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工程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高大模板施工是一种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施工技术,其施工质量高低,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为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中的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1前言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和高度的不断增加,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各种大截面、大跨度的模板工程越来越多,但也造成了不少的安全隐患,成为阻碍建筑工程事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对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掌握其施工技术应用的重点,充分做好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将发生施工施工的概率降到最低。

2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概述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模板作为支撑系统,如果现场混凝土构件的模板搭设跨度超过了18m,或者支撑高度超过了8m,或者施工荷载超过了15KN/m2,或者集中载荷超过了20KN/m,则该工程就是高大模板施工[1]。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形式中,有超过85%的建筑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仍然占据主流。所以,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同样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应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也属于基本模板施工技术的一种,包括绑扎钢筋、混凝土浇筑、捣振等施工内容。为了有效提高高大模板的施工质量,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可靠、经济的架体形式,且必须符合JGJ59-2011标准体系;(2)在具体构造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从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力撑、立杆基础、安全网等方面着手;(3)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混凝土的捣振工作,对混凝土的配比、塌落度、浇筑方式、强度、稳定性进行认真选择。

3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高大模板墙板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墙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是覆膜多层板施工技术,首先根据外墙的尺寸和形状,将多层板拼接成一个大板,然后再组装成墙板。在高大模板的拼装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边框的拼装,以方木作为边框,然后再竖向拼接次龙骨,为了提高模板的刚性,需要在横向拼接钢管。在次龙骨和多层板之间,需要使用钉子进行连接,对龙骨之间的间距需要合理调整,并和对拉螺栓的位置对应起来。对拉螺栓常选用直径为14mm的钢筋,其底部竖向间距不应该超过400mm,在中间部位可以适当进行加强,横向间距一般保持在400mm以内[2]。在对模板进行安装前,首先需要打好对拉螺栓孔的位置,然后使用油漆对螺栓孔进行密封,使用油漆时应避免涂抹在板面上,否则很容易对墙面造成污染。对于外墙外侧的模板,可以直接采用竹胶板进行拼接,在拼接成各个小单元之后,再进行整片墙体模板的拼接,如果不符合模数要求,需另外进行加工。在实际拼接的过程中,应该设置好子母扣,保持它们之间相互咬合。对于墙体阴角处的模板可以采用小的木方背楞,为充分做好密封工作,通常在缝隙中填塞海绵。

在支模之前,应该做好对结构件的放线工作,根据放线需要,首先放出外结构的边线,然后再进行控制线的放线。对于墙体底部的固定方式应该与模板底部的固定方式保持一致,对放大脚部位应该采用钢管加可调托顶住。如果没有放大脚,则可以通过加插木楔进行调整。在实际支撑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首先沿着墙体来搭设脚手架,然后及时对模板进行固定。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该及时检查其搭设的质量,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然后再开始进行多层板的桩墙工作。在模板的装墙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保证其位置的正确性,并按照顺序进行装墙,可以首先进行粗略定位,然后再对其位置进行精调,最后将模板和绑扎好的钢筋网片进行临时的固定。在实际吊装开始前,应该首先将对装螺栓进行安装,等到模板就位之后,再及时将其拧紧,并利用两侧的架子进行加固处理。

3.2框架柱的而加工

在实际施工前,应该按照要求,将截面的模板在柱子的位置上拼接成一个整体,然后对其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在实际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该预留一定的钢筋头,其可以作为调整模板轴线的支点,钢筋头和柱边应该保持30cm左右的距离,在对模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在钢筋头和模板之间打入木楔即可。在对柱模板进行加固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双钢管抱箍加对拉穿心螺栓进行固定。为了对螺栓进行重复使用,可以在螺栓外套PVC管。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模板支设的过程中,应该在其周围搭设防护架,方式在对模板进行吊装、拆除、清理的过程中,其发生倒塌是巩固。在对柱模板进行安装前,应该首先完成对脚手架的安装,然后才可以进行模板的安装。

3.3顶模板的施工

由于顶模板的高度往往比较高,整个施工应该由架子工进行操作,这些上岗人员一定要经过上岗资格认证。对于模板的底部,应该放置有垫木,并按照要求设置扫地杆,并保证立杆之间的距离满足相关的要求,各种立杆头应该保持错接,并保证最高一步的横杆与模板支撑点的高度差不大于0.5m,如果有必要,还需要设置纵向和水平剪力撑,对梁底还应该设置加强杆,立杆应该沿梁进行布置,距离一般需要小于1.2m,为了施工的方便,可以先将强立杆搭设在排架的中间部位,并与排架连成一体,其高度应该低于梁底模板0.3m左后,并在梁底模板安装可调顶托,梁底板中间的部位应该起拱百分之二左右,对于截面梁侧面的加固,可以采用直接斜加固法[3]。在对于墙、柱模板的加固可以采用标准的M14螺栓,最下面一道螺栓应该小于200mm,否则很容易造成涨模现象,螺栓的间距也不应该超过400mm,可以在顶部进行适当的加大,柱箍除了需要在中心位置设置穿心螺栓外,还应该在模板的外侧设置对拉螺栓。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有必要做好前期的安全准备工作,所有的脚手架工作人员必须要持有上岗证,否则不能安排该人员进行上岗。各种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要求佩戴各种安全防护用具,且要严格按照安全施工管理条例来进行施工。为了有效提高员工施工中的安全意识,要定期召开安全事故讨论会,总结施工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敦促员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注意。由于高大模板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往往后果会比较严重,甚至会直接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只有充分做好了安全准备工作,才能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计划来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开始前,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仔细的研究,弄懂每一个技术细节,懂得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词,理解每项技术参数的含义。在实际指导工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让工人知道具体的施工内容,还应该让其知道在实际施工中,应该要加强注意的地方,以及如何才能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如果在施工中,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难以处理的地方,应该及时和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有效解决施工中难题,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针对其施工环节、施工难度较高的特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对技术深入研究,掌握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做好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工业技改工程高大模板设计及施工研究[J].彭飞飞.??山西建筑.?2016(28):19-20.

[2]高大模板工程监理控制要点[J].刘强.??现代装饰(理论).?2011(03):33-34.

[3]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探析[J].刁志.??建材与装饰.?2018(35):55-56.

标签:;  ;  ;  

建筑工程中的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