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短期资本论文_王柏杰,曾湘棋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短期资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资本,国际,模型,效应,成分,政策,国家。

国际短期资本论文文献综述

王柏杰,曾湘棋[1](2020)在《制度质量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基于23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3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2002—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估计制度质量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国家(地区)的综合制度质量与短期资本流入存在着显着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治、法律制度质量也会对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产生积极影响;该结论也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因此,改善制度质量、保护投资者权利等措施有利于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各国政府应当通过合理控制宏观因素以有效管控短期资本流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20年01期)

李青召,方毅[2](2019)在《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TVP-VAR-SV模型,在控制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因素后,分析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明显的时变负向短期影响特征,宏观经济因子、中美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基础性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显着正向自反馈效应。基于上述结论,将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纳入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有利于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短期管理,防止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柏慧[3](2019)在《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频发的短期资本跨境流动会造成流动性过剩,加大本币贬值压力,增加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引发国内金融危机,本文梳理了韩国、智利、日本叁个国家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实践,从背景、措施和实施效果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得出对我国管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启示。一、主要跨境资本监管措施(一)价格型1.征税。一是征收托宾税,即对所有外汇交易征收一定比例的外汇交易税;二是征收所得税,即对非居民持有本国资产获得的资本收益征税;叁是预提税,即在不明确税率或获得资金的初始环节强制预扣一定比例的资金。(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19年14期)

赵艳平,张梦婷,黄友星[4](2019)在《资本管制能够抑制国际资本流动吗——基于短期和长期效应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剖析资本管制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效果的时间差异,文章以100个经济体1996~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协整方法对比资本管制政策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考虑到不同形式资本流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不仅区分了总资本流入与流出的资本管制政策效应,还将国际资本流动细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分析针对两种不同类型资本流动的管制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形式的资本管制,短期内,几乎均未对其相应形式的资本流动产生显着影响;长期均衡状态下,无论总资本流动还是分类资本流动,资本管制均能对其产生显着抑制作用。此外,文章将国际间接投资划分为国际证券投资与国际信贷投资,发现针对这两种投资的管制在长期内能够发挥一定作用。最后,考虑到国家异质性的存在,文章进一步区分了中低收入经济体与高收入经济体,发现资本管制仅在高收入经济体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际经贸探索》期刊2019年07期)

张庆,刘可然[5](2019)在《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国际化——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厘清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持续稳定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选取2005年8月到2018年5月的月度数据,运用非线性M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研究叁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国际化都具有正向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负向作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征信》期刊2019年06期)

李青召,林秀梅,方毅[6](2019)在《金融市场高频数据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基于贝叶斯混频VAR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高频金融市场数据,基于贝叶斯混频VAR模型分析了高频金融数据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同频的月度数据相比,金融市场高频周数据对月度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更加敏感和精确。前期沪深300指数上涨会吸引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中美利差减小会导致短期国际资本外流,人民币预期升值会引发短期套利资金流入。短期国际资本自身具有强化的特征,表现出很强的羊群效应。引入全球金融风险指数——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上述结果,并发现全球金融恐慌会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最后依据上述结论,加强对金融市场上高频交易数据的监测,有助于从宏观上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进行更好的管理。(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9年04期)

崔远淼,王莉,马丹[7](2019)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构建跨国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股票市场具有正向效应。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而言,资本账户开放减少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障碍,强化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而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由于成熟的金融市场和较为理性的投资者,资本账户开放反而削弱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金融》期刊2019年02期)

陈畅[8](2018)在《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渠道与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进程的稳步推进,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渠道与影响问题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当前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方面,2014年以来,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开启加息进程,而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依然在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呈现分化;国内方面,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利率、汇率改革稳步推进,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加快。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规模快速增长、单向流出、证券化衍生化趋势增强、投机性与破坏性增强等新特点,对中国的金融稳定形成潜在冲击。因此,在新背景下认识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特点,分析其传导渠道与影响并对其提出合理监管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当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都呈现较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如何?呈现出哪些特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造成冲击的传导渠道主要有哪些?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系统的研究来作出回答。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究多以新兴经济体或发达经济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对分析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缺乏针对性;国内学者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分析较少,而且选用的数据多为汇改前后期间的数据,针对近年来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的分析显得薄弱。因此,详细梳理当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利用最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既丰富了现有的研究,又推动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渠道的识别和有效监管。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即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开启加息进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不断深入。之后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影响效应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评述,最后总结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界定与理论分析。首先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进行概念界定,之后梳理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相关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与传导渠道分析。首先分别对新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和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分析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以及股票市场的冲击对当前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渠道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渠道与影响的实证分析。利用VAR模型引入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中美利差、人民币汇率预期、股票市场价格、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等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汇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冲击。第五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为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监管及防范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通过汇率和股票市场渠道的传导作用较强,而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渠道的传导作用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8-11-01)

张华,荣巍[9](2018)在《我国应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策略探析——来自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短期国际资本开始大规模频繁进出我国。由于其具有投资期限短、流动性强、受政策环境影响大的特点,极易引发羊群效应,给国家金融体系带来冲击,从而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章通过借鉴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应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在短期资本流动监管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8年26期)

王曼怡,路伟[10](2018)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的流动作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极大地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风险也与之俱来。在当前我国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利益的驱动可能会使得资本流动在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冲击一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本文采纳2007-2017年的月度数据,测度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构建资本市场指标,分析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性影响,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国际经济合作》期刊2018年08期)

国际短期资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TVP-VAR-SV模型,在控制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因素后,分析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明显的时变负向短期影响特征,宏观经济因子、中美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基础性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显着正向自反馈效应。基于上述结论,将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纳入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有利于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短期管理,防止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短期资本论文参考文献

[1].王柏杰,曾湘棋.制度质量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基于23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

[2].李青召,方毅.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J].商业研究.2019

[3].柏慧.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金融经济.2019

[4].赵艳平,张梦婷,黄友星.资本管制能够抑制国际资本流动吗——基于短期和长期效应的对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9

[5].张庆,刘可然.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国际化——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征信.2019

[6].李青召,林秀梅,方毅.金融市场高频数据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基于贝叶斯混频VAR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9

[7].崔远淼,王莉,马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J].浙江金融.2019

[8].陈畅.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渠道与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

[9].张华,荣巍.我国应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策略探析——来自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启示[J].中国市场.2018

[10].王曼怡,路伟.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8

论文知识图

流入我国的国际短期资本规模(单...1 1990 -2009 年中国国际短期资本2 2005 年 1 月 -2009 年 9 月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资本与金融...年1月~2011年6月中国面临的月度~#...一1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估算资料...

标签:;  ;  ;  ;  ;  ;  ;  

国际短期资本论文_王柏杰,曾湘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