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论文_邵光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幽门,细胞,蛋白,螺杆,基因,噬菌体。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邵光威[1](2019)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抗体阳性Hp感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agA)抗体阳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病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AMI组(n=82)和非AMI组(n=52)。采集患者血液并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血清项目,收集患者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CagA)抗体、尿素酶A亚单位抗体、尿素酶B亚单位抗体、重组细胞空泡毒素抗原抗体数据,并按照不同分组类别对比各组AMI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史、AMI家族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占比、高血压史、长期吸烟史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非AMI组LDL-C、Hcy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HDL-C指标水平为(1.10±0.11)mmol/L,低于非AMI组(3.67±0.46)mmol/L,CRP指标水平为(89.16±20.34)mg/L,高于非AMI组(3.24±0.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共检测出88例患者发生Hp感染,感染率为65.67%;根据Hp感染分组,Hp阳性组AMI发病率为64.29%,高于Hp阴性组18.75%;Hp阳性患者中CagA抗体阳性组AMI发病率为75.86%,高于CagA抗体阴性组AMI发病率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agA抗体阳性、长期吸烟史是造成AM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HDL-C及CRP水平变化较非AMI患者明显,CagA抗体Hp感染与AMI发病密切相关,且CagA抗体阳性、长期吸烟史是造成AM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agA抗体阳性可以作为预测AMI发病的有效指标。(本文来源于《青岛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04期)

卢文洁,李林,郭莉,刘健超,陈婉玲[2](2018)在《不同地区0~14岁儿童幽门螺杆菌及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阳性菌株感染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广西北海市及黑龙江大庆市儿童幽门螺杆菌(HP)及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阳性(CagA~+)菌株的感染状况。方法选择分别在北海市人民医院儿科及大庆市油田总医院儿科就诊的儿童281名和284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对比两地区儿童HP及CagA~+菌株感染情况,分析各地区不同人口学特征儿童的HP及CagA~+菌株感染情况。结果北海市儿童HP及CagA~+菌株的感染率均高于大庆市儿童(均P <0. 05);北海市7~<11岁组和11~14岁组儿童HP及CagA~+菌株的感染率均高于1~<7岁组儿童(均P <0. 05)。大庆市不同人口学特征儿童HP及CagA~+菌株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儿童HP和CagA~+菌株感染率存在地区差异。(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8年19期)

蒋闵仁,黄英,宋佳鸿,叶圆圆[3](2017)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E、细胞空泡毒素A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E(cagE)、细胞空泡毒素A(vacA)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对其胃黏膜组织中Hp菌株的cagA、cagE、vacA基因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胃黏膜样本中的Hp菌株均为cagA基因和cagE基因阳性表达,阳性率均为100%。患者的vacAs1/m~2表型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4.1%和60.5%,其次为vacAs1/mlb表型和vacAs1/m~-表型,阳性率分别为13.2%~21.1%。消化性溃疡患者和慢性胃炎患者的Hp基因各表型的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Hp菌株呈现cagA、cagE、vacAs1/m~2等基因亚型的优势表达,说明这些毒力因子表型在Hp引发和促进上消化道疾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上消化道疾病类型缺乏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13期)

张丽,张保朝,王璐,郭遂成,常方圆[4](2017)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CagA)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冠心病组)和同期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P-IgG抗体、抗HP-CagA-IgG抗体,14C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冠心病组HP感染、CagA HP感染分别为75例(75.00%)、51例(51.00%),对照组分别为12例(12.00%)、2例(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1-2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HP感染、CagA HP感染分别有53例、31例,感染率分别为69.74%、40.79%,≥3支病变患者分别有22例、20例,感染率分别为91.67%、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HP感染、CagA HP感染分别为33例(63.46%)、17例(32.69%),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分别为42例(87.50%)、34例(70.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患者HP感染、CagA HP感染分别为49例(68.06%)、29例(40.28%),重度狭窄患者分别为26例(92.86%)、22例(7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agA HP感染率高,CagA HP感染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7年13期)

韩宏毅,方文胜,张艳[5](2015)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研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为其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21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A组(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组)71例、B组(Cag-幽门螺杆菌感染组)77例和C组(Cag+幽门螺杆菌感染组)70例,将3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统计比较,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及C组的血清Hcy、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15.75±1.68)μmol/L、(4.79±0.41)mmol/L及(22.64±1.95)μmol/L、(5.80±0.47)mmol/L,均高于A组的(10.21±1.36)μmol/L、(4.02±0.37)mmol/L,C组则高于B组;B组及C组的冠状动脉双支及叁支病变分别占32.47%、31.17%和42.86%、42.86%,均高于A组的16.90%、16.90%,C组则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较大,其可显着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应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5年15期)

王佐君,张亚琼,章月桃[6](2013)在《人乳头瘤病毒16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和尿素酶基因A基因型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尿素酶基因A(ure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叁者关系。方法以病理活检确诊的胃癌患者为试验组(92例),癌前病变(包括肠化生、萎缩性胃炎、非典型增生等)患者对照组(86例),胃镜下取胃癌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DNA,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做PCR体外扩增,并用PCR法进行幽门螺杆菌cagA和ureA基因检测,进行基因分型。结果①对照组HPV16,阳性率为4.6%(4/86);试验组HPV16,阳性率为21.7%(2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 aGC和HPV16 nGC在年龄、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HPV16阳性率低于女性(P<0.05)。②等级统计分析表明,HPV16感染与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高中低分化胃癌演变过程中呈正相关(r=0.254 65,P=0.016)。③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60.9%(56/92),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37.2%(32/86),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肠化生、胃癌各组织中幽门螺杆菌与cagA和ure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⑤幽门螺杆菌、cagA、ureA表达在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理类型方面幽门螺杆菌、cagA、ure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HPV16感染与幽门螺杆菌cagA呈正相关(r=0.231 99,P=0.028 7),与幽门螺杆菌ureA无相关性(r=0.025 95,P=0.809 4)。结论①HPV16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HPV16感染与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胃癌演变过程中呈正相关。但HPV16感染与胃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类型相关,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③胃癌发生中HPV16感染和cag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ureA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胡永敏,江伟[7](2010)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是幽门螺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具有遗传基因多态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与消化道溃疡、胃炎、胃癌及一些非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胃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最终临床结局。其致病机制主要与影响多条细胞信息传递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0年19期)

张安新[8](2009)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血清学阳性的幽门螺杆菌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A)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的CagA—Hp—IgG抗体、中性粒细胞、C一反应蛋白(CRP)、血糖、血脂、血纤维蛋白原,应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颈部血管检测,并与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对Hp抗体阳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抗Hp治疗。结果(1)脑梗死组CagA—Hp抗体阳性率为62%,健康对照组为3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2)Hp抗体阳性者颈动脉斑块和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61%,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5%和18%,差异有显着性(P<0.05)。(3)Hp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血CRP及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均P<0.05)。抗Hp治疗可促进脑梗死的恢复。结论CagA阳性Hp菌株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有关,且可能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5-10)

吴炜景,赵亚刚[9](2008)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简称Hp),成为胃细菌学研究(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19期)

王克霞,陈琳[10](2008)在《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结合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基因结合蛋白,探索CagA致病机理。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片段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胃细胞cDNA文库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富集,噬斑裂解液PCR扩增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生物信息学搜索,确定编码结合蛋白的种类。结果噬菌体经富集后,筛选出36个阳性克隆,构建了克隆载体。序列测定后经过同源性搜索,确定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共编码核纤层蛋白B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两种已知蛋白。结论用噬菌体人胃cDNA文库筛选得到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DNA结合蛋白,为研究CagA致病机理,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制和治疗等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08年07期)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广西北海市及黑龙江大庆市儿童幽门螺杆菌(HP)及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阳性(CagA~+)菌株的感染状况。方法选择分别在北海市人民医院儿科及大庆市油田总医院儿科就诊的儿童281名和284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对比两地区儿童HP及CagA~+菌株感染情况,分析各地区不同人口学特征儿童的HP及CagA~+菌株感染情况。结果北海市儿童HP及CagA~+菌株的感染率均高于大庆市儿童(均P <0. 05);北海市7~<11岁组和11~14岁组儿童HP及CagA~+菌株的感染率均高于1~<7岁组儿童(均P <0. 05)。大庆市不同人口学特征儿童HP及CagA~+菌株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儿童HP和CagA~+菌株感染率存在地区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邵光威.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抗体阳性Hp感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影响的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19

[2].卢文洁,李林,郭莉,刘健超,陈婉玲.不同地区0~14岁儿童幽门螺杆菌及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阳性菌株感染状况[J].广西医学.2018

[3].蒋闵仁,黄英,宋佳鸿,叶圆圆.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E、细胞空泡毒素A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

[4].张丽,张保朝,王璐,郭遂成,常方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

[5].韩宏毅,方文胜,张艳.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

[6].王佐君,张亚琼,章月桃.人乳头瘤病毒16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和尿素酶基因A基因型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

[7].胡永敏,江伟.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

[8].张安新.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血清学阳性的幽门螺杆菌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

[9].吴炜景,赵亚刚.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8

[10].王克霞,陈琳.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结合蛋白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

论文知识图

微囊藻毒素对肝细胞株多项凋亡相关因素...一6H.州ori突变株组(HP27△幽门螺杆菌CagA诱导细胞免疫应答过程部分阳性噬斑裂解液PCR扩增虎纹捕鸟蛛毒腺ESTs的分类蛋白点肚质量指纹图谱

标签:;  ;  ;  ;  ;  ;  ;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论文_邵光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