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制度论文_王国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资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资,制度,绩效,事业单位,制度改革,公益,属性。

工资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良[1](2019)在《优化高校绩效工资制度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绩效工资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重科研、轻教学的绩效工资评估机制导致大学英语教师科研和授课质量的下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考核标准,并实行全面立体的监管,使岗位绩效工资既可以起到激励作用,又不会使职工为了利益而放弃学术的尊严。(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33期)

姜伟[2](2019)在《最低工资制度能提高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民营企业要素投入行为为切入点,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基于2005-2008年和201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降低了技术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通过分解影响机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工资水平,带来正向的收入效应,但也导致资本替代劳动,产生负向的替代效应。整体而言,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为发挥最低工资制度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继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贯彻相关法规实施、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成为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林玲,王孟举,朱梦笛[3](2019)在《江苏深化省级文化类国企工资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怎样才能更好调动国有文化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出一大批优秀的精品力作?如何保障国有文化企业坚守社会责任,不断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江苏结合实际,在全国首批出台了《江苏省省级文化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本文来源于《江苏经济报》期刊2019-10-30)

熊亮[4](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制度70年——经验、传承和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走过了70年的历程,经历了1956年、1985年、1993年和2006年四次大的改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制度,积累了一套符合我国人事工作特点和要求的工资工作经验。工资制度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及干部人事制度建设,总体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国工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包括:发挥职务与级别的不同作用,保持合理的地区工资关系,完善工资结构,构建工资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建立集中统一工资制度下的分级分类管理体制。(本文来源于《中国人事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5](2019)在《《强化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研究》出版发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化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研究》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学术文库最新研究成果,作者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事业单位管理研究室主任熊通成。该书基于党的十九大"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贯彻了十九届叁中全会提出的"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的精(本文来源于《中国人事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钱文菁[6](2019)在《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0年1月1日起,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已近十年,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并不甚理想。本文通过对绩效工资制度的基本含义的分析,指出了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应坚持的几条原则。(本文来源于《人力资源》期刊2019年18期)

王福国[7](2019)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9年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以来,绩效工资制度在我国事业单位已经得到了全面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从改革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完善路径叁个方面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19年29期)

李晨[8](2019)在《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分配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绩效工资制度体系发生了变化。薪酬作为教师的劳动报酬收入,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利益,还关系到学校及社会的稳定。绩效工资单的产生,是为了使大学和社会关注教师的绩效输出。但高校绩效的发展到现在还处在一个过渡期。改革过程中绩效工资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也是通过对绩效工资的改革现状及各高校绩效工资的对比,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及一些管理办法,此外,进一步让高校的绩效工资制度模式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公正性。(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9年29期)

徐欣[9](2019)在《浅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为保障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调动广大教师创造性、积极性创造了有力条件。2015年,人力资源保障部、财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基本工资的文件(国办发[2015]3号),这次调整有效地解决了绩效工资在工资占比重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2016年,相关政策文件再次进行了调整,我国事业单位基本工资也开始逐步形成动态调整机制。2018年,国务院在此基础上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将中小学教师工资同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挂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促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教育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公益性质更强。做好教育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时代经贸》期刊2019年29期)

王小勇[10](2019)在《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事业单位岗位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是实现企业工资分配标准化的有效措施,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现状、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问题,叁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此来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系的应用效率。(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9年10期)

工资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民营企业要素投入行为为切入点,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基于2005-2008年和201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降低了技术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通过分解影响机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工资水平,带来正向的收入效应,但也导致资本替代劳动,产生负向的替代效应。整体而言,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占比。为发挥最低工资制度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继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贯彻相关法规实施、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成为重要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资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国良.优化高校绩效工资制度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J].新西部.2019

[2].姜伟.最低工资制度能提高民营企业劳动收入占比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

[3].林玲,王孟举,朱梦笛.江苏深化省级文化类国企工资制度改革[N].江苏经济报.2019

[4].熊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制度70年——经验、传承和创新[J].中国人事科学.2019

[5]..《强化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研究》出版发行[J].中国人事科学.2019

[6].钱文菁.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反思[J].人力资源.2019

[7].王福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9

[8].李晨.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分配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9

[9].徐欣.浅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J].时代经贸.2019

[10].王小勇.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J].经济师.2019

论文知识图

绩效工资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文件选编高等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文件选编高等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文件选编高等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文件选编中小学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文件选编中小学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标签:;  ;  ;  ;  ;  ;  ;  

工资制度论文_王国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