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结构论文_姜俊,陈贝贝,赵秀海,庞丽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林分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林分,结构,空间结构,次生林,森林,多样性,大兴安岭。

林分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姜俊,陈贝贝,赵秀海,庞丽峰[1](2019)在《以林分垂直结构为导向的大径材作业实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材林经营的目标是生产木材,尤其是大径材高品质的木材。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林分结构,可以有效促进林木生长,生产出大径级木材,满足对高品质、大径材材种的需求,达到森林经营的目标。科学有效的林分作业法是调整林分结构的具体措施。利用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样地数据,分析林分垂直结构特征,论述森林发展类型框架、作业法设计的机理以及包括全周期经营的技术要素等,并提出以林分垂直结构为导向的红松-大径材作业法的设计方法。旨在为阔叶红松林大径材培育提供现实途径,为森林经营作业法设计提供示范参考。(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栾艳波[2](2019)在《刍议建平县改善林分结构与防火配套技术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建平县的气候特点与自然概况,提出了改善林分结构对于防火的作用,通过改善森林林分来降低森林火灾,也应以油松纯林、山杏纯林的结构更新及以荆条、沙棘灌木林的更新来实现林分结构的改善,提升建平县森林防火效能。(本文来源于《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2019年11期)

孙清芳,刘滨凡,马燕娥[3](2019)在《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获得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单木竞争指数等方法对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优势树种主要为色木槭、榆树、水曲柳和红松等,占林木总株数的74. 46%;优势树种的竞争指数较低(1. 22~4. 71),占据较多空间生态位;各样地混交度平均值为0. 77,空间隔离程度较强;优势树种大小比数分布于0. 38~0. 71,表现为竞争均势,各样地大小比数出现频率相差不大; 1~6号样地在平均角尺度值0. 5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44. 07%、55. 56%、40. 98%、45. 24%、39. 22%和63. 16%,说明大部分林木的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较少林木的角尺度值为0. 75和1,分布格局由随机状态向团状聚集状态过渡。综上所述,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树种组成丰富,空间隔离度高,林木整体处于竞争均势呈随机状态分布;优势树种以聚集分布为主,可采取适当经营管理措施以达到林分结构合理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曹小玉,李际平,委霞[4](2019)在《亚热带典型林分空间结构与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特征分析及其关联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有显着的影响。为明确其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子,以亚热带杉木纯林、杉木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量化分析3种林分的空间结构指数和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和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天然次生林的树种隔离程度、林层多样性、竞争态势和林木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最优,杉木混交林次之,杉木纯林最差。2)天然次生林、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下草本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均匀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5个指数都表现出天然次生林>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的规律。3)影响杉木纯林、杉木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共同空间结构因子是混交度。因此,欲提高杉木纯林和混交林的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可选择通过改善树种结构的人为干扰措施来实现。(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姚汉育[5](2019)在《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着森林生态环境,在当今社会中虽然经济发展快,但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劣,人们需要充分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必要性,森林资源的持续性发展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故在森林经营中需要坚持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分析森林经营基础,讨论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途径,为今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19期)

魏红洋,董灵波,刘兆刚[6](2019)在《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兴安岭地区4种主要林型[天然落叶松纯林(LF)、天然白桦纯林(BF)、针阔混交林(CBMF)和针叶混交林(CMF)]的1 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常用林分空间[混交度(M)、大小比数(U)、角尺度(W)、竞争指数(CI)]和非空间结构参数[林分生长活力(DC)、林木稳定性(DH)],并结合熵值-AHP赋权法,构建单木综合抚育采伐指数(T),运用Excel VBA编制模拟抚育采伐过程;系统比较各林型不同抚育采伐强度(分别为10%、20%和30%)下T值,并确定各林型的最优抚育采伐强度.结果表明:初始状态下,各林型平均W均为0.57,属于典型聚集分布;各林分平均U在0.50~0.51,林木整体生长的优势程度处于典型的中庸状态;各林分平均M整体较低,其中,混交林明显大于纯林;林分内平均CI大于2.0,林木生长竞争压力较大;LF整体稳定性、活力均显着高于其他林分;整体来说,BF的经营迫切性程度显着高于其他林分.从同一林型内相邻抚育采伐强度间的T值增长率来看,LF的最佳抚育采伐强度为30%,其余3种林型的最佳抚育采伐强度均为10%,T值增长率分别为9.7%、7.9%、6.6%和3.9%;而从不同林型下T值大小和郁闭度来看,BF的最佳抚育采伐强度为20%,其余林型的最优抚育采伐强度均为30%,此时T值分别提高了28.9%、16.4%、17.5%和9.2%.抚育采伐后林分整体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林分M显着增大,林木水平空间分布格局趋向随机分布,优势树种优势程度增加,样地内林木竞争压力明显减小,DC略有降低,DH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庄丽娟,高治中,秦媛,张奇,王林[7](2019)在《陕西华州天然次生林林分直径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分直径结构反映了各径级林木的株数分布。通过对陕西省华州区秦岭南麓天然次生松栎混交林典型林分设置的4个样地进行每木调查,采用Meyer方程对样地林木以及林分主要树种锐齿栎、油松、华山松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并结合Liocourt提出的q值比率。结果表明:样地总体林木株数按径阶分布呈倒J状,相邻径阶株数比q值为1.422,锐齿栎相邻径阶株数比q值为1.441,油松相邻径阶株数比q值为1.206,华山松直径分布呈近似截尾正态分布。林分林木直径结构总体合理,作为林分主要树种的锐齿栎、油松具有异龄林林木径阶结构特征,而华山松具有同龄林林木径阶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王文杰,杜红居,肖路,张建宇,仲召亮[8](2019)在《凉水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凉水自然保护区3类森林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以期为小兴安岭保护区科学管理及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存在小兴安岭核心区的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典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3类森林为对象,详细调查乔木层(80块30 m×30 m样地)、灌木层(160块5 m×5 m样地)和草本层(160块1 m×1 m样地)的林分结构特征(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灌高、灌木直径、灌木盖度、草本株高、乔灌草密度等),分析种类组成并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及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指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RDA)探究林分间的差异。【结果】3类森林有乔木28~30种、灌木22~25种、草本78~90种,其乔、灌、草植物种类差异明显,阔叶树种以白桦最多,针叶树种以兴安落叶松最多,灌木最多的是毛榛子,草本以蚊子草和小叶芹最多;针阔混交林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高于针叶林和阔叶林,而阔叶林的均匀度高于其他2个森林类型;同一森林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3种森林类型中灌木层的均匀度高于其他层;从结构特征来看,树高和胸径平均为14和18 cm,树高和枝下高表现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层冠幅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草本层每个种的平均多度与盖度表现为针叶林显着(P<0.05)高于针阔混交林;冗余排序分析表明,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多样性特征差异主要由草本层特征解释,而针阔叶混交林则主要受乔木层结构特征影响,其中阔叶林草本植物的多度、密度和株高等可解释48.4%~62.1%的多样性差异,针叶林可解释30.5%~44.3%;针阔混交林中显着影响多样性的林分特征表现为灌木地径>乔木枝下高>草本株高>乔木胸径,合计分析乔木层、灌木层的特征能解释多样性差异的38.8%~40.1%和27.4%~50.7%。【结论】凉水自然保护区乔木优势种以先锋树种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等为主,个体较小,尚需更长时间保护才能恢复为高质量森林资源;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在多样性保护中需关注;植物多样性能在林分结构恢复中得以协同提升,但不同森林类型差异明显,如针阔叶混交林调控乔木枝下高和灌木密度等更有效,而针叶林和阔叶则是调控草本密度或改善草本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改善植物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郝耀锋[9](2019)在《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持续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森林面积逐渐减少,对我国、乃至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探讨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优化林分空间结构,希望能够促进森林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16期)

蒙光伟,董艳艳,陈远,张慧江,谢刚[10](2019)在《贵州省平塘县灌木林分布特征及组成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平塘县灌木林情况,通过3S技术结合贵州省第四次森林普查和第二次国土普查数据,分析了平塘县灌木林的空间特征和组成结构。结果表明:灌木林占了平塘县国土面积的23.24%,灌木林主要分布在平塘的中部、南部以及西南部,其中卡罗乡和鼠场乡灌木面积最多,分别占了国土面积的49.90%和48.41%;平塘县灌木林种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其次为薪炭林;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占平塘县灌木林的绝大多数;灌木林起源主要以天然林为主。另外平塘县灌木林的空间分布和组成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尤其是喀斯特地貌,人为因素促进了平塘县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治理。(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林分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据建平县的气候特点与自然概况,提出了改善林分结构对于防火的作用,通过改善森林林分来降低森林火灾,也应以油松纯林、山杏纯林的结构更新及以荆条、沙棘灌木林的更新来实现林分结构的改善,提升建平县森林防火效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分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姜俊,陈贝贝,赵秀海,庞丽峰.以林分垂直结构为导向的大径材作业实验设计[J].林业资源管理.2019

[2].栾艳波.刍议建平县改善林分结构与防火配套技术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

[3].孙清芳,刘滨凡,马燕娥.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J].森林工程.2019

[4].曹小玉,李际平,委霞.亚热带典型林分空间结构与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特征分析及其关联度[J].草业科学.2019

[5].姚汉育.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探讨[J].现代园艺.2019

[6].魏红洋,董灵波,刘兆刚.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9

[7].庄丽娟,高治中,秦媛,张奇,王林.陕西华州天然次生林林分直径结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9

[8].王文杰,杜红居,肖路,张建宇,仲召亮.凉水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2019

[9].郝耀锋.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森林经营方法分析[J].花卉.2019

[10].蒙光伟,董艳艳,陈远,张慧江,谢刚.贵州省平塘县灌木林分布特征及组成结构[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林分结构模拟界面林分结构类型聚类分析林分结构类型聚类分析不同林分结构下对各龄马尾松毛虫...林分结构与生长模拟可视化系统...林分结构模拟界面1

标签:;  ;  ;  ;  ;  ;  ;  

林分结构论文_姜俊,陈贝贝,赵秀海,庞丽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