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分组成论文-高雅,翟华敏,马朴

级分组成论文-高雅,翟华敏,马朴

导读:本文包含了级分组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麦草,碱抽提,木质素,LCC

级分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高雅,翟华敏,马朴[1](2012)在《麦草室温碱提取木质素、LCC级分程序分离及其组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酸化沉淀法程序分级分离室温麦草碱抽提液中木质素、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得到了pH值10.5、9.0和2.0叁个级分。pH值10.5级分得率较高,为12.24%,该组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是以水不溶性LCC为主。随着pH值的降低,级分中的木质素含量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pH值9.0和2.0组分均是以木质素为主。pH值2.0级分中碳水化合物含有较多的阿拉伯糖和半乳糖,该级分中LCC组成与pH值10.5和9.0级分LCC组成可能不同。抽提液中的SiO2大部分沉淀在pH值10.5和9.0级分中,pH值9.0级分中灰分质量分数高达13.29%。酸化沉淀程序分离法是一种分级分离麦草碱抽提液中木质素、LCC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2年02期)

王飞[2](2003)在《煤的溶剂萃取产物孔隙结构特性及级分组成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煤衍生物中能够分离出合成各种高附加值的聚合材料的芳香族化合物单体。因此,开发在温和及无污染条件下,由煤高效制取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的新工艺,已成为发展煤化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煤具有高溶解性能的混合溶剂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及某些供电子物质如四氰乙烯、四氰对醌二甲烷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煤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的分离。所得的萃取物基本无灰,是一种超纯超微洁净煤;与原煤相比较,残余物的孔结构、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也有较大的改变,可成为吸附性能优良的多孔性材料。论文在室温下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溶剂(V/V,1:1)对云南褐煤和南桐烟煤进行萃取,并分别依次用丙酮、吡啶对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溶剂萃取物进行级分。在此基础上,使用GC/MS联用仪对两种煤的丙酮可溶级分的组成进行表征,用ASAP2010型孔面积及孔径快速测试仪和扫描电镜对两种煤及溶剂不溶级分的孔隙结构特征进行测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萃取率煤,残余物的吸附量与原煤相近,对于高萃取率煤,残余物的吸附能力有较大的增长;南桐烟煤在溶剂萃取过程中,随着轻质组分的除去,烟煤的凝聚结构也得到“疏松”,氮气分子更容易渗入煤的体相结构中,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煤中各种类型孔隙数量;在较大范围的相对压力下,烟煤及萃取级分对氮气的吸附量和相对压力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溶剂萃取可以降低煤样颗粒的粒径,使其粒度分布趋向均匀化;混合酸在对云南煤的脱矿过程中不能改变煤的孔形状,而有机溶剂的萃取却可以起到“扩孔”的作用,从而改变煤的孔形状;溶剂萃取并不能显着改变煤样微孔孔径的分布,煤孔容、孔面积增大主要是各孔径范围孔数量增多的结果。同时,根据最可几孔径计算出南桐烟煤胶态分子团结构模型中基本结构单元的粒径在2.4nm左右,这证明了溶剂萃取并不能破坏煤基本结构单元以化学交联键为主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在本质上仍然属于物理作用;两种煤的丙酮可溶级分主要含有脂肪烃、芳香族化合物、杂原子化合物及含氧衍生物等组分;杂原子化合物主要为含氮的甾类物及酯、酚等含氧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主要为苯衍生物;作为二级级分,煤的丙酮可溶物均没有发现硫、磷等杂原子化合物,也没有检索到稠环芳香族物质。煤的溶剂萃取残余物作为一种洁净的、吸附性能优越的天然多孔性物质,在作催化剂载体及有色物质的脱色剂、金属离子和杂质的吸附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溶剂萃取有望成为洁净煤及煤基纳米级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有效的途径。对煤的溶剂萃取残余物孔隙性的研究也有助于认识煤的空间网络结构。同时,溶<WP=5>剂萃取能够直接从煤中分离出用人工方法难以合成、但对动植物新成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的甾类化合物以及合成高分子功能材料的芳香族衍生物单体。(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3-04-23)

王石发,程芝[3](1999)在《中国塔尔油酸性级分的化学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青州和佳木斯造纸厂的粗塔尔油为原料,通过DEAE-Sephadex 凝胶柱分离为酸性级分和中性级分,并通过GC和GC-MS对酸性级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含量大于0.1%的组分都进行了鉴定。开环脱氢枞酸,8,15-海松二烯酸,8,15-异海松二烯酸,7,13,15-枞叁烯-18-酸以及其它一些成分,首次在我国塔尔油中得到鉴定,而脂松香中没有发现,另外,1,22-二十二烷二酸在塔尔油中也是首次被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1999-05-01)

级分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煤衍生物中能够分离出合成各种高附加值的聚合材料的芳香族化合物单体。因此,开发在温和及无污染条件下,由煤高效制取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的新工艺,已成为发展煤化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煤具有高溶解性能的混合溶剂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及某些供电子物质如四氰乙烯、四氰对醌二甲烷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煤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的分离。所得的萃取物基本无灰,是一种超纯超微洁净煤;与原煤相比较,残余物的孔结构、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也有较大的改变,可成为吸附性能优良的多孔性材料。论文在室温下用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溶剂(V/V,1:1)对云南褐煤和南桐烟煤进行萃取,并分别依次用丙酮、吡啶对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溶剂萃取物进行级分。在此基础上,使用GC/MS联用仪对两种煤的丙酮可溶级分的组成进行表征,用ASAP2010型孔面积及孔径快速测试仪和扫描电镜对两种煤及溶剂不溶级分的孔隙结构特征进行测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萃取率煤,残余物的吸附量与原煤相近,对于高萃取率煤,残余物的吸附能力有较大的增长;南桐烟煤在溶剂萃取过程中,随着轻质组分的除去,烟煤的凝聚结构也得到“疏松”,氮气分子更容易渗入煤的体相结构中,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煤中各种类型孔隙数量;在较大范围的相对压力下,烟煤及萃取级分对氮气的吸附量和相对压力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溶剂萃取可以降低煤样颗粒的粒径,使其粒度分布趋向均匀化;混合酸在对云南煤的脱矿过程中不能改变煤的孔形状,而有机溶剂的萃取却可以起到“扩孔”的作用,从而改变煤的孔形状;溶剂萃取并不能显着改变煤样微孔孔径的分布,煤孔容、孔面积增大主要是各孔径范围孔数量增多的结果。同时,根据最可几孔径计算出南桐烟煤胶态分子团结构模型中基本结构单元的粒径在2.4nm左右,这证明了溶剂萃取并不能破坏煤基本结构单元以化学交联键为主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在本质上仍然属于物理作用;两种煤的丙酮可溶级分主要含有脂肪烃、芳香族化合物、杂原子化合物及含氧衍生物等组分;杂原子化合物主要为含氮的甾类物及酯、酚等含氧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主要为苯衍生物;作为二级级分,煤的丙酮可溶物均没有发现硫、磷等杂原子化合物,也没有检索到稠环芳香族物质。煤的溶剂萃取残余物作为一种洁净的、吸附性能优越的天然多孔性物质,在作催化剂载体及有色物质的脱色剂、金属离子和杂质的吸附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溶剂萃取有望成为洁净煤及煤基纳米级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有效的途径。对煤的溶剂萃取残余物孔隙性的研究也有助于认识煤的空间网络结构。同时,溶<WP=5>剂萃取能够直接从煤中分离出用人工方法难以合成、但对动植物新成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的甾类化合物以及合成高分子功能材料的芳香族衍生物单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级分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1].高雅,翟华敏,马朴.麦草室温碱提取木质素、LCC级分程序分离及其组成特性[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2

[2].王飞.煤的溶剂萃取产物孔隙结构特性及级分组成表征[D].重庆大学.2003

[3].王石发,程芝.中国塔尔油酸性级分的化学组成[C].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9

标签:;  ;  ;  ;  

级分组成论文-高雅,翟华敏,马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