噬菌体表面的随机环八肽库。方法通过自行设计,人工合成编码随机环八肽的寡核苷酸片段,通过延伸引物扩增获得编码随机环八肽的基因片段。将编码基因片段和M13KE噬菌体载体经过EagⅠ和Kpn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进行连接,重组产物电转入大肠杆菌ER2738感受态细胞获得噬菌体展示随机环八肽库,噬斑及测序检测库容和多样性。结果构建的环八肽库库容超过7.5×109,重组阳性率为92.5%,不同率为97.3%。结论成功构建了库容量与多样性都满足筛选要求的噬菌体展示随机环八肽库。(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李玉波,袁鸣,巩培[3](2019)在《噬菌体展示技术鉴定软物质肽适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展示是筛选高亲和性短肽适体的有效技术,其最初主要用于鉴定蛋白质的适体,但目前该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鉴定选择性结合多种高亲和性底物的适体,这些底物包括天然聚合物、合成聚合物以及各种有机小分子。经此鉴定出的肽适体具有强选择性、高亲和性结合目的底物的能力,且可调节与底物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现在对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鉴定出的与软物质底物结合的不同肽适体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帆,贾昕,姚红,逯晓青,郭超[4](2019)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人乳腺髓样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体外筛选与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培养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作为靶细胞,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吸附细胞,将噬菌体展示随机七肽库与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进行减性体外筛选,用ELISA法鉴定噬菌体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的亲和力。提取亲和力较高的单克隆噬菌体DNA,测定DNA序列并翻译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通过4轮减性筛选获得了与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特异结合的小分子多肽。ELISA法表明,第1,3,5,6,8,12,14,16,17,18和20号单克隆噬菌体与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测序结果显示,重复性最高的序列为LXRNTNX。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外筛选获得了能与人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LXRNTNX,经检索该肽段与已知蛋白尚无同源性,因此它很有可能成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新的靶点。(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仝晴晴,杨利,乔绪稳,陈瑾,张元鹏[5](2019)在《基于GEM展示技术内含肽介导的犬α干扰素快速纯化系统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分别构建含有断裂型内含肽(inteins)C端与犬α干扰素融合基因(C*-CaIFN-α)、断裂型内含肽N端与锚钩蛋白(protein anchor,PA)融合基因(NC1A-PA3)的重组表达质粒,利用IPTG诱导表达。通过GEM颗粒(gam-positive baterial enhancermatrixparticles)与PA3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将NC1A-PA3蛋白捕获到GEM颗粒上,再利用内含肽的N端与C端的结合,获得GEM-PA3-NC1A-C*-CaIFN-α。在DTT或EDTA存在情况下,内含肽C末端自我剪切,获得纯化的犬α干扰素重组蛋白CaIFN-α。通过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方法测定CaIFN-α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两种重组蛋白均有可溶形式表达,GEM/inteins纯化系统效果良好;纯化的犬α干扰素CaIFN-α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抗病毒活性为3.0×106U/mL。本研究建立的基于GEM展示平台的蛋白纯化系统,将非层析标签与断裂内含肽系统相结合,为快速有效地纯化重组蛋白提供了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贾昕[6](2018)在《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外筛选人乳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外筛选方法获得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并进行初步鉴定,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我们体外培养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作为靶细胞,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吸附细胞,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噬菌体展示随机七肽库与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进行减性体外筛选,从而获得可与人乳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含有外源性多肽的单克隆噬菌体。通过四轮体外减性筛选后,随机挑选20个生长良好的单克隆噬菌体,进行扩增纯化。运用ELISA法鉴定噬菌体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的亲和力。提取亲和力较高的单克隆噬菌体DNA,进行序列测定,并推导出与乳腺癌结合的外源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再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及其相应的对照肽。MTT法检测合成肽及对照肽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的增殖情况的影响。通过细胞损伤修复实验,研究靶向肽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1.体外成功培养生长良好的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及人正常乳腺上皮MCF-10A细胞。2.通过四轮体外筛选后,噬菌体在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上出现了明显富集,噬菌体回收得率由第一轮的2.0×10~(-7)增加至第四轮的1.6×10~(-4),提高了800倍。3.ELISA法结果显示:1、3、5、6、8、12、14、16、17、18、20号单克隆噬菌体为阳性噬菌体克隆,Bcap-37细胞的OD_(450nm)值显着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4.提取11个阳性单克隆噬菌体的DNA进行测序,获得4条七肽序列,其中重复率最高的为LPRNTNL。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七肽序列LPRNTNL与数据库中已知的氨基酸序列有一定的同源性。5.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LPRNTNL及对照肽sv LPRNTNL。利用MTT法和细胞损伤修复实验鉴定合成肽对Bcap-3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肽LPRNTNL及对照肽sv LPRNTNL对Bcap-37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能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本实验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四轮减性筛选,成功获得了能与人乳腺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序列。该多肽可能成为乳腺癌相关抗原的新配体,有望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6-06)

查汨娆[7](2018)在《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通过二硫键固定且无重排异构的活性二元环肽》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肽是一类在多种疾病的治疗领域很有潜力的药物先导物,多肽的环化可以增强多肽的亲和力,稳定性以及选择性。在多种多肽环化方式中,利用二硫键环化多肽是最常用也是非常特别的一种。二硫键是许多蛋白和多肽翻译后修饰中最重要的用于限定构型的共价键,例如胰岛素家族、芋螺毒素家族、防御素家族的多肽中就含有多对二硫键。在氧化环境中,两个半胱氨酸侧链可以通过自发氧化反应形成二硫键,二硫键的形成不需要引入非天然氨基酸,反应十分高效且过程中基本没有副反应。二硫键这些性质使得它成为了环肽库的构建中最流行的连接键,人们通过在多肽中引入一对、两对或叁对二硫键构建了单元环肽和多元环肽库,并利用这些环肽库对靶标进行了筛选。通过多对二硫键构建的二元环肽和叁元环肽等多元环肽和单元环肽相比,构型更加的多样,结构更为受限,刚性更强,因此它们的结构稳定性和抗蛋白酶水解能力比单元环肽更强。但是多对二硫键在生物体液等弱还原环境中会发生重排,可能会使有活性的二元环肽转变为其没有活性的同分异构体,比如四个半胱氨酸的多肽氧化会形成叁种同分异构体,而在这些同分异构体中,通常只有一种是有活性的,因此引入固定二硫键配对方式限制多肽构型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在有四个半胱氨酸的多肽中引入“CXC”基序以及利用半胱氨酸和青霉胺(Cys-Pen)正交配对的方法,可以构建不会发生重排异构的熔环型和桥联型的二元环肽。在本论文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多肽的高通量筛选中,得到了对靶标具有高亲和力并且不会发生重排异构的二元环肽。本论文一共分为叁章,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多种多肽环化方法及连接键的性质,还综述了几种通过二硫键构建的多肽噬菌体库、噬菌体展示的基本概念以及普遍应用的限制二硫键配对的手段,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意义。第二章:建立了噬菌体展示平台,构建了噬菌体库低拷贝的展示GCXCX5CX5C序列多肽,利用此噬菌体库对靶标蛋白Keap1 Kelch Domain(Keap1)及人血浆激肽释放酶(Plasma Kallikrein)进行了叁轮筛选,得到了一系列有活性的二元环肽序列,体外合成了部分序列,对其活性进行测定,还对和Keap1蛋白亲和力较高的两条二元环肽(XM-3 Isomer 1及XM-10 Isomer 1)进行了重排异构稳定性测试,发现它们在弱还原性环境中会快速发生重排,同时,还将这两条多肽的活性及酶解稳定性与同源线性肽和单元环肽进行了对比。第叁章:将XM-2、XM-3和XM-10中的两个半胱氨酸(Cys)选择性地替换为青霉胺(Pen),对这些青霉胺替代的二元环肽的活性进行测定,发现替代后的多肽中,XM-3 p2、XM-10 p1及XM-2 p1能够保留甚至高于同源4-Cys二元环肽的活性,对XM-3 p2及XM-10 p1重排异构稳定性进行测试,证明了它们在弱还原性环境中不会发生重排,我们还利用二维核磁鉴定了 XM-3 Isomer 1及XM-3 p2中的二硫键配对方式。最后,对本文中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李雨,谢青青,黄依韵,罗焕敏,肖飞[8](2018)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PirB受体拮抗肽及其体外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能够与Aβ_(42)竞争性结合其受体PirB的小分子多肽,并验证其生物学功能,为以PirB受体为靶点的小分子多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PirB受体为目标蛋白,经过叁轮生物淘选,从Ph.D.-7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筛选获得高特异性的单克隆噬菌体,ELISA检测分析单克隆噬菌体与PirB的结合能力。提取阳性克隆菌ssDNA,测序翻译,分析比对阳性序列与Aβ_(42)的相似度及疏水轮廓,合成候选多肽。采用MTT检测多肽细胞毒性,利用细胞免疫荧光结合实验验证候选多肽是否和PirB结合。利用链霉素-亲和素结合实验进一步测量候选肽与PirB的结合能力,得到解离常数。采用神经元突起损伤模型探究多肽的体外生物活性。Western Bolt检测PirB下游信号ROCK2,CRMP2,p-CRMP2的表达情况。结果:叁轮生物淘选后获得29个阳性克隆,结合ELISA结果选定11个阳性克隆,提取ssDNA,测序翻译,体外合成11条候选肽。经软件分析比对后,其中候选肽P11(命名为P2)与PirB高亲和力的配体Aβ_(42)有叁个相同的氨基酸,与Aβ_(42)带同样的电荷,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更有可能阻断Aβ_(42)与受体PirB的结合。经过MTT、免疫荧光结合实验及体外神经元损伤模型,对11条候选多肽进行筛选验证发现P2为目标肽,P2可能阻断Aβ_(42)与受体PirB的结合。MTT结果表明P2在16μmol·L~(-1)浓度范围内都不具备生物毒性。免疫荧光结合实验表明P2结合能力强。细胞荧光共定位实验也表明,P2能够特异性的与PirB结合。链霉素-亲和素结合实验表明,P2与受体PirB特异性结合,解离常数Kd为0.128μmol·L~(-1)。生物学功能表明,在原代皮质神经元突起损伤模型中P2可拮抗Aβ_(42)介导的突起损伤作用,促进神经突起的再生。WB结果表明,P2降低PirB受体下游蛋白ROCK2,p-CRMP2的表达。结论:成功的从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中筛选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PirB受体高特异性拮抗肽,命名为P2。P2与受体PirB特异性结合,解离常数Kd为0.128μmol·L~(-1),P2能缓解Aβ_(42)引起的神经生长突起抑制作用,促进神经突起再生,其分子机制为降低PirB受体下游信号蛋白ROCK2的表达以及CRMP2蛋白的磷酸化。(本文来源于《神经药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Jawad,Ullah[9](2017)在《连接肽对枯草杆菌芽孢衣壳蛋白B表面展示海栖热袍菌脂肪酶Tm1350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酶是使用生物催化方法生产食品、医药、化工等产品的主要酶源。它们具有手性、立体异构和结构域特异性,并且具有在简单介质(如水)中而不是特定介质(如有机溶剂和其他溶液)中识别底物的能力。脂肪酶是α或β折叠水解酶,也是众所周知的蛋白拆分器。来自嗜热生物的脂肪酶能耐受高温,可用于工业生物过程。而且,这些酶的稳定性和表达可以通过将其展示在芽孢表面上来改善。芽孢展示技术效果显着,低成本,耗时少,因此是很有潜力的技术,可应用于环境、医疗和工业等行业中。芽孢能耐受恶劣的工业环境,包括耐热、耐碱、耐化学溶剂,易于回收和可再利用,因此芽孢展示技术工业中应用前景广泛。酵母菌和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是最常被用于展示各种蛋白质的载体,但与孢子不同,由于营养细胞对热、p H和化学物质敏感,易破裂。因此,芽孢是避免这些问题的最佳选择,并且相对于营养细胞展示技术,芽孢展示技术则具有多种应用领域。梭菌和芽孢杆菌的各种菌株都能形成芽孢,但是枯草芽孢杆菌最合适做展示载体,因为根据世卫组织认定它对人类是安全的,被认为是“GRAS”(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芽孢表面展示技术在工业、疫苗开发、环境等方面有着各种应用,细胞表面展示增强了蛋白质表达稳定性和活性,合适的连接肽会使展示的融合蛋白活性和稳定性增强。在本研究中,以海栖热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染色体基因组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脂肪酶Tm1350和Cot B基因,在Tm1350和Cot B之间融合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长度、刚柔性和残基位置的连接肽基因,将所需基因插入大肠杆菌B.subtilis穿梭载体PHS,构建了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PHS-Cot B-LxTm1350转化到枯草芽孢杆菌中并诱导芽孢形成。纯化芽孢,通过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Cot B-Lx-Tm1350的表达。检测了各种温度(40-80℃),不同p H(范围4.0-10)和不同有机溶剂对含各种连接肽的芽孢表面展示酶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芽孢展示的融合蛋白的最适温度为75℃,L8和L10的最适p H为8.5,对于L0,L5,L6和L9,最适p H为9.0,而对于L1,L2,L3,L4和L7最适p H为9.5。在最佳温度和p H下,具有较长柔性连接肽L9(GGGGS-GGGGS-GGGGS-GGGGS)和L7(GGGGS-GGGGS-EAAAK-EAAAK-GGGGS-GGGGS)的融合蛋白具有比原始活性高1.29和1.16倍的活性。此外,在80℃下,孵育5小时后,具有连接肽L3(EAAAKGGGGS)和L9(GGGGS-GGGGS-GGGGS-GGGGS)的展示酶热稳定性最好,分别比原来的活性高1.40和1.35倍。测定了不同氨基酸残基位置取向和长度的连接肽的展示酶生物活性,其中L5,L6和L7含有30个不同氨基酸残基取向的连接肽的测定结果表明L7展示酶的活性分别是L6和L5的1.05和1.27倍。研究了0.1%蛋白酶K和菠萝蛋白酶,20%乙醇和30%甲醇对含连接肽的重组芽孢活性的影响。具有适当甘氨酸残基(柔性)的连接肽展示比丙氨酸残基(刚性)具有更高的活性。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工业过程中展示酶的活性和稳定性,通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连接肽的氨基酸残基位置取向和刚柔性,能达到改善效果。(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6-05)

张起莹[10](2017)在《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内毒素结合肽并建立内毒素检测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内毒素又被称作为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内毒素进入血液中,将会出现发热、血压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内毒素败血症等一系列临床反应,严重时会导致休克、甚至是死亡。所以一些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内毒素的检测,以避免内毒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中国药典中已经收录了光度法和凝胶法这两种用于测定细菌内毒素含量的的检查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利用鲎血提取物的基础上对内毒素的含量进行的定性甚至定量的测定。鲎试剂是从鲎血中提取的,原材料稀缺、价格昂贵、不稳定。本文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构建好的十二肽库中经过了叁轮筛选得到能够与内毒素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再提取噬菌体ssDNA,运用DNASTAR和BLAST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最后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十二肽序列,利用分子互作技术鉴定十二肽与内毒素的结合能力,并建立增强比浊法检测内毒素。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内毒素做为目标靶分子并将其包被在聚丙烯平板上,然后将噬菌体展示出的肽库与已经预先包被好靶分子的平板共温育,经过两轮非特异性洗脱筛选及扩增和一轮特异性洗脱筛选,最后成功筛选出能够与内毒素高亲和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将筛选得到的结合噬菌体克隆进行培养,提取噬菌体ssDNA,其大小为6400bp,经测序及软件分析得到十二肽序列:QVTPQVPRSTQM和QVNGLGERSQ QM。运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十二肽各1mg,纯度达95%。运用分子互作技术对合成的十二肽进行亲和性分析,其解离平衡常数(KD)分别达到3.52×10-9和8.012×10-9,Full^R2分别达到0.9979和0.9969,表明合成的十二肽与内毒素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利用所合成的十二肽建立内毒素检测-增强比浊法,获得增强比浊检测内毒素标准曲线其线性范围是0.03~0.48EU/mL,R2达到0.9925。该方法能够简便、准确的检测内毒素,为临床快速检测内毒素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肽的展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构建表达于噬菌体表面的随机环八肽库。方法通过自行设计,人工合成编码随机环八肽的寡核苷酸片段,通过延伸引物扩增获得编码随机环八肽的基因片段。将编码基因片段和M13KE噬菌体载体经过EagⅠ和Kpn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进行连接,重组产物电转入大肠杆菌ER2738感受态细胞获得噬菌体展示随机环八肽库,噬斑及测序检测库容和多样性。结果构建的环八肽库库容超过7.5×109,重组阳性率为92.5%,不同率为97.3%。结论成功构建了库容量与多样性都满足筛选要求的噬菌体展示随机环八肽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肽的展示论文参考文献

[1].何海汛,陈威,李丹,孙国鹏,李鹏.利用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筛选与犬PD-1和PD-L1结合的多肽[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2019

[2].叶长烂,周霞,谢浩然,马金魁,张宏斌.噬菌体展示随机环八肽库的构建[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3].李玉波,袁鸣,巩培.噬菌体展示技术鉴定软物质肽适体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9

[4].张帆,贾昕,姚红,逯晓青,郭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人乳腺髓样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5].仝晴晴,杨利,乔绪稳,陈瑾,张元鹏.基于GEM展示技术内含肽介导的犬α干扰素快速纯化系统的建立[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9

[6].贾昕.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外筛选人乳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D].山西医科大学.2018

[7].查汨娆.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通过二硫键固定且无重排异构的活性二元环肽[D].厦门大学.2018

[8].李雨,谢青青,黄依韵,罗焕敏,肖飞.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PirB受体拮抗肽及其体外功能研究[J].神经药理学报.2018

[9].Jawad,Ullah.连接肽对枯草杆菌芽孢衣壳蛋白B表面展示海栖热袍菌脂肪酶Tm1350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7

[10].张起莹.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内毒素结合肽并建立内毒素检测新方法[D].长春理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毒素及决定受体识别叁个loop分...肽介导的双CALB共展示酵母细胞壁蛋...肽介导的双CALB共展示细胞表面免疫...整个被选噬菌体集合测序结果3轮噬菌体筛选滴度测定结果噬菌体展示VEGF表位肽VSB、VNB、VEB、...

标签:;  ;  ;  ;  ;  ;  ;  

肽的展示论文_何海汛,陈威,李丹,孙国鹏,李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