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吴满[1]2016年在《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开发区的相关概念现状等,着力研究了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瞿玉萍[2]2004年在《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的推动,国家和地方先后批准建立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经济开发区。与此同时,在90年代初,我国也曾一度出现了“一哄而上、遍地开发”的“开发区热”,导致了经济开发区缺乏统一规划、结构趋同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加剧。而面对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开发区应如何加快实现由“优惠型”向“素质型”转变,增强国际产业竞争力?如何加速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开发区的成因、建设状况、发展中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着力研究经济开发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经济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集聚辐射、结构转换、增长“拉动带”、体制示范等特殊作用。区域经济对经济开发区发展存在资金、环境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客观制约。经济开发区与区域经济两者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为了促进经济开发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和完善开发区灵活的运行机制,搞好运行机制的配套改革,强化开发区的内部管理,创造功能开发的长效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水平,积极拓宽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渠道,加强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与合作,积极建立和发展开发区的市场体系,注重土地开发的规范与灵活性,从而增强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着力调整资金、市场、企业、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开发层次和综合效益。

张洁妍[3]2016年在《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发挥创新溢出效应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和区域空间形态,开发区的形成演进与城市密不可分,一方面,城市在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激励、扶持和支撑作用,是开发区建设的有力后盾;另一方面,开发区做为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助推器,也推动了城市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功能升级。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新一轮经济贸易结构调整以及金融改革成为复苏经济的主题,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受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影响,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结构性调整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阶段”,面临速度调整、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多重任务。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要求通过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驱动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产业和空间载体,开发区与城市的发展关系到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整体实力以及深化改革与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成败。尽管开发区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强联系和互动,使得两者逐渐打破空间界线,实现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但二者在互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下,实现开发区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新形势下,国内外对于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迫切需要通过对二者互动关系的一般性规律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丰富开发区与城市互动的理论体系构建,并用来指导发展中的开发区与城市互动融合实际工作。本文尝试以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形成演化及运行机制为突破口,结合种群生态学和系统动力学等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建立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理论框架,并针对典型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实践案例,归纳总结二者互动发展的不同方式和实现路径,为推动各类开发区与城市良性互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全文分成七个章节对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阐述:第1章为绪论。主要分析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升级和城市扩张,新常态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以及区域开发开放新格局背景下的开发区转型升级等宏观经济大背景下,研究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问题,寻求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之路。对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述评,明确研究内容和方法,总结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为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研究。本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开发区的内涵、类型和功能进行界定,分析了各类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二部分总结和归纳了开发区形成及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基础理论,利用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对开发区的设立进行阐述,利用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竞合理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对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行阐述。第3章为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关系演化进程及机理分析。本章首先对开发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进行分析,从开发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入手,认为开发区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以及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共同影响下,受区位条件、要素禀赋和政策驱动多重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时代产物;其次,把开发区和城市互动关系的形成和演化阶段分成分离竞争的互动生成阶段、竞争合作的互动成长阶段以及融合共生的互动成熟阶段;最后,利用生态竞合模型结合前文对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阶段的划分,对二者的互动演化机理进行模型阐释。第4章为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动力及运行机制分析。开发区与城市互动符合复杂巨系统的特征,本章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首先对开发区-城市互动系统的动力因子进行分析,认为政府、企业、市场和创新是驱动二者互动发展的必要动力;其次利用对系统动力因子的分析建立系统因果反馈回路和系统流图,为进一步的系统仿真模拟奠定基础;最后选取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典型——广州开发区-城市系统,对二者的互动发展路径和趋势进行仿真分析。第5章为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实践案例分析。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方式受区位、类型、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本章分别选取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边境技术开发区叁类典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来分析开发区与城市及区域的不同互动方式,包括: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的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方式、创新创业驱动的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方式以及边境腹地联动的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方式。第6章为推动开发区与城市良性互动的发展战略分析。本章首先对开发区与城市良性互动的道路进行探讨,认为受区位条件、资源要素禀赋、空间特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影响,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道路可分为以产城融合构建城市新区、开发区群落整合与城市互补以及开发区群落与城市群落跨区域联动叁类。然后对开发区与城市的良性互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打造新兴、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第叁产业,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提升城市功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开发区与城市一体化发展;注重生态环保,打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第7章为全文总结,总结文章的主要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孙智宇[4]2007年在《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新兴的、众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海洋经济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环境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基础科学及其内部分支学科的理论知识,目前,关于海洋经济的研究还未形成自身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脉络,研究尚处于形成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我国20多年来海洋经济研究脉络的梳理,试图勾勒出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变化轨迹,为确定海洋经济研究的正确方向提供依据,以此来填补我国海洋经济学科研究的理论空白。本文收集到1390多篇论文,250多部着作、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集、工具书等文献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整理之后进行判断,本文将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粗略地划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90);第二阶段,初步形成阶段(1991-2000);第叁阶段,逐步完善阶段(2001-至今)。再将各阶段的资料按研究成果的形式和研究领域(范围和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大致上是从海洋经济理论研究、海洋产业研究、海洋区域经济研究、海洋开发战略和管理问题研究、海洋环境问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继而分析出各阶段的主要研究特点、研究重点领域和内容、主要研究人员、研究的缺陷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叁个阶段的情况进行整体的分析,从而理清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最后,对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虽然有几位专家学者曾对海洋经济研究与发展展望进行了探讨,但基本上没有以全面而系统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本文尝试对20多年来海洋经济研究取得的各种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是本学科中第一篇以文献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本项研究工作是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的。

杜黎明[5]2007年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创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了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制订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的基本思路;并指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是国家公共财政重点支持的区域,要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编制部分主体功能区的区域规划。2006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07年底编制完成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据此,论文认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也将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对我国区域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是对传统的以行政区为地域单元组织经济运行的重大改革,是依托行政区推行的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要求政府和市场这两大主体彼此协调,形成合力。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思,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以及行政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重点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的政府推进进行研究。首先,针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一创新性的举措,论文分析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经济学基础。论文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失衡的现状以及导致空间失衡的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现实基础;从财富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政府与市场协调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的角度,阐述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理论依据。论文认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不仅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又是针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的破解之策。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区域自身发展能力双重约束,人口空间分布失衡,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失控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重要原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的人口转移,对各类主体功能区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施加限制,主要作用是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还必须高度重视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基于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过程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穷举,论文搭建了主体功能区研究框架,该框架由对未来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构思、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任务等内容组成。其次,论文在回顾空间区划理论、对主体功能区划进行概念模型推演、总结我国“十一五”规划对国土空间进行的主体功能区划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划的程序和方法。论文认为,我国内部差异很大,很难用一套全国通行的指标体系对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行测评。进行主体功能区划时,国家可以出台一套体现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意志、突出主体功能区划重点的核心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各地适当增加反映区域差异的特色化指标。论文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能源及矿产资源承载力叁个方面,构建了资源承载能力测评指标体系;从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评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叁个方面,构建了环境承载能力测评指标体系。论文以开展主体功能区划遇到的困难出现的时间先后为据,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区划的程序,以及基于区域资源环境实际载荷的主体功能区划思路,提出了任务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法。论文从主体功能区的层次、单个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尺度两个方面,对主体功能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论文建议,将主体功能区划的单位区分为空间单元和基本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划空间单元是指承担某类主体功能、空间尺度较大的特定地理空间,基本空间单元是指主体功能区划的空间单元内,承担某一特定主体功能的最小地域单元。区分两类单元的目的是应对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区域异质性。基本空间单元空间尺度较小,内部的异质性小,基本上可以视为同质区域;空间单元内部异质性大,包括若干基本空间单元。论文主张,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的空间单元内,可以包括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基本空间单元:限制开发的空间单元内,可以包括重点开发、禁止开发两类基本空间单元;禁止开发的空间单元内,不再细化基本空间单元。第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涉及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包括推进与形成两个相互独立、彼此又紧密联系的过程;推进的速度,形成结果的完善程度都与政府与市场二者能否形成合力紧密关联。要促使政府推进和市场形成取向一致,主体功能区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都必须建立在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准确预测、对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准确把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安排的基础上。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区域规划体系庞杂,不同规划间的衔接、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待加强。论文在借鉴空间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解各类区域规划关系的框架,提出了妥善处理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与其他区域规划关系的途径和方法。论文对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中的区域功能协调、利益协调进了具体研究,认为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区域之间的分工首先应该是在两类财富生产上的分工,然后才是在产业选择、发展路径等方面的分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要生产自然生态财富,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主要生产社会物质财富。论文建议,要充分利用限制开发区的地域过渡性、主体功能定位和限制程度上的相对灵活性,调节政府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财力供给和需求,确保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逐步形成。论文重点从规划目标的确定和规划重点的确定两个方面,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区域规划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第四,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一是取决于规划的科学性,二是取决于政府掌握的政策资源。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工具,人口转移则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空间配置优化的必然要求,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口转移都需要上级政府的统筹考虑,同级政府间的通力合作。实施分类指导的产业政策,依据区域的主体功能对产业选择施加限制,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关键,而分类指导的投资政策、土地政策则进一步强化政府依据主体功能对区域产业选择的影响。论文在“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制订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的基本思路指导下,借鉴财政转移支付、投资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转移政策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第五,论文认为,国家只是编制部分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对绝大多数国土空间来说,都需要在国家的主体功能定位下,再次进行主体功能区划的细化。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对行政区实施主体功能限制,不失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一种可行的过渡方法。论文以四川省的优化开发区建设为例,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对行政区施加主体功能限制,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在四川省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中,成都市属于优化开发的范畴。基于本文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区划方法,论文研究了完善成都市域内部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的方法。

童文山[6]2006年在《试论福建省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开发区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与发展,福建省沿海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区已经成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的不断深入,开发区原先相对封闭的体制、原有的优惠政策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沿海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建设的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福建省沿海欠发达地区开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本对策。全文分为叁章:第一章,开发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介绍开发区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特征;然后阐述开发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且重点阐述了现阶段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第二章,福建省沿海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建设的现状分析。通过对福建省现有的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比较福建省开发区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的差距,并且重点阐述了沿海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叁章,福建省沿海欠发达地区开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本对策。首先,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福建省沿海欠发达地区开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定位清晰、任务明确;区别对待、重点扶持。并从开发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的转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次,提出了福建省沿海欠发达地区开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政策选择,主要从产业政策、引资政策、资源政策、扶持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

周国华, 朱翔, 罗文章[7]2001年在《试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群体一体化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株潭叁市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城镇最密集的地区 ,是我国中部地区极富个性的城市群。本文在分析长株潭开发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发区群体一体化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及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袁玮[8]2015年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因此,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科学前沿。本文以研究世界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研究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现象放在当下我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背景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知识时代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的探讨,以及对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寻找在转型过程中城市以及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相应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发展规律和研究理论,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从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区位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关联;第叁部分:概括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区以及研发创新类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对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指出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是此类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第四部分:针对南京地区当前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目前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在转型期以政策失衡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技地产”开发给南京的创新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自身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建筑设计由于观念认识的不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适应度降低,南京城市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急需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安排;第五部分:基于南京高新技术研发空间的发展规划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依照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纳入区域和城市的范畴进行研究;二是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对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有回应;叁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空间既有区别有联系,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物质实体环境,为上述空间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建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创造。五是重视研发类建筑整合设计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建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范少言[9]2004年在《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知识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引致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共同发展。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系统论、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从辨析城市地域的基本内涵入手,在分析影响城市地域系统的成长条件,结合城市类别与作用范围的关系讨论,把城市地域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八种基本形态,从城市地域内部、城市区域间、城市之间和城市区域网络四个层面对城市地域系统的空间作用原理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创造性地提出城市之间相互作用遵循能级、对等、俘获和入赘四原则。在对城市地域系统空间结构、性质的分析基础上,认为现实的城市地域系统呈半网结构,构筑了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划分城市地域系统基本单元的方法,据此结合都市空间形态把中国城市地域系统的空间类型划分成两大类七种;其后,提出科学调控城市地域系统发展的对策。第一章剖析了城市地域系统的基本内涵,认为城市地域是指区域范围内城市及区域关系的总和。城市及其不可分隔的外围区域构成城市地域的基本单元,它的融合、演变、发展所形成的城市地域空间体系被视之为城市地域系统。第二章系统论述了条件要素对城市地域系统的作用形式、作用强度及其作用的时空效果,认为城市发展的理念与价值观贯穿城市地域形成演化的全过程,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和交通条件是构筑城市地域系统空间构架的型铸因素,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社会文化要素对城市地域系统呈现双重作用。第叁章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同层次城市地域功能作用范围,把城市地域系统演化划分成农业型城镇、工业型城镇、农业地区城市、工业地区城市、国家工业城市、国家服务城市、工业型世界城市、服务型世界城市八种类型;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型城市的地域空间特征进行了论述。文中还对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城市地域类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章构筑了城市地域系统空间作用的四个层次,并分层次阐释了各自的作用机制与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的四原则。第五章指出城市地域系统结构呈具有活力的半网结构,在分析其可测度的基础上,提出定量与图上作业相结合的划分城市地域系统单元和组织地域系统的方法,根据中国城市地域实际,把中国城市地域系统划分成:大都市带、大都市、都市区,星座式城市、“核心—外围”城市、线状城市和孤岛型城市共七类城市地域。第六章分析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地域系统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调控城市地域系统发展的对策。

王孜[10]2012年在《天津西青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伴随而来的产业聚集现象也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产业聚集所表现出来的规模经济,产业链延伸,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对于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的提升和地区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已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领域相对集中的区域。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近些年又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天津市的招商引资步伐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西青开发区作为天津市南部经济最活跃,也最重要的一个版块,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助天津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进一步通过调整和优化地区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与产业环境,更好的完成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等核心概念进行梳理,通过对产业集聚理论的系统回顾,从宏观角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招商引资做了理论上的阐述。然后通过对天津的工业化发展进行分析,从产业的定位和发展趋势以及“十二五”规划等综合分析,德国装备制造业对中国的投资预期等角度,探索了西青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方向。最后又结合西青开发区现有的经济情况和产业状况,对开发区进行了SWOT分析,从而从微观上探讨具有可操作性的招商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 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J]. 吴满.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

[2]. 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D]. 瞿玉萍.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3]. 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 张洁妍. 吉林大学. 2016

[4].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 孙智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5].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D]. 杜黎明. 四川大学. 2007

[6]. 试论福建省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开发区建设[D]. 童文山. 厦门大学. 2006

[7]. 试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群体一体化发展[J]. 周国华, 朱翔, 罗文章.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8].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D]. 袁玮. 东南大学. 2015

[9]. 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 范少言.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10]. 天津西青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 王孜. 天津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试论经济开发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