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差异论文_张超正,杨钢桥,陈丹玲,文高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收入分配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收入分配,差异,收入差距,农地,区域经济,断点,养老保险。

收入分配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正,杨钢桥,陈丹玲,文高辉[1](2019)在《不同模式农地整治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天门市和潜江市、武陵山区宣恩县和咸丰市483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倍差法评价不同模式农地整治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主要通过增加农户非农收入,进而恶化收入分配状况,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收入分配恶化效应大于地方政府主导模式;2)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对农业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受地貌类型的制约,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对农业收入分配的影响受地貌类型的制约。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会显着增加平原中高和最高收入组农户农业收入,而对山区不同收入组别农户农业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因此,建议继续大力实施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重视非农就业对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增加农户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柳光强,杨芷晴[2](2019)在《基础教育差异对农村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异质性教育收益视角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扩展与分化两方面考察基础教育差异对农村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对教育扩展与教育分化的交互机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农村基础教育的扩展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但这种效应正逐渐减弱;由于教育收益率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别,2003—2012年我国农村家庭在基础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分流,事实上缩小了各教育级别上农民收入差距;教育分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随着基础教育的扩展而逐渐增强。这意味着,如果新增的低收入家庭孩子接受了更高年限/级别的教育,但这一正规教育所获得的收益低于高收入家庭,那么这种教育分化的改善反而会恶化收入差距,且这种影响随着当地总体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加重。研究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要同时考虑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与教育质量的均等,同时还应结合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需求搭建多层次教育供给体系,鼓励并引导教育分流。(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范婷[3](2018)在《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区域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安徽省所属的16个城市的经济数据,对省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指出:经济增长因子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的最重要因素,而城乡发展因子和社会保障因子为次重要因素;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将安徽省所属的16个城市分为叁大类。(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24期)

常远,吴鹏[4](2018)在《产业集聚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却逐渐扩大,原因之一是结构性错配。产业集聚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变化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构建理论分析模型,阐述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广义矩估计方法,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和产业集聚虚拟变量,实证检验产业集聚的收入分配效应;并以政府参与经济程度为门槛变量,比较分析政府参与经济程度在产业集聚收入分配效应中的异质性作用。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且存在地区性差异和阶段性特征;但收入分配效应随着产业集聚度提高而递减,产业集聚度为中度集聚时,收入分配效应最为显着;政府参与经济程度存在适度区间,当政府参与经济程度介于0. 131和0. 206之间时,产业集聚的收入分配效应最为显着。新时期改进收入分配结构,不仅要关注产业集聚的影响,还要深层次地关注政府参与经济程度不同所带来的异质性。(本文来源于《产经评论》期刊2018年06期)

黄迎[5](2018)在《个人所得税对于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影响——基于个税改革并以基尼系数为度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新个税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这一背景,并且引用2011年个税改革进行分析,预测本次新个税改革对于个税总额的改变趋势。同时,选取2003年到2017年的数据来计算基尼系数代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运用回归分析,进行曲线拟合得出个人所得税总额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关系图。最后,综合分析得到此次个税改革可能会对于收入分配差异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全国流通经济》期刊2018年31期)

贾婷婷,张宾[6](2018)在《区域经济差异对居民收入分配作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和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不断恶化在时间上有着很强的相似性,探索区域经济差异对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东、中、西叁个区域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对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区域经济差异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一定的作用效应,区域经济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本文来源于《吉林工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家生[7](2018)在《收入分配差异测度与调节收入差距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入分配问题是体现社会公平性的根本,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从事的任何经济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最终成果或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国民收入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之间的分配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在不断地变化。收入分配政策的正确实施关系着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也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社会的稳定。首先介绍收入分配差异的测度方法,通过测度数据分析城镇、农村和全国居民的收入差异的现状,并提出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调节收入差距机制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8年32期)

郭磊,毛畅果[8](2018)在《收入分配中的性别差异——来自工资与养老保险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工资和养老保险作为衡量指标,以芬兰为例,比较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工在两次分配中的性别间收入差距。研究发现:收入上的性别差异不仅体现在初次分配的工资上,还体现在再分配的养老保险中;养老保险的部门差异和性别差异源自整个劳动时期的工资和工作年限的差别。因此,协调部门间和性别间收入差距应同时考虑工资和养老保险。(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初帅[9](2018)在《高校扩招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但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些问题也逐渐开始凸显。其中,最受社会与学界关注的问题就是收入分配差异开始逐渐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这一问题不仅会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学者们对影响收入分配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个被普遍承认的观点是:教育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进一步的,在各教育层次中,高等教育对劳动力收入的影响最为直接,教育回报率也最高。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那就是1999年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扩招政策实施后,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短时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迅速增加。从直观上来讲,扩招政策使更多的居民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且使接受高等教育的信念深入人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也提高了个体的人力资本积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收入分配差异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已有文献对这一问题有所注意,但是多直接将扩招政策作为虚拟变量来进行研究,忽略了政策本身对不同收入特征群体的影响,并且缺乏考虑政策的影响路径。我们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在“控制-干预”的思路下,利用相应的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研究了扩招政策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具体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群体有什么差异化的影响。同时,我们研究了高校扩招政策通过何种路径对城镇居民产生了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高校扩招政策对于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扩招政策减小了大学生毕业群体与高中生毕业群体的收入差距。具体而言,政策的作用主要是缩小了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收入差异,尤其是缩小了接受大专教育类型的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收入差距。对于接受本科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扩招政策并没有显着的降低其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分配差异。第二,高校扩招政策对不同收入分位点的群体存在异质性的影响。随着收入分位点的逐渐提高,高校扩招政策对于缓解收入分配差异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并且扩招政策对位于最低收入分位点与最高收入分位点群体间的作用出现了不显着的情况。这意味着,扩招政策主要作用于中等收入群体,对处于最低端收入群体与最高端收入群体的影响较小。而中等收入群体出现的“倒U型”关系,意味着扩招政策的作用与个体收入特征有极大的关系。第叁,高校扩招政策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路径是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的。宏观层面,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微观层面,高校扩招政策显着增加了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缩小了高收入与低收入群体间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8-06-10)

张晓雷[10](2018)在《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对经济增长与地区收入分配差异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众所周知,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若避开经济增长讨论收入分配,就会使得研究结果有所偏颇。因此,文章基于相关理论,重点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8年08期)

收入分配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扩展与分化两方面考察基础教育差异对农村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对教育扩展与教育分化的交互机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农村基础教育的扩展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但这种效应正逐渐减弱;由于教育收益率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别,2003—2012年我国农村家庭在基础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分流,事实上缩小了各教育级别上农民收入差距;教育分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随着基础教育的扩展而逐渐增强。这意味着,如果新增的低收入家庭孩子接受了更高年限/级别的教育,但这一正规教育所获得的收益低于高收入家庭,那么这种教育分化的改善反而会恶化收入差距,且这种影响随着当地总体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加重。研究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要同时考虑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与教育质量的均等,同时还应结合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需求搭建多层次教育供给体系,鼓励并引导教育分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入分配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张超正,杨钢桥,陈丹玲,文高辉.不同模式农地整治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

[2].柳光强,杨芷晴.基础教育差异对农村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异质性教育收益视角的解释[J].教育研究.2019

[3].李范婷.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区域差异[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4].常远,吴鹏.产业集聚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差异分析[J].产经评论.2018

[5].黄迎.个人所得税对于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影响——基于个税改革并以基尼系数为度量[J].全国流通经济.2018

[6].贾婷婷,张宾.区域经济差异对居民收入分配作用效应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

[7].刘家生.收入分配差异测度与调节收入差距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

[8].郭磊,毛畅果.收入分配中的性别差异——来自工资与养老保险的解释[J].软科学.2018

[9].初帅.高校扩招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

[10].张晓雷.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初探[J].中国市场.2018

论文知识图

通货膨胀与收入分配差异Fig6.1...我国城市和农村基尼系数值收入差异MLD值差异影响率社保金与参保人数发展趋势年我国养老保险的洛伦兹曲线

标签:;  ;  ;  ;  ;  ;  ;  

收入分配差异论文_张超正,杨钢桥,陈丹玲,文高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