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探讨徐宝艳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探讨徐宝艳

日照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公路对于国家来说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我国目前公路总量相对前些年来说有大幅度的提高,公路发展十分迅速。正因如此,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有关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还有待探讨。本文针对软土路基的的特点,进行了施工技术处理的相关讨论,阐释了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的具体运用,这对于提高公路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路基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公路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于便捷的出行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公路建设规模一再扩大。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软土路基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处理,将会对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这一课题就非常值得仔细探讨。

一、在公路施工中,抓住软土路基的特点

路基是公路施工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路基的强度则是公路建设的根本。在我国很多地区,公路的病害主要是路基强度不足引起的,因此路基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然而在公路建设中,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环境影响,难免会遇到软土路基,这种路基存在着很多的天然缺陷,如果不能采用合理的施工手段,将影响公路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软土路基的特点。

软土路基头号问题是含水量比较大,这个缺陷是所有缺陷的诱因。在公路建设中,对于路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路基最主要的就是保持稳定性,但是软土因为水含量高,所以流动性非常强,软土路基的压缩系数也很大,因此公路或者是桥梁的建设不能在这样的土质上进行。况且软土的渗透性也非常差,尤其是有机质较多的软土,渗透性就会变得更差,那么对于路基的固化程度和固化速度来说,是十分不利的。除了以上两点,软土路基之所以成为建设中的难点还因为它抗剪能力很差,软土虽然是粘土的一种,但是它的性状较为特殊。由于排水能力差导致在软土路基上建设的公路桥梁排水能力很差,影响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更有甚者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对于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不可“一刀切”,应当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

二、国内软土路基施工乱象频出

上述说明了软土路基存在的缺陷和特点,在目前阶段国内针对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公路运输来说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关乎公路质量和承载能力,因此解决软土路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公路施工的重点之一。

首先,公路施工需要科学规划,严格执行。上述说明,软土存在含水量大、渗水性差的特点,因此凝固较慢,软土路基的强度也相对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根据当地的条件、环境等科学的制定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方案,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方案,那么将对公路安全形成非常大的危害,会引发例如山体滑坡等事故。由于软土路基稳定性差,如果没有做到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处理,那么很可能会遇到路基沉陷的状况,导致车辆在行驶中产生跳跃,因而影响运输安全,所以在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应当科学的进行预留,保障各个结合点足够稳固,进而保障公路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以及运输需求。

其次,公路施工不能紧盯利益,胡乱缩减成本。当下企业运营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合理的、正常的盈利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有的道路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压缩软土路基的施工成本,这对于施工安全和公路质量的危害非常大。施工过程中强行压缩成本,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的方案生搬硬套,不能做到因地制宜,那么将会造成施工难以顺利进行,最终耗时耗力,公路的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施工单位综合多方面因素,平衡利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选用优良的设计方案,最终达到施工经济高效的目的。

三、科学的技术攻克软土路基施工难题

路基对于公路施工的重要性不再赘述,软土路基因为其特点,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可谓是一大技术难题,要克服这道难题,需要施工单位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与处理方法。有效的方法主要有:排水固结法、水泥深层拌桩法、换填法、砂垫层法等几种技术手段。

排水固结法顾名思义就是针对软土的含水量较高、渗水性却很差的特点,在处理较为软的土层时,将软土中的水分排出,从而使软土路基得以巩固。在处理上述所说的路基沉陷问题时,采用此法可以缩小土壤空隙,让土壤固结变形,从而提高路基稳定性。

水泥深层拌桩法适用于特殊的软土地基,尤其是边坡部分的稳固。此法主要是利用水泥可以高强度硬化,将其加入到软土中,在水泥的粘合下,软土变为硬度较大、符合施工需求的混合物。将这种混合物运用到公路建设中能有效避免软土变形的短板,提升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从而保障公路施工顺利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法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避免事故发生。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针对软土地基较浅的部分,没有必要运用水泥深层拌桩法和排水固结法,相对而言,运用砂垫层法和换填法会更加经济有效。换填法是调换施工顺序,完成填土后再进行公路施工,或者是采用粗砂灌溉排出软土中的水分,辅助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从而使公路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提高公路的承载能力和质量,保障公路的运输安全。

四、结束语:

如上述所说,在我国公路总量越来越大、发展愈加迅速的情况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公路建设中去,因此科学的用好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不但能解决部分地区公路建设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从宏观上来说科学的、合理的、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提高我国公路建设质量,直接决定着公路的通行能力,这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的联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2):164-165.

[2]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5,39(14):228-228.

[3]浅析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5):33-34.

[4]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14(14):85-86.

标签:;  ;  ;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探讨徐宝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