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应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谢卫华

探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应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谢卫华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应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40例,根据罗哌卡因浓度和容量不同分为三组:Ⅰ组210例接受0.3%罗哌卡因60ml麻醉,Ⅱ组210例接受0.4%罗哌卡因45ml麻醉,Ⅲ组220例接受0.4%罗哌卡因60ml用药,观察三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组织范围。结果:(1)Ⅲ组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Ⅰ、Ⅱ组均显著缩短,持续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而Ⅰ、Ⅱ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Ⅲ组的阻滞范围相比Ⅱ组均显著增大(P<0.05),但Ⅰ、Ⅲ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局麻药中毒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过程中应用0.3%的罗哌卡因60mL,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阻滞范围广,麻醉效果满意且安全,值得推荐。

【关键词】神经阻滞;腰丛;坐骨神经;罗哌卡因;临床作用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210-02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机体生理功能、血液流变学等影响较小,且麻醉安全性较高,基本不会产生呼吸抑制,用于下肢手术可取得完全麻醉的效果[1]。罗哌卡因是目前临床开展这一麻醉方案的首选药物,但关于其最佳浓度与容量问题尚存在争议。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拟定三种罗哌卡因使用方案对患者进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40例患者均于我院接受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与手术治疗,病例资料搜集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其中男/女有328/312例,年龄范围:最高者71岁,最低者18岁,平均(38.4±7.5)岁;ASA评级[1]Ⅰ~Ⅱ级。上述患者对此次研究内容均享有知情权,且已签字同意,均无肝功/肾功异常、穿刺点感染、过敏体质等问题。通过随机非盲法分成三组,Ⅰ、Ⅱ和Ⅲ组间基线资料的统计处理结果相比,P>0.05,适合试验。

1.2方法

入室后,三组患者均常规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路,核对患者信息及手术部位后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分别为0.02mg/kg和2ug/kg。患者侧卧位,术侧朝上,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操作。神经刺激器与100mm刺激针由德国贝朗公司提供。腰丛穿刺点位于第L3-4间隙旁开3~5cm;坐骨神经阻滞穿刺点位于髂后上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垂线5cm处。常规消毒铺巾,穿刺针接神经刺激仪,以1mA为起始电流,当引出目标肌肉收缩后,调整电流强度至0.3mA且仍有肌肉收缩,回抽无血无液体后,分别注入相应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阻滞完成。

1.3评估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评测神经阻滞范围[1],并对三组的神经阻滞安全情况作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χ2与t检验,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

Ⅲ组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相比Ⅰ、Ⅱ组均显著缩短,持续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而Ⅰ、Ⅱ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罗哌卡因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局麻药,属长效酰胺类。其镇痛效果好,对心脏、神经等毒性较低,能够实现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同时又兼具药效持久的特点,特别适合在外周神经阻滞中使用[1]。目前临床在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多选择0.25%~0.5%本品进行,但对于具体浓度与容量的选择,不同学者看法不一[2]。

现阶段临床推荐成人使用罗哌卡因的最大剂量为200~300mg[2]。采取0.4%罗哌卡因60ml进行麻醉阻滞虽有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神经阻滞范围上也较广,但该方案已达到临床推荐的最大剂量,容易增加麻醉中毒的危险性。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在容量不变,罗哌卡因浓度下调至0.3%时,仍可取得较好的完全麻醉效果,且不会影响麻醉阻滞范围;虽然采取0.3%浓度罗哌卡因60ml麻醉的起效/持续时间有所延长/缩短,但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麻醉安全性也更有保障。Ⅰ组患者经此麻醉阻滞后均未发生镇痛不全、肌松效果不佳等问题,与谢林波等[3]研究观点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过程中应用0.3%浓度60mL容量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虽不是特别理想,但阻滞范围较广,麻醉较安全,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黄海明,蔡宏伟,罗建伟,等.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在老年患者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中的应用[J].新医学,2015,46(1):24-26.

[2]袁静,邱晓东.不同局麻药浓度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3):3466-3467.

[3]谢林波,陈宇,李军.罗哌卡因神经组织麻醉行下肢手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6):37-38.

标签:;  ;  ;  

探讨不同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应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谢卫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