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探微

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探微

河南宁中路桥建筑有限公司河南安阳456550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性一直是国家和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更好的保障道路工程的质量性除了需要依靠严格的质量管理工作外,还需要完善的施工技术作为其强有力的依托基础。下面文章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市政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市政公路

引言: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对公路施工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得到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公路的稳定性和路基的强度,并且公路建成后的使用寿命也会缩短,性能也无法得到保证。为了提升公路质量,确保公路使用年限,必须注重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升级和改进,提升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建设的水平不断提升。

1、高填方路基的前期性工作

1.1制定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主要是从施工前期阶段开始完善的各项准备,包括对于工程材料的了解分析、图纸规划以及地质环境的考察等。对于路基施工来说,必须考察施工场所周边的自然环境,之后再对于施工计划进行确定,以此确保材料使用、人员安排以及设备配置稳定有序。

1.2测量

一般情况下,测量工作主要是在填方区域中展开,以此对桥涵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在进行测量的时候,通常需要应用地界桩进行辅助,所以需要对其具体间隔进行明确,并在周围做好标高标记。

1.3实验

实验工作主要是指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开展的测试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典型的路段和材料,基本上都需要提前展开实验,以此保证其技术标准基本上满足规定要求。但是,实验工作必须和前期的数据查询结合在一起,尤其是环境方面的各类阐述,以此对后续的具体方案进行明确。

2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2.1清理现场的杂物

在施工现场进行杂物清理,其目的主要是尽可能降低杂物对于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例如场地内部植被的覆盖率过高,亦或者砂石残余量过大等。当前现场清理的工作结束之后,需要确保整个地面足够干燥,并且没有任何积水存在。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实际填方的区域并没有处在水平层面,而是具有一定的斜段。此时施工人员则需要将该斜面完全挖开,将其改造成台阶状,之后再对于其中的坑洞进行填埋和压实。但是,如果地面情况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地势问题,往往需要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处理,以此确保整个工程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

2.2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主要应用于湿陷性黄土中,原理是将起重机夯锤提升至相应高度,以自由下落的方式予以地基冲击压实,提升地基强度,实现加固地基的目标。在应用强夯技术进行路基加固时,通常选择梅花形夯击法,保证夯击次数满足相应施工要求,另外还要对夯点位置进行测量,明确锤重和落距。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填方路基强夯过程中,当路基填筑高度达到3m时,需要对其进行一次夯实;当选择重锤夯击时,最后夯沉量应低于2cm,夯击的合格验收标准应按照单点夯击的标准进行。

2.3土工格栅技术

土工格栅的生产中,应当选择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原料,在特殊成板与挤压、冲孔后,对其予以横向、纵向拉伸,使其抗拉性、耐久性得到显著提升。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中,进行土工格栅技术的应用时,要确保荷载均匀分布,防止局部压力过大,导致土工格栅受到破坏。土工格栅不仅可以进行单独使用,还可以与路基浅层处理、复合路基等技术进行结合使用。

2.4路基填筑

对于原路基无挡墙防护填筑部分的施工,应按照从下到上,一级一级填筑台阶,台阶开挖需分段施工。先施工最下一级边坡并依次向上施工,以3.75m为边坡高度,6m为边坡平台宽度。台阶开挖以机械为主,台阶高度为1m,最小宽度为2m,坡度为3%。每次台阶开挖长度为20m,开挖后即可回填材料并做好碾压施工。随后进行反压护脚施工,避免边坡台阶施工中出现滑塌问题。最后2m台阶开挖顺序应由路堤顶部逐步向下施工,相隔0.5cm时进行回填压实,直到满足原路堤的标高规定。

对于原路基有挡墙防护填筑部分的施工。(1)进行台阶开挖施工时,要先施工挡墙墙趾下方位置,因为该位置基本不会影响原路基及路面施工。台阶开挖的施工要分2次完成,先向挡墙基底标高下方3m位置开挖,完成后需要再次向挡墙基标高下方50cm位置开挖。为避免挡墙倾斜、坍塌,应在1m左右控制台阶开口线和挡墙前趾间的距离。该阶段台阶高度可设为50cm,宽度则需控制在2m以内,其坡率为3%。开挖台阶长度为20cm,开挖后需做好回填、压实施工。(2)选取分层填筑、压实的施工方式,要向挡墙一半高度填筑,且进行1次补强碾压施工。当填筑高度与挡墙顶面标高相距2m时即可停止填筑施工。(3)及时拆除挡墙顶面标高下2m范围内的墙体,当路基边缘距离路基中心3m时,即可在此范围内进行台阶开挖施工,要求将台阶高度定为1m,宽度控制在1m以上,坡度为3%,间隔50cm,即可进行回填、碾压施工,直到满足原路堤标高。

2.5做好排水处理工作

不同的水质有着不同的情况,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必须对于具体排水方式予以确定,包括地下排水或者地面排水。一般情况下,水会对于整个路基的实际强度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除了需要确保路基表面足够干燥之外,还需要思考其是否会出现下渗的情况,并且考虑是否需要将其引流到其他位置或者将其直接截断。在进行排水处理的时候,需要将周边环境的条件和因素考虑进来,以此展开全面规划,保证其布局具有足够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以此获得的数据信息便会更为准确和合理,以此对后期的系统化管理带来帮助。不仅如此,场地内部的排水量也需要予以控制,特别是在机械能路基施工的时候,必须思考是否在排水之后,会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发生,亦或者对周边的农田水利带来负面影响。以此为基础将对路面结构进行检查,将其中存在的水液全部排除。在进行地面排水的时候,可以采取设置边沟、截水沟以及急流槽的方式。而在进行地下排水的时候,可以采取设置暗沟以及渗井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对于临时排水以及永久排水都要提高重视,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此确保路基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6做好压实处理

路基填土的压实工作是确保车辆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一般会采用分层填土的方式确保其压实度足够高以及整个路基足够坚固。通常情况下,对压实工作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土质和土含水量。尽管采用了相同的压实技术,含水量的差异也会产生严重的质量差异。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酒精燃烧的方式对场地中的含水量进行检查,亦或者在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石灰,以此降低其含水率。不仅如此,在实际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压实的次数。在首次压实的时候,可以尝试采用振动的方式进行稳压。由于小半径曲线的影响,具体碾压的方式以及实际催熟都需要将施工的相关要求考虑进来,以此确定频率和幅度。不仅如此,路基的种类同样会造成影响,例如混合路面的压实次数便需要超过路面基层。当压实工作结束之后,还要对具体的压实度进行检测。目前来看,应用最广的便是灌砂法,主要通过均匀砂自由下落的形式对其容积进行测量。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必须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精度,因此便需要采用最新的专业设备,以此确保其效果能够达到最优。

结语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路基施工周围场地限制以及交通流量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可能呈现出复杂化的施工状况,所以必须结合施工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高填方路基的施工。

参考文献

[1]李捷宏.市政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5):120.

[2]戴天友.浅谈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中,2016(11):263-264.

标签:;  ;  ;  

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探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