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论文_褚半农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海方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方言,上海,语音,上海话,普通话,传教士,解放日报。

上海方言论文文献综述

褚半农[1](2019)在《上海方言中的“扯”字》一文中研究指出“扯”字,在上海方言中读“差(cà)”音,《上海市区方言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同音字表中,这两个字就排列在一起。“扯”的词义也与普通话相差甚远。它在沪语及吴语中有多个义项,其中向上拉升的动作叫“扯”。如把旗子拉升上去就叫“扯旗”:“一个村镇便(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周报》期刊2019-09-18)

钱乃荣[2](2019)在《让上海方言和普通话互补双赢》一文中研究指出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看《解放日报》。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父亲原来看的《新闻日报》不办了,他就转订了《解放日报》。特别记忆深的,就是每逢春节、国庆,报上总会有半版或一版欢庆节日的书篆画文,如张乐平、乐小英的大幅漫画,画的是家家户户各种喜庆的生动形象。我(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04-15)

岳婉旭[3](2018)在《上海方言者英语元音习得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是语言最直接的外显形式之一,语音习得亦是二语习得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在诸多方面都会受到母语的迁移作用,语音习得亦不例外。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大多都非标准普通话,而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本地方言,因此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造成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着眼上海方言者对英语元音标准发音习得的问题研究,借助于语音习得与二语习得中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运用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音频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与语音分析软件Praat,分析和研究了上海方言者英语元音发音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由上海方言造成的英语元音发音负迁移类型及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实验对比和分析15名上海方言的语音材料与RP标准英语的语音材料,本文发现上海方言者在舌的位置、发音时间、口腔开合度以及单元音和双元音区分等方面存在母语负迁移。造成这些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上海方言中缺乏相同的音素。与此同时,还存在许多与英语元音音素近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元音音素,导致上海方言者在发音时易造成错误和混淆。针对这些现象和原因,本文对上海地区的英语学习者与教学者提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建议。学习者需要正确认识语音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树立语音学习意识,同时提高自身听音能力,进行模仿练习并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进步。教学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语音能力,利用图示以及进行可视化教学,同时关注语言差异,进行对比教学,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有效评价方式,创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尹英[4](2016)在《许宝华:上海方言研究的开拓者》一文中研究指出与84岁高龄的许宝华先生电话约上门采访,他再叁推辞,认为自己很平凡,没有什么突出之处。这位谦逊的耄耋老者正是主编了《汉语方言大词典》这部篇幅和《辞海》差不多的巨着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屈指算来,自1956年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踏上学术之路始,许(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11-10)

陈忠敏[5](2016)在《解码上海方言》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地区的方言可根据声调的调类分合及调值特点分为五个区:市中心方言区、崇明方言区、嘉定方言区、松江方言区和练塘方言区。由于170年来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移民等因素,造成了市中心方言跟周围的松江方言区的方言的发展不平衡,市中心方言的演变速度要快得多,其(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6-10-14)

郭红[6](2016)在《他们曾这么写上海话》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汉字古老的反切法,高第丕决定创造一种有声母、韵母两部分的拼音文字。某一天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突然看到了汉字“门”,其简单的竖笔与横笔给了他灵感,在一个中国读书人的帮助下,1855年他创造出了与罗马字母完全不同的上海土音字。这种形式更适合于当时操上海方(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6-10-14)

姜依霖[7](2016)在《评《西方传教士上海方言着作研究,1847——1950年的上海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书是研究西方传教士上海方言着作的最新成果,所研究的是西方传教士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这100年间留下的上海方言文献,而这100年恰好是上海走向全球化、上海方言在城区发生最大变化的100年,所以这个研究也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在这100年中,城区里的老上海话快速变成了新上海方言,然而四周的人却到20世纪80年代还在大致说着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18期)

夏陈龙[8](2016)在《百年来上海方言歌韵字的演变与历史层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百年前上海方言与现代上海各区片歌韵字的历史比较,且分析除上海方言以外的北部吴语、南部吴语、徽语、老湘语、客赣方言、闽语、粤语歌韵字的历史层次,发现百年来上海方言歌韵字的历史层次处于整个东南方言历史演变的后阶段。(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04-30)

郑彧[9](2015)在《上海方言与德语语音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方言也称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也是吴语的重要代表,其发音和国人的母语——汉语发音特点各不相同。通过阐述汉语、上海方言及德语发音的普遍规律,对叁者进行语音的对比,发现上海方言对上海地区的学生学习德语发音产生的语言迁移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上海方言和普通话对德语发音的影响,提出一些语音练习方法,以达到减弱负迁移的作用并且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上海地区的德语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德语发音和口语表达,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褚半农[10](2015)在《“王”字和上海方言》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浦东新区有条河流,从新区纵向干流咸塘向西流出,进入闵行区后继续一路向西,经过杜行继续前行,最后汇入黄浦江。这条穿行在浦东新区和闵行区土地上的河流,地图上标注的名称叫姚家浜。 可这条河原名王家浜,这在清代几部地方志上都有记载,如:“王家(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周报》期刊2015-07-15)

上海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看《解放日报》。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父亲原来看的《新闻日报》不办了,他就转订了《解放日报》。特别记忆深的,就是每逢春节、国庆,报上总会有半版或一版欢庆节日的书篆画文,如张乐平、乐小英的大幅漫画,画的是家家户户各种喜庆的生动形象。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海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1].褚半农.上海方言中的“扯”字[N].语言文字周报.2019

[2].钱乃荣.让上海方言和普通话互补双赢[N].解放日报.2019

[3].岳婉旭.上海方言者英语元音习得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4].尹英.许宝华:上海方言研究的开拓者[N].社会科学报.2016

[5].陈忠敏.解码上海方言[N].文汇报.2016

[6].郭红.他们曾这么写上海话[N].文汇报.2016

[7].姜依霖.评《西方传教士上海方言着作研究,1847——1950年的上海话》[J].长江丛刊.2016

[8].夏陈龙.百年来上海方言歌韵字的演变与历史层次[D].上海师范大学.2016

[9].郑彧.上海方言与德语语音的对比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褚半农.“王”字和上海方言[N].语言文字周报.2015

论文知识图

重要活动两部研究上海方言的着作相继...上海方言(左)和新博方言(右)发音...上海方言发音人ZYJ“罪”[zE13]...1 基于活动图表的组合请求建模多语在上海社会的地位分布图的社会功...疑问句式总体使用情况

标签:;  ;  ;  ;  ;  ;  ;  

上海方言论文_褚半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