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式碳酸盐论文_马红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碱式碳酸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酸盐,碳酸,电容器,水碱,微孔,氧化剂,单层。

碱式碳酸盐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楠[1](2017)在《单层镍钴复合碱式碳酸盐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全固态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化学电源之间的新兴储能装置,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倍率性能强、循环寿命长和经济环保等优势,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原子厚度的单层材料具有短离子扩散通道并能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提供更多电化学活性位点,因而在原子水平上优化了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论文首先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了镍钴复合材料,通过调节抗坏血酸(LAA)的加入量控制合成出不同组成和形貌的镍钴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抗坏血酸对镍钴复合材料的物质构成和形貌具有调控作用,当加入LAA剂量为120 mg时得到二维层状镍钴复合碱式碳酸盐材料(Ni,Co-HC),LAA的加入显着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LAA加入量为120 mg的样品表现出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单独对Ni,Co-HC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其为单层结构(平均厚度为1.07 nm),这种独特的结构能够使电极材料与电解质能够充分接触,并提供近乎100%的原子暴露在外充当电活性位点,进而有利于获得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5 A g-1时比容量能达到2152 F g-1)。此外,通过对不同水热时间样品的形貌结构分析探索出了Ni,Co-HC样品的可能形成机理,并研究了水热时间和镍钴元素比例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为证实该材料在储能方面的应用潜能,以Ni,Co-HC为正极,以文献报道过的一种多级孔结构的碳材料(HPC)为负极,聚乙烯醇/氢氧化钾(PVA/KOH)凝胶为固态电解质,组装成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ASC)即Ni,Co-HC//HPC,它在电流密度为0.1 A g-1时比容量(SC)为140 F g-1;在电流密度为2 A g-1条件下,长循环充放电19000次后,几乎没有容量衰减;在大功率密度8.69 kW kg-1(35.1 mW cm-2)时,能量密度还能达到30 Wh kg-1(137.4μWh cm-2)。对比相关研究文献,Ni,Co-HC//HPC电容器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均具有显着优势。(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6-01)

王凡[2](2016)在《Ni-Co碱式碳酸盐纳米线阵列的原位转化及超电容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合成方式,在导电碳纤维布表面获得了垂直生长的Ni-Co碱式碳酸盐纳米线阵列。将Ni-Co碱式碳酸盐纳米线/碳布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在2 mol·L~(-1) KOH溶液中,1 mA·cm~(-2)电流密度下的面积比电容为450 m F·cm~(-2)。采用在碱液中浸泡的方式,使碱式碳酸盐前驱体转化为具有特征结构的氢氧化物纳米片阵列,可大大提高其超电容性能,经过36小时浸泡,电容量增加至2560 m F·cm~(-2)。随着碱转化过程的进行,充放电曲线逐渐变得对称,表明其表面电容行为不断强化,说明电极的比表面积随碱转化过程不断增大。通过形成碱式碳酸盐,再转化为氢氧化物的方式,可保证在碳纤维布表面有较大的质量负载,这有利于提高其面积或体积比电容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二分会:能源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期刊2016-07-01)

徐振宇[3](2010)在《稀土碱式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使稀土元素化合物在发光、信息、超导、永磁、能源、催化、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制备不同的稀土化合物材料,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本文采用水热法,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和络合剂的情况下,实现了碱式碳酸钕、碱式碳酸铕、碱式碳酸钆以及氧化铕稀土材料的合成。同时,对其生成机理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归纳如下:1.以硝酸钕、尿素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形貌均一的NdOHCO3十二面体微棒。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等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及组成进行了分析;详细地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制备NdOHCO3十二面体微棒的关键因素。同时,对产物的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2.通过水热法,在尿素体系中合成了EuCO3OH微球。在一定温度下煅烧EuCO3OH,得到Eu2O3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及组成进行了分析;详细地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对EuCO3OH微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EuCO3OH微球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高温有利于形成EuCO3OH微球,而不同的反应时间和摩尔比对微球表面的粗糙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EuCO3OH和Eu2O3微球的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3.通过水热法,在尿素体系中合成了GdOHCO3菱形微片,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等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及组成进行了分析;详细地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对GdOHCO3菱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摩尔比是生成GdOHCO3菱形微片的关键因素。同时,对产物的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0-04-28)

任庆利,罗强,吴洪才,陈寿田[4](2002)在《铝源对镁铝碱式碳酸盐的结构与热分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镁铝碱式碳酸盐阻燃剂 (Mg6Al2 (OH) 16CO3 ·4H2 O)具有阻燃、消烟、填充 3种功能 ,是无机阻燃剂的新品种。本文选用了由不同铝源 (AlCl3 ,NaAlO2 )在常压下经一步反应 ,制备纳米镁铝碱式碳酸盐试样。并根据XRD ,TG DTA ,TEM测试结果 ,分析了不同铝源对试样热分析的影响。为解决镁铝碱式碳酸盐作为电缆的无机阻燃剂 ,其填充量与电缆的机械加工性能间的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02年03期)

任庆利,陈寿田,罗强,吴洪才[5](2002)在《镁铝碱式碳酸盐阻燃剂的热分析及吸热值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镁铝碱式碳酸盐阻燃剂([Mg_6Al_2(OH)_(16)CO_3] 4H_2O)的热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吸热值的优化.讨论了不同的铝源(分别以AlCl_3、NaAlO_2为铝源)、不同的镁铝摩尔比对所得镁铝碱式碳酸盐复合阻燃剂的相结构、热分解温度和DSC吸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中铝源的选取对其热分解温度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合理的镁铝比可优化DSC吸热值,得到热性能优异的镁铝碱式碳酸盐复合阻燃剂.(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吴大庆,冯殿忠[6](1989)在《Pr(Ⅳ)碱式碳酸盐的制备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E°Pr(Ⅳ)/Pr(Ⅲ)高达3.2V,Pr(Ⅳ)化合物的制备远比Pr(Ⅲ)化合物困难。早期一般是在较苛刻的条件下,主要用干法或非水体系中制得。在水溶液中难以稳定存在。(E~eO2~+h~+/H_2O=+1.22V)。1980年D.E.Hobart曾报导在5.5M K_2CO_3-1M KOH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9年02期)

吴大庆,冯殿忠[7](1988)在《镨(Ⅳ、Ⅲ)碱式碳酸盐的制备和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镨(Ⅳ)的标准电极电位很高E~0_(Pr4+/Pr3+)=3.2V,制备正四价镨化物远比正叁价困难。早期制备高价错化物,一般用干法或在非水体系中制得。和以不饱和的钨杂多酸盐为配体,用高氙酸钠或过硫酸盐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得到了Pr(Ⅳ)。Hobart在5.5M K_2CO_3~1MKOH水溶液中电解或用臭氧氧化Pr(Ⅲ)得到Pr(本文来源于《中国稀土学报》期刊1988年04期)

赵玉明[8](1986)在《碱式碳酸盐絮凝-微孔过滤法处理含铅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适宜的 pH 条件下,使废水中铅(Ⅱ)转化生成溶解度极小的絮凝状碱式碳酸铅,再经 PE 微孔管式过滤器固液分离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含铅量,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文来源于《化工环保》期刊1986年04期)

冯殿忠,翟应离,寇元,张岳[9](1983)在《Tb(Ⅳ)碱式碳酸盐的制备和一些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导了在[OH~-]=0.400~0.500M,[CO~(2-)_3]=2.000~2.200M条件下,Tb(Ⅲ)可被K_2S_2O_3氧化生成红棕色的Tb(Ⅲ)、Tb(Ⅳ)碱式碳酸盐固体混合物,Tb(1V)碱式碳酸盐含量约占80%。Tb(1V)碱式碳酸盐在PH=4的NaAc-HAc溶液中生成较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它在370~380nm处有宽带吸收峰。(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1983年01期)

碱式碳酸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水热合成方式,在导电碳纤维布表面获得了垂直生长的Ni-Co碱式碳酸盐纳米线阵列。将Ni-Co碱式碳酸盐纳米线/碳布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在2 mol·L~(-1) KOH溶液中,1 mA·cm~(-2)电流密度下的面积比电容为450 m F·cm~(-2)。采用在碱液中浸泡的方式,使碱式碳酸盐前驱体转化为具有特征结构的氢氧化物纳米片阵列,可大大提高其超电容性能,经过36小时浸泡,电容量增加至2560 m F·cm~(-2)。随着碱转化过程的进行,充放电曲线逐渐变得对称,表明其表面电容行为不断强化,说明电极的比表面积随碱转化过程不断增大。通过形成碱式碳酸盐,再转化为氢氧化物的方式,可保证在碳纤维布表面有较大的质量负载,这有利于提高其面积或体积比电容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碱式碳酸盐论文参考文献

[1].马红楠.单层镍钴复合碱式碳酸盐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全固态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7

[2].王凡.Ni-Co碱式碳酸盐纳米线阵列的原位转化及超电容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二分会:能源纳米材料物理化学.2016

[3].徐振宇.稀土碱式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4].任庆利,罗强,吴洪才,陈寿田.铝源对镁铝碱式碳酸盐的结构与热分析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02

[5].任庆利,陈寿田,罗强,吴洪才.镁铝碱式碳酸盐阻燃剂的热分析及吸热值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

[6].吴大庆,冯殿忠.Pr(Ⅳ)碱式碳酸盐的制备和性质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7].吴大庆,冯殿忠.镨(Ⅳ、Ⅲ)碱式碳酸盐的制备和性质[J].中国稀土学报.1988

[8].赵玉明.碱式碳酸盐絮凝-微孔过滤法处理含铅废水[J].化工环保.1986

[9].冯殿忠,翟应离,寇元,张岳.Tb(Ⅳ)碱式碳酸盐的制备和一些性质的研究[J].稀土.1983

论文知识图

一2由成核/品化隔离方法制备的镍钻碱所示是在180℃24h条件下不同碱式碳不同铝源制得的镁铝碱式碳酸盐...纳米镁铝碱式碳酸盐透射电镜照...碱式碳酸盐前驱体差热分析曲线碱式碳酸盐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碱式碳酸盐论文_马红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