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中理想人格的培养: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

博雅教育中理想人格的培养: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

厦门工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博雅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广博文化知识与优秀人文素养的受教育者,是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格素养并重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人格素养养成更为重要。这与中华传统教育德才兼备的价值诉求中,德尤为重要的思想是一致的。而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优秀的传统,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出发,探讨其对博雅教育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博雅教育,传统文化,理想人格

博雅教育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主要承袭西欧中世纪以来的“博雅七艺”;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博学而笃志”的教育理念,以及“六艺”的教育内容,都体现了人性臻于完善的教育理念,具有博雅教育的意蕴。因此,博雅教育究其根源,古今中外都有研究。

一、博雅教育中理想人格的培养

在博雅教育的人性完善的培养过程中,理想人格尤为重要,这既是知识渊博的受教育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优秀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它既是“博”这一目标完成的必备条件,也是“雅”这一目标的组成部分。

(一)博雅教育概念的内涵

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到西欧中世纪以来的“七艺”,以及我国《中庸》中所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提倡一种人性日臻完善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广博的知识,也包括优秀的人文素养,所以,博雅教育的内涵包括“博”与“雅”两个方面:

“博”,是指广博的知识。钱学森先生说过:重要发明首先来自形象思维,然后才有逻辑思维,唯有这样,才能有显著的创造,形象思维源自于感性认识,从学科的角度而言,得益于哲学、音乐、美术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逻辑思维源自于理性认识,得益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获得,需要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注意教育的全面性。

“雅”,是指优秀的人文素养。“雅”就是做人第一、修业第二。使受教育者在智慧与道德的修养上,达到身心和谐自在。这一点十分强调优秀人格的养成。密尔认为,大学制度建设需要知性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上的美的教育。道德教育与美的教育都离不开完善的人格。

(三)博雅教育中理想人格的培养

“博雅教育的宗旨是:在知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自由思考、自主选择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在道德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内在的精神生命和道德力量,以及在此之上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知识能力和道德能力,这二者紧密相关,联结点就在于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能力。”[]

而这种教育宗旨的实现,必须牢牢扎根在深厚文化土壤之上,具备终极价值的有力支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灿然夺目的理论资源,也有极为成功的德育实践,因此,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基础上博雅教育不可或缺的给养。倘若大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被割裂,必将使得年轻大学生对自身民族的历史缺乏了解、从而也缺乏作为中华民族之传人的自豪感。而博雅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溯源到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塑造。

二、传统文化理想人格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建立在社会性的物质生产劳动之上并包含于其中的真、善、美的自由主体。”[]儒家的理想人格中,道德要求(即善)被放在重要位置。《尚书》里的《皋陶谟》提倡“正德,利用,厚生”,其中,道德修养则摆在了首位。而在道学中对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则超越了善,更具有真善美结合的自由主体的意蕴。所以,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学说在理想人格的追寻上,是以真善美为目标的,是与博雅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相一致的。

(一)儒学的理想人格的成就之路

孔子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之道,具体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第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启示

修身首先表现为:真诚,不自欺;自谦,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无论是怎样的政治体制,始终是要落实到个人的,个人的素质是国泰民安的基础。在博雅教育中,受教育的家国情怀尤为重要。

第二,“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启示

儒学认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是成就理想人格之路。立是创造、贡献。立功就是建功立业。“不朽”就是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具体地说,就是《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平天下”,即做学问,做人,做事。[]

第三,“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之“三畏”的启示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三畏似均宜作‘敬畏’之‘畏’解。它是‘敬’的极端形态。”[]畏为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大人与圣人之言,三畏都具有道德、伦理的诉求,而天命又蕴含着自然及宇宙的规律,如康德的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但是孔子“畏天命,实即对自己内在的人格世界中无限的道德要求、责任而来的敬畏。”[]

(二)道学的理想人格的成就之路

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是“内圣外王”,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就是内在修养与经世致用的统一,即先有内心的道德素养,而后才能转化为外在道德的践行。“内圣外王”之说是由庄子提出的,“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格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天下》)修炼之路有三:达到“生死齐等看待”、“无情无欲”、“超脱世俗生活”的境界。道学中的“怀素抱朴”,也具有道德诉求的意蕴,其内涵是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腐败与奢侈以及无止境的物欲追求与享受。

儒学与道学的理想人格,为我们描述了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人格画像,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内涵于中国人血液的理想诉求,是基于文化自信的博雅教育的移植的根基。博雅教育视野中的德育,必然要借助于人类社会最悠久深远和最现代开明的文明资源。传统文化资源是历时性的价值,而社会价值观则是共时性价值。

课题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博雅教育的移植与本土化实施研究——以福建工科院校为考察中心》(JZ160236)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标签:;  ;  ;  

博雅教育中理想人格的培养: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