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林桂生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林桂生

身份证号码:44512219831112xxxx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管理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企业的生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控制好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管理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建筑行业的根本,关系整个建筑业的生存,只有将工程质量控制好,才能使得建筑工程得到保证。建筑行业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对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则成为了当今的一个首要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本身执行管理工作过程中,之所以该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强化了建筑行业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让不同的生产领域为建筑施工的发展起到了奠定作用,而且工程管理与其他领域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对于建筑行业本身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发展;其次,利用工程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隐患的可能性,并且在工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还得以促使工程施工措施得以完善,对于建筑行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而且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解决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传统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使的人们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管理措施不合理、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其中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目前人们在对我国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模式的不合理,这主要体现为人们将一些新时代的建筑设计理念,强行的融入到一些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当中,这就使得行政指令和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

第二,人员素质的现状。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队伍整体普遍素质较低,且结构层次不合理。首先是缺乏高学历人员,大多数人员学历较低;其次是较重视工程的技术人员,而轻视专业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合格的工程管理人员。尤其目前我国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一个行业,其一线操作工的技能水平低,尤其是农民工素质需要提高,这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很多的操作工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进而不仅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而且易发生安全事故。

3.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3.1准备好工程前期工作

3.1.1施工管理的人员准备。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主要是包含着项目的经理、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安检员等多个岗位,因为岗位比较多,任务都不同,所以项目部必须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职责安排好分配工作,项目经理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必须根据项目的图纸,与人力资源部、经营部的人取得联系,通过沟通,设计出合理的人员安排计划。

3.1.2操作人员的准备。劳动部门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参照整个公司的情况,对所有的工作人员制定出相关工作的培训,这个培训是有关工作和安全,让全体工作人员在施工之前对工作的难度、技术、安全有全面的了解。

3.1.3施工材料的准备。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必须提前根据项目的情况对施工材料的进行用料的核对,作出准确的用料表,让采购人员做到心里有数,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

3.2注重施工技术和工人的素质培养

3.2.1建筑施工中的劳动人员。通过许多现实的实例可以得出结论——建筑施工劳动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施工方应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劳动人员的质量并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要招募一些专业人员——不论是建筑施工的劳动人员还是施工单位的决策层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人员。同时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合理管理时要积极组织对现有施工人员进行相对应的业务培训,形成竞争上岗的机制,努力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水平,打造出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了从另一方面增强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为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提供了保障。

3.2.2建筑施工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与施工的质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过程。所以建筑施工部门为了提高建筑施工工艺的水平,要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但是在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努力的将学习到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同时也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改进使其适应现实情况,从而使得建筑施工的质量得以提高。就施工工艺来讲,具体包括工地设施、市场信息交流以及工程检验等诸多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相对应的措施。

3.3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3.3.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相应的项目经理对承建的工程具有领导责任和终身责任,管理企业要按照专人专管的原则,从各个方面负责落实工程的质量,要做到层层落实。

3.3.2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建筑施工的去留必须具有符合国家要求的注册资金,技术人员及技术装备等硬件条件。必须具备与工程建筑要求相对应的资质和业绩,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在符合自己资质和业绩范围内进行建筑施工活动,要从根本上杜绝无证和越级承揽工程。

3.3.3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建筑材料是工程建筑的物质条件,高质量的材料是建筑施工工程的根本。没有高质量的材料就没有高质量的施工工程。因此采购和使用建筑材料的质量必须要使用符合规定的材料,建筑单位要严格控制使用到的材料和设备,但凡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必须有质量保证书,要符合设计的规定要求;对所使用的进口材料必须要符合我国的质量标准,要持有我国商检部门签发的证书。

3.3.4强化工程质量监理。质量的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和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程序是变化的,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变化。但是不管是施工的哪个阶段,质量监控单位都要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技术标准及合同规定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3.3.5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利用完善的进度管理措施,能够使得工程建设期间各个不同环节得到保障,确保工程能够如期施工完成。如果说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大对于工程的管理进度,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这不仅会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还会使得工程无法如期交工,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合同违约而出现违约金赔付。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针对工程施工进度以及相应的施工环节采取完善的计划措施。

3.4加强现场管理控制

3.4.1培养员工的安全观念。工程项目的成败在于工作人员。要想圆满顺利完成一项质量过关的工程,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施工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安全管理,各级领导应该以身作则,成立安全小组,针对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操作制度,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对所有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并且落实到位,这样可以提高整体质量水平,以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安全完成。

3.4.2深入改革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其一是改革管理观念,目前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与传统的工程管理观念不同,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盈利,特点是科学地决策管理,同时追求创新发展。其二是改革管理体制,具体包括分离总承包人施工管理和作业职能,弹性的用工制度,设置总公司的组织结构要符合市场要求,有效地结合集权和分权,组织机构要机动灵活等。

4.结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在施工期间所来的正面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管理措施的应用不但使得建筑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保障,还使得建筑企业能够更好的在建筑行业中进行发展。因此,强化建筑工程的措施管理,是我国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筑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伯鲁,郭淑兰.建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导报,2002年07期.

[2]侯学良,卢梅.国内外建筑工程项目评判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建议[J].建筑经济,2007年05期.

[3]官庆.大型公用建筑项目设计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标签:;  ;  ;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林桂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