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江水化学和浮游细菌群落特征

乐安江水化学和浮游细菌群落特征

论文摘要

为了解乐安江水化学和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特征,探讨水化学和空间距离对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本次研究分别于枯水期(2016年12月)和丰水期(2017年7月)对乐安江15个采样点表层水样进行采集。检测了水体Na+、K+、Mg2+、Ca2+、Cl-、SO42-、HCO3-、NO3--N、NH4+-N、TP、TOC、Cu、Zn等水化学指标,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确定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特征,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采样点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研究乐安江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不同水期水化学指标和浮游细菌多样性指标的差异性,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河段水化学和浮游细菌群落差异性。采用Mantel检验和Partial Mantel检验分析水化学、空间距离(采样点干流长度、平均河网长度、累计河网长度和流域子面积)与浮游细菌群落之间的关系,采用方差分解(Variance partitioning)定量化分析水化学和空间距离对浮游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1)乐安江八大离子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42-,浓度最高的阳离子是Ca2+。不同河段水化学八大离子受岩石风化控制和人类活动影响,水化学类型空间差异明显,上游为HCO3-Ca型水,中游为SO4-Mg-Ca型水,下游为SO4-Ca-Na型水。(2)受降水稀释的影响,乐安江水体NO3--N、NH4+-N和TOC浓度枯水期高于丰水期。在空间分布上,受中下游矿山和农业活动的影响,NO3--N、NH4+-N浓度下游显著(p<0.05)高于上游。NH4+-N和TP浓度变化趋势相似,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升高。TOC在不同河段间差异不显著,中游浓度较高。(3)乐安江水体痕量金属元素平均含量排序:Zn>Cu>As>Cr>Pb>Cd。在时间分布上,Cr、Cu、Zn、Cd和Pb含量在枯水期要显著(p<0.05)高于丰水期。在空间分布上,受德兴铜矿等矿山的影响,Cr、Cu、Zn和As含量在中游最高,并且Cu和As的含量中下游显著(p<0.05)高于上游。(4)乐安江水体浮游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在丰水期均高于枯水期,丰富度随流向逐渐升高,多样性下游最高,中游最低。(5)枯水期丰度最高的门分类浮游细菌是Proteobacteria,其次是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枯水期Proteobacteria中下游显著高于上游,Bacteroidetes中下游显著低于上游,Actinobacteria上游显著高于中下游。丰水期丰度最高的细菌门类是Actinobacteria,其次是Proteobacteria和Cyanobacteria,丰水期Actinobacteria丰度先降低后升高,中游丰度显著低于下游,其他河段无显著差异,Proteobacteria丰度随流向逐渐降低,Cyanobacteria丰度中游最高,并且显著高于下游地区。(6)乐安江非淡水细菌在丰水期平均所占的比例为62.94%要显著高于枯水期49.33%(p=0.001)。从上游到下游持续受到沿岸人类活动影响,枯水期非淡水细菌丰度大致随流向逐渐升高。丰水期非淡水细菌中游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上游,下游最低。(7)NO3--N是与浮游细菌群落相关性最高的水化学指标,干流长度是与浮游细菌群落相关性最高的空间距离指标。水化学和空间距离与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均有显著相关性。水化学对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要大于空间距离,其中水化学单独解释了54%(枯水期)和51%(丰水期)的方差变异,空间距离单独解释了仅2%(枯水期)和12%(丰水期),由水化学和空间距离共同解释了28%(枯水期)和丰水期20%(丰水期)的方差变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水化学研究进展
  •     1.2.2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3 河流浮游细菌群落研究
  •     1.2.4 乐安江水环境研究现状
  •     1.2.5 乐安江水环境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特色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特色
  • 2.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水环境污染
  •   2.2 研究方案
  •     2.2.1 采样点的选择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DNA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     2.2.4 空间距离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6 技术路线图
  • 3.乐安江水化学特征
  •   3.1 乐安江水化学类型
  •     3.1.1 乐安江八大离子组成特征
  •     3.1.2 乐安江八大离子时空分布
  •   3.2 乐安江C、N、P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   3.3 乐安江痕量金属元素时空分布特征
  •   3.4 乐安江水化学指标间的关系
  •   3.5 小结
  • 4.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特征
  •   4.1 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
  •   4.2 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4.3 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特征
  •     4.3.1 门分类水平浮游细菌群落特征
  •     4.3.2 属分类水平浮游细菌群落特征
  •     4.3.3 乐安江典型淡水浮游细菌特征
  •   4.4 小结
  • 5.水化学和空间距离对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
  •   5.1 水化学与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的关系
  •     5.1.1 水化学与门水平浮游细菌群落的关系
  •     5.1.2 水化学与属水平浮游细菌群落的关系
  •   5.2 空间距离与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的关系
  •   5.3 水化学和空间距离对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
  •   5.4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肖汉玉

    导师: 王鹏

    关键词: 乐安江,高通量测序,水化学,空间距离,浮游细菌群落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分类号: Q938

    DOI: 10.27178/d.cnki.gjxsu.2019.000119

    总页数: 62

    文件大小: 2901K

    下载量: 26

    相关论文文献

    • [1].乐安江流域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J]. 矿床地质 2010(S1)
    • [2].钟灵毓秀,乐安江源远流长——新舟中学篇[J]. 校园歌声 2009(07)
    • [3].乐安江流域人发As的分布特征研究[J]. 地球与环境 2011(01)
    • [4].乐安江流域重金属的来源与分布探析[J]. 广东化工 2009(07)
    • [5].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5)
    • [6].江西乐安江流域稻田土重金属累积变化与德兴矿集区关系[J]. 地质通报 2014(08)
    • [7].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乐安江冬季细菌群落特征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19(01)
    • [8].水化学指标和空间距离对乐安江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5)
    • [9].赣东北乐安江德兴铜矿段河流阶地的发育及环境意义[J]. 地球学报 2014(04)
    • [10].乐安江湾头镇段底泥重金属元素的垂直污染分布特征[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8(03)
    • [11].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磷输移的时空变化[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2].气相色谱法测定乐安江底质有机氯农药残留[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03)
    • [13].多年违法排污为何屡禁不止?[J]. 中华环境 2014(03)
    • [14].乐安江漫滩区稗草中重金属污染和来源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9(04)

    标签:;  ;  ;  ;  ;  

    乐安江水化学和浮游细菌群落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