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样性激素论文-王英树,田秀华,张冬冬,马雪峰,何相宝

粪样性激素论文-王英树,田秀华,张冬冬,马雪峰,何相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粪样性激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笼养丹顶鹤,行为,性激素,关系

粪样性激素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树,田秀华,张冬冬,马雪峰,何相宝[1](2014)在《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和粪样中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3月~2008年2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选2对健康的成年丹顶鹤,采用目标取样和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行为观测,同时收取粪便提取激素,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笼养丹顶鹤粪样中睾酮、孕酮、雌二醇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呈显着的季节变化,其对鸣、炫耀行为的高发期在3、4月(P<0.05),营巢行为在3月极显着高于其他月份(P<0.01),丹顶鹤的交尾行为集中出现在3、4月(P<0.05);繁殖期雄性丹顶鹤粪便中睾酮平均水平为(259.59±149.70)ng/dl,非繁殖期为(84.81±27.35)ng/dl,二者差异显着,繁殖期雄鹤求偶炫耀、交尾、卧巢等的发生频次与粪便中睾酮呈极显着相关(P<0.01),其对鸣、警戒以及营巢都与睾酮变化水平呈显着相关(P<0.05)。繁殖期雌性丹顶鹤粪便中的孕酮平均浓度为(9.65±7.15)ng/ml,非繁殖期为(2.76±0.97)ng//ml,差异显着,繁殖期雌鹤粪便中的孕酮激素水平与其卧巢行为呈显着性相关(R=0.8848,P<0.05);繁殖期雌性丹顶鹤粪便中雌二醇平均浓度为(30.50±61.77)pg/ml,非繁殖期为(8.17±3.72)pg/ml,二者差异显着,繁殖期雌鸟雌二醇变化水平与其繁殖行为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雌性丹顶鹤粪样中雌二醇激素的变化水平与其产卵时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田秀华,王英树,张冬冬,马雪峰,何向宝[2](2013)在《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和粪样中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选两对健康的成年丹顶鹤,采用目标取样和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行为观测,同时收取粪便提取激素,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笼养丹顶鹤粪样中睾酮、孕酮、雌二醇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呈显着的季节变化,其对鸣、炫耀行为的高发期在3、4月份(P<0.05),营巢行为在3月份极显着高于其他月份(P<0.01),丹顶鹤的交尾行为集中出现在3、4月份(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8)

兰天[3](2010)在《ELISA法测定粪样中性激素含量的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的研究表明,从野生动物粪便中提取并测量性激素能取得较好的结果,这是由于该方法具有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点。粪便激素测定的首要优点是安全无伤害性,能在不对动物进行镇静和限制的情况下收集数据;其次,粪、尿类固醇激素测定作为一种非侵害性的方法,在自然状态下监测野生动物生殖内分泌状态,具有简单、准确的优点。ELISA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方便,简单,易于操作,检测结果可靠性高,已广泛应用于粪便临床检测和血液、尿液中的性激素检测。随着ELISA激素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越来越多的应用粪便激素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ELISA方法进行粪便激素测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0年06期)

李淑玲,马建章,包军[4](2008)在《马鹿的圈养种群粪样中性激素水平与繁殖行为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9、10月和2004年4~7月,对黑龙江省兰西县榆林镇禄宝种鹿场圈养的天山马鹿(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进行了行为观察,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马鹿粪样中的性激素水平,包括雄鹿的睾酮,雌鹿的孕酮、雌二醇和雌叁醇。结果表明,圈养条件下天山马鹿繁殖行为呈显着的季节变化。雌马鹿性行为的高发期在9月(P<0.01)。在幼仔出生后的6月(高出生月份),嗅仔和舔仔行为显着高于5月和7月(P<0.05),极显着高于其他月份(P<0.01);唤仔行为6月份极显着高于其他月份(P<0.01);哺乳行为发生的高峰期在6、7两个月,而且发生了显着的异常哺乳与异常授乳行为。雄马鹿嗅尿、卷唇、尿喷洒、腺体标记、鸣叫与蹄地行为发生频次高发期在9、10月(P<0.01);饰角发生高峰期在6月,角斗在6月显着高于其他月份;爬胯与搅水或泥浴行为在9、10月显着出现。雄马鹿粪样性激素水平与其繁殖行为呈显着相关;而雌马鹿粪样性激素水平只有孕酮与雌马鹿的部分育幼行为存在显着的相关,与大部分行为不存在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乔征磊[5](2008)在《半散养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发情交配行为与粪样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6月-2007年11月,采用全事件取样法、目标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泰山东北虎园7只(3雌,4雄)半散养(园区占地面积20000 m~2)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非繁殖期和发情交配期的活动节律和交配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雌虎粪便中的雌二醇(E_2)和雄虎粪便中的睾酮(T)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目的旨在弄清东北虎非繁殖期和发情交配期粪便中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性及性激素水平与发情交配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无人干扰下东北虎的交配行为。观察时间共179天,累计1541h,共观察到各种行为21697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非繁殖期雌雄虎都将最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其次是运动,取食和其他行为时间很少;两者摄食时间差异显着(P<0.05),其他不明显(P>0.05)。雄虎发情交配期休息和运动时间最多,其次是发情交配和其他;与非繁殖期比休息明显减少(P<0.05),其他行为增加非常显着(P<0.01)。雌虎发情交配期运动和休息时间最多,其次是发情交配和其他;与非繁殖期比各种行为变化不明显(P>0.05)。雌雄虎发情交配期的各种行为时间分配差异不显着(P>0.05)。2雄虎在非繁殖期卧息主要发生在11:00—13:00,睡眠多发生在13:00—15:00,运动在9:00—11:00和15:00后,其他行为分布比较均匀;雌虎非繁殖期卧息主要发生在9:00—11:00和15:00后,睡眠集中在11:00—15:00,运动也主要发生在9:00—11:00和15:00后,其他行为分布比较均匀。发情交配期雌雄虎活动规律相似,休息主要发生在11:00—14:00,睡眠多发生在12:00—13:00,运动在9:00—10:00和15:00左右为高峰期,同时发情交配行为大量增加,嗅闻、打滚、露阴和频尿时有发生。由于采取定时定点饲喂模式,所以雌雄虎的摄食一般只发生在17:00—18:00。3交配过程中,雌雄虎都存在邀配行为,但雌虎是交配行为的积极发动者,具有明显的邀配行为和特定的邀配模式,雄虎次数很少不明显。有时雌虎虽然主动触闻雄虎,也抬尾露阴但并非邀配,观察发现此时如果雄虎靠近并试图爬跨常被拒绝。4整个交配期,每只雌虎平均日邀配28±3次,平均邀配持续时间为20.0±1.2s。每只雄虎平均日爬跨14±1次。平均抽动持续时间为20.9±0.5s,平均交配持续时间为45.2±1.3s。5东北虎在交配过程中无锁结现象,雄虎通常在一次爬跨多次抽动后即出现射精。在1h内出现2次射精次数的比例占总射精次数的74.0%。东北虎的交配模式属于Dewsbury分类系统中的第11种,即无锁结、有抽动、单次插入、多次射精。6雌虎在发情交配期雌二醇较发情前明显上升,发情交配期内也维持较高水平,交配后含量明显下降。雌虎发情交配期和非繁殖期雌二醇浓度差异极显着。雄虎发情交配期睾酮浓度比发情前明显升高,配后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发情前。发情交配期和非繁殖期睾酮浓度差异极显着。(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粪样性激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选两对健康的成年丹顶鹤,采用目标取样和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行为观测,同时收取粪便提取激素,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笼养丹顶鹤粪样中睾酮、孕酮、雌二醇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呈显着的季节变化,其对鸣、炫耀行为的高发期在3、4月份(P<0.05),营巢行为在3月份极显着高于其他月份(P<0.01),丹顶鹤的交尾行为集中出现在3、4月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粪样性激素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英树,田秀华,张冬冬,马雪峰,何相宝.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和粪样中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J].野生动物学报.2014

[2].田秀华,王英树,张冬冬,马雪峰,何向宝.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和粪样中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C].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3].兰天.ELISA法测定粪样中性激素含量的应用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10

[4].李淑玲,马建章,包军.马鹿的圈养种群粪样中性激素水平与繁殖行为的关联[J].动物学杂志.2008

[5].乔征磊.半散养东北虎(Pantheratigrisaltaica)发情交配行为与粪样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粪样性激素论文-王英树,田秀华,张冬冬,马雪峰,何相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