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静差跟踪控制论文_刘万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静差跟踪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由度,线性,观测器,干扰,线性化,模型,光伏。

无静差跟踪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万春[1](2018)在《叁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悬浮平面电机是一种先进的运动驱动装置,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可以获得很高的运动精度,在集成电路制造、微纳制造等先进制造装备的驱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主要研究磁悬浮平面电机叁自由度运动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在内模原理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两种闭环控制系统。论文建立了磁悬浮平面电机动力学模型,重点分析垂向悬浮、水平平动、水平转动叁个运动自由度的动力学特性,导出其传递函数矩阵矩阵分式模型与状态空间模型。论文建立了参考输入和外部扰动共同不稳定内模补偿器,对叁自由度运动控制系统进行闭环极点配置,设计了可实现无静差轨迹跟踪的状态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并提出采用前置PD控制器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考虑到输出反馈在物理上的可实现性,论文同样基于内模原理,采用传递函数矩阵分式描述方法,将非循环受控系统转化为循环化传递函数矩阵分式,并对叁自由度运动控制系统进行闭环极点配置,设计了可实现无静差轨迹跟踪的输出反馈闭环控制系统。论文对所设计的两种无静差轨迹跟踪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大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系统中嵌入不稳定扰动内模的条件下,两种闭环控制系统都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对正弦参考输入和方波参考输入都可实现精确的轨迹跟踪。(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8-05-01)

鲍伟,李成,孔慧芳[2](2016)在《双离合器车辆蠕动和起步非线性无静差跟踪控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湿式双离合器车辆蠕动和起步过程存在的外部不确定扰动,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无静差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双离合器车辆蠕动和起步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分析了参考信号和扰动信号的结构特点,构建参考信号和扰动信号的不稳定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采用极点配置技术实现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通过非线性变换,将线性系统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原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非线性系统的无静差跟踪控制;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双离合器车辆蠕动和起步的控制方法,在不确定外部扰动信号作用下,能够快速实现无静差跟踪控制,且能将扰动引起的最大转速偏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高海燕,蔡远利,陈智勇[3](2014)在《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无静差跟踪预测控制方法及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仿射非线性系统在于扰条件下跟踪常值参考信号的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估计干扰信号,把扰动对系统的影响转化到平移设定值上,进而对干扰信号进行补偿,无需设计扰动补偿增益,简化了设计过程。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可以保证无静差地跟踪给定的参考信号,在一般导弹的纵向模型上进行了大量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无静差跟踪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期刊2014-10-09)

王观勇[4](2014)在《储能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无静差并网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储能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将输出电能并入电网,在此基础上配置储能环节,光伏电池、储能环节及电网叁者协同工作能够实现能量的高效合理利用。但是受外界环境及负载变化影响,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无法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及连续性,且如何提高光伏电池板转化效率、解决并网谐波污染问题也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储能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背景。研究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以提高光伏转换效率;设计了储能环节的容量配置方案及充放电管理以实现太阳能的优化利用;针对并网逆变过程容易产生高次谐波污染,合理设计滤波环节以改善电能质量;并就光伏发电系统无静差控制进行研究,以提高并网效率。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研究。针对传统跟踪方法在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出现误判、振动现象,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功率波动损耗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基础之上,结合传统扰动干扰法,得到了一种基于比例系数的改进型跟踪算法,在Matlab/Simulink中实现,并通过了对比试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2).储能环节容量配置及充放电管理。传统光伏发电系统无法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在电网与系统间存在频繁的功率波动问题。本文在光伏并网的基础之上引入储能环节,以保证稳定可靠供电,对电网电压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根据储能环节在系统中的的不同功能,分别设计了容量配置方案。采用了双向DC-DC变换结构作为充电电路,结合蓄电池的叁段式充电方法,设计了恒流式、恒压式充放电的控制方法。(3).光伏并网滤波环节设计及无静差控制研究。针对逆变过程中因PWM调制波产生的高频谐波污染,设计了LCL滤波装置,并设计了有源阻尼方案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针对传统PI调节器的缺陷,采用了“谐振调节器”实现对给定正弦工频指令信号无静差跟踪。针对电网电压频率波动情况下调节器的缺陷,对谐振调节器做出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有效减少并网电流总谐波失真(THD)使之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5-01)

王吉华,魏民祥,李玉芳[5](2013)在《基于内膜原理的多轴转向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多轴转向车辆跟踪控制精度及其抗干扰能力,提出基于内模原理(IMP)的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方法。建立多轴转向二自由度线性模型,并基于IMP进行无静差跟踪控制器设计,利用极点配置方法求解控制器;对某叁轴转向车辆进行跟踪控制器设计,并和PID控制对比仿真,在一定干扰下,内膜控制跟踪横摆角速度阶跃和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均为零,调节时间在0.09 s以内,而PID控制稳态误差最大0.2°/s,调节时间最大为0.6 s。结果表明控制算法能使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参考输入,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且侧偏角响应也得到改善,跟踪效果明显优于PID控制,提高了多轴转向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周龙华,王飞[6](2011)在《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的输出电流无静差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变器输出电流的跟踪控制是光伏并网功率调节(PVPC)系统的重点,首先对叁相PVPC进行数学建模并分析其动态结构,引出电网电压扰动的前馈补偿策略。然后进一步简化系统的电流闭环,分析PI控制校正技术后,引入无静差的电流跟踪技术,使得系统电流输出实时跟踪并网指令电流,电网电压的扰动影响为零。最后,为了验证提出的控制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与实验室样机实验,表明了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张华军,耿涛,赵金[7](2010)在《船舶航向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航向控制系统适应能力和降低控制器参数设计复杂性,在内模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专门针对船舶航向控制的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推导了控制器参数与闭环系统零极点位置的关系,针对静水域环境下一组航速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测试了航向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机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达到无静差航向控制,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12期)

岳新成,杨莹,耿志勇[8](2007)在《叁自由度直升机模型的无静差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自由度实验室直升机模型是典型的高阶多输入输出系统,具有较强的通道耦合和非线性特性,其俯仰、倾斜和旋转叁轴运动方程,能够部分模拟实际直升机的飞行特性,是控制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有力工具。采用基于内模原理的无静差跟踪控制方法设计能够同时实现扰动抑制和鲁棒跟踪的无静差跟踪控制器,应用LQR方法设计系统状态反馈增益,将设计的线性解耦控制器应用到原非线性耦合模型上,计算机仿真和实时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很好的实现轨迹跟踪控制。(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7年18期)

杨逢瑜,徐建江,管帅,姜明亮[9](2007)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无静差跟踪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周期性、多频扰动的电液阀控摆动液压缸伺服系统,设计了一种内模控制器,以取代常规的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对模型准确和有误差的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和实验,表明有内模无静差跟踪控制器使电液阀控摆动液压缸系统能输出准确地跟踪参考输入,有效地消除了外干扰带来的误差,实现了无静差跟踪。该系统对设计时的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07年01期)

刘世前,郭治,王远钢,钱龙军,张晓明[10](2004)在《期望极点/小静差周期跟踪系统的满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线性周期采样跟踪系统研究二个区域指标约束的满意控制问题 ,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稳态误差系数理论 ,利用提升法将N—周期跟踪系统满足区域极点、小静差输出的采样控制问题映射为矩阵不等式约束问题。再运用拆分法将提升系统满足上述矩阵不等式约束拆分为N个线性矩阵不等式组 (LMIs)约束问题 ,并通过Matlab工具箱对LMIs进行凸优化 ,给出一种有效的满意控制设计方法 ,并进行了算例验证。(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无静差跟踪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湿式双离合器车辆蠕动和起步过程存在的外部不确定扰动,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无静差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双离合器车辆蠕动和起步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分析了参考信号和扰动信号的结构特点,构建参考信号和扰动信号的不稳定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采用极点配置技术实现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通过非线性变换,将线性系统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原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非线性系统的无静差跟踪控制;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双离合器车辆蠕动和起步的控制方法,在不确定外部扰动信号作用下,能够快速实现无静差跟踪控制,且能将扰动引起的最大转速偏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静差跟踪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万春.叁自由度磁悬浮平面电机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设计[D].西北民族大学.2018

[2].鲍伟,李成,孔慧芳.双离合器车辆蠕动和起步非线性无静差跟踪控制与仿真[J].中国公路学报.2016

[3].高海燕,蔡远利,陈智勇.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无静差跟踪预测控制方法及仿真研究[C].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15卷).2014

[4].王观勇.储能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无静差并网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4

[5].王吉华,魏民祥,李玉芳.基于内膜原理的多轴转向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

[6].周龙华,王飞.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的输出电流无静差跟踪控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张华军,耿涛,赵金.船舶航向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8].岳新成,杨莹,耿志勇.叁自由度直升机模型的无静差跟踪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7

[9].杨逢瑜,徐建江,管帅,姜明亮.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无静差跟踪控制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7

[10].刘世前,郭治,王远钢,钱龙军,张晓明.期望极点/小静差周期跟踪系统的满意控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论文知识图

状态反馈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结构电流无静差跟踪控制时开环系统...多轴转向车辆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的结构图无静差跟踪控制系统结构图

标签:;  ;  ;  ;  ;  ;  ;  

无静差跟踪控制论文_刘万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