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归化论文_胡海燕

过度归化论文_胡海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度归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字幕,素养,字幕组,跨文化,民间,现象,过程。

过度归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燕[1](2019)在《影视字幕翻译中过度归化现象的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顺应全球多元文化的进程,国外大量影视作品的涌入国门,翻译为实现跨语言文化交流搭建了传播平台。为迎合国内受众的娱乐需求,字幕翻译中的娱乐化改写随处可见,且呈现过度改写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翻译过于本土化、滥用流行语、随意替换文化意象等方面。文章从主流意识形态、译者文化专业素养以及道德操守等方面分析其成因。(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9期)

马晓欢[2](2019)在《英译汉过度归化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译汉过度归化现象是近年来影片字幕及网络译本大胆采用的以热门流行语、俏皮话、网络语言乃至古典诗词为主要表达元素,颇具本土化特色的翻译现象。本文通过对其表现形式的分析研究,认为其在实质上是一种对源语言文化的不恰当改写,属违规翻译行为,建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加强对翻译行为规范和翻译价值取向的关注。一、英译汉过度归化现象描述英译汉过度归化现象又称英汉过度本土化翻译、"中国风"翻译。最早始见(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下)》期刊2019年03期)

童佳雯,梁戈,任朝迎[3](2018)在《浅谈电影字幕翻译的过度归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各类影视作品在中国受欢迎程度日渐增加,英汉字幕翻译在翻译领域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而各类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译时的过度归化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影视字幕汉译中过度归化现象的案例分析,发现主要可以归因于以下叁个方面:译者、赞助者、受众。鉴于过度归化这一翻译策略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字幕翻译中应当尽量避免。(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8年03期)

谢复祥[4](2015)在《民间字幕组翻译中的过度归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归化是影视作品翻译的常用手段,适度归化往往能够更好地传递源语旨意及文化内涵。然而在泛娱乐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影视作品的翻译工作者也难免落入窠臼,导致翻译中过度归化现象时有发生。分析了民间字幕组在翻译中常见的5种过度归化现象,并指出影视翻译不能舍本逐末,盲目追求娱乐而牺牲作品本真,应努力寻求归化与异化的平衡及功能的对等。(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王军,王宁[5](2013)在《影视字幕翻译的过度归化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影视字幕翻译繁荣掩映下的翻译乱象表现为:标点格式混乱,错译漏译百出,过度口语化、调侃化、方言化、网络语言化、滥用典故、诗词、替代等过度归化现象严重,译者语言文学和文化素质低,片商重利益、不重质量等,妨碍了译语观众对源语创作者主旨意图的理解、电影剧情的解读、艺术审美感受与跨文化交流。影视字幕译制者(组织和个人)应以观众接受度和审美需求为中心,加强字幕翻译质量监管、提升译者专业素养和翻译伦理意识,实现电影字幕翻译归化与异化的平衡和功能对等。(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3年24期)

陈金[6](2003)在《试析文学翻译中的过度归化与过度异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沟通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而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重要策略。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中西方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归化与异化随之成为翻译界的热门话题。赞成归化与异化的人各执一词,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的众多优点。其实二者在翻译过程中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好的翻译关键在于恰当地运用归化与异化。然而,由于一些译者一味地使用归化或异化策略,造成翻译中的过度归化与过度异化现象。过度归化及过度异化不仅有碍于中西方文化交流,而且影响译文的可读性,但二者一直未引起译者的足够重视。本文以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为切入点,试图探讨过度归化与过度异化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形式,并找到减少这种现象的对策,以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本文共有五部分组成:引言;第一章,中西方的归化与异化研究比较;第二章,过度归化的原因及表现;第叁章,过度异化的原因及表现;结论。 引言部分简要论述了过度归化及过度异化产生的由来及其危害,并指出这两种不良翻译倾向应引起译者的重视,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第一章首先对归化与异化在英、汉语中的定义及特点加以分析比较,并指出二者的不同。 第二章首先论述了归化的优点。由于采用归化法的译文易为读者接受,归化译法在翻译中颇受译者青睐。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然后从“滥用四字成语或极富中国特色的词语”、“滥用抽象法”、“滥用替代法”、“无根据地予以形象化或典故化”及“背离原文风格”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过度归化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第叁章首先指出随着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异化手法已成为21世纪翻译策略的主流。然而异化手法也受到自身的限制,因而并不是万能的。A Tentativest“dyofoverdomesticationandove响reignizationinLitera理了)刀nslation然后从“超越译入语文化规范”、“超越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破坏原文的风格”及“超越译入语句法规范”四个方面,阐述了造成过度异化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结论部分再次强调过度归化与过度异化的危害性,指出二者应引起译者的足够重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3-06-01)

过度归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译汉过度归化现象是近年来影片字幕及网络译本大胆采用的以热门流行语、俏皮话、网络语言乃至古典诗词为主要表达元素,颇具本土化特色的翻译现象。本文通过对其表现形式的分析研究,认为其在实质上是一种对源语言文化的不恰当改写,属违规翻译行为,建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加强对翻译行为规范和翻译价值取向的关注。一、英译汉过度归化现象描述英译汉过度归化现象又称英汉过度本土化翻译、"中国风"翻译。最早始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度归化论文参考文献

[1].胡海燕.影视字幕翻译中过度归化现象的成因分析[J].戏剧之家.2019

[2].马晓欢.英译汉过度归化现象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

[3].童佳雯,梁戈,任朝迎.浅谈电影字幕翻译的过度归化[J].英语广场.2018

[4].谢复祥.民间字幕组翻译中的过度归化现象[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5].王军,王宁.影视字幕翻译的过度归化现象分析[J].作家.2013

[6].陈金.试析文学翻译中的过度归化与过度异化现象[D].郑州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过度归化论文_胡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