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器论文_田二林,朱付保,张永霞,马贺

导读:本文包含了采集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采集器,压电效应,动脉血,能量,血样,刚度,谐波。

采集器论文文献综述

田二林,朱付保,张永霞,马贺[1](2020)在《基于DSP的农田土壤信息采集器的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田土壤信息采集器为研究对象,在传统检测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首先介绍了农田土壤信息采集器总体结构,然后从DSP模块、温湿度和pH传感器检测电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硬件设计,并设计了主程序控制流程,实现了农田土壤信息采集器系统。试验验证表明:系统具备较强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20年06期)

王文庆,王毓晨,亢红波[2](2019)在《基于NB-IOT的智能水表采集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社会大型公共建筑水能耗监测的需求,借助NB-IOT(窄带物联网)的低功耗优势,提出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水表采集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由M-BUS总线方式实现对智能水表的能耗数据采集,使用微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封装后,利用NB-IOT将封装的COAP数据传至物联网云平台进行数据解析再推送到应用服务器。其重点设计了采集器的硬件电路,开发了NB-IOT的网络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采集器实现了智能水表的远程低功耗数据采集,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钮学敏,吴宇婷[3](2019)在《一次性使用人体动脉血样采集器配合静脉采血针采集动脉血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人体动脉血样采集器配合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采集动脉血的效果。方法 2018年6—7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门急诊采集动脉血的患者2 0 0例,其中6月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动脉血,7月采用一次性使用人体动脉血样采集器配合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比较改进前后动脉血采集一次成功率。结果改进后动脉血采集一次成功率(92.0%)明显高于改进前(78.0%)。结论一次性使用人体动脉血样采集器配合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可提高动脉血采集一次成功率,采集动脉血既可减少采血人员的工作量,又减轻了患者二次抽血带来的痛苦。(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22期)

肖衡[4](2019)在《生物特征信息激光采集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信息采集方法对生物特征的特征采集时间过长、采集过程中存在误差以及对生物特征采集准确性过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生物特征信息的激光采集器。引入灰度特征联合识别技术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激光扫描,构建生物特征图像的激光成像模型;采用多姿态的纹理自动分割方法对生物特征激光图像进行分形处理,根据区域分形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图像的特征优化和特征融合处理;构建生物特征信息的大数据特征模型;在大数据融合跟踪场景下对生物特征进行特征扫描与纹理分析,实现生物特征信息激光扫描优化;结合VXI-MXI总线控制技术对生物特征信息激光采集器设计,给出激光采集器的实物图;以虹膜特征采集为例,对其采集效率与采集准确性进行验证。实验表明,采用该装置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激光扫描的耗时较短,激光采集效率高,准确性好,能够对复杂生物特征进行采集。(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闫泽涛,王学东[5](2019)在《基于压电式能量转换的微型振动能量采集器在物联网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轨道交通列车控制和监测的各类智能器件、传感器件越来越多,列车电气线路越来越复杂,成为制约列车系统智能化的技术瓶颈。为此,针对器件小型化、可靠性等决定因素,研究一种基于压电式能量转换的新型能量转换器件。主要研究振动参数数据采集装置,将其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轴箱上,采集列车在实际运行时的振动参数数据。在实际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轴箱振动的参数特征、响应曲线等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研究振动能量-电能转换的最优谐振频率、输出电压、转换效率、输出功率和可靠性等关键参数。(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2019年05期)

姜文安,崔杰,夏兆旺[6](2019)在《一种准零刚度采集器的宽频振动能回收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拓宽振动能量采集器的频率带宽,给出一个准零刚度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了该采集器的收集性能.该采集器由两个倾斜的线性弹簧和一个竖直的线性弹簧组成,两个倾斜的弹簧具有snap-through型负刚度特性,竖直的弹簧为线性刚度.改变竖直弹簧的刚度,采集器在平衡位置具有准零刚度的特征.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建立采集器的机电耦合控制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求解采集器的动力学响应.计算发现采集器的幅频响应曲线具有5个解的双跳跃现象,先向左弯曲的软特性,再向右弯曲的硬特性.通过和相应线性采集器比较,发现该采集器频率带宽可以增加3.56倍,比等效线性采集器增加2.87倍.讨论了采集器参数对频率带宽的影响,数值结果验证了近似解析方法的正确性,为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方案,为振动能量采集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子杨,刘铮,翟聪,郑永秋,薛晨阳[7](2019)在《自供电传感监测的煤机械振动能量采集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和温度信号是反映煤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针对采煤机状态监测中环境复杂、布线困难等问题,设计一种自供电传感监测的煤机械振动能量采集器,该采集器由磁悬浮式电磁发电机、晶体二极管升压电路、能源管理电路组成。依据煤机系统工作自身振动特点,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采集振动能量并实施力电转换,供给无线传感装置,最后将环境温度及加速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至接收端,从而提升探测系统整体续航能力。采用晶体二极管升压电路,将高频振动环境下发电装置输出由1.4 V升至4.4 V给电路系统正常连续供电,电压提升效果最高可达3.14倍。解决了矿井下煤机械工作时振动频率较大,振幅较小,电磁发电机输出电压较小的问题,提升了复杂环境下探测系统的稳定性、集成度和续航能力,实现煤机械无线无源监测。(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9年10期)

徐清洁[8](2019)在《无线数据采集器HZG-7应用技术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无线数据采集器HZG-7在远距离无线采集数据上的应用。通过移动通讯的GSM网络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其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实现了现场水表流量的监测,节省大量线缆的敷设,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网页浏览看到采集的数据,解决了技术人员远距离抄表问题。(本文来源于《炼油与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潘田凤,李荣迪,赵林,苏庆红[9](2019)在《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故障及其处理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来宾市气象局使用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实际,首先简要概况了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判断,接着分析了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常见故障,并给出了相关的处理应对措施,最后探讨了采集器日常维护,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0期)

杨沥,袁天辰,杨俭,孔令强[10](2019)在《两自由度压电式轨道振动能量采集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轨道板垂向振动能量采集方法,设计3种不同方案的两自由度压电式轨道振动能量采集器,并建立其运动方程和机电耦合方程.通过运用谐波平衡法,在简谐激励下分析得到压电式轨道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幅频响应,通过直接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得到两自由度轨道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最优方案.该方案采集器的能量采集效果远高于其他两种方案.通过调节刚度参数,可以有目的地增强两个共振峰中的任意一个,从而达到与轨道振动激励谐振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采集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社会大型公共建筑水能耗监测的需求,借助NB-IOT(窄带物联网)的低功耗优势,提出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水表采集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由M-BUS总线方式实现对智能水表的能耗数据采集,使用微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封装后,利用NB-IOT将封装的COAP数据传至物联网云平台进行数据解析再推送到应用服务器。其重点设计了采集器的硬件电路,开发了NB-IOT的网络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采集器实现了智能水表的远程低功耗数据采集,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采集器论文参考文献

[1].田二林,朱付保,张永霞,马贺.基于DSP的农田土壤信息采集器的改进设计[J].农机化研究.2020

[2].王文庆,王毓晨,亢红波.基于NB-IOT的智能水表采集器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9

[3].钮学敏,吴宇婷.一次性使用人体动脉血样采集器配合静脉采血针采集动脉血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9

[4].肖衡.生物特征信息激光采集器设计[J].激光杂志.2019

[5].闫泽涛,王学东.基于压电式能量转换的微型振动能量采集器在物联网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微处理机.2019

[6].姜文安,崔杰,夏兆旺.一种准零刚度采集器的宽频振动能回收特性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杨子杨,刘铮,翟聪,郑永秋,薛晨阳.自供电传感监测的煤机械振动能量采集器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9

[8].徐清洁.无线数据采集器HZG-7应用技术的探讨[J].炼油与化工.2019

[9].潘田凤,李荣迪,赵林,苏庆红.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故障及其处理应对[J].农家参谋.2019

[10].杨沥,袁天辰,杨俭,孔令强.两自由度压电式轨道振动能量采集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Fig.3-4Setupofla...软件接收数据界面集群式空气微环境采样系统车内噪声自适应主动控制系统系统拓扑结构添加设备Figure5-11Addequipment

标签:;  ;  ;  ;  ;  ;  ;  

采集器论文_田二林,朱付保,张永霞,马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