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住宅空调设计方案比较

几种住宅空调设计方案比较

一、住宅空调几种设计方案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珍妮[1](2021)在《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世界各国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共同压力,各行各业都开始探索绿色节能的发展道路。有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行业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十三五规划将建筑节能上升到国家高度。北方农村住宅由于量大面广,受地区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建筑节能工程推进较为缓慢,因能耗高、节能潜力巨大而成为全面实现建筑节能的突出短板。论文以河南省济源市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经过对当地农村住宅的深入调研,采用主观调查问卷、居民访谈和客观测试等方法,综合评价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和能耗现状。调研发现该地区大多数农村住宅缺少保温隔热构造,冬季主要房间的平均温度低至4℃,夏季主要房间的平均温度高达29℃,确实存在夏热冬冷,室内热环境差,采暖制冷能耗高的问题。论文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和主观感受等因素,主要从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改善夏季自然通风两方面对既有农宅提出节能改造措施,进而探索该地区新农宅的节能设计方案。论文最后利用斯维尔绿色节能系列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新旧民居的室内自然通风、暖通负荷和热舒适比例,验证农宅改造和新民居设计方案的节能效果。

刘科[2](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田志超[3](2020)在《数据驱动的建筑能耗分析及节能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的重要战略,提高建筑的能效水平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有效的建筑能耗分析技术是实现低能耗的核心。然而,由于预测值和实际的差别,现有的能耗模拟技术的可靠性受到了从业者质疑。近年来,随着建筑性能认证和实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搜集了大量的建筑性能信息数据,这使得数据驱动的建筑能耗分析成为可能。数据驱动的建筑节能设计指应用统计和机器学习算法从大量建筑数据中挖掘出有利于节能的设计方案或措施。虽然以往也有一些研究使用统计和机器学习的算法分析建筑能耗,但是很少有研究是基于大量真实建筑数据来解决单栋建筑节能设计问题。从理论上说,缺少系统的数据驱动的建筑能耗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从实践上来说,缺少适合于工程应用的数据驱动的建筑节能设计的解决方案。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结合计算机领域的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地对数据驱动的建筑能耗分析及节能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数据挖掘的理论和建筑能耗分析需求,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建筑能耗分析和节能设计的理论框架。2)设计了用于搜集建筑能耗信息的模型——建筑能耗信息模型。为搜集大量建筑的信息并形成数据库奠定基础。3)整理了大量的建筑的设计数据,形成了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了数据填补和清洗等预处理过程。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过去新建建筑设计现状。4)揭示了影响供暖和供冷能耗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针对性的设计和政策奠定基础;应用高级回归和分类算法对建筑能耗进行了预测;研究了运行时间和气候因素在建筑能效评比中的影响。5)提出并实现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不同建筑节能设计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方案,包括对新建和既有建筑的设计,也包括对决定性参数和非决定性参数取值的分析。6)以两栋办公建筑为案例,应用提出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建筑进行了被动设计、主动设计、能效评估和节能方案挖掘。本研究提出的数据驱动的建筑能耗分析拓展了建筑能耗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的范围,让快速、高效地进行建筑能耗分析和节能设计成为可能。

张倩[4](2020)在《喷涂式环保墙体-原竹龙骨住宅节能设计与方案比选》文中研究指明喷涂式环保墙-原竹龙骨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既可满足农村及村镇住宅结构使用要求,又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该结构体系的推广使用可加快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并解决城市建筑垃圾问题。然而,现阶段关于该结构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是其推广的薄弱环节。基于此,本文以喷涂式环保墙体-原竹龙骨住宅为研究对象,对该结构体系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及方案比选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相关概念为基础,明确本文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范围。同时,详细分析了外围护结构外墙、屋面和外窗的节能设计技术,得到围护结构不同保温措施和保温材料的性能特点,通过对能耗分析方法和能耗模拟软件对比分析,确定了基于DeST-h的能耗分析方法。其次,分析了喷涂式环保墙体-原竹龙骨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并对该结构住宅体系不同部位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进行分析,确定其各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运用正交试验法拟定正交试验表,基于正交试验表运用DeSTh能耗模拟软件进行能耗模拟,得到建筑负荷值。通过能耗对比,分析不同部位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及不同部位围护结构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得到建筑能耗单指标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最优组合方案。最后,选取并计算建筑运行总负荷能耗评价指标、围护结构建造成本和能耗费用年值经济性评价指标作为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比选指标。基于正交试验表,运用客观赋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别计算灰色关联度和各性能指标之间的客观权重,最后根据灰色关联度对喷涂式环保墙体-原竹龙骨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得到多目标综合评价最优围护结构组合方案。基于示范工程,验证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和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比选的可行性。

郑宏业[5](2020)在《开发商视角下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需求不断的提高,但与之俱来的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种现象在建筑业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显着。据分析,建筑业是当前社会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头,因而在重视环保、提倡节能的今天,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绿色建筑技术复杂、所需材料的成本高、绿色建筑的成本和收益在开发商和消费者双方主体之间存在时间上的不一致等原因,严重制约了绿色建筑的推广。所以本文在充分研究“绿色建筑发展困境”、“中国既有建筑现状”之后,结合当前租赁市场的蓬勃发展,以此为契机研究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可行性方案及其对开发商的激励作用,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本文立足开发商的视角建立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评估模型。首先围绕我国既有建筑节能现状、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分析,以及相关节能设计标准,从外墙、外窗和屋顶这三个方面详细讨论了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并结合当前长租公寓发展和改造现状提出了多种节能改造措施;其次,从社会、环境和经济三个角度系统的分析了长租公寓节能改造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包含降低能耗、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改造成本和入住倾向性在内的多个影响指标,从而建立长租公寓节能改造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选取深圳市某两个已经投入使用的长租公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通过Design Builder软件进行公寓能耗模拟,并对公寓改造的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将不同指标量化获得各个方案的总得分,从而对所有设计方案进行总的比选。最后结合文中对长租公寓节能改造的研究可以发现:(1)当使用不同厚度的保温板对外墙和屋顶进行节能改造时,保温板越厚就越能为建筑节省更多的能耗,但从结果来看20mm厚的保温板在经济和节能效果上都是较合理的;在外窗的节能改造中,文中提供了无色透明中空玻璃和Low-E中空玻璃两种方案,从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公寓一还是公寓二选择节能效果更好的Low-E中空玻璃都是更有利的。(2)从两个公寓节能改造的经济评价来看,由于建筑自身需要装修改造,大大降低了节能改造的增量成本,且投资回收年限较短(2-7年),内部收益显着(9.37%-86.94%),所以从经济角度来看,长租公寓的节能改造对于公寓运营企业来说是有利可图的。(3)总体上来看,长租公寓的节能改造在翻新旧建筑建立新的居住空间的同时,也解决了既有旧建筑能耗大的问题,而且节能改造的增量成本较低,经济表现较好,所以政府单位可制定相关改造规范对长租公寓的装修改造进行约束,从而推动建筑节能的多元化发展。虽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长租公寓,但是文中所提供的改造策略可用于所有租赁型既有建筑的改造,但对于不同的改造建筑,其指标量化的方式和节能措施均应该结合企业和建筑自身的特点进行特别分析,以获取更加合适的改造方案。

张龙鑫[6](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业一直是高能耗行业,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较高,如水泥,钢材等建材的生产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建筑建造的过程也需耗费大量能源,在建筑投入使用后运行所需的能源更是占了建筑业能源消耗的主要比例。建筑设计对建筑能耗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增加和温室效应加剧,绿色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国家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各个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地方规定因地制宜的进行绿色建筑的实践。建筑全生命周期包含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运营维护和建筑拆除与处理,各个阶段都需消耗大量能源。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和布局的合理布置,对建筑节能保温、能耗负荷、设备效率的优化,提高建筑的绿色性能降低能耗。传统设计流程中,在方案设计阶段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多依赖经验,绘制的二维图纸如需进行绿色建筑评估需在专业分析软件中建模计算,操作难度大且过程繁琐。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甚至由专人进行分析工作,一方面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很难保持模型和图纸的一致性。在项目周期紧张的情况下,建筑师往往凭经验判断或者放弃对绿色建筑方面的考虑。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通过调整保温材料的种类和厚度来达到符合相关节能设计强制性要求的目的。BIM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或者“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译作建筑信息化模型,是一种包含大量数据信息的建筑模型,也是将建筑所包含信息随着设计进程深入整合到设计模型中的过程。BIM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项目各合作方和利益方在项目中插入、提取、修改资源,逐步解决问题完善内容,并使各方信息保持实时性和一致性。通过BIM技术所建立的项目数据模型有着多样化的用途,如工程算量,施工模拟,同样也可以用于绿色建筑性能分析和优化。传统设计模式中绿色建筑模拟分析软件需建模进行模拟计算,耗费时间精力较大,受限于设计周期和精力大部分的建筑设计项目在绿色建筑性能方面往往凭经验判断,缺乏精细化设计。BIM技术的使用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形成了贯穿项目全设计阶段的信息流,并可以通过通用格式文件与各种绿色建筑性能模拟分析软件交换数据。这就使我们能利用BIM模型进行绿色建筑性能分析,实现边设计,边模拟,边优化的设计过程。并且利用BIM平台模型与图纸相互关联统一的特点,避免传统设计方式中需要进行绿色建筑性能模拟时需在模拟软件中进行建模,需要进行设计优化时又要先修改图纸,再修改模型的繁复工作流程。本文研究对象是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如何运用BIM技术的优势与绿色建筑性能模拟分析相结合,更加便捷和准确的进行绿色建筑性能模拟分析和方案比选。先对目前主流的BIM软件和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模式进行归纳和介绍,之后对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绿色建筑性能模拟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希望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通过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性能模拟相结合实施对绿色建筑相关的分析与优化,指导建筑师在有可视化和量化模拟结果的条件下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对建筑的节能、保温、通风性能进行优化。并以湘雅医院教学科研楼项目为例,说明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阶段绿色建筑性能分析和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如何实现,通过将流程应用于工程实例证明研究的实用价值。

徐楚星[7](2020)在《湖北十堰地区低能耗农宅热工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背景下,近年来农村建筑节能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改善农村住宅的居住环境,提高舒适性的同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能耗成为当今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湖北十堰地区位于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的交界地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农村住宅进行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需求都较强,带来了大量能源消耗和经济负担。为了解决当地农宅能耗过大的问题,为当地建设节能农宅乃至低能耗农宅提供设计策略和方案,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十堰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测绘等方法,了解十堰农村住宅概况、热舒适状况、住宅能耗情况、当地建材状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当地典型典型农宅,在冬季和夏季进行热环境测试,为后续能耗模拟研究提供数据。其次,选用DeST软件建模研究,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制定了节能农宅和低能耗农宅的具体能耗指标。然后分析主要热工设计因素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正交实验分析,分别针对节能农宅和低能耗农宅的能耗目标进行热工设计优化。最后我们探讨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的方法,主要是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来进一步降低农宅整体能耗。研究显示,十堰地区常见农宅为二层砖混结构住宅,形式多为三开间两进深,矩形平面,坡屋顶,外围护结构基本为较简单的材料做法,没有选用专门的保温材料。测试和软件模拟显示,住宅室内冬季寒冷低温,夏季炎热高温,室内湿度与风速可以接受。农村住宅全年采暖与制冷的能耗较大。经研究制定适合于当地节能农宅和低能耗农宅的具体能耗指标为:住宅全年单位面积累计负荷为43kwh/m2和30kwh/m2。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影响该地农宅全年能耗的各设计因素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窗墙比、水平遮阳深度。根据多因素试验和分析的结论,结合当地常用热工构造做法,制定出适合于不同经济水平的、新建与改建的节能农宅的热工设计方案组合。为使农宅通过更深入的热工设计方案,达到低能耗农宅的能耗目标,研究制定了适合于不同经济水平的、新建与改建的低能耗农宅热工设计方案组合。

刘哲铭[8](2020)在《基于热环境与节能的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人居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紧缺问题已危及居民的工作生活与城市的建设发展。严寒地区幅员辽阔,加之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近年频发的极寒与高温天气对严寒地区城市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住区作为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的聚居地,其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住宅建筑的能耗水平。因此,亟待针对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的复杂性与气候的特殊性,开展改善住区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的相关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住区空间形态对室外热环境及建筑能耗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综合优化设计方法,以提升住区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综合性能为目标,寻求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最优化组合方式。本文通过卫星影像、图纸资料和现场测绘相结合的方式对哈尔滨市近20年建造的156个住区进行调研分析,掌握了住区空间形态现状与设计特点;基于对典型住区空间室外热环境的现场实测,通过对比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住区热环境特征及不同空间类型热环境差异,得出住区空间形态对热环境存在显着影响。针对冬夏两季气候特征从热环境质量与建筑节能的角度构建能够平衡冬季气候和夏季气候的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以此为导向,对住区空间形态参数与热环境评价指标及建筑采暖制冷能耗的量化关系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选取风速、空气温度及热舒适指标(生理等效温度、通用热气候指数)作为热环境评价指标,针对住区空间形态参数与热环境评价指标的量化关系展开研究。基于156个住区案例空间形态的实际情况,运用ENVI-met软件进行建模及冬夏典型计算日的室外热环境模拟计算。基于热环境模拟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冬夏两季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热环境评价指标的敏感性,揭示了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对热环境评价指标影响的差异性;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通过曲线估计方法判定热环境评价指标与对其具有显着影响的空间形态参数的曲线关系,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热环境评价指标预测模型。其次,针对住区空间形态参数与建筑能耗的量化关系展开研究。将住区热环境模拟结果作为能耗计算的气象边界条件,运用Design Builder软件对156个住区案例典型计算日的建筑采暖能耗与制冷能耗进行模拟计算。基于能耗模拟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建筑采暖能耗与制冷能耗的敏感性,揭示了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对建筑采暖与制冷能耗影响的差异性;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运用曲线估计方法判定空间形态参数与能耗的曲线关系,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住区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与制冷能耗的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基于冬季住区热环境质量、夏季住区热环境质量、冬季住区建筑采暖能耗、夏季住区建筑制冷能耗所占权重,构建了综合衡量其表现性能的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实现程序编制及优化运算,得出以住区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综合性能最优为目标的空间形态参数组合,为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综合性能提升及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提供参考。论文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揭示了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冬夏两季室外热环境的敏感性,并建立了其相互间的量化关系;(2)揭示了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建筑采暖、制冷能耗的敏感性,并建立了其相互间的量化关系;(3)构建了以住区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综合性能优化为目标的住区空间形态设计模型。本研究能够为设计人员开展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综合性能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对于改善严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指导城市住区规划、建筑设计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科学意义。

赵亮[9](2019)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与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物质和生活品质的改善,对建筑面积、居住环境和舒适度等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能源消耗持续上升,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刻不容缓。对于建设项目而言,能源消耗贯穿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本文以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和多目标优化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界定和识别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节能动力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关系,探究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社会、自然和经济三个维度出发,提出建设项目节能多目标优化策略;最后,通过工程项目案例验证优化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能客观反映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提出的建筑能耗、采光和成本多目标优化策略能获得平衡多性能目标的非支配解和进行成本预测。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Citespace分别绘制了国际、国内建设项目节能研究知识图谱。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界定,构建了政府政策、节能技术、节能认知和设施管理对节能动力作用的理论模型。(2)根据实证研究的步骤和方法,开发了节能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并对江苏省内从事建设项目管理和相关专业背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和AMOS等统计分析工具对调研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借助因子分析识别出影响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的5个因子,共包含33个二级测量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拟合指标检验和修正,最终构建出建设项目节能驱动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和理论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厘清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府政策、节能技术、节能认知和设施管理对节能动力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3)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自然和经济维度出发,确立以降低能耗为自然维度目标,以采光性能为社会维度目标,以项目成本为经济维度目标的建设项目节能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BIM技术、参数化驱动和云计算等方法进行建筑能耗和采光模拟,研究了不同参量因素下建筑能耗和采光性能的变化机理。(4)针对本文提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Optimo作为优化引擎,分析NSGA-II算法在经典多目标优化问题上的收敛性、多样性和局限性;提出包括BIM模型建立、参数化驱动开发、建筑性能模拟、多目标优化设计、帕累托前沿分析、节能决策和评估6个步骤的基于NSGA-II算法的建筑性能多目标优化策略;并采用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实现成本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5)以某会展中心项目为例,选取窗墙比、建筑朝向、窗高、玻璃材质和墙体材质等设计参量,通过Dynamo参数化驱动BIM模型进行基于NSGA-II算法的项目能耗、采光性能优化,结果表明优化过程的收敛效果较好,并计算出平衡多性能目标要求的非支配解。将优化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训练,结果表明训练数据的迭代误差较小,可用于项目成本的预测分析。论文从工程项目管理视角厘清了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探究了节能驱动机制,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融合BIM技术、参数化驱动、云计算、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进行建筑能耗、采光和成本多目标优化的策略,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复合权衡节能调控,提升了我国建筑节能研究的信息化水平。该论文有图89幅,表55个,参考文献353篇。

侯丹[10](2019)在《建筑空间形态的语法化生成研究 ——基于推理和搜索的计算型设计综合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计算型设计综合(CDS)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它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指导设计决策,实现从设计构思到设计方案的自动化生成方法。CDS是建筑智能设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在提升建筑方案设计的创造性、精确性以及效率方面具有强大的潜力,这对于日益复杂和精细的建筑设计而言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形状语法作为构建CDS模型的形式化语言,它定义了建筑空间形态等信息的表示形式及其生成方式,由它表示的CDS模型本质上是一个设计过程模型,同时还具备参数化模型和建筑信息模型的双重优点。但是,目前CDS研究对于语法的利用尚不充分,这加重了搜索负担,降低了问题求解质量和效率。为此,本文所提出的CDS方法在充分挖掘语法生成合理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将语法推理能力与算法搜索能力进行有效结合,强调充分利用建筑师的经验智慧以及算法的计算智能,以生成符合预期目标的多样化设计方案。研究首先从建立CDS模型方面展开,为建筑师提供了将过程性和特征性设计意图分别转化为结构化模型框架和设计变量自适应界定依据的方法:前者通过规则的模块化组织和规则应用序列的符号化表示实现;后者则是通过在规则中建立语境信息、约束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关联实现。按照上述方法开发了用于建筑平面布局生成和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生成的两个语法案例,语法应用结果的对比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增强语法的推理能力,提升生成方案的合理性,从而构成精确的解空间。为了使算法能够有效指导语法生成中的设计决策,研究还对两种CDS计算方法进行了探索:第一种是在语法应用过程中,通过小规模局部启发式搜索来不断修正偏离要求的设计,使最终结果能够尽可能满足多个约束指标;第二种则是对现有遗传算法中基因型——表现型映射方式进行改进,使其适应语法解空间在结构和规模上的动态性,从而使遗传算法得以直接指导完整的语法生成过程,实现设计优化。以前面的两个语法案例为计算模型,分别结合上述计算方法构建了各自的CDS原型。计算结果充分展示了它们在实现设计目标上的可行性和潜力。本文的研究工作涵盖了“从功能到形式,从形式到目标”这一完整CDS过程的一整套实现方法。这些方法在为建筑师设计意图的数字化表达提供多样化途径的同时,提升了搜索算法对于建筑设计问题的适用性,为人类智能与计算智能协同的新型设计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而且这些建模与计算方法均已实现工具化,它们不仅仅用于设计生成任务,同时也可以作为建筑师检验其设计逻辑、锻炼其抽象化思考能力的工具,对于CDS方法的实践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住宅空调几种设计方案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空调几种设计方案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述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济源市农村住宅建设与能源利用现状
    2.1 济源市基本概况
    2.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建造体系
    2.3 济源市既有农宅改造现状
    2.4 案例地选择
    2.5 农村地区能源利用现状
    2.6 济源市农村住宅室内光热环境与能耗现状主观问卷调查
        2.6.1 调研内容
        2.6.2 调研过程
        2.6.3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现状测试
    3.1 济源市农村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1.1 测试方案
        3.1.2 农村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3.1.3 不同民居同一空间的室内热环境对比
        3.1.4 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评价
    3.2 济源市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2.1 冬季测试调研方案
        3.2.2 不同围护结构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3.2.3 不同改造类型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现状
        3.2.4 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评价
    3.3 分析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设计
    4.1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检查
    4.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原则
    4.3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设计
        4.3.1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设计
        4.3.2 济源市既有农村住宅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4.4 改造成本
    4.5 节能改造前后传统民居的暖通负荷对比
        4.5.1 传统民居的暖通负荷
        4.5.2 传统民居节能改造后的暖通负荷
        4.5.3 传统阳光间民居节能改造后的暖通负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及软件模拟
    5.1 建筑节能技术在农村的认知现状
        5.1.1 农村住宅未采用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原因
        5.1.2 拓宽农村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渠道
    5.2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及节能检查
        5.2.1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建筑设计要求
        5.2.2 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
        5.2.3 提高农村住宅的能源利用率
        5.2.4 济源市新建农村住宅设计方案节能检查
    5.3 新旧农村住宅暖通负荷对比
        5.3.1 新建民居热负荷
        5.3.2 新建民居冷负荷
        5.3.3 各类农村住宅暖通负荷对比
    5.4 新旧农村住宅室内热舒适对比分析
        5.4.1 传统民居的室内热舒适计算
        5.4.2 新建农村住宅的室内热舒适计算
        5.4.3 新旧民居的室内热舒适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竞赛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调查问卷
附录 D:内扰设置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3)数据驱动的建筑能耗分析及节能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数据驱动的建筑能耗分析
    1.3 研究目的
    1.4 所要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意义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统计和机器学习的应用
        2.2.1 应用简单统计的宏观分析
        2.2.2 应用高级统计的参数分析
        2.2.3 应用回归分析算法
        2.2.4 应用分类算法
        2.2.5 应用聚类算法
        2.2.6 高影响参数分析
    2.3 建筑能耗信息数据库
        2.3.1 政府支持的数据库
        2.3.2 其他研究总结的数据集
    2.4 本章讨论
        2.4.1 已有研究取得的成果
        2.4.2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2.4.3 建立适应于数据驱动分析的数据库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建筑能耗信息模型
    3.1 建筑能耗信息模型
        3.1.1 已有能耗模型分析
        3.1.2 主要特点
        3.1.3 特征参数划分
    3.2 数据收集
        3.2.1 数据的分级
        3.2.2 数据的质量保证
    3.3 建筑设计数据
        3.3.1 建筑基本信息
        3.3.2 几何形体相关信息
        3.3.3 围护结构信息
        3.3.4 照明、人员和插座用能设备信息
        3.3.5 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信息
        3.3.6 可再生能源系统
        3.3.7 其他用能设备
    3.4 建筑运行数据
        3.4.1 建筑的控制和调节
        3.4.2 建筑维护数据
        3.4.3 用户评价数据
        3.4.4 运行能耗
        3.4.5 时序数据
    3.5 数据格式与存储
        3.5.1 数据存储格式
        3.5.2 和其他模型中提取数据
    3.6 数据收集案例——以东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3.6.1 建筑设计及运行信息
        3.6.2 用户评价信息
        3.6.3 本节讨论
    3.7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建筑能耗信息数据库构建及数据预处理
    4.1 数据库构建
        4.1.1 建筑能耗设计数据集
        4.1.2 建筑能耗运行数据集
    4.2 数据整理及清洗
        4.2.1 处理缺失数据
        4.2.2 处理异常数据
    4.3 数据库统计分析
        4.3.1 BEDID数据集
        4.3.2 CBECS数据集
    4.4 讨论和结论
第五章 数据驱动的办公建筑建筑能耗分析
    5.1 决定性因素挖掘
        5.1.1 高级分类算法
        5.1.2 技术框架
        5.1.3 供暖能耗决定性参数挖掘
        5.1.4 供冷能耗决定性参数挖掘
    5.2 回归预测分析
        5.2.1 回归准确度的评价指标
        5.2.2 预测能耗水平指标
        5.2.3 建筑能耗回归
        5.2.4 对数转化对预测准确度的影响
    5.3 适用于节能设计的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构建
        5.3.1 研究方法
        5.3.2 优化目标
        5.3.3 多目标遗传算法
        5.3.4 结果分析及讨论
        5.3.5 结论
    5.4 建筑能耗水平指标
        5.4.1 运行时间对能耗水平的影响
        5.4.2 气候因素对能耗水平的影响
    5.5 本章讨论和结论
        5.5.1 讨论
        5.5.2 结论
第六章 数据驱动的建筑节能设计
    6.1 相似建筑分析
        6.1.1 分析方法
        6.1.2 用于相似性分析的特征参数
        6.1.3 判断两栋建筑相似的限值
        6.1.4 讨论
    6.2 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
        6.2.1 基于统计分析的节能设计
        6.2.2 应用贝叶斯网络模型空调系统选型
        6.2.3 非决定性参数的设计
    6.3 既有建筑的能耗分析
        6.3.1 既有建筑的统计分析
        6.3.2 应用监督学习寻找最优节能改造策略
        6.3.3 讨论和讨论
    6.4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工程案例分析
    7.1 维绿大厦
        7.1.1 建筑简介
        7.1.2 相似建筑分析
    7.2 被动式建筑设计
        7.2.1 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
        7.2.2 应用能耗模拟方法验证节能设计效果
    7.3 主动式建筑设计
        7.3.1 应用节能贡献率为案例建筑挑选合适的供暖空调系统
        7.3.2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挑选合适的供暖空调源系统
    7.4 未来科技城办公建筑
        7.4.1 建筑简介
        7.4.2 相似建筑分析
    7.5 建筑运行状态评估及节能评估
        7.5.1 建筑运行状态调研
        7.5.2 能耗性能评估
        7.5.3 建筑节能潜力挖掘
    7.6 本章讨论及结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总结
    8.2 创新点及学术贡献
    8.3 未来工作展望
附录1:建筑能耗信息模型的设计参数
附录2:建筑能耗信息模型的运行参数
附录3:东南大学四牌楼图书馆的用户评价问卷调研
附录4:CBECS数据集主要参数的取值的含义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4)喷涂式环保墙体-原竹龙骨住宅节能设计与方案比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竹结构研究现状
        1.2.2 建筑能耗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理论基础
    2.1 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
        2.1.1 概念解析
        2.1.2 研究范围
    2.2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2.2.1 外墙节能技术
        2.2.2 屋面节能技术
        2.2.3 外窗节能技术
    2.3 围护结构能耗分析
        2.3.1 能耗分析方法
        2.3.2 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2.3.3 DeST-h能耗模拟软件特点
    2.4 本章小结
3.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与能耗分析
    3.1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影响因素
    3.2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3.2.1 外墙节能设计
        3.2.2 屋面节能设计
        3.2.3 外窗节能设计
    3.3 基于DeST-h能耗分析
        3.3.1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3.3.2 模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多指标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比选
    4.1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框架设计
    4.2 建筑能耗指标确定
    4.3 经济性评价指标确定
        4.3.1 围护结构建造成本计算
        4.3.2 能耗费用年值计算
    4.4 基于客观赋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节能设计方案比选
        4.4.1 客观赋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4.4.2 灰色关联度计算
        4.4.3 权重的计算
    4.5 本章小结
5.实例应用
    5.1 项目概况
    5.2 正交试验设计
        5.2.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选取
        5.2.2 正交试验表设计
    5.3 建筑能耗模拟
        5.3.1 西安市气候基本特征
        5.3.2 模型建立及各类参数设置
        5.3.3 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5.3.4 极差分析能耗影响因素
    5.4 经济性评价指标计算
        5.4.1 能耗费用
        5.4.2 围护结构建造成本
    5.5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比选
    5.6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5)开发商视角下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建筑能耗情况
        1.1.2 我国既有建筑现状
        1.1.3 绿色建筑推广困境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3.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
        1.3.2 研究长租公寓节能改造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综述
        2.1.1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建筑节能发展综述
        2.1.2 国内建筑节能发展综述
    2.2 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租赁类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研究进展分析
第3章 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理论研究
    3.1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
        3.1.1 墙体节能改造技术
        3.1.2 屋面节能改造技术
        3.1.3 窗户节能改造技术
        3.1.4 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总结
    3.2 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评估
        3.2.1 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评估的必要性
        3.2.2 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效果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
        3.2.3 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系数调查
        3.2.4 计算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效果指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市长租公寓建筑概况和实地调研
    4.1 深圳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
    4.2 长租公寓概况
    4.3 公寓围护结构改造现状调研
    4.4 居民居住情况和生活习惯的调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公寓现状能耗模拟
        5.1.1 建立三维模型
        5.1.2 公寓围护结构的参数设置
        5.1.3 公寓空调运行和人员活动情况参数设置
        5.1.4 模型验证
        5.1.5 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
    5.2 公寓节能改造的效果分析
        5.2.1 单项改造方案的模拟分析
        5.2.2 改造方案组合和优化
        5.2.3 公寓节能改造方案评估
        5.2.4 与已有研究的对比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内容框架
第2章 BIM技术的概念
    2.1 BIM技术概论
        2.1.1 BIM的概念
        2.1.2 BIM工具的类型
    2.2 BIM应用的目标
        2.2.1 BIM应用于设计验证
        2.2.2 BIM应用于正向设计
        2.2.3 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2.3 基于BIM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IM技术与绿色建筑设计的结合
    3.1 绿色建筑发展概述
        3.1.1 绿色建筑理念和发展历史
        3.1.2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与BIM技术
    3.2 BIM软件与其他绿色建筑分析软件的接口
        3.2.1 IFC与绿色建筑信息化模型
        3.2.2 gbXML与绿色建筑信息化模型
        3.2.3 IFC和gbXML文件与Ecotect的兼容性研究
    3.3 基于BIM的建筑性能分析与绿色建筑评价相结合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
    4.1 主流建筑性能分析模拟软件概述
    4.2 基于BIM的绿色建筑设计
        4.2.1 BIM技术下的气候条件分析
        4.2.2 BIM技术下的绿色建筑性能分析与优化
    4.3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性能模拟应用分析
        4.3.1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性能模拟模型构建
        4.3.2 基于BIM技术绿建性能模拟分析与传统设计方法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项目实例:湘雅医院教学科研楼绿色建筑性能分析与优化
    5.1 项目概况
    5.2 概念设计阶段建筑性能分析与优化
        5.2.1 建筑总平面布局方案比选
        5.2.2 建筑窗墙比方案比选
    5.3 使用参数排除法判断绿色建筑性能优化方向
    5.4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应用路线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湖北十堰地区低能耗农宅热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十堰地区农村住宅调查研究
    2.1 十堰地区概况
    2.2 十堰地区农村住宅调研
        2.2.1 调研对象
        2.2.2 调研方案
    2.3 调研结果分析
        2.3.1 住宅概况
        2.3.2 热舒适状况
        2.3.3 住宅能耗情况分析
        2.3.4 当地建材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堰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测试研究
    3.1 测试对象
    3.2 冬季测试
        3.2.1 冬季测试方案
        3.2.2 冬季测试结果分析
    3.3 夏季测试
        3.3.1 夏季测试方案
        3.3.2 夏季测试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堰地区节能农宅热工设计研究
    4.1 基准模型的设置
        4.1.1 模拟软件和模型设置
        4.1.2 模型模拟验证
    4.2 节能农宅能耗目标的确定
    4.3 基准住宅能耗模拟与分析
    4.4 单一设计因素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4.1 外墙传热系数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4.2 屋顶传热系数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4.3 外窗传热系数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4.4 窗墙比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4.5 朝向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4.6 体形系数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4.7 遮阳对农宅能耗的影响
    4.5 节能农宅多因素寻优试验研究
        4.5.1 多因素试验分析介绍
        4.5.2 节能农宅寻优正交试验设计
        4.5.3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4.6 节能农宅优化方案分析
    4.7 节能农宅热工设计
        4.7.1 外墙热工设计
        4.7.2 屋顶热工设计
        4.7.3 节能农宅热工设计方案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十堰地区低能耗农宅设计研究
    5.1 低能耗农宅热工设计方案
        5.1.1 热工方案试验分析
        5.1.2 热工设计方案组合
    5.2 十堰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2.1 十堰地区可再生能源概况
        5.2.2 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分析
        5.2.3 生物质能的利用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十堰地区乡村住宅建筑调研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热环境与节能的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相关研究局限
    1.4 研究范畴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数据采集与分析
    2.1 严寒地区气候特征
        2.1.1 气温与湿度
        2.1.2 太阳辐射
        2.1.3 风速风向
    2.2 住区空间形态调查分析
        2.2.1 研究样本选取
        2.2.2 住区场地整体控制要素
        2.2.3 建筑群体平面控制要素
        2.2.4 建筑群体竖向控制要素
    2.3 住区热环境实测分析
        2.3.1 现场实测地点及时间
        2.3.2 现场实测内容及方法
        2.3.3 热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3.1 住区热环境模拟计算方法
        3.1.1 模拟软件选择及介绍
        3.1.2 模拟软件可靠性验证
        3.1.3 典型计算日选取
        3.1.4 模拟参数的设置
        3.1.5 模拟分析的内容
    3.2 风速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3.2.1 室外风环境评价方法的确定
        3.2.2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风速比的敏感性分析
        3.2.3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风速比的量化关系
        3.2.4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风速比预测模型
    3.3 空气温度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3.3.1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空气温度的敏感性分析
        3.3.2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空气温度的量化关系
        3.3.3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空气温度预测模型
    3.4 热舒适指标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3.4.1 室外热舒适指标的确定
        3.4.2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热舒适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3.4.3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热舒适指标的量化关系
        3.4.4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热舒适指标预测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4.1 建筑能耗模拟计算方法
        4.1.1 模拟软件的选择及可靠性
        4.1.2 基于室外热环境的耦合模拟方法
        4.1.3 模拟参数设置
    4.2 采暖能耗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4.2.1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采暖能耗的敏感性分析
        4.2.2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采暖能耗的量化关系
        4.2.3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采暖能耗预测模型
    4.3 制冷能耗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量化关系
        4.3.1 住区空间形态参数对制冷能耗的敏感性分析
        4.3.2 建筑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与制冷能耗的量化关系
        4.3.3 基于住区空间形态参数的制冷能耗预测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热环境与节能的城市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
    5.1 住区空间形态优化目标与方法
        5.1.1 综合优化目标及权重
        5.1.2 综合优化的可行性
        5.1.3 综合优化算法选择
    5.2 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构建
        5.2.1 优化模型构建流程
        5.2.2 计算变量阈值确定
        5.2.3 优化算法参数设置
        5.2.4 综合优化适应度函数建立
        5.2.5 优化计算约束条件
    5.3 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模型应用
        5.3.1 优化计算程序编制
        5.3.2 优化计算结果解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样本空间布局示意图
附录2 气象数据文件处理方法
附录3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代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与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相关理论分析
    2.1 全生命周期能耗理论
    2.2 知识图谱理论
    2.3 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多目标优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3.1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3.2 基于知识图谱的节能影响因素识别
    3.3 影响因素和测量指标的界定
    3.4 建设项目节能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建设项目节能驱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的方法
    4.2 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
    4.3 数据分析和处理
    4.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4.5 假设检验和关键路径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建设项目节能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
    5.1 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5.2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成
    5.3 基于BIM的建筑能耗和采光模拟
    5.4 基于NSGA-II算法的建筑性能多目标优化
    5.5 基于神经网络的项目成本预测
    5.6 本章小结
6 工程案例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建筑能耗和采光性能优化与分析
    6.3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成本预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的局限性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建筑空间形态的语法化生成研究 ——基于推理和搜索的计算型设计综合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1.2.2 计算型设计综合(CDS)
        1.2.3 不同类型CDS方法的对比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定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基于语法的CDS研究现状
        1.4.2 现存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点
    1.8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形状语法:构建CDS模型的形式化语言
    2.1 形状语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1.1 形状语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2.1.2 参数化概念对形状语法理论的影响
        2.1.3 语法中的描述以及描述语法
        2.1.4 并行语法
    2.2 形状语法的应用和分类
        2.2.1 形状语法应用概述
        2.2.2 分析语法与设计语法
        2.2.3 简单语法与知识密集型语法
        2.2.4 设计意图在语法中的转化形式
    2.3 形状语法的实现和开发
        2.3.1 形状语法实现的理论基础
        2.3.2 形状语法实现工具:Sortal GI
        2.3.3 形状语法开发工具:Rhino API
    2.4 CDS方法对形状语法的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S模型框架的结构化构建方法
    3.1 规则组织:CDS模型框架的构建
        3.1.1 常见规则组织方式
        3.1.2 规则组织的载体
    3.2 规则的模块化组织和制定策略
    3.3 规则应用序列的规范化表示方法
        3.3.1 操作命令的表示符号和含义
        3.3.2 执行机制的表示符号和含义
        3.3.3 由flow表示的常用算法模式
    3.4 案例:建筑平面布局生成
        3.4.1 建筑平面布局生成研究概述
        3.4.2 建筑平面布局问题描述
        3.4.3 基于不同生成逻辑的建筑平面布局语法
        3.4.4 语法应用结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DS模型中设计变量的自适应界定方法
    4.1 基于不同设计变量模式的语法生成能力分析
    4.2 自适应形状规则的构成及表示
        4.2.1 自适应设计变量模式
        4.2.2 谓词:匹配对象的界定方法
        4.2.3 指令:参数的界定方法
        4.2.4 自适应形状规则的表示规范及开发工具
    4.3 自适应形状规则的系统化制定方法
        4.3.1 案例描述: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
        4.3.2 生成逻辑与规则模块
        4.3.3 本体模型:设计信息的关联网络
        4.3.4 Flows及自适应形状规则的制定——以候车大厅部分为例
        4.3.5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语法总结
    4.4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语法应用过程与结果
        4.4.1 火车站站房设计方案形态分析
        4.4.2 火车站站房采暖空调负荷评价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局部启发式搜索策略的CDS计算方法
    5.1 推理机制在CDS过程中的局限性
    5.2 设计启发式:嵌入局部启发式搜索策略的修正规则模块
    5.3 基于设计启发式的建筑平面布局生成原型
        5.3.1 生成规则模块与设计启发式的结合
        5.3.2 邻接关系扰动的设计启发式
        5.3.3 面积扰动的设计启发式
        5.3.4 原型测试结果对比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全局动态优化算法的CDS计算方法
    6.1 当前遗传算法的局限性
        6.1.1 遗传算法与语法结合的基本流程
        6.1.2 语法解空间与遗传算法搜索空间之间的转换问题
        6.1.3 现有遗传算法的改进措施及其局限性
    6.2 语法型形状进化(GSE)
        6.2.1 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自适应映射方法
        6.2.2 遗传操作的特殊性
    6.3 GSE工具的开发
        6.3.1 GSE工具架构
        6.3.2 映射操作在Sortal GI中的实现
    6.4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节能优化GSE原型
        6.4.1 实验设计
        6.4.2 优化结果及过程的对比分析
        6.4.3 交叉操作效果及特点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不同类型CDS方法的案例
附录B 基于语法的CDS研究统计
附录C 基于不同生成逻辑的建筑平面布局语法
附录D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语法的Sortal数据结构及初始数据
附录E 大型火车站站房形态设计语法的规则应用序列和规则表示
附录F 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启发式中的规则表示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住宅空调几种设计方案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济源市农村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研究[D]. 李珍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3]数据驱动的建筑能耗分析及节能设计方法研究[D]. 田志超. 东南大学, 2020
  • [4]喷涂式环保墙体-原竹龙骨住宅节能设计与方案比选[D]. 张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开发商视角下长租公寓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研究[D]. 郑宏业. 深圳大学, 2020(10)
  • [6]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D]. 张龙鑫. 湖南大学, 2020(08)
  • [7]湖北十堰地区低能耗农宅热工设计研究[D]. 徐楚星. 长安大学, 2020(06)
  • [8]基于热环境与节能的严寒地区城市住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刘哲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与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D]. 赵亮.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10]建筑空间形态的语法化生成研究 ——基于推理和搜索的计算型设计综合方法[D]. 侯丹.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几种住宅空调设计方案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