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式火山岩论文_周能武,陈邦学,邓中飞,桑明帅,白权金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峰式火山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双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克斯,准噶尔,玄武岩,秦岭。

双峰式火山岩论文文献综述

周能武,陈邦学,邓中飞,桑明帅,白权金[1](2019)在《喀拉昆仑火烧云一带早侏罗世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拉昆仑火烧云北火山岩发育在乔尔天山断裂附近,玄武岩体和安山岩体在时空上紧密伴生。主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其中玄武岩和英安岩的Si O2含量分别为48. 84%~52. 44%和62. 22%~65. 63%,具有明显的Daly间断面,属于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玄武岩Al2O3含量较低,MgO、Ca O、Ti O2含量较高,Sr、Ba、K等微量元素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Zr无亏损。英安岩具有相对较高的Al2O3、Na2O、K2O含量,较低的MgO、Ca O、Ti O2含量;微量元素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显示典型岛弧环境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者同属钙碱系列,形成于弧后盆地,属同源演化,英安岩为玄武岩结晶分异的产物。通过对英安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方法测年,获得流纹岩形成年龄为(195. 5±1. 1) Ma,属于早侏罗世。通过对该区域构造演化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乔尔天山一带盆地整体可能处于弧后盆地的发育阶段,盆地形成过程中岩石圈地幔未被拉断,没有洋壳形成。(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陈邦学,徐胜利,周能武,白权金,黄基汉[2](2019)在《西天山加满特一带早二迭世乌郎组双峰式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天山加满特一带基性与酸性火山岩在时空上紧密伴生,其SiO_2含量分别为41.89%~52.75%和74.79%~78.51%,具有明显的Daly间断,属于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中的基性单元属于碱性系列,酸性单元属于钙碱性系列。对流纹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法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获得其形成年龄为(294.2±0.8) Ma,属于早二迭世,其εHf(t)为较高的正值(8.0~17.1),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Hf)平均值为468 Ma。通过对加满特一带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进行探讨,表明其不属于同源岩浆演化成因,其中玄武岩是富集石榴石地幔源区发生了尖晶石相橄榄岩向石榴石相橄榄岩过渡相部分熔融的产物,流纹岩是亏损地幔源底侵新生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二者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西天山在早二迭世已经进入伸展构造背景。(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江拓,邱啸飞,卢山松,张利国,杨红梅[3](2019)在《扬子北缘早志留世大陆裂谷:来自南秦岭天宝铌矿双峰式火山岩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子克拉通北缘分布一条古生代基性-碱性岩带,其成因与形成的构造背景是南秦岭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但对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认为与被动大陆边缘裂谷有关,是古特提斯洋分支勉略洋开启的产物(Dong et al.,2011;Wu and Zheng,2013),有的认为与弧后伸展有关(马昌前等,2006;王宗起等,2009),还有的认为与地幔柱有关(张成立等,2002;Xu et al.,2008)。长期的认(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邱啸飞,江拓,卢山松[4](2019)在《南秦岭随州地区晚新元古代耀岭河群双峰式火山岩的确认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当-桐柏-大别地区造山事件对中国东部大陆格局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导致了华北克拉通和华南陆块的统一拼合,且对中国东部于中生代发生的岩石圈重大构造转折具有重要作用。已有证据表明,华南陆块在中生代形成中国东部统一陆块之前,已发生多次重要构造-岩浆事件,例如扬子、华夏陆块于晋宁期的拼合和裂解过程等。因此,要较完整地认识中国东部统一陆块的形成与演化历史,离不开对其内部不同构造单元前寒武纪地质过程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刘阳,陆胜,赵焕利[5](2019)在《大杨树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大杨树盆地的演化过程,基于阿荣旗地区实测资料,分析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结果表明,大杨树盆地早白垩世晚期发育一套由玄武-玄武安山岩和英安-流纹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二者在空间上紧密伴生,形成时代基本一致。玄武-玄武安山和英安-流纹岩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3±2、117. 68±0. 60 Ma,岩石中Si O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 80%~57. 10%、65. 46%~72. 58%。玄武-玄武安山岩的δEu为0. 74~0. 98,Sr、P、Ti弱亏损,英安-流纹岩的δEu为0. 34~0. 68,强烈亏损Sr、P、Ti。大杨树盆地早白垩世时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陆内裂谷,该裂谷控制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宁文涛,李永军,汪振宇,王祚鹏,李甘雨[6](2019)在《伊宁地块特克斯达坂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伊宁地块特克斯达坂一带出露的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双峰式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流纹岩两大端员组成,其Si O2含量为47. 13%~77. 72%,在53. 62%~72. 15%之间存在明显的间断,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流纹岩年龄为302. 8±3. 6 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晚石炭世。玄武岩Si O2含量为47. 13%~53. 62%,具有低Si O2、高Fe2O3(TFe2O3=10. 90%~17. 40%)、高MgO(3. 74%~10. 12%,平均为6. 48%)和高Na(Na2O=2. 84%~6. 69%)、低K(K2O=0. 48%~3. 77%)特征(Na2O/K2O=1. 21~12. 18),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La/Yb)N=1. 58~4. 94],具有弱的负Eu异常(δEu=0. 30~1. 10),亏损Ta、Nb、Th、Sr等不相容元素。流纹岩Si O2含量为72. 15%~77. 72%,具有高Si O2、高K(K2O=6. 12%~9. 48%)、低Na(Na2O=0. 40%~2. 39%)特征(Na2O/K2O=0. 04~0. 36),K、Rb和LREE显着富集[(La/Yb)N=2. 46~10. 48],相对亏损Ba、Sr、P、Ti,且有基本一致的强负Eu异常(δEu=0. 18~0. 44),具有A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此外,玄武岩具有相对高的Mg#值和Co、Cr、Ni含量,其εNd(t)值为3. 45、3. 55,表明玄武岩来自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而流纹岩具有低Mg#和正εHf(t)值,暗示其形成与玄武质岩浆底侵过程中的地壳熔融有关。结合二阶段锆石Hf模式年龄,认为源区可能与元古宙的变质结晶基底重熔有关。根据上述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构造判别图解,认为特克斯达坂一带伊什基里克组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具有板内成因特征。该套典型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为进一步探讨伊宁地块石炭纪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汤贺军,孟贵祥,杨岳清,邓震,严加永[7](2018)在《新疆东准噶尔恰库尔图地区二迭纪双峰式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东准噶尔乌伦古河两岸发育大量的二迭纪火山岩地层,其中卡拉岗组区域上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局部以双峰式火山岩为主。本文以恰库尔图地区卡拉岗组双峰式火山岩——流纹岩和玄武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研究。锆石LA-ICP-MS U-Pb结果表明,流纹岩和玄武岩的年龄分别为279. 5±1. 4 Ma和280. 4±1. 3 Ma,说明卡拉岗组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二迭世。恰库尔图地区卡拉岗组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i O_2、K_2O、Na_2O,低Al_2O_3、Ca O和MgO,稀土配分图呈右倾Eu亏损的燕式分布,在微量元素标准化图上显示出Ba、Nb、Ta、Sr、P和Ti的亏损;玄武岩样品具有铕的轻微负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并表现出Ti的亏损;流纹岩龄锆石的εHf(t)平均值为+15. 3,模式年龄TDM 1(305 Ma)和TDM 2(cc)(320 Ma)与其形成年龄(279. 5 Ma)相近,这表明其源区物质主要为新生地壳,是壳源岩石重熔作用的产物。本区双峰式火山岩的两个端元并非同源,流纹岩是幔源岩浆与壳源熔体混合作用的结果。恰库尔图地区在早二迭纪前准噶尔洋已完全闭合,处于后碰撞拉张体质,双峰式火山岩为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的产物,准噶尔盆地古老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存在的可能性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8年06期)

翁凯,马中平,张雪[8](2018)在《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是研究准噶尔洋盆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新发现的双峰式火山岩为开展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载体,对其物质组成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等进行研究,判别成因机制和大地构造环境,对恢复造山带大地构造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获得如下认识:该套双峰式火山岩为碱性玄武岩-钙碱性流纹岩组合,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431.8±2.3)Ma;玄武岩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部分熔融,流纹岩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志留世弧后盆地初始演化阶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在早古生代存在完整的沟-弧-盆体系。(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罗婷,陈继平,廖群安,王国灿,胡朝斌[9](2018)在《东天山巴里坤地区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东天山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巴里坤地区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很好地记录了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晚古生代时期洋陆转换阶段复杂的岩浆作用过程,对该过程的详细剖析能更好地理解中亚造山带的地质历史.通过对晚石炭统二道沟组火山岩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Sr-Nd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合区域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如下认识:(1)东天山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晚石炭统二道沟组火山岩形成于晚石炭世早期(308~312Ma),为陆相喷发的产物.火山岩具明显的双峰式组合特征,基性火山岩端元由高钾-钾玄岩系列的玄武岩、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及同成分的火山碎屑岩组成;酸性火山岩端元由粗面岩、流纹岩组成.(2)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显示,该套双峰式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是相同源区岩浆演化的产物,为深部受到俯冲流体交代的软流圈上涌(尖晶石-石榴石橄榄岩5%~25%部分熔融)形成具有明显Nb、Ta亏损的基性火山岩,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酸性火山岩,进而形成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组合.(3)该套双峰式火山岩是早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的延续,代表了该区域弧后盆地基础上的持续裂开.(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肖亮[10](2018)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毕机沟双峰式火山岩成岩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火成岩出露区进行了深入的野外地质工作,在毕机沟钒钛磁铁矿区新发现一套互层状产出的基性-酸性双峰式火山岩,系统的野外地质勘查和火山地层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和O同位素研究,取得如下认识:(1)基性-酸性火山岩出露宽约1200 m,呈互层状产出在陕西洋县桑溪乡毕机沟钒钛磁铁矿区主矿体东侧,以断层接触覆盖于含钒钛磁铁矿辉长岩体之上,由玄武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组成,产出状态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2)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毕机沟双峰式火山岩,可划分出两个喷发旋回,下部旋回基性岩占比较大,上部旋回酸性岩占比较大,每个旋回都由玄武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组合构成。两个旋回单元都表现为含少量混合岩浆迭加的宽双峰火山岩特征。(3)下部旋回的火山岩ΣREE相对偏低(73.25-243.6 μg/g),玄武岩具有近平坦的REE配分型式(La/Yb:1.2-2.8),而流纹岩具有明显右倾的稀土配分型式(La/Yb:7.5和11.9)和Nb和Ta、Sr、Ti呈明显的正异常的近平坦型微量元素蛛网图,且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上部旋回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均具有较高的ΣREE(223.4-275.8 μg/g),La/Yb:5.3-17.3,呈基本一致的右倾稀土配分型式和Nb和Ta、Sr、Ti负异常的右倾微量元素元素蛛网图。(4)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揭示,下部旋回的玄武岩(15BJ2-56)和上部旋回的流纹岩(15BJ2-46)的成岩年龄分别为:825.5±3.1 Ma和825.7±3.0 Ma。(5)综合研究揭示:毕机沟双峰式火山岩的下部旋回为富集地幔源玄武质熔浆和下地壳部分熔融的酸性岩浆间歇性喷发产物;上部旋回为幔源玄武质熔浆玄武质熔浆和其侵入地壳岩浆房后大量地壳岩石加入共熔形成的中酸性熔浆间歇性喷发的产物。形成于造成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地幔柱物质上侵、岩石圈隆升裂解初期阶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双峰式火山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天山加满特一带基性与酸性火山岩在时空上紧密伴生,其SiO_2含量分别为41.89%~52.75%和74.79%~78.51%,具有明显的Daly间断,属于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中的基性单元属于碱性系列,酸性单元属于钙碱性系列。对流纹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法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获得其形成年龄为(294.2±0.8) Ma,属于早二迭世,其εHf(t)为较高的正值(8.0~17.1),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Hf)平均值为468 Ma。通过对加满特一带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进行探讨,表明其不属于同源岩浆演化成因,其中玄武岩是富集石榴石地幔源区发生了尖晶石相橄榄岩向石榴石相橄榄岩过渡相部分熔融的产物,流纹岩是亏损地幔源底侵新生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二者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西天山在早二迭世已经进入伸展构造背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峰式火山岩论文参考文献

[1].周能武,陈邦学,邓中飞,桑明帅,白权金.喀拉昆仑火烧云一带早侏罗世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意义[J].现代地质.2019

[2].陈邦学,徐胜利,周能武,白权金,黄基汉.西天山加满特一带早二迭世乌郎组双峰式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J].高校地质学报.2019

[3].江拓,邱啸飞,卢山松,张利国,杨红梅.扬子北缘早志留世大陆裂谷:来自南秦岭天宝铌矿双峰式火山岩的证据[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邱啸飞,江拓,卢山松.南秦岭随州地区晚新元古代耀岭河群双峰式火山岩的确认及其地质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刘阳,陆胜,赵焕利.大杨树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9

[6].宁文涛,李永军,汪振宇,王祚鹏,李甘雨.伊宁地块特克斯达坂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

[7].汤贺军,孟贵祥,杨岳清,邓震,严加永.新疆东准噶尔恰库尔图地区二迭纪双峰式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2018

[8].翁凯,马中平,张雪.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18

[9].罗婷,陈继平,廖群安,王国灿,胡朝斌.东天山巴里坤地区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2018

[10].肖亮.扬子板块西北缘毕机沟双峰式火山岩成岩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论文知识图

里尔峪组(NLR05)锆石阴极发光图像(a...晚叁迭世岩浆岩的主量元素特征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大地构造背景图阿吾拉勒成矿带卫星影像图(圆环表示...中国西南地区二迭纪玄武岩等厚线图(据...内蒙古炭窑口多金属矿区地质简图(据...

标签:;  ;  ;  ;  ;  ;  ;  

双峰式火山岩论文_周能武,陈邦学,邓中飞,桑明帅,白权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